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随平
近日读书,案头总有一杯茶,明前雨前茶就像唐诗宋词,须咀嚼方能品出其中的味道,而秋茶,仿若晚明小品文,有些率性,有些自然而然。读小品文,粗茶即可,毕竟读得粗疏;读唐诗宋词,须有一壶精细的毛尖。粗茶精茶,求的是十分悠然的心境,这心境里,便有香气从陆羽的《茶经》中溢出来,悠然馨香。
周作人说,喝茶当是在瓦屋纸窗之下,我亦喜欢这气息,这其中蕴藏着厚重的生活味道。瓦屋,当在浓荫掩映处,枝柯间结着浓郁的鸟鸣,鸟鸣里结着晨间的珠露,珠露里,安卧着昨夜的幻梦,在这样的景致里,燃一枝柴火,红泥小炉,温温火火,悠悠然,寂寂然,独品一味茶香。至于饮茶在纸窗之下,以我久居乡下的经验,当是那纸窗间的窗花,蹬枝的喜鹊,翻飞的燕子,春日的牡丹,秋日的黄叶,这些落在窗棂上的物事,因了一杯茶的香气而活色生香。烧茶的人坐在窗前,窗棂上的鸟雀望着沸腾的茶罐,陶罐与茶水须臾不可分离。我喜欢在这样的景致里喝一杯茶,茶香里有浓浓郁郁的乡情。若是遇了雨天,檐上水不紧不慢地落下来,滴在檐前的水窝里溅起水花,这时候再来喝一杯清茶,便仿若品咂周作人《雨天的书》,香气四溢,在肺腑之间。
好茶有书香气,尤其是在暮晚时分,提壶烧水,冲一杯茶,在慢品一页文字的罅隙里。
文字是落在纸页间的茶香,茶香是浮动的文字。
先秦的散文,老聃的《道德经》,苏东坡的文字就有茶香,读这样的文字需要有古人的仪式感,焚香品茶读书,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呼吸,心灵的呼吸,在彼此的交换里完成灵魂的净化。苏轼的诗歌,黄庭坚的书法,亦散发着这样的香气,让人身心瞬息一暖,仿佛茶香跌落在喉间。
杭州龙井,信阳毛尖,就是从纸页间飞升的文字,入口有书香气。
那年和朋友在西湖边喝茶,喝龙井。我喜欢龙井茶是从喜欢“龙井”两个字开始的。“龙井”有诗意,望着字眼就有种馨香扑鼻的感觉。在西湖边喝龙井,茶杯就仿若一口深井,升腾的茶香从井口悠悠然溢出来,深嗅,入口,仰脖,一团香气就划入喉咙,在肺腑间流荡开来。一开,茶香浓郁;二开,舌苔生香;三开,回甘犹存。加上西湖的风情,喝茶就不仅仅是喝一杯茶,是喝一种心境,和一份情谊。我们对坐在亭子里,茶香就在我们之间荡漾,雨丝缥缥渺渺,斜斜地落着,像斜织的文字,诗情,画意,亦是斜斜地织着。
那一夜,半睡半醒间,茶香犹在。
后来喝茶,喝到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六安瓜片,安吉白茶,其他黑茶,红茶,绿茶,黄茶。绿茶以铁观音最为大众,红茶以滇红为贵。宋人以美食为最,唐人以茶为先,在《茶经》与文字间游走,唇齿生香,醍醐灌顶。
喝茶讲究一人得闲,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独品一壶茶,喝的是雅致,是闲情,是一份悠然自得的心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喝到头顶云雨翻飞,而自我心境幽然。两个人喝茶,喝的是两个人的心胸,喝的是彼此的故事,喝的是不吐不快的向往。而三个人喝茶,便喝的是茶香了,那时候,茶便是茶,人便是人,茶香里没有往事,往事里亦溢不出茶香。
此刻,左手翻书,右手执茶,不经意间,书页间竟然翻出一枚枯了的茶叶,像梦一般,醒在我的双眸间,是茶香落在了纸间,还是文字生出了茶香?
我不得而知。起身,提壶烧水,再沏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