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困难立地冻土坨杯苗造林关键技术探究

2022-12-29 05:11葛秀鹏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苗冻土西北地区

葛秀鹏

(辽宁省国有喀左县卧虎沟林场,辽宁 喀左 122301)

1 研究背景

辽西北地区,虽然东南部邻接渤海,但因沿海有松岭山脉的屏障,西北部有努鲁尔虎山脉走向东北,地势抬高500 m以上;东北有医巫闾山脉南北竖直,成为东部的壁垒;北接内蒙高原,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且由东南向西北,越往内陆则大陆性越强。本地区年平均气温约7~10 ℃,平均相对湿度50%~70%,年均降水量450~650 mm,年均蒸发量1600~1800 mm,约为常年降水量的2.5~3.8倍。且因年度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故有“十年九旱”之说。特点是干旱少雨、多风,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土壤以褐色土为主,局部有棕壤和草甸土分布,土壤母岩为沙页岩、基性岩,pH值8.0~8.5。植被属华北植物区系向蒙古植物区系的过渡带。试验区内水土流失严重,沟壑土壤侵蚀较重。

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一直是制约本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难题。多年以来,林业主管部门始终将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设纳入日常工作,先后实施了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荒山造林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以及“林业青山工程”等。与此同时,相关科研部门对其关键技术持续开展研究,提出相关实用技术。面对困难立地条件,植被恢复使用常规方法和技术仍面临挑战,因此提出冻土坨杯苗造林技术[1]。

2 技术要点

为加快辽西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大幅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复绿的“两率”,于2011年对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冻土坨杯苗造林关键技术开展专项研究。试验区总面积约为200 hm2,根据试验区条件,首先以油松营养杯大苗冻土坨冬季造林为主,造林行株距为3 m×2 m。并于2015年初冬时节在省生态试验林场北票片区进行了造林应用,造林面积300 hm2,每大穴栽植2~3株。2021年抚育管理。

(1)造林季节确定。根据天气情况,酌选在农历立冬后至大雪节气前开展作业,如遇暖冬,则可后延。其原则是:要以杯苗所带土坨(球)冻实冻透为准。

(2)整地措施。要提前挖好栽植穴,最好是提前1年挖好穴。亦可挖穴-造林同步推进。建议采用钩机挖穴,不仅质量好、速度快,而且成本划算。栽植穴(长×宽×深)规格为50 cm×50 cm×60 cm。

(3)苗木选用。建议选用苗木地径≥1 cm的大杯苗造林(针、阔叶树皆可)。营养杯规格要求为30 cm×30 cm。

(4)苗木预处理。上冻前,务必给营养杯大苗木浇足水,让土坨(球)持水充分,使之冻透后变得更加坚实(砸不碎,摔不散)。

(5)造林方法。苗木落穴前,先将杯苗的底儿去掉,摆放在栽植穴的正中间,覆土时要适度高出苗木根际约5~10 cm,接着踏实,无需浇水。

(6)翌春作业。翌春时节,待到表层土壤充分解冻后,先将覆土后的栽植穴踩踏实着,继而根据土壤墒情灌足水、覆盖塑料薄膜,若春季下透雨则可免除浇水作业。

(7)相关注意事项。采用每大穴2~4株造林时,要求每穴内所植苗木的高度尽可能一致,避免出现“树下为树”不利境况;对于针叶树苗木,栽植前的所有作业皆要务必保护好顶芽不受损;翌春浇水前的踩踏是必须要做的,但切记不要直接踩到土坨(球)上,二是要环绕土坨四周踩踏;为防止野兔啃树,可于造林后及时给苗干嵌套上塑料螺纹管[2];搬运苗木时,尽可能避免折断苗木;萌芽后的抚育措施不可或缺[2]。

(8)技术优势。采用冻土坨(球)造林其长处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一是造林季节,因休闲季节劳力便宜,降低成本。二是因不散坨,故可确保一次造林即可成林,从而加速绿化进程。特别是对“林业青山工程”建设采用针叶树大规格苗木造林时,这种长处尤为凸显。三是联合应用“四色定理”“适度聚集式栽培”“全生态经营”等技术,更快更好地配置混交树种和培育近自然林业。

3 成果特点

3.1 研究目的

针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难成活和保存率低等问题,重点解决春季(或雨季)常规造林采用营养杯大苗在不断搬运挪移过程中因散坨而无法成活的难题。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之冻土坨杯苗造林关键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3.2 造林成本低

与传统的春季(或雨季)营养杯大苗常规造林相比,研究所需材料和费用皆未增加,改变的只是造林季节和作业程序。因能保证结冻了的营养杯土坨不散坨(砸不碎,摔不散),故能保证困难立地造林当年平均成活率达到96%以上,5年后的保存率达到90%以上。

3.3 整体水平及配套性情况

“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冻土坨杯苗造林关键技术”项目易用管用和节本增效,解决辽西北地区荒山造林、“林业青山工程”建设中采用营养杯大苗因散坨而难成活等难题,亦可应用于园林绿化和商品林营造中。虽说仅是季节上的变化,但却包含有更近自然、抗旱保水、抵御兔啃、不争农时、不增成本、简单有效等集成要素的成分,是林农最喜欢的实用技术,适合辽西北地区及我国北方广袤寒旱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时。

4 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估

众所周知,采用营养杯大苗造林,无论国内抑或国外应用皆较多,培育苗木的技术也业已成熟。但由于起苗、运输、造林地挪移等环节常造成杯土散坨,致使营养杯大苗变成了裸根大苗,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即在于此。而利用北方地区冬季土壤冻结的自然规律,待营养杯土坨冻实后再造林,解决杯土散坨的问题。栽植冻土坨的营养杯大苗,该项技术的关键点就在这里,操作简单、管用,还要考虑到成本以及抗旱保水问题,所以说这项实用技术的科学性就在于:简单、管用、不增成本达到一次性造林保成活。

把造林季节由传统的春季造林或雨季造林变为初冬季造林,让吸足水的营养杯大苗的土坨(球)冻透后再行栽植,非但有效避免了与农争时,大幅降低了造林人工费(冬季人工费要低很多),还使造林所用的营养杯大苗有机会与造林地密接,更加贴近自然,其适应性亦将有所增强。栽植后覆土免浇水,就等于把苗木“原样假植”在造林地中,也是为了提高其对新生境的适应性。苗干嵌套塑料螺纹塑管,是为了防止野兔啃树,即便是在圃地,此项作业也是必要的,不过对野兔而言地径大于1 cm的大苗其适口性要差许多。翌春表层土壤解冻后踏实、浇水、覆膜,就是让苗根与栽植穴土壤实现密接,抵御春旱,实现抗旱保水和保成活这一总目标。

5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冻土坨杯苗造林关键技术具有轻简化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应用该项技术,可确保困难立地造林的“两率”达标和一次造林即可成林。此项技术既适于困难立地营造生态林和“林业青山工程”建设,亦适于果树栽植、商品林营造、城乡园林绿化和沙漠治理,将成为我国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实用技术。计划在“十四五”期间,以朝阳市为中心推广300 hm2,辐射辽西北面积1000 hm2。该项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林农增收致富、而且对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本地区人工造林保活保存、林农脱贫致富、生态安全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大苗冻土西北地区
动态加载下的冻土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更正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母亲“送礼”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寒露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