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鑫李聆溢 郭文超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42)
旅游文创产品既是各地区自我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和创意的重要媒介。通过购买旅游文创产品,消费者既可以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同时也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盲盒因其趣味性、未知性和销售方式的别致性,带动了消费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如果将盲盒与文旅结合起来,在创新盲盒品类、提升盲盒文化内涵的同时,复兴传统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兼顾市场和情怀,将会打开旅游文创产品的新思路、新市场。
旅行盲盒,即将知名度较高的人文景观、著名建筑、历史文物及红色文化IP等制作成精美的微缩模型,放置在新型盲盒“锦囊”中配以带有二维码(链接相关音频、视频)的卡片,以不同系列的方式推向市场,采用盲盒的销售模式进行市场推广。将盲盒产品与文旅相结合,通过联名款或独立设计,突破盲盒多为卡通娃娃IP这一局限,同时开拓盲盒产品和旅游文创产品这两个市场,实现“文创+盲盒”的双向赋能。
现代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并非对人文景观的照搬照抄或生搬硬套,而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找到文创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借助旅行景观中的故事与思维,打造多元旅游项目,使得地域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发挥。同时,采集地域元素,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推动地域文化IP生成,突出人文特征。
现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盲盒品牌泡泡玛特,其盲盒设计以卡通娃娃IP为主要卖点,除此之外,市场上的盲盒也多以卡通娃娃作为其主要的销售款式。而旅行盲盒将盲盒产品与文旅相结合,通过联名款或独立设计,突破了盲盒只有卡通娃娃这一IP局限。将各地区知名度较高的旅行景点做成微缩模型,或以某一典型景点做成微缩手办,这样不仅会使大部分人抱着好奇的心理去购买这类盲盒,同时也能为消费者带来未知的体验。在旅行盲盒的设计中,微缩模型占据主要地位。微缩模型已经被运用到许多文创产品方面,例如文创雪糕、博物馆盲盒等产品。文创雪糕几乎无所不包,有的是标志性建筑,如北京前门、沈阳故宫等。有的是特色动植物,如圆明园荷花、北京动物园熊猫等。有的是人物形象,如西湖梁祝、成都武侯祠景区刘关张等。再比如博物馆文创,由文博机构提供馆藏藏品IP授权,由博物馆推介给国内外优秀设计师,然后将设计方案与有实力的投资者对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在平台上销售,各机构获得分成,这样帮助很多博物馆解决了产品设计、投资、生产、销售、推广等问题。在设计旅行盲盒的过程中,文创雪糕与博物馆盲盒突破了以往的模型局限,拓宽了盲盒设计界限,将各式景观纳入设计范围内,为旅行盲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旅行盲盒除了突破局限以外,其文化价值厚重。消费者打开旅行盲盒后不仅有产品实物,还可以通过卡片上的二维码链接到相关音频、视频上,进行“云旅行”,了解盲盒产品背后的详细解说、历史故事及文化背景。
从文创产品角度来说,旅行盲盒可以提高文创产品的创新力。以文创设计为基础,运用现代化方式将旅行景观进行表现和推广,是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外化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人们在消费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文创业态。从盲盒角度而言,旅行景观的文化内容使盲盒产品文化价值更加厚重。在旅行盲盒中将景观当中的景观文化形象融入盲盒设计中,将文化内涵盘活的同时,也使产品的文化推广最大化,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例如,有网友通过旅行盲盒要亲自去看一看当地旅行景观,有的网友积极查阅资料了解其景观背后的历史故事,还有的网友因对其喜爱而产生丰富的学习兴趣。旅行盲盒通过搭载文化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当下年轻人的思想和理念,使文创与潮玩相结合,迸发出更多的精彩。
过去的盲盒以卡通娃娃为主,其受众多以学生、年轻女性为主,没有涉及更宽泛的年龄范围,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产品设计进行创新突破。
而旅行盲盒的出现会带动更多的消费群体。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我国的旅游业显示出较大的活力,旅行产业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旅行盲盒的设计将旅游与盲盒相结合,会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有更加明确的市场目标和定位,能够主动精准定位客户,突破现有的消费群体局限,将中老年人及男性纳入受众,使其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实现消费区域与人群的二次扩大,完成文化传承和消费升级,进而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文创产品的创新赋能,带动旅游业发展,兼顾市场和情怀,实现1+1>2的效果。
在盲盒领域,相较于大多数的艺术家、设计师设计的玩具而言,盲盒玩具的单价相对较低,一个盲盒的价格不到百元。较低的价格,以利用盲盒的形式推广文化,旅行盲盒在保证其低价位的同时,还明确了“传播文化”是其主要目的。旅行盲盒在设计中蕴藏了景观文化理念、审美取向。旅行盲盒的设计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其他盲盒因为设计和制作成本等原因所造成的“低廉感”,在利用盲盒售价低的优势的同时,又确保了盲盒的品质。旅行景观的微缩模型分量感十足,做到“低价但不低廉”,实现产品价格与质量相平衡。旅行盲盒抓住景观的文化底蕴,以此为亮点,从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旅行盲盒的价格与质量相匹配,在盲盒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为其取得了优势,同时还拥有文教功能,这使旅行盲盒在市场中更加具有优势。
近年来不少盲盒产品问世,但拉动消费的效果参差不齐。而盲盒的设计主要是以年轻人的喜好为源头,以年轻人为目标定位,从服装、搭配等各式各样的场景为主要设计款式,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但其设计具有单调性,不能够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仅仅是一个潮玩消费。
旅行盲盒研发设计的初衷是探索“旅行+文化”的新模式,也是基于“盲盒+旅行”的地域特色旅游文创产品的新设计,拓宽了设计思路。以年轻人极为喜爱的盲盒形式为依托,通过还原旅游景观和文化历史来增强年轻人的参与感和代入感,拉动旅行消费继而产生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如此,为了让消费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旅行盲盒上面附上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或聆听音频。因此,旅行盲盒的设计不仅仅是迎合市场需求,同时还是丰富市场价值、文化价值、旅行价值的载体,实现了设计角度的多维转化。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感到压力很大,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网络、新媒体传播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持续升级,迫使文创产业不断自我革新。旅行盲盒的出现让年轻人在寻求不可知的心理刺激的同时,也增强情感、陪伴感、体验感。这些情感交错体验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在线旅行”的过程中持续体验旅游产业和生活的关联,实现“文化+生活”的融合交汇,形成独特的精神寄托,增强生活的趣味性。此外,在旅行盲盒中也融入了情感因素,满足人们对文化情感的追求和向往,使其在深入挖掘景观背后的故事、文化、习俗时,消除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孤独感,丰富其精神世界,达到文化上的认同感。
对于旅行景观的展示只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往往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文化内涵也并不能让人产生共鸣、被人理解。做到对抽象的文化内涵具体化的展示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让抽象的精神具体化,也就是以景观、雕塑、模型等形式进行固定。而有些地区的旅行景观近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创新,从而降低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此旅行盲盒不仅将传统的景观模型浓缩到小小的盒子里,同时根据盲盒中的链接扫描可以获取视频、音频等。传统的景观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也是推动旅行盲盒扩大市场的一个强大动力。
旅行盲盒具有实用的功能、创意感十足的外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保障旅行景观的基本特征具有辨识度的同时,将其进行现代设计,成功吸引消费者并验证了盲盒设计融入旅行文化的可行性。同时,旅行盲盒还可以进行场景重现,根据盲盒来设定场景。这些体验销售意味着旅行盲盒被销售的同时还具有展览,表演的作用。对该产品进行展演,介绍产品的创造理念、生产环节及产品的特点,这些过程也是产品的故事化,能够使消费者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盲盒依靠外部包装展现和设计及内部产品新颖性,满足大众群体对于潮流文化的追求。而其内部的产品本身是否能够得到年轻群体的认同,能否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决定了旅行盲盒的未来走势,因此必须加强旅行盲盒的创意设计标准。旅行盲盒的设计要有独一无二的表达性,它不仅是潮流玩具和旅游业的一个对接,同时它还是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种传递。一个简单的小盲盒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传播,更是景观和人的巧妙结合。
一方面,文化是旅行盲盒的创意根基。旅行景观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是旅行盲盒的灵魂,产品的价值也是建立在其所传递出的文化内涵上,对于旅行盲盒而言,“文化+景观+创意”三者缺一不可,文化与旅游景观是创意的基础,创意是文化和旅行景观的集中体现,同时将年轻人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方式结合起来,设计出既能满足年轻人需求,又能承载旅行景观文化价值的旅行盲盒。另一方面,对盲盒内产品的设计要进行创新。如今多种盲盒内卡通形象通常是具有拟人性的卡通人物,旅行盲盒设计师需要在尊重和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潮流元素相融合,实现景观文化和现代审美表达的高度结合。如四川博物馆设计的“三星堆博物馆”盲盒,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既保留了三星堆文物的神秘特色,又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并取得了平衡,既给现阶段的年轻人以一定的刺激感、新鲜感和创意感,同时也让文旅产业“活”了起来。这促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解景观的初始,探寻旅行的奥秘。
如今,盲盒产品风靡网络,品牌形象也吸引着大众的目光。如大众所熟知的知名品牌泡泡玛特,其知名的IP形象为Molly、Dimoo、SkullPanda等系列,该公司也通过这些IP收获颇多利润,可见塑造一个典型的品牌形象对盲盒消费有刺激性作用。而设计旅行盲盒,不能仅仅依靠盲盒这一个概念,还要结合旅行景观的特点,以典型的形象来树立品牌,让公众对旅行盲盒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热爱。根据旅游景点可以推出不同系列,如不同国家的著名景观系列、故宫系列、桥梁系列、石窟系列、著名大学系列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市场容量更大。例如,在设计井冈山盲盒系列时,可以将其形象设定为宣传红色革命精神,该形象是此盲盒设计中的灵魂。因此,在推出旅行盲盒的时候,要考虑该旅游景观、旅行地点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赋予其灵魂,并且树立典型形象,让公众在精美的盲盒中体会出其中的灵魂和魅力,最终起到宣传文化和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盲盒产品各种各样,要想在如此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少不了对其品牌形象的设计。一个强有力的品牌会形成持久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从而持续地输出文化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大众对旅行盲盒的好感度,并且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移动端新媒体及新兴的网络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旅行盲盒,同时为消费者与文旅产业发展搭建一条安全可信的桥梁,让众人足不出户享受和线下旅行一样的体验,了解旅游景观的文化历史。同时,旅行盲盒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其传递出精神消费和体验消费。旅行盲盒兼具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但现实中文化属性的传播是依靠经济属性来推广的,因此,旅行盲盒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多元的互联网平台对其进行大力宣传推广。
一方面,加强线上旅行盲盒论坛交流。盲盒在如今年轻群体中会产生较高的讨论与共鸣,因此,在推广旅行盲盒时,不仅关注线上论坛交流内容,做到有针对性推广,还要参与线下旅行盲盒展览,营造良好的旅行盲盒的论坛交流氛围,不断提高旅行盲盒的线上体验感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结。
另一方面,树立“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理念。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可以先通过自行了解旅行盲盒的系列,确定自己心仪产品。生产者根据新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变化转变营销方式,充分抓住互联网平台的便捷、互动的优势,根据消费者的各种诉求,进行产品修改调整。并在线下渠道进行配套措施,提高消费者对旅行盲盒的消费意愿。除此之外,旅行盲盒还能确保消费者对旅行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感悟,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旅行盲盒的期待感。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旅行盲盒不仅作为一种产品推动盲盒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展示文旅文化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到旅行景观背后的故事,展示各个景观独特的文化,增强文化的传承,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盲盒经济热潮的发展催生了旅行盲盒的诞生,旅行盲盒也推动了旅行文化景观的宣传和发展,值得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借鉴。各地选择旅游景点也要立足于本身发展和需求,以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为根基,传递先进文化为出发点,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利用盲盒形式的刺激感和创新感来吸引和引导大众对旅行景点的关注。同时利用多元化的网络平台拓宽宣传推广力度和范围,旅行盲盒的设计也要秉持艺术和实用性并存的理念,将“盲盒+文化+旅行”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文化与盲盒经济的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