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军
(海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侨务工作(1)“侨务工作”和“侨务公共外交”是不同时期正式文件的说法,其内涵并无实质不同。本文中的侨务公共外交范畴包括传统的侨务工作。向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新发展阶段构建起的新发展格局,侨务工作也正以创新性的思维和眼光开拓新的工作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期的侨务工作要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三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38页。。海南是中国的著名侨乡,拥有丰富的侨务资源,大约有390万琼籍华侨华人分布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在当地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不断提高。海南一贯重视琼籍华侨华人的作用,长期以来都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乡情联系,争取他们参与家乡建设。当前,海南也进入了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新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发挥“大侨务”观引领下的琼籍华侨华人能量,服务于新时代的开放发展,亟须着力研究,予以创新性地推动。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侨务工作正逐步由单一向度的“引进型”向“引进型”“输出型”并举的双向度发展,同时为了配合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侨务工作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外交的意涵和内容,使“侨务工作”逐步转型为“侨务公共外交”。在这样的形势下,很显然,海南的侨务公共外交不仅是传统侨务工作的延伸,更是被赋予了许多时代新内涵,既获得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东南亚素来是海南华侨华人的富集之地,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东南亚的琼籍华侨华人,探讨新形势下“大侨务”观引领下的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的特点及发展路径,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当代中国的公共外交,涵盖了政府外交以外的各种对外交流方式,它以我们所熟悉的以民间对民间为主的民间外交为重要形式,同时也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各种双向跨国交流。而侨务公共外交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囊括吸收了公共外交的基本要素(3)赵启正:《跨国经营公共外交十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第2页。。作为一种依托侨务资源的公共外交形式,侨务公共外交并不是从天而降或凭空产生的新事物,而是有着相当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2011年10月,在全国侨务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首次提出要“拓展侨务公共外交”,由此,侨务公共外交正式被纳入中国外交的范围。随后,国务院侨办在印发的《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中也强调指出,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抓手,侨务公共外交享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由此,“拓展侨务公共外交”正式被列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2016年12月,新的《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6—2020年)》指出,要大力拓展侨务公共外交,着力发挥侨务资源在我国各项重大战略实施中的独特作用,务必把其列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工作部署之一。自“侨务公共外交”提出以来,可以明显感受到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外交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而侨务公共外交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官方对“侨务公共外交”的使用以及相关战略的推行,国内对“侨务公共外交”的关注和研究日趋升温。可是迄今为止,关于侨务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特征,学界仍未取得广泛共识,而侨务公共外交在实践中的蓬勃发展则不断地为其理论内涵注入丰富的时代品性。综合各学界对侨务公共外交的定义,可严谨地表述为:基于对中国的了解和怀有的友好情感,海外的华侨华人从各种角度向住在国的政府、公众说明中国国情和政策,解释外国对中国的不解之处,并基于积极的互动来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4)赵可金:《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兴起》,《东北亚论坛》,2019年第2期。。
了解侨务公共外交的特征,有助于深化对侨务公共外交的认识,提高对侨务公共外交活动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从整体上来观察,侨务公共外交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公共性。这是侨务公共外交最显性的特征之一。无论其活动的主体是中国国内的相关侨务部门,还是活动客体是海外的华侨华人,他们开展活动的方式都必须体现出广大的公开性,才能收到实效。
2.公关性。侨务公共外交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国家公众公关活动,具有相当明确的活动指向性,即通过信息传播、人文交流的形式,尽可能地影响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尤其是在比较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际舆论环境中,侨务公共外交的公关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借助海外华侨华人的渠道促进海外政府、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改善与中国的关系(5)金正昆、臧红岩:《当代侨务公共外交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3.双向性。与正式的政府外交不同,侨务公共外交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公众性和广泛性。它所要求的不仅是开展外交活动的双边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而且是必须更多地聚焦于较为频繁的传播和沟通,进而在这一过程中达到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与海外住在国政府、公众的合作和理解,使他们能够对中国产生较高的接受度和良好的观感。只有得到住在国政府、公众对中国的积极反馈,侨务公共外交才能扩大影响,更为深入地推进彼此的理解和认可。因此,侨务公共外交比政府外交更加注重双边的交流机制和渠道。
4.引导性。正式的政府外交注重双边之间的协议和流程机制,是基于双方对彼此尊重的一种利益交往。而侨务公共外交则讲究引导性。因为必须通过信息传播、人文交流和友好的沟通才能达到外交的目的,所以积极的引导性是不可或缺的(6)鲍雨:《中国侨务公共外交:成就与经验》,《公共外交季刊》,2018年第12期。。引导性的辅助作用尤其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性,侨务公共外交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由此而构建的中国正面的形象也难以持久,更得不到华人华侨住在国政府、公众的认可。
在海南侨务公共外交发展过程中,东南亚侨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海南特殊的行政体制和改革历程相伴始终,体现出了自身的发展经纬。
琼籍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约有390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东南亚的人数最多,约有200万人。由于东南亚地区与海南在地理上毗邻,因而海南民间对到海外谋生通称为“去番”,称华侨为“番客”或“南洋客”。20世纪5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华侨逐渐加入所在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华侨只占少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琼籍东南亚华侨华人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奋斗,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从偏重于某行业转到多行业,从体力型、收入低的行业扩展到智力型、科技型和收入高的行业,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经济巨子,形成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财团,为所在国的开发建设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发展壮大了自己。在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琼籍东南亚华侨华人也出现了一大批精英。早在1928年,泰国琼侨后裔云茂保曾先后担任泰国外交部次长、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等要职。此后数十年间,琼籍东南亚华侨华人参政意识不断增强,有多人担任过所在国的政府高级职务,如泰国的黄闻波、林书清、抛·沙拉信、云逢松,马来西亚的翁诗杰等(7)熊明瑞:《海南东南亚华侨华人的发展与归化》,《南方论丛》,2012年第4期。。
琼籍东南亚华侨华人是海南实业开发的倡导者和开发者。从20世纪初到1950年,琼籍东南亚华侨就积极回乡投资办实业,投资项目涉及热带作物、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纺织业、金融业和饮食服务业等,为海南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初步基础(8)许士杰:《海南省自然、历史、现状与未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8页。。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琼籍东南亚华侨华人投资开发海南的热情更为高涨,先后在琼投资办实业,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的经济开发建设,成为海南开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建省办经济特区,使得这一时期海南的侨务工作很大程度上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主题展开;另一方面,随着建省之后管理自主权的独立,海南省开始筹办世界海南乡亲联谊会,侨务海外联谊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1.显著扩大海外联谊面。建省以后,海南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在做好重点地区、重点社团和重点人物工作的基础上,与海外众多的琼籍社团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谊网络,联谊对象涉及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海南还充分利用每年清明节、海南国际椰子节的良机,在接待回乡探亲、洽谈生意的海外乡亲中开展联谊工作。特别是1993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海口隆重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是海南有史以来侨务海外联谊工作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国际性会议,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9)谭晶晶:《华侨在琼的新机遇与新作为》,《海口晚报》,2010年11月5日,第2版。。
2.联谊服务的功能显著增强。侨务海外联谊工作是针对人的工作,必须十分重视为侨服务,在服务中建立感情,在服务中赢得信任。为了增强服务功能,海南在省政府侨务部门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以省中旅社为骨干,以华侨大厦、华侨宾馆等一批涉外宾馆酒店为基础的接待服务网络;与此同时,省侨办还成立了华侨华人服务中心、琼侨律师事务所、琼侨会计师事务所、侨资企业协会等专门机构,使前来海南旅游观光、考察投资的华侨华人得以享受优质的服务,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心。
3.充分发挥海外交流协会的作用。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海南较早成立了海外交流协会,并在省政府的领导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广泛联系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相关团体,增进友好情谊,发展各种交流与合作,为建设海南、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的职责,成为海南省最有海外影响力的涉外民间组织。以海外交流协会的名义开展海外联谊与合作,不但有利于淡化政府色彩,减少政治敏感度,而且有利于为海南省创造高层次的海外交流活动,效果之好是其他渠道所不能替代的。
2011年之后,随着中国侨务公共外交战略的正式出炉,以及海南进入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的侨务公共外交也展现出了新的样貌和特点。
1.与国家重大战略实现积极对接。发展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重点考虑侨务工作有着重要的契合。通过侨务公共外交的努力,促进与地方政府携手合作,为侨胞创新创业提供了综合性的全链条服务,有利于他们优化组合海内外各种创新要素,实现二次创业和协同创新。同时推动我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于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促进形式多样的琼侨文化活动。东南亚华人华侨与中国具有相同的文化之根,尤其是年长的琼籍华人华侨,他们对中华文化、海南故土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因此东南亚海南华人华侨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海南的侨务部门一直非常注重塑造各种各样的琼侨文化活动,持续拓宽东南亚琼籍华侨华人的对外交流范围和渠道。开展的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本土公众的民心相通,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团结。
3.实现琼侨经济双赢发展。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紧密连接着沿线的东南亚国家,侨务资源对于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侨务工作的“引进”与“输出”的并举中,促成双方的信息互通、经济相通的双向发展,以此促进各级侨务部门、海外主要侨团实现联网,推进新闻浏览、信息求助、政策查询、交友互动、活动通知等经贸发展需求的综合性服务功能,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为侨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增进了侨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为琼侨的经济双赢发展贡献力量。
1.持续强化服务,开创“大侨务”局面。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侨务部门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增强,那种旧的观念、旧的工作方法不彻底改变,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针对这一变化,海南一方面注意保持和发扬传统的工作方法,巩固和发展与老朋友的情谊,特别是注意加大服务力度,促进他们与海南在经贸、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注意更新观念,树立起“大侨务”思想,不断拓宽工作渠道,从而做到只要是华侨华人社团和重点人物,都当作侨务海外联谊工作的对象,这一切都不以对象是否属祖籍海南为前提。近些年来,海南先后邀请和接待了包括来自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非琼籍社团和知名人士20多批,在国外也结交了一大批非琼籍的华侨华人朋友。譬如,1995年4月,琼海市潭门镇一批渔民在我国南沙群岛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被菲律宾当局无理扣押。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巴拉望省的一批祖籍是我国福建省的戴良友、蔡金钟等华人朋友,四处奔波开展营救活动,他们筹款改善我方渔民的生活待遇,聘请知名律师据理力争,为这一事件的最终解决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他们事后应邀前来海南访问并与获救渔民相见时,百感交集,激动万分。这是炎黄子孙互助互爱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大侨务”思想的可喜成果(10)李萍:《改革开放的新侨务》,《海南日报》,2011年5月13日,第1版。。
2.开拓创新,构建侨务工作新格局。在新发展的“大侨务”格局背景下,海南侨务部门大胆创新,坚持在最广范围、最大领域整合侨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构建新时代侨务工作的崭新局面。一方面,海南侨务部门将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谋划敢闯敢试的策略、举措和方法。中央和省委赋予侨务部门服务经济发展、拓展海外联谊、弘扬中华文化、依法维护侨益、积极参政议政、参与社会建设等六大职能,每一项职能都有敢闯敢试突出成效的空间。为此,海南侨务部门深入研究每一项职能的性质,找准其发挥作用的规律,在争取“侨心”、引进“侨资”、发挥“侨力”、运用“侨智”等方面敢闯敢试,力求发挥作用(11)黎才旺:《发挥侨力作贡献,共建共享自贸港》,《今日海南》,2020年第2期。。
同时,海南侨务部门还积极在广大华侨华人中宣传推介海南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增进他们对海南现代化建设的认同,组织动员、鼓励引导广大华人华侨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更快发展。例如,海南侨务部门于2015年举办了“海外华文媒体海南采风行活动”和“世界侨商海南行活动”,协助组织全国政协侨联界委员来海南进行考察;在2019年,与国侨办联合举办中国国际饭店业大会。此外,海南侨办部门还积极服务浙江、福建等地侨商侨企来海南考察洽谈投资,体现了服务海南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意图和创新。
结合中国外交总体布局以及侨务工作新时代以来的转向,从宏观的视角审视,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
1.在侨务工作向侨务公共外交转变过程中观念更新不及时,对中国总体外交布局缺乏积极呼应。自2011年中国正式提出“侨务公共外交”以来,侨务公共外交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是新概念的提出,更预示着中国侨务工作的转向——从以国内归侨为重心转向以海外侨胞为重心,突出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由此,侨务公共外交日渐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侨务公共外交是一种依托侨务资源的公共外交形式,非常适合海南这样海外侨务资源丰富的地方省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把潜在的外交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外交成果。检视海南的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不得不指出的是,“侨务”的底色十分充足,但“公共外交”则没有及时到位。换言之,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仍主要专注于传统的侨务工作内容,比如引入侨资、加强华侨华人的联谊等。但是面对中国加强周边外交,努力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等外交布局,海南在这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对从侨务的角度切入来推动海南与东南亚诸国的公共外交缺少明确认知,对中央外交大布局的呼应不显著。尤其是针对中央坚持把海南打造成开展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的重要交往平台的意图,海南有关部门领会不够深,主动作为不多。
2.对国内外大势缺乏全面把握,对国家的整体力量和国际影响力运用不足。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着中心的角色。这都为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有利条件。
考察海南近年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的发展进程,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点是,我们对海南的宣传推介仍过多聚焦于海南人的“海南”,而不是中国人的“海南”。基于亲缘、地缘关系宣传海南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把视线扩大至整个国家来对海南展开推介,则更符合外交首先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规范,也更能在最大程度上整合侨务资源,凸显海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地区影响力。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现今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人均GDP也超过多数东南亚国家。中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使自身摆脱了贫困封闭的形象,在与东南亚各国交往时具备了较之以往更加从容、得体的地位。海南作为与东南亚诸国隔海相望的中国南向门户,不仅是中国在建的最大自由贸易港,还有中国最南端的航天发射基地、扬名国际的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等,这些光辉耀眼的“国家队”完全可以在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中发挥其应有的角色。
总体来看,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是海南公共外交开展得极为出彩、极为得力的地方,成效颇为显著。进一步深入发展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创新性发展的首要前提有赖于高端顶层设计的引领和指导。而顶层设计的关键不在于采取何种技术性的策略或方法,而在于思想观念的突破和创新。只有思想观念上的正确“务虚”,才会有行动上积极有效的“谋实”。早在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提出“大侨务”的观念,为新时期的侨务工作明确了工作方向和思路(12)习近平:《“大侨务”观念的确立》,《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随着侨务工作在新时代逐步向侨务公共外交转变,侨务成了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侨务工作正以新的站位服务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海南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中心的开放发展以及中国巩固周边国家关系的新外交格局,海南亟须从“大外交”的视角加强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工作,在国家侨务交流示范区建设、博鳌亚洲论坛·华商圆桌会议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侨务公共外交,更好地发挥海南作为中国面向南太平洋重要开放门户的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举,也是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华侨华人因为与中国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可以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海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点要地,发展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实现与“一带一路”的互动,可谓相得益彰。一方面,“一带一路”让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有了聚焦点,即鉴于东南亚诸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顺利推进“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的实施离不开华侨华人独特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遵循“大侨务”倡导的“三个有利”前提——对投资者有利、对住在国有利、对中国有利,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可以发挥“侨”的优势,在东南亚诸国深入开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推动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有助于提升海南在“一带一路”倡议格局中的地位(13)曹德平:《“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的聚合与重构》,《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4期。。
侨务公共外交要更好地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在总体上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下,做好与东南亚诸国的人文交流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作为中国公共外交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无疑同样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海南故事的光荣使命。考虑到在东南亚诸国的琼籍华侨华人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一代,对故土亲谊的感情往往不如老一辈,为此做好与他们的人文交流、加强他们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对于新时代的侨务公共外交显得尤为重要。与老一辈华侨华人相比,年轻的一代更看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国际影响力,因而海南的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要善于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向其传播宣介,突出强调海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诸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提高海南在年轻琼籍华侨华人中的地位。
自2011年中国正式提出“侨务公共外交”战略以来,对侨务公共外交的关注日趋升温。作为一个新事物,侨务公共外交虽然起步较晚,但现实发展的需求却很迫切,因此特别需要得到理论方面的阐释和指导。就当前侨务公共外交的研究现状来看,其对实践的支撑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了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贯通,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有必要构建以智库为中心的理论创新体系,为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梳理海南的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研究,很明显的是,零星的相关研究基本都局限于从公共外交的视角略微提及侨务工作的作用,而专门、有深度的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研究仍属空白。尽管早在2014年,海南省就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签署协议,创建了侨务公共外交理论研究中心,但其后续的作为似乎进展不大,这在相当程度上也导致了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在观念和战略指导上缺乏创新,无法与中国总体外交布局的发展保持同步。鉴于海南侨务公共外交走过的弯路,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格局,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亟须推进有关的智库建设,力求在下一步发展中得到理论、政策上的有力配合和支撑。
区域与国别研究本是中国为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而开展的,鉴于侨务公共外交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区域与国别研究对于侨务公共外交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去求学、工作和定居;加之原有海外侨胞年轻一代的成长,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中国本土公众对华人华侨的认同和了解,激励更多的人从事侨务公共外交,对他们开展相关的区域与国别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到海南的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无论是出于海南作为中国前沿战略要地保持对东南亚的影响力,还是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公共外交,推动对公众开展东南亚的区域与国别教育都势在必行。为此,海南的相关部门——特别是外事侨务部门和教育部门——有必要加速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推行相关的区域与国别教育,使海南与东南亚的侨务公共外交长盛不衰,造福于两地的人民。
侨务公共外交的发展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现实需求。海南侨务工作向侨务公共外交的转变,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总体外交发展的逻辑。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侨务公共外交的本质和特征闪耀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中国总体外交布局的有力配合和深入推进。基于富于针对性的侨务公共外交战略,中国的侨务公共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回顾海南侨务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海南侨务工作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其曲折发展的过程折射了不同时代下中国、海南的发展印迹。从海南自身的改革发展来看,建省办经济特区无疑是海南侨务公共外交的分水岭,使得海南具备了自主决策、自主筹划的权限和能力,这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海南侨务工作的飞速发展。在新时代“大侨务”观的发展格局下,海南侨务公共外交努力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展现了积极创新的时代风貌,令人鼓舞。当前海南侨务公共外交对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在“大侨务”观引领下的海南东南亚侨务公共外交的建设,既是推动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海南与东南亚各国的密切联系和积极、良性互动,达成和实现海南侨务公共外交的战略目的,也是增进我国外交战略、促进与世界的密切交往,从而促进我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