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2022-12-29 03:37:16孔冰
新闻传播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孔冰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450121)

新媒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形式,包括微博、论坛、微信朋友圈、网络自媒体、手机新闻APP等等。虽然新媒体的产生给人们快速获取、浏览新闻事件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在某种意义上减低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关注度,消弱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编辑应立足新媒体环境,分析新闻编辑面临的问题,认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探索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能够扩大各类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工作的长足进步。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媒介多元化

在传统新闻传播业态下,纸质媒介以及广播、电视等常规媒介是新闻传播的主体,新闻传播的渠道基本为主流媒体,新闻编辑无需考虑新闻媒介间的竞争关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每个网站、每个手机新闻APP、每个移动客户端都是新闻的传播源。新闻媒介的多元化在某种意义上模糊了新闻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角色定位,在实践新闻自由和新闻独立,加剧不同媒体彼此间竞争的同时,导致了新闻虚假信息、无原则炒作以及低级媚俗信息的屡见不鲜。新闻市场混乱、新闻信息真假难辨、新闻通稿权威弱化,应该引起新闻编辑的高度关注。

(二)新闻内容表达方式变异化

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新闻传递渠道不同,对同一新闻题材的表达方式呈现各种各样。况且新媒体从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成分复杂、资质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新媒体过分追求点击量、收视率和经济利益,不肯扎实采访获取丰富素材,而是热衷于迎合网络上“炫富”、“拼爹”等负能量情绪,往往一件很普通甚至没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却被人为加工渲染以博眼球,因而在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上追求突出互联网思维的炫酷创意,网络语言流行,在说新闻、唱新闻、演新闻的基础上,一些新闻APP还采取有奖看新闻来吸引受众,使得新闻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市场经济的附属品。

(三)新闻传播流程网络化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单平台、单落点、单形态的特点突出,新闻传播流程沿寻从点到面的制式化,各类新闻的素材来源、整理加工与传播轨迹清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的网络化制作、网络化存储、网络化传递构成了文、图、声、光、电的立体化展现,互联网“万维”的空间载体使传播渠道得到了海量拓宽。一条新闻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网络平台以多种渠道发布出去,传播者与受众不再有明显的身份差别,人人都可能是新闻的来源、人人都会是新闻的发布者,使得新闻传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所削弱。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新闻媒体形态的变革,助推了网络平台、数字阅读APP、移动终端、IPTV、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也消融了媒体介质、行政地域以及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并以新颖、动感、即时性高、传输范围广的优势,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应强化素材获取、内容规划、技术流程、传播渠道、传输终端、服务范畴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实践创新新闻编辑思想理念、技术设计和信息传递规划,深化对新闻素材资源的挖掘,改变传统媒体的线性结构,打造聚合式新闻作品和新闻信息集成服务,变单一产品为多媒体产品,变单维度传播为多媒体全方位覆盖。只有提升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才能使编辑的新闻作品有机融入新媒体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符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博、论坛、微信朋友圈、手机阅读APP等多元化新媒体阅读,树立起积极、正义的新闻舆论导向,体现党的政策和人民的意志,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新闻获取需求。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转变新闻编辑理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思想意识是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根本性指南,决定着新闻的舆论价值体系和社会影响取向。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提升必须坚持政治思想正确这一基本原则,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掌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树立与时俱进的新闻编辑理念,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的新闻编辑观融入新闻作品传递的政治思想与情感诉求。首先,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使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与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同步,勇于肩负起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其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用习近平新闻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新闻编辑工作中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百姓情怀和人民本色,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新闻编辑的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第三,要结合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新媒体发展趋势,践行基于正面宣传、话语体系、媒体拓展的新闻编辑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新闻编辑与传播的每个环节,促进新闻舆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灵活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创新新闻形式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助推了民众对新闻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灵活运用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移动客户端等现代传媒手段,创新新闻形式,方能以新媒体传播优势拓展新闻传播主体与群众交流互动的渠道,提高新闻工作效率和效果。1.针对不同媒体展示差异化新闻表达形式,适应受众自主性和参与性不断提升的新闻信息需要。比如:2014年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的5月14日,新华社以“焦裕禄精神”集成报道为主题制作出适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互联网论坛等不同媒体传播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在基于网络的新媒体上,受众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看到大气磅礴的“焦裕禄精神网络新闻大片”,以时尚外衣彰显老典型的精神内核。2.强化新媒体新闻的编辑制作和传播,提升新闻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新媒体新闻的编辑制作和传播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新闻编辑应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媒介新闻制作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新闻采编与传播技能,展现富含新媒体技术因素的新闻表达方式。3.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媒体互融促进新闻信息生产模式转型升级。通过落实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媒介的有机融合,更多地采用微视频、微电影、微动漫等新传播手段,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性,为读者浏览新闻创设便捷通道。

(三)全方位获取新闻素材,建立科学的新闻视角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升需要更多更新鲜的新闻素材,需要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对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等新闻素材的精细整合。新闻编辑应带着发现的眼光走进社会的生产、生活,主动观察寻找新闻素材。对发现和获取的新闻素材进行仔细筛选和科学分析,深入挖掘素材的内涵。同时,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挖掘、人工智能、信息可视化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手机采访、互联网采访、微信视频采访等方式,从更广阔的范畴获取新闻素材,打破发现、获取新闻的时空限制。对于获取的新闻素材进行艺术处理,建立科学的新闻视角,从不一样的角度表现新闻,并融入扁平化设计、视差滚动、3D动画等技术措施,对关键新闻信息进行精准而快速的定位,把新闻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既是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又是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培养难得的机遇。新闻编辑工作者要牢记做好党的舆论导向工作这一初心和使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新闻传播力优势,科学整合媒体资源,强化新闻敏感度、报道创新性、媒介多元化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合理的创新观点落实到实践中,更好地满足现代受众对新闻内容、新闻形式和新闻传播渠道的个性化要求。■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0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34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24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