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
如今,跨行业合作与产业融合十分常见,市场经济中的产业链类型、数量以及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主流。对于酒店而言,承接会议是其客户服务的一种特殊形式,若突出这一服务功能,让酒店成为会展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必然能够为酒店赢得更大发展机遇。因此,在会展产业链视角下探讨会议型酒店的发展路径十分必要。
在会展业中,会展产业链与会议型酒店都是热度颇高的词汇,二者存在直接关联,相互影响更相互促进。为进一步理解会展产业链与会议型酒店的内涵和关系,本文做出如下阐述和分析。
顾名思义,会展产业链是会展行业产业发展模式下形成的特殊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同样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环节,各环节都由大量企业组成,彼此紧密衔接。从现实角度来看,会展产业链涵盖了会展业的所有业务,是支撑会展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一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组成情况以及职能如下:(1)会展产业链的上游可被视为产业链条的源头,主要由会展工作的主办与承办单位组成,需要完成会展业务活动的开发、策划工作,所以相关单位都必须具有独立性运作能力,当然这一环节的责任主体不仅企业,还包括个人(PCO);(2)会展产业链的中游是实现上下游主体衔接的关键,主要由多元化企业组成,通常来说这些企业需要为会展活动提供场地、物流、设施与服务支持,在这一阶段会展活动将会进入具体运作与实施阶段;(3)会展产业链的下游属于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将直接与会展活动服务对象对接,以代理商、分包商为主体,酒店、货站中心、活动参与者(展商与客户)都会参与其中,前两者需参与产业服务而后者不用。事实上,会展产业链实现了所有会展活动功能组成要素的集成,可提供流程化、一体化、系统化服务。
在城市中,会展中心与酒店是最为主要的会议接待场所,当然普通的小型酒店大多不具备这一功能,只有大型酒店或专门的会议型酒店才具有上述价值。从本质上来说,会议型酒店就是具有多种经营、全面服务特点的能提供会议支持服务的酒店,在这一场地可直接举办会议。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会议型酒店进行明确定义,但在学术研究中已经确定了这种酒店的功能——同时提供会议场地支持与餐饮住宿。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会议型酒店一直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商业性住宿设施中会议型酒店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会展服务能力最强。
随着会展行业发展,会议型酒店的种类和定位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基于会展产业链可将会议型酒店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接待型会议酒店,它是较为基础的一种会议型酒店,能满足参会人员的参会、餐饮与住宿需求;第二,策划型会议酒店,这种酒店不只面向终端客户,可提供全过程服务,其功能性在会议筹划、实施、总结评估等环节都有所体现;第三,专业型会议酒店,此种会议型酒店的特点就在于“专业”,它能够提供极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会议管理服务,在组织策划与接待服务方面都有极高价值。
会展产业链与会议型酒店的发展存在互动性与互补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相互依存和影响,在发展中追求双赢。对于会展产业链而言,会议型酒店是产业链发展的最基础支撑,后者能够为前者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保障,位于产业链运行的末端将直面消费者;对于会议型酒店来说,会展产业链是其有效发展的前提,发挥着引导性、支持性作用,后者能够为前者带来客源、人才、技术,会展产业链发展可促进会议型酒店管理水平提升。
从现实角度来看,会议型酒店是会展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实践工作中许多酒店负责人并未意识这一点,导致酒店发展中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的情况;还存在产品服务单一、软硬件设施不健全、管理培训效果不佳的情况,它们是导致酒店服务能力不足和长远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因此,探讨会展产业链视角下的会议型酒店发展路径时,必须着力解决上述问题,让此类型酒店走上专业化、个性化、规范化、完善化发展道路。
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是会议型酒店运营管理,还是产品服务开发,其落脚点都在于“人”,只有保证人才供给充足、配置合理、管理有效,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酒店长远发展。为此,会议型酒店的整体业务需要由专业高级人才主持,而各部门工作也应该分派到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员工手中。为实现高效化培训管理,会议型酒店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在员工入职到离职期间给予充足关照和个性化培养,使其能够完美地胜任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保障体系,确保会展活动服务需求得到迅速响应,保证企业形象和口碑得到有效维护。管理大师彼得·格鲁克曾说过:“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任何企业只有构建起完善且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企业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会议型酒店运营管理过程,需以人才培养作为企业运转发展的第一方向,从管理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服务人才体系建设、技能型人才体系建设都要设置对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从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向确立、人才管理、技能培训方面都要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只有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体系,企业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核心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企业注重人才才能的发挥,需根据人才的特点量身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才能使人才在岗位上得到有效的职业锻炼,增强人才的工作能力,帮助人才增长工作经验,使企业各个岗位人尽其才,进而帮助企业达到良好的经营运转效果。
对于会议型酒店负责人来说,明确酒店在会展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掌握市场与同行动向,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是提高酒店发展质效的基础。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酒店,承接会议是会议型酒店的专长,只有保持并不断增强会议服务支持方面专业性,才能让会议型酒店成为市场竞争的佼佼者,在会展产业链获得更高权重和地位。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强调会议型酒店职能发挥,并着力避免同质化问题。比如,加强市场调研,基于产业链发展统筹制定会议型酒店管理决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多主体合作共赢,推进基础接待型会议酒店向策划型、专业型会议酒店转型,与会展单位携手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打造个性化运营服务风格,展现酒店独一无二的特质,避免产品、服务和运行管理模式的趋同性。同时,会议主题型酒店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未来发展远景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到极致,除了要能有效为客户提供专业性服务外,还需要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发展空间,构建出新的产品体系,会展主题酒店要与旅游区、旅游公司、大型上市集团、企事业单位深化合作,根据不同企业客户的实际经营特点,通过不断创新产品机制,打造出新的产品外,还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实施多元化创新驱动战略,对具有不同服务需求的客户群体能够量身打造服务性产品,可将餐饮、住宿、会议、团建、主题观光旅游、户外拓展等多种服务内容融入产品机制,使产品内容更加多元、覆盖更广,更能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使产品和服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独、人独我新”,进而使会议主题产品竞争力能不断提升。
在会展产业链视角下,会议型酒店的未来发展必然要以优化服务为先。在此环节,需要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从软硬件设施完善的角度出发为优质会议服务提供物质保障。比如,基于会展服务支持角度,重新规划酒店格局,增强客房、会议室数量、规模、功能分区的科学性,着力提高客房品质、丰富客房种类;加强会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麦克风、多媒体、电脑、桌椅、讲台、展台配置合理;完善会议接待流程、优化会议服务定价体系、提高会议与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的衔接与配合;做好展览场地、公共区域、注册区域以及分会场预留并健全管理机构,尽力避免场地冲突和突发情况。酒店在每个区域内都应突出个性化理念,有效做好创新化服务设计,能根据客户的审美需求,在公共区、服务区、功能区、主题区、展览区、登记区、注册区、户外区、娱乐区域能做好个性化设计,对于客房功能科学设计,在保障客户舒适住宿、安心住宿的基础上,要做好客房的私密性设计,尤其在隔音、采光、网络安全方面要全面考虑,客房中还可以安放办公电脑、投影仪、音响等硬件设备,方便客户进行商务交流;在会议室功能设置上要将公共区域、座椅区域、讲台区域、展示区域、投影区域、照明区域、灯光区域都要科学设计,要突出统一协调的设计理念,在关键部分可以采取人性化设计,进而为客户的会议交流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要注重接待设施的完善,包括建筑整体设计、停车场设计、活动区域设计、景观设计都要有与之对应的主题设计方案,既要突出会议主题酒店的特色,又要能给客户带来十足的新鲜感,提升会议酒店品牌的影响力,更能有效吸引客户。
综上所述,会议型酒店可充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会议活动需求,是会展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现实角度来看,会议型酒店以及会展产业链的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辅助的价值。在会展产业链视角下,会议型酒店应该基于高效管理、优选人才、健全产品、完善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并在发展中不断明确自身市场定位,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