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美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04)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与磁共振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5例本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就诊的肩关节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及磁共振检查,以临床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磁共振单独、联合检查对不同类型肩关节疾病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与超声、磁共振单独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对于肩袖损伤、盂唇损伤、肩关节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灵敏度、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P<0.05)。结论:超声、磁共振联合检查能进一步提高对肩关节疾病诊断效能,提高对不同类型肩关节病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肩关节为机体活动范围、幅度最大的关节,受损风险相对较高,临床常见肩关节病变包括因外伤、慢性劳损引起的肩周肌、肌腱受损、肩袖损伤、关节囊、滑膜受损等,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应尽早进行有效诊断及病理分型,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改善预后[1]。临床检查虽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具有一定侵入性,且操作较为复杂,检查费用较高,患者接受度普遍较低,因此,需寻找新的方案,以提高诊断效率[2]。随着超声检查方法及探头分辨率不断改善,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于肩关节疾病中,具有可重复性强、方便等优点[3]。近年来磁共振扫描技术及多种脉冲序列不断发展,其对于肩关节疾病诊断质量随之提高,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比度[4]。本研究选取本院95例疑似肩关节病变患者,旨在探讨超声与磁共振的诊断价值。
选取95例本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就诊的肩关节病变患者,其中男41例,女54例,共有患肩98个,3例双侧发病,92例单侧发病,年龄29~79岁,平均(47.35±2.54)岁。
纳入标准:均伴有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均可接受超声及磁共振检查;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伴有严重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检查仪器选取美国PHILIPSEPIQ7型、德国ACUSON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频率为5~12MHz,引导患者取坐立位,对患者双侧肩关节部位进行检查,先检查症状较轻或无症状部位,再对照检查症状较重一侧,超声探头采用横断面及纵截面进行检查,检查重点部位为小圆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胛下肌肌腱、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肩关节关节盂、冈上、下肌腱及关节唇,探头采用动态、多切面及对比扫描,尽量避免伪影。所有检查操作及结果均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且具有丰富经验的超声医学专业医师完成。
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检查。检查仪器选取德国西门子MagnetomVerio3.0T型磁共振检查仪,引导患者取仰卧位,使肩关节部位尽量位于磁场中心,肱骨大结节与线圈中心对应。调节扫描参数层厚为3mm,层间距为0.5mm,矩阵为256×256,视野为160mm×160mm,选取扫描序列SET1WI,TE为16ms,TR为505ms;SE-T2WI,TE为37ms,TR为3000ms,扫描4~7min,采集次数为2,观察肩袖轮廓、信号及形态。所有检查操作及结果均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医学专业医师完成。
超声检查。①肩袖病变:完全撕裂为超声检查显示肌腱解剖部位不能显示肌腱;全层撕裂:肌腱局部完全缺损;部分撕裂:肌腱滑囊侧凹陷或肌腱关节面缺损;肌腱内部回声不均与为肌腱退行性病变或部分撕裂;肱骨大结节处附着不规则骨质为肩袖病变间接征象,可辅助诊断;②非肩袖病变:结节间沟内无正常肌腱为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上臂外旋后,结节间沟肌腱脱出为肌腱不稳;③肩峰下滑囊存在积液为肩峰下滑囊炎;④肱二头肌长头腱或关节腔内存在游离强回声为关节腔内游离体;⑤盂唇损伤:盂唇底部为无回声区或2mm低回声;关节盂及盂唇见存在气体;关节活动时盂唇活动或盂唇不能显示。
磁共振检查。①肩袖病变:冈上肌腱断裂,裂端回缩,裂口存在关节液样高信号,部分为T2WI呈现全层高信号;肩袖损伤,冈上肌腱T2WI呈高信号,肌腱关节面为不完全撕裂;②盂唇损伤:盂唇关节面呈高信号;③肌腱病变:肱二头肌腱损伤,肌腱增粗,且液体样呈高信号;肱二头肌腱鞘炎,腱鞘扩张,且周围呈T2WI高信号。
①以临床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频超声、磁共振检查单独、联合诊断结果,联合诊断结果采用并联原则;②比较高频超声、磁共振检查单独、联合诊断效能,包括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③分析肩关节疾病影像学表现。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临床手术或肩关节镜检查结果显示,98例患肩中肩袖损伤69例、盂唇损伤35例、肩关节囊炎61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48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46例;经超声检查结果见表1。
表1.超声、磁共振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结果
与超声、磁共振单独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对于肩袖损伤、盂唇损伤、肩关节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灵敏度、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①肩袖损伤:肩袖消失,可见大面积撕裂,肩峰与肱骨头直接相连,三角肌覆于肱骨头;肌腱收缩,部分肩袖消失,肱二头肌附近存在少量组织;肩袖连续性中断,连续部位存在关节积液或低回声反应组织,如关节软骨呈高回声表示完全撕裂,局部回声异常表示部分撕裂;②肱骨头肌长头腱撕裂:肌腱纤维存在纺锤状肌肉肿块,呈连续性中断,肌腱沟较为空虚,完全撕裂可见腱鞘内存在液体填充;③钙化肌腱炎:肌腱钙化呈团状、点状,存在局限性强回声等;④肩关节滑囊炎:滑囊内可见液体,厚度>2mm。
肩关节为全身关节中活动范围及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但肩关节非人体负重关节,发生疼痛部位难以确定,且发病早期易引起患者忽视,致使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畸形等严重病症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应尽早进行有效诊断及病理分型,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结局[5]。
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肩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可有效进行病程程度及疗效评估,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光片、超声及磁共振,其中X射线光片检查对于滑膜炎、滑膜增生等疾病灵敏度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6]。随着超声检查方法及仪器不断改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肩关节检查中,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创伤性等优点,且可与患者实时进行互动调整检查角度及肩关节部位,且随目前高频探头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于肩关节疾病的诊断灵敏度明显提高。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检查对于肩关节浅表组织具有较高分辨率,可清晰观察软组织层次结构及内部回声、血流情况[7]。宋佳等[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频超声对肩关节类风湿滑膜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其诊断准确率可达78.96%。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检查对肩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对于肩袖损伤、盂唇损伤、肩关节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49%、81.63%、80.61%、81.63%、81.63%,说明超声检查可对肩关节病变做出初步诊断,对早期诊断肩关节疾病及制定对应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价值。
随着磁共振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肩关节诊断中,具有敏感性高、无侵入性等优点,对于软组织具有较高分辨率,可有效观察肩袖内关节面及肩袖内肌腱等情况,通过获得不同软组织对比度,从而有效鉴别肩袖损伤及其他肩关节疾病[9]。但相对于超声检查其价格较高,检查时间较长,对于体内具有金属异物、骨折固定术患者具有一定局限性,超声检查可对其进行有效补充。王志斌等[10]研究表明,磁共振对于肩袖损伤患者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结果发现,超声、磁共振联合检查对于肩袖损伤、盂唇损伤、肩关节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查,有助于临床降低漏诊率,尽早做出相应治疗方案,提高诊断效能。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超声检查受患者体质及超声穿透力影响,对于骨骼病变难以显示,易受检查过程中伪影影响,而磁共振受患者关节表面肿胀及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对于微小病变难以有效观察,因此,联合检查可相互弥补不足,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可知,超声、磁共振联合检查可有效提高肩关节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