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红妮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审计局 云南昭通 657200)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环境稳定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肩负的责任重大,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有企业的审计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稳定性,需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考验,顺应时代发展,遵守市场变化规律。如今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调整审计工作是审计部门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其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增强经济活力、控制力及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基于其改革方向,国有企业的审计目标则应该是促进和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及影响力。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其生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今企业市场变化迅速,加强审计能够帮助国有企业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体制机制。国有经济指的是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企业;包括国家核拨部分或者不核拨经费,实施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等。国有企业的治理对策、经营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及财务内控和监管机制等,都能够影响到企业的活力,而加强审计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适应性,使其顺应市场的发展进行改变和创新,有效增强其活力和生命力。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为国有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和投资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保证市场环境的和谐稳定。在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国资委和审计部门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目前出现的不足和问题,督促被审计单位积极进行整改和完善,同时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促进相关体制制度的完善。有效的审计能够通过政府宏观监督和企业的微观调整,促进国有企业形成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制度体制,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为其创新转型提供必要的活力。
国有企业掌握和支配着我国的重要行业以及关键领域,例如石油、航天、能源电力等,这些必须掌握在国家的手中,才能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计能够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尤其是针对那些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关键领域的重要行业。国家审计机关需要关注国有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对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控制能力及其动态情况,必要时对其开展有组织的审计和调查。
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家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牵引力和带动力,能够进一步促进国有经济影响力的提升。而提高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需要积极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遵循政策措施,在市场经济中起到带头作用;第二,国有经济在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率先示范责任,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第三,审计可以根据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和混合发展所有制经济,结合其规模、经济实力、行业技术及抗风险能力等,发挥重要的社会职能,促进资本的协同发展。国家审计机关应该通过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进行调查,促进其担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推动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有经济体系中发挥的引领作用。
第一,审计出资人职责的落实情况。审计机关需要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否落实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及政府对其职能的明确要求,认清自己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厘清国有资本与投资公司的关系和职责,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履行自己的审计职责义务。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管作用,帮助国有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从而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提升国有企业的生命力。
第二,审计国有企业实际的经营运转情况。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开展的产业投资情况及其运营公司开展的股权运营情况,同时还包括国有企业在投资管理、公司治理、管理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考察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对投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其实际运营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高质量的审计工作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改善现有的国有经济结构组成和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审计机关和国资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本预算的审计和监管,重点关注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经营预算与支出的划分是否足够清晰。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发挥出预算的社会带头作用。通过审计,能够将国有资本集中于国家关键领域和产业上,促使国有企业肩负起保卫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实施股权多元化制度,国有企业的管理控制更加复杂,但同时也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
第一,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监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制度设计是否完善,对国有企业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其经济制度设计中是否存在重大漏洞,并针对漏洞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保障国有资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监查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否规范,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公开、透明和规范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想提升国有经济的活力,就需要进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落实,国有企业应该提高产权意识,加强产权保护工作的力度。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对国有企业重组之前的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保证资本交易能够在市场中公开竞价,同时确保产权流转具有透明性和规范性。通过审计,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监督力度,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规范性。
第三,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保护工作进行审查,建立能够有效制衡混合所有制企业,起到平等保护作用的治理机构,确保产权保护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防止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同时,建立治理机构还能够为国有企业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交叉持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审计机关和国资委应该以产权关系作为联系的纽带,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否明确和其产权流转的过程是否清晰规范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管,提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规范性。
第四,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审查相关监督主体是否对国有企业落实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等工作,督促国有企业的持股人和代理人遵纪守法。
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关系着经济发展全过程的主线,因此在进行国有企业审计工作时,需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引导国有企业学习和遵守重大经济政策,执行相关的决策部署。需要重视国有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社会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审计机关要履行审计职责,进一步强化对国有企业产业的规划建设,创新驱动战略,并积极参与到国家战略规划发展的监督中。国有企业需要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对国有企业改革实施过程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分析,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国有资产审计管理制度,明确政策目标。需要侧重与国企优化布局方面的宏观层面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按照社会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担经济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公益类国有企业;另一类则是主要承担经济类责任的商业类企业。需要根据国有企业的性质以及行业特点,进一步突出审计的重点内容,结合企业的财务收支、重大经济决策及内部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有效的审计监管。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综合考虑国有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包括未来战略规划部署、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产品优势、市场核心竞争力等,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同时,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严格审计和监管,积极揭露部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违规经营、决策错误造成的损失及内控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管理混乱情况。除此之外,审计机关和国资委还需要严格对国有企业内部的个别人员或者组织部门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审计监管,及时反映苗头性和倾向性等问题,将违法违纪行为扼杀在摇篮内。
需要从体制、机制、规范制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将眼光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潜在威胁和突出的矛盾点上,避免问题矛盾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导致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负债水平也逐年提高,存在着巨大的融资风险。同时,部分国有企业的产业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未能实现有效整合,整体实力较弱。除此之外,很多企业的主营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创新动力,利润水平较低,人工成本较大,在业务转型升级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审计机关和国资委应该对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建议,为省属国有企业的产业布局规划和调整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效果进一步增强,实现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混合所有制的强化,国有企业所包括的经济主体类型更加多样化,这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更加严重。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重点关注国有资产及股权的转让、重大物资采购和投资招标等关键环节,针对不合理现象开展严谨的调查。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时刻准备揭露那些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腐败和内部交易等问题,进一步对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管,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针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审计机关和国资委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审计范围,逐步建立健全的审计规章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经常性和日常性监督,整改审计机制,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家审计机关在日常审计监管工作中坚持党组织对审计工作进行集中统一领导,促使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党的政策制度和决策开展。审计部门应该明确定位,完善理念,利用审计结果,提出专业的审计意见,在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推动国有资本重大计划的落实和完善,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处理能力。
审计机关需要运用宏观管理和微观监管结合的模式,按照法律规制赋予的权限,按流程履行职能。审计机关需要实现常态化的全面审计工作,将审计目标和审计要求融合到国有企业的发展建设中,体现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过程中。
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在监督方法和监督技术上实现创新,加强大数据审计平台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在审计工作中融合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审计效果。审计机关需要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基本的信息共享、信息集中处理和分析、问题核实等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
另外,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加强审计的“两统筹”,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度挖掘,综合利用成果为未来审计工作提供信息辅助和决策参考。审计机关需要积极整改和完善审计工作,并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开,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发挥考核激励的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意识,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为国有企业提供改革创新的必要空间。审计工作作为深化改革的强大推动力,除了要严格追查相关违法违规问题之外,还需要对各具体事项进行历史性、辩证性、客观性的慎重分析研究,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使审计工作及其最后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第一,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改革事项是否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相契合,符合其改革的具体内容。第二,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分析具体的改革方向与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不切实际的改革方向会导致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大大降低。第三,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在分析具体的改革事项前进行集体决策,审查其在决策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科学合理的论证,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批程序,保证决策在实施过程中符合规范制度。第四,根据我国的法律规章制度分析改革事项。第五,分析改革的具体实施人员是否认真履行了其责任。
国有企业需要坚持专业化发展,培育更多优势产业、核心产业、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国家审计机关和国资委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制定、生产技术研究、品牌特点及人才培养等关键发展内容,提出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规律的审计意见。审计机关和国资委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形成产业优势,从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审计机关要发挥审计人力资源的潜力,从人才招聘、培训、管理等环节入手,培养出符合审计工作需求的高质量审计人员,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除此之外,审计机关需要做好外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外部专家团队,利用外部专业人员的力量,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出更多宝贵建议。想要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就需要审计机关开展分类审计监督,将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细化分工,体现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的差异化发展。审计机关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内外部审计队伍的建设,为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国有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审计机关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坚守审计的底线,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审计机关需要加强对风险问题的把控,加强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为国有企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