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军 范 文[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省科技档案馆)]
《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较发达的科技服务业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变,可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科技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可作为判断当地发达与否的标准;科技服务业的提速发展,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造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飞地经济”,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跨省(市)共建产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在拓展市场、发展空间等方面实现共赢。
2016 年4 月1 日正式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科技服务业分类》中定义了科技服务业含义,即:运用科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和各类分析研究方法,与经验、信息等多类要素向社会提供综合性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相较于国外类似的业态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该产业是现代新兴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的关键环节)。
当今社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不断坚持区域创新发展,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各方优势与弱势,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合理布局,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大任务。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与经济深度交融,科技创新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安徽省科技创新能力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过大的结构性问题。
科创飞地,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从国外的“城市飞地”“飞地经济”等概念衍生出来的,是指将两个独立的行政地区突破区划鸿沟,通过跨区域的政府行政管理与经济合作,实现双地资源互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有“人才飞地”“创新飞地”“双创飞地”等称呼。其中涉及的实质与内含均是科技服务业工作的延伸与深耕,主要有创新孵化、市场拓展、招商引资等内容,助力区域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2020 年12 月20 日,科技部发布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合作建设‘创新飞地’,完善创新投入机制与科技成果分享机制,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在本地的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2022 年1 月,安徽省印发了《推进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提出要“发展‘科创飞地’,鼓励皖北城市与帮扶城市‘一对一’设立科创飞地和反向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孵化在沪苏浙、生产转化在皖北的互惠互利合作模式”。
针对科技服务业如何借助“科创飞地”在本地的发展,助力当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笔者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一般来说,产业规模越大,生产能力与效率越高。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产业规模扩大能够带动整个地区或行业创新能力增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科技服务业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优质人才,用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二是科技服务业规模等级提高,将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科技成果的研究与转化,从而发挥科技服务业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正向作用。
任何行业的资源投入都有行业人员与行业经费投入两大部分,作为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更是如此。加大科技服务业人员与行业经费投入将可促进区域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时加速科技创新中涉及的创新知识的溢出,从而支撑区域创新能力的巩固与提升。反之,区域能力的发展需求也扩大了科技服务业的高质量外延服务,科技服务业需与时俱进设计与研究新的服务方式,如“科创飞地”“人才飞地”“创新飞地”“双创飞地”等,从而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场所与知识传递、数据库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新兴科技服务业更是要利用优质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企业的高效率管理,实现异地信息资源的高效获取;区域创新实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该地区优质的科技服务业信息平台来实现的,而加快科技服务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可通过“科创飞地”等新形式,克服地理空间、行政区划障碍造成的差异,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节约成本,并实现发达区域知识创造与创新能力(或信息化技术等)向欠发达区域快速延展。
所谓产业集群即为我们理解的产业聚集度,任何产业在形成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后都易于发展壮大,其中主要原因:一是可通过地理位置相对集中获取科技信息的可能性加大,知识易于流动且技术外溢的可能性增大;二是同质性的科技创新人才相对集中,获取产业集群内的高端或适用性人才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较低;三是产业集群内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他们必须有不断创新发展的意识,否则不进则退。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兴科技产业,拥有高智力、高附加值等特色,其产业的聚集度高将有利于释放更多的知识型资源,从而增加本区域的综合创新能力。
科技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可基本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建立综合性的科技中介服务中心,如高新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专业行业协会等;二是专业性服务机构,聚焦特定专业的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机构,如新技术推广、科技行业咨询机构、工程专有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三是科技资源要素配置型服务中心,如人才要素、科学技术要素、市场交易要素、融资要素等。
根据2020 年安徽省双创载体发展报告,2020 年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15 家、省级以上113 家,分别较上年增加17%、3.5%。孵化器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达3000 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000 余场,对在孵企业科技服务人次达15 万人次。共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20 家,其中,国家级53 家、省级167 家;2020 年新认定12 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5 家省级众创空间;截至2020 年底,全省众创空间服务人员近2000 人,提供创业工位2.2 万个;众创空间举办创新创业活动2564 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1926 次。
安徽省内科技服务业水平不高,其服务内容大多数局限在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统计创新创业数据、提供创业工位等方面,而作为高层次团队参与运作的案例较少。以下本文将介绍一些“科创飞地”概念型的科技服务形式与典型案例,为安徽省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例如,浙江嘉兴“金南翼”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在上海虹桥创立了“创新飞地”[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加快了上海多方面高层次创新要素向嘉兴的溢出速度,实现了以科技创新飞地驱动“金南翼”的建成。
2021 年,嘉兴制定出台《嘉兴市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行动计划》,科技服务平台将矽佳测试技术、瑞彼加医疗、康达卡勒幅医疗科技、安太力生命科学等项目,依托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地处国际大都市的窗口优势,吸引投资25 亿元,其中外资达6000 万美元,引进数名高端优质人才,充分吸收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区域外溢的优质资源、人才资源等,助推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升级。
嘉善县政府在嘉善国际创新中心(上海)建设中,不仅配套出台创新中心专项政策“科创十条”,相关企业和人才不仅可享受嘉善相关科技、人才、产业等政策,同时在各种开办费、房屋、特别贡献、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券、特需人才、人才住房券、科技服务业等方面给予额外的政策支持与奖励,其中将科技服务业这一新兴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部分,支持新兴科技服务行业发展将助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升级。
虹桥国际的开放枢纽支撑了金南翼快速发展,2021 年,当地科技服务业为地区引进海外工程师人数、地区“国千”人数均居浙江省第一,嘉兴也因此成功跻身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地级市(排名前五位),成为浙江省首批“科技创新鼎”获得者,并入选“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离不开各类资源的供给,主要包括创新资源、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而科技服务业在这些方面均有建树。但在新形势下,作为新兴产业的科技服务业要注入“飞地”范式,以加速优质创新资源对接,在人才发展战略中抢先占位,探索科研成果项目异地孵化。例如,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许多创新资源、高层次人才团队、科研成果,因此湖南省怀化市的科技服务业针对此三类资源,积极打造“科创飞地”模式,实现“嫁接式生长”,共推区域协同创新。一是怀化市当地科技服务业主动对接企业,如帮助湖南补天药业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研究所等单位结对合作(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研究所的办公地址均在长沙市),并在湖南中医药大学设立湖南补天研究院,共同开展企业项目研发,充分利用高校与研究所优质的科技资源使企业的技术研发端前移,推动怀化市创新协同发展。二是怀化市科技服务业更加注重高层次团队的引入与人才培育,他们帮助湖南五新钢模、湖南正清药业等企业在长沙建立研究院,如五新钢模的长沙工程模板中心、湖南正清药业长沙研究院等,其中汇集了包括院士、湖南大学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团队进行技术攻坚;同时相关企业不断输入员工进入设立的长沙研究院,进行育培工程,创造依托科技服务平台共造输血型、造血型人才的“人才飞地”新模式。三是怀化市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异地孵化,使当地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如帮助湖南省优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其研发部门落户到长沙市岳麓区麓谷信息港等,形成一批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并且将取得的先进科技研究成果在怀化当地成功转化,取得亿元级的经济效益。
该类“飞地”模式,以南浔(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为代表。南浔(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园区,是浙江省湖州市在上海设立的“科创飞地”模式,由专业化科技服务管理公司——浙大网新飞地科技上海团队(浙江飞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与管理。其采用“基金”引导方式,具有重资产管理运行模式特质,这种运营模式具有内部资源非常丰富、资源配置能力强的特点,有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与股东配套投资基金。采取这种运营模式的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的科技服务管理公司,其拥有较好的“服务与投资”多种资源,能够利用内部机制与飞地资源(包括政府政策、飞入地资源与飞出地资源等),为企业提供创意策源、孵化培育、成果转化、融资基金等全方位服务。此外,浙江省慈溪市政府也委托浙江飞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慈溪创新创意(杭州)飞地”,汲取杭州的创新创造活力,聚合科研、人才、资金、产业、市场、政策等全链条创新要素,构建一个面向杭州的区域协作平台。该平台通过对产业基金对项目进行综合研判,评估价值投资,对有价值的项目聚合各方力量经“飞地”中心孵化,将能规模化的产业项目再导回慈溪市运营。南浔(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慈溪创新创意(杭州)飞地中心等,均形成了“基金+产业+园区+政府”的飞地模式,加速了南浔、慈溪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安徽省内科技服务业的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新形势下,“科创飞地”模式给科技服务业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活力,安徽应该积极将结对共建的飞地新机制融入科技服务业中,要在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科技服务业资源投入、科技服务业信息化水平、科技服务业聚集度等四个方面加强建设,实现赛道跟跑、并跑甚至领跑,让新兴的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业助力地区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促进安徽区域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