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在扬州民歌伴奏中的重要性
——以二胡为例

2022-12-29 08:01史滕爱子
轻音乐 2022年2期
关键词:滑音曲调二胡

史滕爱子 邵 萍

一、扬州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扬州民歌的发展环境

早在战国时期,扬州城就已经建立,发展至今历经了两千五百余载,有着悠久的历史。扬州的地理位置在江北,而民间则习惯于把它归于江南,这是因为在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当时的扬州已经非常繁华,而唐朝更有着扬一益二的说法,所以像扬州苏州这些比较繁华的地方相对于北方而言便被称为江南[1]。

(二)扬州民歌发展脉络

人类从古至今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陪伴,而音乐是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音乐是人类最早的交流方式。在经过不同时代、地区或宗教等的发展下,延伸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民歌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所发出的即兴讴歌,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语言是简单的,言简意赅的[2]。民歌在某种意义上能够直接体现出某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点。

扬州民歌作为江苏地区较有代表性的艺术文化之一,在我国民歌文化中也占着不容小觑的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扬州民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先秦时期,经过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而至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这几千年的发展,扬州民歌现在已经逐步走向了国际[3]。扬州民歌遗留下来的史料多为文学形态,虽然曲谱的内容较少,但并不影响我们从它当中对扬州地区历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了解。

(三)扬州民歌的艺术特征

扬州位于扬子江下游、淮河以南的江淮平原,气候温湿、物产丰饶。在这样良好的生存环境下,造就了扬州民歌的清秀、优美、更具本土气息的艺术风格。各地区的民歌除了在音乐上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它的方言音调也是区分各地区民歌的一大重要特色。在江淮官方语言中,扬州话作为其中最为独特、最为典型的方言,相对来说是比较“中性”的方言,它既不失北方方言的豪放,也不缺苏锡地区的小家碧玉,而是将他们的特点进行中和形成的一种方言[4]。扬州话比普通话多了一个特点,也就是一句话会以短促急切的声音结尾,这也使得用扬州话读诗词会更有韵味。而扬州话作用于扬州民歌中就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音调一个合音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民族器乐在扬州民歌传承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器乐伴奏与扬州民歌的关系

在不断的发展中,可以为扬州民歌伴奏的乐器可谓是多种多样,不管是二胡、琵琶还是竹笛、古筝都曾经在伴奏中展示出自己的魅力。在这之中,古筝、琵琶等乐器演奏出来的是呈“点”状的颗粒感旋律。而二胡、竹笛与之不同的地方则是他们呈现出由点连成的线状旋律。扬州民歌的优势在于可以对情感进行细腻地表达。对各种乐器的特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情感表达方面,古筝和琵琶的表现力一般,而二胡和笛子却更加的婉转和深入。扬州民歌伴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有机融合,这种方式能够形成补充,为演奏增色[5]。而吹管乐器在和二胡融合之后在烘托气氛方面也表现得非常出色。因为竹笛的中音区较为甜润,而高音区则嘹亮高亢,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二胡的演奏,会突出二胡的柔美,呈现出更加理想的演奏效果。

(二)二胡在扬州民歌伴奏中的重要性

在所有民族乐器里,二胡是和人声最为相似的一种乐器,对于这种乐器的伴奏,也要运用一些独特的技巧,例如滑音、颤音等,通过这些技巧让曲调更加婉转,富有韵味[6]。而如果声乐学习者了解二胡的运用,经过不断地学习也能够充分理解民族音乐的特性与内涵,帮助自身更为熟悉地掌握音乐的风格类型,它们的积极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对二胡的伴奏艺术史进行回顾不难发现,其优秀的伴奏效果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二胡的发展史长达千年,起初只是为民间戏曲舞蹈伴奏,后来被引入到舞台伴奏当中,从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音乐,发展到雅俗共赏的音乐。在民族乐器发展中二胡所起到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而且二胡音乐伴奏的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而且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正是因为二胡在伴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不能对此有所忽视,二胡伴奏者的训练也应该更加规范化。因为在伴奏过程中,如果伴奏者能够对作品有着深入的理解,那么就能敏锐地捕捉到乐器的变化,可以在抑扬顿挫中表达出乐曲的意境,另外,还可以更好地配合主奏,让临场效果更好[7]。

概括起来,二胡和扬州民歌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成就的关系。二胡演奏者需要聆听和理解每个唱者的演唱特点,需要对歌曲内容情绪十分熟悉,这样才能与演唱者达成默契,将演唱和二胡伴奏融为一体。在扬州民歌的伴奏过程中,二胡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二胡要积极对唱调进行烘托,突出唱调的主体作用,在这个方面不能喧宾夺主。要以歌曲中规定情景中的节奏,运用垫、拎、烘、托、来规范、表现,作力度、速度及演奏技巧方面的处理,使音乐更符合剧情的需要,使演唱者的表演更加丰富、完美。二胡在烘托方面的作用无与伦比,正是因为有了二胡伴奏,乐曲演奏才能更加完美。

三、扬州民歌中二胡伴奏的技巧体现

(一)二胡伴奏的滑音

和我们平时说话时音调、语气高低不同相似,音乐的音调也并非是一直保持平平的,而是有滑音的运用。滑音包括上滑与下滑,这两种表达形式分别所展现的是情绪的昂扬以及低落。一般来说,结合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方言特色来对滑音进行调整,使之情感更为强烈。这与平时说话有着很大的差别,滑音有着更强的张力,可以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扬州民歌里滑音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法,它与扬州民歌风格一致。在掌握扬州民歌基本曲调的情况下,二胡伴奏对于滑音的运用也各不相同。扬州民歌在谱面上几乎没有人去把它标出各种符号,二胡在伴奏时会带有一些随意性,这种随意也是二胡的独有魅力之所在,可以为扬州民歌的演唱增光添彩。

在实际运用中,滑音的处理还有许多种。滑音在乐曲旋律中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性技巧,不同滑音的运用使乐曲伴奏产生不同的情绪和风格韵味。二胡在模拟声调基础上,使得扬州民歌的演唱在旋律上更加优美更加富有韵味。

(二)二胡伴奏的装饰性技巧

扬州民歌的风格性需要许多技巧去完成,包括有打音、弓法的切换,及指法、揉弦方式、滑音等诸多因素。二胡的滑音是扬州民歌风格的体现,滑音能更加体现胡琴拟人声化。二胡中有许多左手技法与扬州民歌中的滑音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打音还是揉弦以及滑音都有相同的方法呈现。

从古到今,江南所代表的就是风光美好、生活富饶的水乡之地,这里景色怡人,人才辈出,繁荣美好,因此,在音乐曲调中,对于江南之地也往往是通过轻快舒畅的曲调来予以表现,给人以美好舒心之感。驰名中外的《茉莉花》就是这种曲调的典型代表,能够让听众闻之愉悦,身心舒畅。在伴奏中采取频率较快且振幅较深的揉弦,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舒心安适,还能让人产生一些生理反应,不由自主呼吸加深,为之动容。

在扬州民歌的伴奏中,二胡有着多种多样的演奏技法,本文也对几种基本技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具体到装饰性技法上,其形式千变万化,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那么就要首先确保旋律完整,装饰性技法的使用只有顾及到歌曲的风格韵律,才能锦上添花。通过以上二胡在伴奏中的技术技法,才能更好地烘托出扬州民歌独具一格的特色。

四、伴奏在扬州民歌发展与传承中的作用

扬州民歌扎根于扬州的一方水土,方言增添的丰富地域性色彩则是其创作与演唱的肥沃养分,这样歌曲中的婉转的曲调以及丰富的装饰才能被完美地演绎出来。北刚南柔,这是扬州语言韵律以及衬词的总体特点和精髓所在,如在《拔根芦柴花》当中,实词的咬字要扎实柔和,力度用在内里,既不能唱地太有爆发力,也不能唱地“媚”;除实词外,每句歌词中都有衬词,虽然没有实际的含义,但却是地方语言的特色,要对其引起重视。

从二胡伴奏的技术层面上看,是要根据声乐演唱的方言、情感、内容来转变。二胡在伴奏时,要尽可能地去贴近扬州民歌中的特点,以求能达到更好地表现原曲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从二胡伴奏的角度来看,演奏者需要通过对扬州民歌的理解和演奏技巧来体验音乐所蕴含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融合个人的感情,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从扬州民歌演唱的角度来看,它与二胡伴奏大同小异,也要求演唱者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然后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在下文中会以《拔根芦柴花》和《茉莉花》为例,探讨二胡伴奏在扬州民歌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二胡在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中的伴奏体现

《拔根芦柴花》曲调轻快明媚又磅礴大气,既刚劲又柔美,既雄伟又细腻。尽管这首曲调整体篇幅较短,不过其结构布局却十分严谨,采用反复的首发,引人入胜,让人动容。总体旋律以三度或以内的平稳级进为主,但是不排斥跳进带来的旋律变化,且旋律中很多同向三度运动,所以,虽然音与音之间形成平稳的三度关系,但是旋律总体起伏较大,音域交换频繁。在这样的旋律形态下,整首作品的音调热情奔放,明快喜悦,同时还表现出婉约和羞涩,融合了南北劳动号子与抒情民歌的音调特色,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这也是其通俗且流传广泛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二胡的伴奏,则要融合各种滑音与打音,初听让人似乎感受到是对扬州方言的模仿,给人以活泼生动之感。同时采取绷紧慢唱这种艺术手法,增添二胡音色的饱满度,使之更具有生气与韵味,体现其艺术风格与特点。通过这种伴奏方式,既能够展现歌曲的刚劲,同时还能够表现出曲调中的柔美。

(二)二胡在扬州民歌《茉莉花》中的伴奏体现

从调性上讲,《茉莉花》温婉细腻、内敛动人,在演奏中会让听者动容,情不自禁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意境当中,以感受其细腻、柔和、悠扬、婉转的美感,沉迷于其中,回味无穷。与此同时,这种曲调所表达的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突出的淡泊宁静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该歌曲作品从本质上契合了我国民众最核心、最主要的审美特征,从而造就了普众化的审美因素。

《茉莉花》的歌词简洁,简洁的歌词用美妙的曲调和悠扬的声音表达时,会很难唱出歌词的感觉。所以对于《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演唱,不能仅是唱出词曲,而是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歌曲中所寄托的感情。整首歌曲由简单的句子、段落组成,运用了叙事半叙事的方法,不仅能够表达出女孩轻柔的形象,同样也可以将内心的纠结表现出来。

《茉莉花》的二胡伴奏也是极富有技巧的,一般来说,伴奏者会加快运弓的速度与长度来使得揉弦幅度得以增加,从而达到让声音更具力量感的目的。通过各种运弓方式,在维持曲调原有连贯的基础上,让乐曲刚柔并济,体现柔美细腻的同时更加壮美生动。在“轻拢慢捻抹复挑”中对揉弦的频率进行把控,将采花姑娘的美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再加上滑音的烘托,将她们的不舍之情传递给听众,整个画面生动美好,引人入胜。

在扬州民歌的伴奏中,二胡所起到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二胡为扬州民歌增加了无穷的生命力,也让扬州民歌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曲调改变了原有的单一与枯燥,被赋予地方特色与韵味,使人回味无穷。

结 语

扬州民歌与二胡隶属于两种类型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但两者之间却有着紧密相连的联系,经过对这两门学科进行交叉学习,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对音乐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提高声乐的艺术表现力。随着二胡与扬州民歌的相互依托,扬州民歌发展中二胡的伴奏地位不断提升,越发重要。而扬州民歌演唱者想要更好地完成表演,则需要继续探索研究和总结。

扬州民歌与二胡是我国乃至于世界都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历经较长时间的发展与沉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下,由乡村发展至城市,由中国走向国际,影响愈加深远。随着扬州民歌和城市娱乐文化的逐步融合,扬州民歌突破传统限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完善了其不足之处。二胡在经过不断变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演奏方法与风格也逐渐趋于多元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扬州民歌和二胡将会不断融合,在两者的互为作用下不断发展与传承,流传于世界。

注释:

[1]滕子萱,朱文青.扬州民间音乐的音调特征研究[J].艺术品鉴,2019(21):179—180.

[2]李梦霞,邵 萍.二胡在扬州民歌伴奏中的重要作用[J].艺术评鉴,2018(20):67—68.

[3]李 媛.江苏民歌赏析——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为例[J].艺术科技,2017(09):157—158.

[4]王一媛.扬州清曲与民歌《茉莉花》的溯源研究[D].苏州大学,2016.

[5]周 恋.二胡演奏中揉弦技巧探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03):99—103.

[6]张 君.论二胡揉弦技法在不同风格作品中的运用[D].山西大学,2020.

[7]鄢秀丽.二胡演奏声腔化的艺术内涵与美学意义[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05):70—75.

猜你喜欢
滑音曲调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一把二胡
琵琶音乐中的滑音技巧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