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阳,杨 晶,翁 灏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2021年11月,教育部在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我国2022届大学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 076万人。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指出未来就业领域将会呈现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即人才培养不适应市场需求,“就业”与“招工”双难并存,并明确指出要依靠“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强调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特别是依靠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活动愈发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成为缓解就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注重点。本文根据木志荣[1]对创业主体研究观点,认为创业意愿作为大学生的主观意愿和个体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创业主体所受环境刺激的具体表现,更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预测指标。以TPB模型为基础,以S-O-R理论作为模型框架,在研究大学生创业者个人特质驱动创业行为的内部诱因基础上,添加创业教育、创业环境等客观因素,为未来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提供参考。
TPB(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最早在1999年发布的《计划行为理论》中由Icek Ajzen提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深刻思考后做出的计划而产生的结果,如果通过建立某种理论模型,并进行分析,就能够理解认识个体如何改变自身行为模式。TPB认为,由于实际控制条件限制了行为的发生,当控制条件充分时,行为意愿的中介效应会影响到行为的发生,而行为意愿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个主要变量的影响。
国内对TPB在创新创业方面也有很多研究,例如胡永青[2]基于TPB研究大学生创业倾向;刘加凤[3]基于TPB研究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余福茂等[4]基于TPB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实证研究,成功验证TPB在大学生创业领域中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拟采用TPB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模型。
图1 TPB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20世纪70年代,Albert Bandura意识到个体的积极意识对个体行为能够产生作用,便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1994年,学者Boyd将其运用于创业领域,将其命名为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自我效能感指创业者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创业角色、完成创业任务的积极意识。对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国内有很多学者参与制作相关量表,唐炎钊等[5]证实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钟卫东等[6]则证实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本文拟运用创业自我效能感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模型。
S-O-R框架: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框架是Mehrabian和Russel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用来解释个体在接受外部刺激后的心理决策过程。该理论认为环境因素作为外部刺激(S)可以影响个体心理状态(O),从而改变其行为反应(R)。S-O-R框架多用于预测经济管理领域的用户决策行为。还可以广泛用于调查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S-O-R框架被证明对预测网上用户的认知判断和后续行为或意图是有效的。例如匡亚林和李佳蓉[7]基于S-O-R框架研究用户对于“政务”短视频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吴华君等[8]基于S-O-R框架研究MOOC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向纯洁等[9]基于S-O-R框架研究工作情境下社会化媒体的多重采纳行为。创业作为经济管理领域中一种将个体所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多资源的活动行为,都会有行动之前的决策活动。S-O-R框架则能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预测个体创业活动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采用S-O-R框架作为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图2 S-O-R模式
创业教育指高校和社会等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创业教育通过开展举办相关创业活动、指导传授相关创业知识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想法和提高创业积极性。接受创业教育后,个体的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提升。
创业环境包括金融环境、政策支持和市场条件。金融环境指相关市场创业扶持基金获取难易程度和种类多样性,政策支持指政府对高校创业者创业的扶持力度;市场条件指当地支持和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
创业特质指创业主体受到外界创业环境刺激导致心理发展逐渐稳定的性格特质,主要包括大学生参加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表现情况,包括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等[10]。
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预测变量,常被用于研究创业意愿与创业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证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两者有显著影响。付鸿彦等(2019)采用最小二乘法证明了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创业动机的中介作用对创业能力起到正面影响。同时,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结果变量,又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正是因为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预测变量和结果变量两种变量属性,可以证明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产生中介效应。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H2:创业环境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H3:创业特质对创业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响;
H4: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并产生中介效应作用。
主观规范指创业主体自身行为决策所受到的外界因素,例如亲属、社群关系给予的期望,也指创业主体对自身行为决策所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接受程度;创业态度是指创业主体创业行为的观点和意愿程度;感知行为控制是创业主体对自身从事创业行为能力的预测和感知;创业意愿是创业主体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对创业者具有创业特质的程度、对创业行为的态度以及对从事创业行为能力的一般描述。
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5:主观规范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H6: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H7:感知行为控制对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H8: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并产生中介效应作用。
本次研究基于TPB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和S-O-R理论框架,结合其他学者对于创新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大学生现实背景和调查群体实际,添加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特质以及创业自我效能等潜在变量,构建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见图3)。
研究对象主要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主,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问卷采用Likert5级量表进行量化处理,并设计了9个潜在变量,分别为: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创业特质、创业自我效能、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每个潜在变量设计3个题项。这9个潜在变量的具体题项参考了原有的理论模型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使用数据处理工具IBM SPSS Statistics 23.0和Amos graphics 23.0,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
图3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表1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量表内容
本次研究的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包括基础题项部分和创业意愿影响因素2个部分。共回收450份问卷,经过筛查无效问卷和质量较差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443份,有效回收率为98.44%。
通过数据整理,基础题项回答情况经整理见表2。受访对象性别情况中,男性受访者占比52%,女性受访者占比为48%。受访者年龄则主要集中在20~30岁,在此区间受访者一般临近毕业季,需要考虑未来职业规划,同时年级也主要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及以上,占总人数的73%。对于受访者的出生地和现住地的统计情况,则以城镇户口占比较多。
信度用来表示测验数据及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到表3,可以得知9个潜在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均超过了0.8,组合信度CR也都超过了0.8,平均方差抽取值也都超过0.6,并且整体题项的Cronbach’s alpha达到了0.927,符合理论标准,证明此次研究的9个潜在变量与相关题项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收敛度。
表2 基础题项统计
表3 信度和收敛度分析
效度用来反应测量数据的内容含义,反应测量数据和检验结果的有效性。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到表4。本次实验运用区分效度进行效度分析检验,通过将各潜在变量其平均方差抽取值的平方根与单个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如果均大于其相关系数,则证明本次实验测量数据和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表4中对角线数值为本次实验潜在变量平均方差抽取值的平方根值,均大于各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证明此次研究的测量指标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4 区分效度分析
运用Amos Graphic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后续处理与分析,见表5。 本次假设大学生创业意愿假设模型的参数均符合适配标准,适配度结果良好。可以证明,实验所假设的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假设模型拟合度检验良好,继续使用Amos Graphics 23.0检验模型内部潜在变量路径关系假设。通过分析得到表6,可得出本次实验假设全部显著,所有假设潜在变量路径关系都得到显著性检验的支持。除了H3和H5是0.01级别上显著,H7是在0.05~0.01水平上显著,其余全部是在0.001水平上显著。
表5 模型拟合度指标
本次实验在潜在变量路径关系都得到显著性支持基础上,继续通过Amos Graphics 23.0对原假设中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2个潜在变量的中介效应假设进行验证检验。通过利用Bootstrapping模式对原数据进行重复2 000次样本抽样,如果潜在变量的中介效应所得到的上界值与下界值在95%的置信区间中不包含0,则证明中介变量在改变潜在变量路径中产生中介效应。由表7可知创业意愿只在路径“感知行为控制→创业意愿→创业行为”中的中介效应并未得到支持,其余中介效应的效果均得到支持。
表6 路径检验与标准化路径系数
表7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通过本次探索性数据分析研究发现,H1、H2、H3、H4、H5、H6、H7和H8潜在变量路径均得到显著性检验结果支持,特别是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愿接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的认知和情绪对创业行为影响最为显著。除了创业意愿对感知行为控制对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产生效果并未得到显著性检验结果的支持,其余的中介路径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的中介效应都得到支持,这证明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受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程度较小。
根据数据结果可以得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产生主要通过两个环节产生,一是大学生接受到的外界环境刺激,二是大学生对于外界环境刺激而产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本次研究则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传统创业教育主要以创业案例、企业家事迹和创业政策等作为相关课程内容,缺乏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与创业实则密不可分,大学生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精神来源。加强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构建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增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外界环境刺激,能更好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性,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丰富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缺乏实践内容的创新创业是纸上谈兵。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内容,提高大学生创业特质、转变原有的创业态度并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产生清晰的感知行为控制,作出明确规划。一方面能从外界环境和大学生所产生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进行刺激;另一方面让大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创业活动,对未来规划有明确定位,提高创业市场资源和政策资源的利用率。
合力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构建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家庭等多方面努力,良好的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动力。政府需要制定高效可行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社会则需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改变传统“铁饭碗”工作思维,宣传优秀企业家精神,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和舆论支持;家庭则更需要提供更为开明的创新创业氛围,理解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减轻大学生创业的精神压力。
首先,本次研究作为探索性数据研究,在保证研究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所参考的部分模型适配标准会略低于理论标准,导致研究结论可能产生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其次,本次研究样本仍具有局限性,只能侧面证明实验假设能够在特定情况下产生影响效果,样本仍不具有广泛性。再次,本次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样本对象不具有代表性,如未包含适龄阶段的已就业人群,导致实验结果具有片面性。最后,本次研究中大学生均为在校群体,不能进行对其毕业后实际创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导致在创业行为研究上只能通过数据预测,缺乏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未来进行深入的创业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会侧重样本数据的连续性,扩大样本的数量和种类,进而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