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

2022-12-29 10:12:21扎西塔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祁连县畜牧业生态

扎西塔

(青海省祁连县农牧局,祁连 810400)

近年来,祁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工作,把引导和推动各类农村经营主体发展作为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切实纳入工作议事日程。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独具特色、亮点凸显的强劲发展势头。

1 基本情况

祁连县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严峻形势,持续推动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以保护祁连山草原生态为重点,以组建和培育农牧区股份制合作社经济组织为抓手,培育农牧区发展新动力,通过坚持深化试验区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放活草场耕地经营权,不断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的深刻变革。截至目前,先后组建10个股份制生态畜牧业试点合作社,入社牧户378户,整合草场4.356 hm2、牲畜70 883头(只)。入股资金5 475.6万元,入社贫困户68户194人,2020年合作社总收入2 117万元,分红资金预计达591万元,人均分红预计达2.5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预计达2万元。

2 主要做法和成效

2.1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一是做强生态畜牧。紧紧围绕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按照“能者先建、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先后组建7个股份制合作社。为进一步扩大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面,在广泛深入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启动条件较为成熟、群众积极性高的3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纳入试验区建设范畴,新建股份制合作社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群众积极性高。目前,3个股份制合作社共入社118户190人,整合草场1.409 hm2、牲畜17 444头(只),入股资金1 555.44万元。初步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的发展之路,助推生态经济发展。二是做实评估排序。根据省、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制度建设、运行情况、销售经营情况、收益分配情况、社会效果等为主要考核内容,侧重于合作社运行机制是否畅通,股份合作是否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进行量化考核,撰写评估报告。三是做好宣传培训。为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达200余人,依托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工程,设置生态畜牧业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余人。

2.2深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

一是探索飞地经济。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的具体实践,逐步破解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下全县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经多次综合调研、实地走访、研究探讨,探索“祁繁甘育”,发展“飞地养殖”、“飞地牧草”,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目前,股份制合作社在张掖甘州、民乐、临泽等地租赁棚圈18处,签订麦草、青贮等饲草料约1 740万t,种植饲草800 hm2,养殖祁连牛羊11 400头(只),收入191万元。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推进有机畜牧业生产体系建设,立足高端畜产品开发,做强价值链,积极发展有机畜牧业,探索“企业+合作社+电商”模式。目前,试点合作社共养殖有机牦牛藏羊63 883头(只),龙头企业按照有机食品标准开发有机食品36种,生产有机产品约200 t,以均价138元/kg的价格销售。三是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畜牧业建设成效,持续加大股份制推广力度,不断延伸丰富畜牧业生产销售、文旅商旅融合内涵,通过兴办宾馆、餐饮、牧家乐等措施,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目前,达玉合作社投资864.6万元,在县城购置一栋集餐饮、宾馆、旅游、办公用房为一体的商业用房。扎实开展牦牛产业振兴,全面完成牦牛主题公园主体展馆、千头牦牛基地建设、产业强镇建设等重点任务。投资300万元建设牦牛文化主题公园和320万元的千头牦牛基地项目。

2.3创新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种植业推广。充分利用青海大学等科研院校力量,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扎麻什河东合作社年内引进种植“青贮玉米”6.66 hm2,均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二是畜牧业技术推广。依托青海藏羊科技平台,在上级业务部门和体系岗位专家指导下,积极开展白藏羊本品种选育、羔羊早期断奶及高效养殖技术等技术推广工作。目前经选育、鉴定,完成省级下达种畜输出任务1 600余只,依托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引进藏羊优良畜种1 200余只。三是科技项目推广。在县域领域创新驱动建设项目扎实开展,针对黑土滩人工植被建植及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技术集成示范、生态畜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产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和示范等课题已按既定进度完成任务。

2.4提高金融支农力度

一是强化金融支农。不断加大“政银”合作力度,逐步破解了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年内,依托县级农担公司担保,创新“高原畜牧贷”“飞地畜牧贷”。目前,股份制合作社累计贷款8笔1 470万元,贴息10笔,贴息20万元。二是提高农业保险力度。合作社藏羊、牦牛承保,其中藏羊32 602只、牦牛10 393头,截至目前已赔付40余万元。三是加大项目资金扶持。自试验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整合生态保护与建设、推广高原牦牛藏羊、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等项目,投入扶持资金达5 652万元,实现整合效应,为合作社增效、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3 存在问题

3.1技术服务方面

一是涉农技术服务单位科技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困难、推广成本高,从而降低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二是农牧民的科技意识普遍较低,对畜牧业科技的接受度较差,农牧民是科技的直接应用者和受益者,其科技意识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3.2金融支持方面

一是在银行贷款时,银行抵押物是按一般性商业贷款程序执行,主要抵押物是不动产,而合作社重要的资产为牲畜,银行执行的这种担保方式无形中设置了门槛,无法满足合作社对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二是目前虽然已有相应资质与规模的担保公司为新型经营主体、涉农企业和农牧民提供担保服务,但是银行没有给予农牧民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需要向银行提供的材料多,而且手续繁琐。

3.3市场经营方面

一是合作社产品加工及深度开发能力弱、优质不优价、特色不特价、利益联结不紧密。二是现有股份专业合作社只有10家实现产、加、销,但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很小,品牌意识不强,拥有商标的合作经济组织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商标知名度不高,不能发挥品牌效应。三是销售渠道不畅通,制约品牌知名度的扩散和价值提升。

3.4人才需求方面

祁连县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大多综合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弱,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依赖性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4 下一步打算

4.1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在现有的农牧业技术群支撑下,继续甄别筛选出适合祁连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完善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的技术,为祁连县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在平台建设、体制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整合各类科技资金,依托现有繁育和种源基地、加大祁连县有机草场、优良种畜等资源的科研力度,在有效固定及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等技术设备和手段与现代生态养殖理念相结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4.2加大支农信贷

一是简化放贷程序,政府、银行共同建立活体、草场、土地、农机的价值评估标准及体系。二是着力加大支农资金、贴息贷款、担保、保险等扶持力度,进一步鼓励合作社加快飞地畜牧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要平台作用,实施好飞地饲草料基地建设,细化生产、研发、营销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和支持举措,着力强化产业公司对农牧业的支撑服务作用,更好地扶持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三是加大对牲畜保险体系的建设,将一部分贷款贴息作为牲畜保险金对农牧业经营者进行补助,给农牧业经营活动上一道“双保险”。

4.3提升品牌效益

一是重点围绕“飞地”发展思路,依托祁连县地域品牌,强化产品研发,全力打造“绿色舍饲、有机草膘”区别化品质品牌,着力实现质优价高的发展目标,在努力提升一产增加值的同时,着力强化屠宰、冷链及精细化分割等产业环节,并向观光、餐饮等体验式农场方向发展,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并进的路径。二是加快扶持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积极组织合作社参加产销对接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有机畜牧业博览会、青洽会、高原特色农产品展交会等,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4.4强化人才保障

一是通过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继续教育、“农技宝”网络教育等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新型职业农牧民进行培训,提升农牧业人才队伍能力。二是抓好优秀人才引进工作,考虑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的问题,强化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帮助试点村理思路、明方向、做好项目衔接。

猜你喜欢
祁连县畜牧业生态
1993—2022年祁连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南方农业(2023年8期)2023-07-14 06:36:56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22年4期)2022-04-02 13:21:22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