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2022-12-29 22:14秦彬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9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智能化建筑

秦彬

(中铁房地产集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 引言

数字信息时代,传统的建筑设计领域需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去解决信息表达错误、阅读理解偏差、理论与实际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智能化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虽然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存在着可视化表达不足的突出矛盾,而VR技术的发展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受市场因素、软件因素、成本因素的影响,智能化设计技术推广应用缓慢,需要加强分析讨论,积极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成功的实践案例。

2 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平台搭建

2.1 智能化设计一般流程

伴随着BIM技术和VR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软件得以开发应用,现阶段,基于“BIM+VR”的智能化设计软件应用平台也逐渐增多,但是在应用优势、应用范围等方面各不相同,常见的如Modelo、Mars、enscape、720全景、Fuzor,等等,其中,Modelo充分利用了轻量化表达方式,在上传模型后,能够快速传输到云端,实现共享,Mars拥有比较完善的材质库,具有能够比拟真实物理状态的优势,可以从第一视角体验建筑空间,以这两种软件应用平台为基础进行建筑智能化设计。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已经在不同方面获得了应用效果,通过与VR技术的融合,能够充分利用VR引擎技术承载BIM数据和模型,可以形成更加贴合现实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有效的提升了BIM模型的各种应用能力[1]。

2.2 智能化设计表达方式

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成果表达可以在PC端、移动端、高逼真全景VR、交互式全息投影等设备设施进行体验。其中,PC端体验方式需要依赖电脑、VR眼镜、VR软件才能实现,主要应用在VR体验馆,具有代入感强、漫游体验全面、模型兼容度高等优点,移动端体验方式就要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主要用于局部精装VR体验,对全景图片的精细度依赖较大,如果精细度越高,那么呈现的效果就越逼真,高逼真全景VR表达方式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有移动设备和暴风魔镜,该方式与移动端体验相似,体验效果取决于全景图片质量,交互式全息投影主要利用了全息投影硬件设备的性能,可以利用手势动作操控三维影像,科技感十足,能够发挥良好的辅助展示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将会朝着深度体验、精准操控、视觉真实等方向发展,应用范围也将会越来越广。

3 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法应用过程

3.1 现场调研,数据收集

首先,了解项目概况,明确设计背景和设计理念,根据设计诉求,积极进行现场考察,从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环境等各个方面出发,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对潜在客户群体的住房需求、功能要求、生活特点进行了解,认真核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对存在缺陷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能够为后续的科学决策提供必要支撑[2]。

3.2 场景搭建,数字建模

搭建虚拟场景,对主要参数值进行设置,然后进行数字建模,主要工作包括建模、编辑材质、匹配树木、放置家具等,从满足基本建筑功能开始,逐步进行深化设计,添加相关元素,将模型导出为FBX格式,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命名方式要标准,单位设置要统一。在构建白模时,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的空间和形体,以及场地与建筑之间比例、大小等方面的设计问题,完成白模构建之后,需要进行材质编辑,逐步增加场地和建筑材质,包括街道、木材、水等,需要提升空间的质感和尺度,然后在VR场景中添加配景,并对内部家具进行摆放,同时对一些具体指标和数据信息补充优化。

3.3 可视化交互协同设计

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时,可以选择鸟瞰模式、人视点模式进行自由漫游和多维度体验,也可以设计流线实现虚拟漫游,在漫游过程中,可以把有异议的地方标注出来,并及时与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无论是其他专业设计人员,还是客户,都可以参与到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参与感,能够以最直接的方式就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在设计初步完成后,可以通过Modelo将模型分享到手持客户端,为了减小模型大小和缓存速度,可以在导入前尽可能清除多余的点线面元素,通过分享的方式,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体验设计,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对已有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将全专业模型导入到Mars软件平台中进行汇总,开始碰撞检测,在VR技术的支持下,碰撞检测可视化效果大大提升,能够让不同专业设计集中在一个协同显示与设计平台上,让相关人员能够简单明了的查看到问题所在,并针对解决方案进行全面讨论[3]。

3.4 设计成果输出与表达

在建筑设计和虚拟建造之后,可以将设计成果在公众号、网站等渠道同步推出,根据各种子系统,针对标准施工工艺,抽取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文件,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VR交互流程。创建可视化平台,帮助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图纸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更好的进行施工质量把控,利用VR技术建立虚拟体验场景,通过穿戴相关设备,可以针对施工安全事故进行体验和培训,让人们直观的感受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建筑设计完成之后,可以通过Mars插件将Sketchup模型导出到Revit中进行深层次加工检查,导出施工最终所需要的各种平面、立面、剖面图纸。

4 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4.1 应用优势

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法能够提供多维度建筑时空场景体验,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拥有显著的优势,使产品体验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的思想和体验是受限的,不能够完全体会到特殊人群、特殊环境的设计需求,通过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能够给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深度沉浸式体验的机会。以往的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结果,而现在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关注过程,需要从策划、设计、施工等全方面进行考虑,基于“BIM+VR”的智能化设计方法非常注重过程性设计,在前期调研阶段,需要积极收集各种数据信息,并让更多相关人员参与进来,可以从甲方需求、住户要求、功能实现、美学角度等方面进行交互设计,不断优化建筑设计质量和效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非设计人员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大大提升,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4]。

4.2 设计变革

基于“BIM+VR”的智能化建筑设计方法应用必然会加快传统设计行业的变革,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培养全局化、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思维,充分考虑建筑设计本身的同时,需要从环境、材质、家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将设计前期、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有效衔接,让建筑设计过程更加完整。其次是设计工具的转变,“BIM+VR”是基于现在、面向未来而开发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更好的智能化效果、更广泛的软件协同、更多元的表达方式。最后是工作流程的转变,传统的设计工作需要从建筑设计开始扩大到不同专业,当所有设计图纸组合到一块时,经常会出现冲突的情况,需要进行反复的修改,而在智能化设计环境下,有效规避了这一问题,形成了多线程的工作流程,有效减少了设计变更的次数,“BIM+VR”的智能化设计方法将协同设计和深化设计淋漓尽致的展现,能够更好地与新型信息技术相对接。

4.3 存在问题

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其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从主观层面上讲,由于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形成的思维惯性,建筑设计行业变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打破原有利益链条,重新塑造设计流程和工作方式,许多设计院创新动力不足,很少愿意采用不熟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那样可能会影响设计效率、增加时间成本,而且一些设计人员对智能化设计工具存在理解偏差,认为VR应用华而不实,存在着炫技的成分,忽略了设计本身。从客观层面上讲,基于“BIM+VR”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实践不成熟,缺乏统一的运用标准,没有足够的成功案例,仍然处于摸索时期,同时,协同设计应用平台不完善,缺少一个能够完成所有建模、模拟、体验等功能的协同设计应用平台,另外,受软硬件条件制约的影响,投入的成本较高,而且后续服务方面跟不上,在基本操作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5]。

4.4 发展趋势

BIM和VR都是功能非常强大的技术工具,也是智能化设计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需要在同一个平台中让相关人员共同进行交互设计和问题反馈,实现一种多方平衡的状态,这样能够减小设计误差、整合设计资源,但是,这种方法应用依然要以专业设计人员为主,更加关注设计本身,充分发挥辅助设计作用,更加直接的收集数据、信息表达,将设计思想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去转变。由于参与建筑设计的人员众多,涉及到的责任和利益比较复杂,所以应该在智能化设计过程中设置相应权限,将不同深度建筑模型分享给相关人员,降低设计本身的复杂性。AR技术能够在现实世界中融入虚拟世界,实现实时互动的效果,在“BIM+VR”技术的基础上引入AR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进行交互设计和信息体验。人工智能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将AI技术引入的建筑智能化设计中,通过实时对话就可以完成复杂的设计工作,这些都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美好展望[6]。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BIM+VR”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平台搭建,然后分析了该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过程,最后从应用优势、设计变革、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BIM和VR结合运用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必要性,加快应用平台开发,正确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智能化建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