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媛,王园园,丁 梅,黄 蓉,王晓庆,刘都晨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和脑卒中等[1]。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发性、高危性疾病[2]。据统计,美国有超过500万例心力衰竭病人[3];伊朗卫生和医学教育部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疾病是伊朗国内患病率最高的2种疾病[4];在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2.7亿例,脑卒中病人1 300万例,冠心病病人1 100万例[5]。由于心脑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6-7],因此病人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孤独、焦虑、抑郁等[8-9]。数据显示,我国有30.2%的老年脑卒中病人罹患抑郁[7]。负性情绪对病人的预后造成负面影响,可引起病人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疾病复发等不良预后事件,导致病人再入院次数增多、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SOC)是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维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7,10]。研究显示,心理一致感是心脑血管疾病病人重要的心理资源,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程度越轻[11]。本研究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现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心理一致感又称“心理凝聚感”“心理统合感”“人生取向”,由以色列社会学家Antonovsky[12]于1979年首次提出。心理一致感是有益健康模型(salutogenic model)的核心内容,是指个体具有的普遍的、持久的、动态的自信心,由可理解感(comprehensibility)、可控制感(manageability)及意义感(meaningfulness)3个维度构成。可理解感是指个体认为内外界环境的压力源是有结构、可预测、可解释的,是心理一致感的认知成分;可控制感是指个体能够利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应对压力,是心理一致感的工具成分;意义感是指个体认为付出时间和精力应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是心理一致感的动机成分[12]。其中,意义感能够影响个体对内外资源的使用程度,是心理一致感最重要的维度[13-14]。
心理一致感量表又称生活取向问卷(Orientation to Life Questionnaire),由Antonovsky[12]开发的SOC-13与SOC-29是最常用的2个版本,目前已被翻译成49种语言版本,广泛应用于45个国家[15]。SOC-13是Antonovsky[12]于1987年在SOC-29的基础上开发的简化版,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与SOC-29信效度基本一致[16],但因其具有条目少、填写省时的优点,所以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17]。SOC-13共有3个维度(13个条目),依次为可理解感(5个条目)、可控制感(4个条目)和意义感(4个条目)。条目均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其中5个条目(条目1、条目2、条目3、条目8、条目13)反向计分。量表总分为13~91分,13~63分为低水平,64~80分为中等水平,81~91分为高水平。此量表经国内学者包蕾萍等[18]修订后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修订后该量表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19]。另外,还有国外学者基于SOC-29修订的SOC-L9[20]、SOC-R[21]、SOC-3[22]3个版本的心理一致感量表,目前有关这3个版本的研究较少见。
国内外学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做了多项研究。Benstoem等[23]对6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开展重返工作的纵向研究,发现该群体的心理一致感水平总体较低,其中心理一致感得分≥130分的病人更有可能重返工作。国内学者李娟利等[24]对109例青年心肌梗死门诊随访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心脏康复知识、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理一致感、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同时证实心理一致感得分与病人冠心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呈正相关。该研究中青年心肌梗死门诊随访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得分为(70.16±12.28)分,处于中等水平,高于住院病人[25]和老年病人[26]。王爱霞等[27]对468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发现脑卒中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处于较低水平,与高尚[28]的研究结果相似。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病人的心理一致感能够负向预测抑郁,且能缓和病人的心理压力。黄蕾等[9,26,29]的研究也均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4.1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前因变量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前因变量即能够影响病人心理一致感的变量,如人口学变量和一般抗性资源等[30]。
4.1.1 人口学变量 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31]。年龄方面,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一致感水平存在明显差异[32]。年龄越大的病人,心理更成熟,面对疾病更坦然,心理一致感水平更高。但也有研究指出青年冠心病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高于老年病人[24]。性别方面,Moen等[33]研究显示性别与心理一致感并无相关性。婚姻状况方面,研究发现配偶的情感支持与鼓励有利于提升个体心理一致感意义感维度,从而病人能更加积极地应对疾病[28]。上述研究可能是因为文化背景、研究对象、样本量、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前因变量。
4.1.2 一般抗性资源 一般抗性资源是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能够用来应对压力的资源,常见的有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等[34]。宗教信仰方面,张玉佳等[35]研究表明宗教信仰能正向预测心理一致感。文化程度方面,Zieliska-Więczkowska等[36]指出文化程度与心理一致感水平呈正相关。但也有研究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病人的心理一致感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32]。居住情况方面,陈双琴等[37]发现独居女性的社会接触面狭窄、知识来源少,因此感受到的可利用资源匮乏、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因此,护理人员需关注独居病人的疾病相关知识需求,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
4.2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结果变量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结果变量即心理一致感对其有影响和预测作用的变量,如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创伤后成长、抑郁等[17]。研究表明,在有效提示下,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个体对积极情绪表现出稳定的注意警觉,即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个体在生活中能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积极情绪刺激如愉快等,从而有更丰富的积极情绪体验[38]。压力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心理一致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路晓琳等[39]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调查发现,心理一致感在创伤后成长和社会支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经历压力事件后发生的积极心理变化。Zieliska-Więczkowska等[36]指出心理一致感水平高的个体能更加积极地感知衰老,因此发生抑郁的风险较低。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引导老年人建立新的生活目标(如上老年大学),帮助老年人积极地应对衰老,从而降低老年人发生抑郁的风险。
5.1 运动干预 刘静等[40]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病人实施为期8周的太极运动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Kohut等[41]通过对比有氧运动和灵活性/力量运动发现,两组的心理一致感得分均高于基线水平。因此,护士可以制定运动相关的干预措施,以便有效地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
5.2 正念认知行为干预 正念认知行为干预是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正念冥想过程中以更加开放、接纳的态度感知自己当前的躯体、思维和情绪状态,主动关注自身的痛苦体验,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42]。研究显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实施正念冥想与绘画减压法,有助于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43]。Gimpel等[44]指出,正念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因此,护士可以积极开展正念认知行为干预,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心理一致感水平。
5.3 家庭赋权干预 家庭赋权是指医护人员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及其家属有效地管理家庭生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45]。国内学者符鸿香[46]对60例脑卒中病人实施为期3个月的家庭赋权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在规范用药、定期检查、合理饮食、情绪调节等依从性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且观察组病人的负性情绪明显减轻。Deyhoul等[47]研究指出,家庭赋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针对中青年PCI术后病人的研究也表明,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赋权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心脏康复自主性、减轻过程焦虑和结果焦虑[48]。因此,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可鼓励病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引导病人及其家属说出护理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在医疗决策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心理一致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范畴,对维持和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予以重视。综观国内外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大多为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而干预性研究、质性研究相对较少,后续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一致感的进一步研究,丰富和发展有益健康模型。此外,目前国内有关心理一致感的研究多选用SOC-13量表,未来需要对其余4个版本的心理一致感量表作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