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义
为了迎接弟弟凯旋,4月16日当天翟凤兰不到5点就起床布置。在客厅挂了半年的大横幅“热烈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今终于可以换成“热烈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返航”!
返回舱着陆的那一刻,全家人终于忍不住纵情欢呼:“返回舱还是立着的,稳稳当当的。”看到弟弟从返回舱出来,微笑着向迎接他的人群招手,观看直播的一家人开心地笑了。“看到他在上面时,脸有些浮肿,现在落地后状态很好,家里所有人都放心了。”翟凤兰说,翟志刚已经很久没回老家了,上次回来还是前年清明节时祭拜父母。“我们想对翟志刚说,第一要保重身体,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我们都特别想他了,希望他早日回家!”
在翟志刚的母校龙江县第二中学,师生们也集中收看实况直播。翟志刚的小师弟、小师妹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像翟志刚一样报效祖国和人民。
“感觉非常良好,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我们圆满完成神十三任务,我们安全回到地面,01(翟志刚)现在感觉良好!感谢习主席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工程全线人员的日夜陪护和相伴,这是国家强大才为我们搭建了这么高的工作平台,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落地的第一时间,翟志刚对着直播镜头这样说。
返回地面的翟志刚,难掩激动心情,他再一次完成了人生的飞天梦想。而这个梦想,是他青少年时就有的。
与如今幽默风趣的性格不同,少年时的翟志刚比较内向,很少和家人朋友谈及自己的梦想。但他的高中同学隐隐约约记得,当年翟志刚曾经和同学们说过,自己想要飞上祖国的蓝天,当时大家都没当真,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翟志刚的二哥翟志勇说:“当时的小区水泥墙上,经常有用红砖头画的飞机,我觉得画得挺好挺像的。”后来街坊们告诉他,“这些全是你弟弟画的!”不光画飞机,翟志刚还爱制作飞机模型。他的小学美术老师回忆说:“翟志刚就喜欢做飞机,他有一件特别突出的作品,是把一整块接近机身和两翼形状的树杈子,用削铅笔的小刀雕刻成一架小飞机。”再到后来,翟志刚还用筷子做成小飞机的形状,与弹弓结合在一起,令老师印象深刻:“弹射出去的飞机,比纸飞机飞得远多了。那时候工具简陋,他为了做好这些,磨得满手都是大泡。”
翟志刚还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中学时,他喜欢看小人书,“最爱看的就是《空军英雄杜凤瑞》”。他并没有将这个梦想停留在幻想上,而是真的付诸行动。高中毕业前夕,翟志刚悄悄参加了招飞考试,直到快录取了才和哥哥翟志勇说:“我可能要当飞行员了。”哥哥听到吓了一跳,以为弟弟在唬人。没想到,弟弟不久后真的被飞行学院录取了。
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再到航天员,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翟志刚总是能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到最后。无论多苦多累,他从来不主动对家里提起,即便说了,也是报喜不报忧。
1995年5月,翟志刚在一次飞行训练返航途中,遇到一股强劲气流。这股气流卷起漫天黄沙,以每秒10米的风速向机场疯狂袭来。此时根本看不清地面,但翟志刚沉着冷静,完全凭借仪表平安着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那一次荣立三等功。
家里人说:“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件事,还是有次看到他在采访中说,我们才知道,想起来后怕。包括他平时训练有多苦,我们也不知道,也是看了采访才知道,想起来真心疼。”早些年翟志刚回家,家人们总是问他这些事,他先是笑呵呵地开导:“没事,都过去了,现在不都挺好吗?”如果家人还无法理解,他就开始给他们“上课”了:“我们有国家的各种保障,要相信国家。再说了,不吃苦能训练出来吗?你们说是这个理儿不?”
翟志刚的成长,受到了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深刻影响。
母亲不识字,吃了不少亏,所以她有个底线,无论多难,孩子必须读书。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翟家六个孩子全部念完了高中,这在当地很罕见。家里的钱不够交学费,母亲就起早贪黑,到大街上卖炒瓜子。
在兄弟姐妹六个中,翟志刚最小,母亲最疼他,翟志刚也没有辜负母亲。当年,他帮妈妈炒得一手好瓜子,不糊,还特别香。上中学后,翟志刚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干家务。把家里收拾干净后,他就开始做饭,然后在一口大锅里炒瓜子,炒完一大锅,够第二天卖的,就去吃饭,然后到剧院门口替妈妈,让她回来吃饭。等翟志刚回到家开始写作业,已是晚上9点多了。哥哥对此印象很深:“他那时候有个小屋子,点上煤油灯学,门口总是贴着‘闲人免进,没人知道他学到几点,但最起码要到11点才能睡吧。”
1985年6月,翟志刚启程参军时,母亲将两大包亲手炒的瓜子塞进他的行囊。参军后,翟志刚也始终惦记着妈妈。即便还是当飞行学员,收入很微薄的时候,他也总是给家里寄钱,有时候5块、有时候10块。很多年里,翟志刚都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妈妈的心疼和惦念。
母亲也非常体谅儿子。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前,执行任务的杨利伟和作为备份航天员的翟志刚、聂海胜一同出现在出征仪式上。当时,母亲已卧病在床,小脑有些萎缩,但还是在电视上认出了朝思暮想的小儿子。哥哥看出了母亲的心思,对她说:“我们给他打个电话吧。”这位不识字的老太太说出了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别打扰他,他是国家的人!”
一个多月后,母親就去世了。家里人不知怎样应对,最后还是办理死亡证明时瞒不住了,才告诉翟志刚。那时神舟五号发射任务已经完成,翟志刚试着请假,终于在几天后回到家里。姐姐翟凤兰回忆起当年,历历在目:“翟志刚从北京来,穿得很少,我们怕他冻坏,叫他进屋。但他一到家就跪在母亲身边,谁叫他都不起来,仿佛没了魂儿。”后来,当母亲的棺椁被抬上灵车,翟志刚还是一直守在妈妈身旁,陪伴到入土前的最后一刻。哥哥姐姐们明白,那种生前不能尽孝的遗憾,是终生无法弥补的。
以前,翟志刚的老家龙江县附近有一个机场,偶尔会有飞机飞过,当时他的母亲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每到这时,她都会领着孙子跑到院子里,目光随着飞机,一同飞翔。有人问她:“你在看什么?”“看飞机啊!我老儿子也是开飞机的!”答话时,她还是盯着天空,笑得开心极了。姐姐翟凤兰说:“她当时一定在想,看到了飞机,就是看到了她的儿子。”
半年前,翟志刚再次飞上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太空;半年间,人们仰望苍穹,关注着神舟十三号上“出差”的太空游子;半年后,返回地球的翟志刚一定会发现,母亲的那句“他是国家的人”一点都没错,因为全国人民都在为他和他的战友欢呼,都在以他们为傲!
栋梁//摘自环球人物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