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武德忠
在红河州建水古城北部七八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平坦的坝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面环山,东西宽6公里,南北长9公里,是建水县南庄镇羊街村委会和干龙潭村委会所在地,人们称之为羊街坝。
历史上,羊街坝水源较少,相对干旱,虽然土地宽广,但村庄较少,地广人稀。抗日战争时期,陈果夫等发起成立了华西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建水实验垦区,从事种植、畜牧、酿酒等产业,为抗日战争储备物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成立国营建水县羊街农场。而今,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这里已成为建水早熟葡萄、酸甜石榴、蓝莓等的主要种植区和工业园区。羊街坝现有村落十余座,人口12000 余人。其中,马王庄、木头寨、麻栗寨等为彝族聚居的村落。
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村里的老人讲,最早建立木头寨的彝族姓孔,是孔子的后裔。也就是说,圣人孔子的后人不远万里,辗转来到滇南建水,与当地彝族融合,并不断发展壮大。
木头寨是羊街坝较为古老、规模较大的村落之一,位于紧邻工业园区北侧的一座小山包上,有200 余户800 多人,彝族人口占90%以上,有孔、李、尹、普、杨、向等姓氏。最早建立木头寨的孔姓村民自称是孔子的后代,名字均按孔氏家族规定的行辈取名,但他们又是彝族,会跳彝族舞蹈,会唱彝族歌曲,每年二月间还要祭祀龙树,婚丧嫁娶均按彝族的习俗。
村里一位叫孔宪良的老大爷,生于1925 年。据他讲述,木头寨的孔姓祖先是从如今石屏坝心的垤莫木头寨迁来的,为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把羊街坝的这个村落也叫做木头寨。孔宪良说,他小时候曾跟随父亲走路到石屏坝心的垤莫木头寨拜访过亲戚,那里树木茂密,可谓真正的木头寨。而他儿时的羊街坝,只长着一些稀疏的大树,荆棘很多,大多是荒地。至于坝心孔姓亲戚是从哪里搬来的,羊街的孔姓人家又是何时搬来的,孔宪良也说不清了。他回忆,祖父那一代就生活在木头寨,坟墓就在附近阿鹏寨背后的山坡上。
几年前,我曾听说,距离县城40 余公里的建水官厅磨玉大山的大凹子村有孔姓的彝族。那么,石屏坝心垤莫木头寨的孔姓彝族会不会就是从磨玉大山迁来的?后来,我在羊街村委会总支书记孔祥瑞(木头寨村人)提供的《石屏县孔氏家谱》中找到了肯定的答案。
原来,如今分布在石屏、建水一代的孔姓彝族全部来自今天建水官厅磨玉的大凹子村,其一世祖孔厚就安葬在这里。墓碑立于明朝嘉靖元年(1522 年),但这不是安葬的时间,是后人重立墓碑的时间,安葬时间没有记载。其墓有《族谱明辨纪略》,讲述了始祖孔厚系山东海岱籍贯,南京应天府人,曾因乡试考中有贤能而举荐到贵州省的普安州做官。
但当时社会动荡,连年灾荒,战争不断,孔氏迫不得已改姓为普,由贵州弃官逃入云南,到了建水县的大凹子隐居,并娶当地彝族孙氏为妻,慢慢地与当地彝族融为一体。孔厚与孙氏生了二世祖孔一德。二世祖孔一德又娶彝族赵氏为妻,生了三世祖七弟兄,就这样繁衍了孔氏彝族的后代。
三世祖七弟兄中,长子名卓,坟墓在今石屏县坝心镇底莫村民委员会的孔家村右畔,规模宏大。这是他与三世祖母李太君的合葬墓。墓志铭记载,二世祖母生七弟兄,长子孔卓由大凹子迁至大坡,后又迁至垤莫木头寨居住。从口述资料、家谱资料和墓碑的记载中,我们明确了羊街木头寨的孔姓人家源自官厅大凹子村的孔厚一世祖,是石屏坝心垤莫木头寨三世祖孔卓的后人。
羊街坝的酸甜石榴
既然羊街木头寨的孔姓彝族为石屏垤莫木头寨三世祖孔卓的后代,但具体是什么时候迁来羊街木头寨?
木头寨有一位名叫杨绍和的78 岁退休老师,家里收藏着一包古老的地契和一张房契,时间有清朝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以及民国时期的。地契最早的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的,说明木头寨早在乾隆二十九年之前就存在了。
在《建水文史资料》第一辑《抗日时期的华西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建水羊街坝垦区》的资料中记载说,羊街坝历史上水土肥美,是建水人口稠密的富庶之区。后来因为龙潭枯竭,长期干旱,羊街坝变成干坝子,田地缺乏灌溉水源,大部荒芜,人口也逐渐变得稀少起来。可以初步判定,垤莫木头寨的孔姓彝族应该是在羊街坝的龙潭干涸,坝子荒芜,原有的部分居民搬走之后迁来的。
经过查找1997 年编写的《云南羊街农场志》,文中明确提到羊街龙潭干涸距今(1997 年)300 年,为清康熙年间,这一时期已平定了吴三桂叛乱,临安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逐步发展,为石屏垤莫木头寨的孔氏后裔搬迁而来提供了社会条件。综合以上资料和推理,笔者认为,建水南庄木头寨建村的时间大概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 年),至今有300 多年的历史。
南庄木头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清康熙年间,石屏垤莫木头寨孔卓的后裔发现这个因龙潭干涸而逐渐变得人烟稀少的羊街坝。虽然这里水源稀少,但地势平坦,土地广阔,距离临安城也较近。对于长期生活于大山里的彝族人而言,也不失为一块生活的宜居之地。
就这样,他们在一座面向东方的小山坡上建盖土掌房,建起了村落。为表达对家乡垤莫木头寨的思念,依旧把这座村庄叫做木头寨。因为孔家人的勤劳与智慧,他们很快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木头寨慢慢吸引了一些外地来讨生活的彝族小伙,他们以入赘的方式来到木头寨村生活,生儿育女。三代之后,按照三代归宗的习俗,恢复男方姓氏。这样木头寨又增加了孔姓之外的村民。慢慢形成了以孔、李、尹三大彝族姓氏为主,外加普、白、杨、向等几个姓氏共同生活的彝族村落。长期杂居的生活,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了彝汉两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孔宪良老人讲,自他记事起,他爷爷讲的就是汉话,村子里的同龄人也不会讲彝话。甚至祖先从彝族村落阿鹏寨搬来的、现在已103 岁的李登禄和他的父辈,也不会讲彝话。在穿着打扮上,男子与汉族没有任何区别,而妇女则穿着彝族服装。村里的很多人都会跳烟盒舞,会唱莎悠腔,曲调是彝族的,唱词却是汉语。过年也像汉族一样,杀猪请客,荡秋千,迎接新的一年。
木头寨村的男人擅长耍狮子,现在羊街村委会的总支书记孔祥瑞就曾经是狮子队的队长。周围彝族村寨有办丧事的,都会请木头寨的狮子队去表演。这是当地彝族人驱邪祈福的一种仪式。每当外嫁的姑娘去世了,得到消息的娘家人(一般是舅舅)就会出钱请狮子队去表演,而且丧葬仪式由舅舅说了算。
狮子队一般由十五六人组成,走在棺木的前头开道,最开头的是弥勒佛和孙悟空,接着是四个敲铓鼓的,后面才是耍狮子的,边耍边走,一直送到村头。这种送葬仪式在纯粹的彝族地区并不多见,而丧葬仪式由舅舅主导的传统又是彝族的。可见,耍狮子是木头寨彝汉文化融合的结果。
古老的木头寨从建立至今已历经了300 多年的历史,村民们靠着自己的勤劳、坚韧和智慧生存繁衍了下来,但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日子是非常艰辛的。
新中国成立前,羊街坝由于缺乏水源,雨水又稀少,只适宜栽种红薯、玉米等作物。不仅如此,还有大量土地因为干旱无法栽种而荒芜,而多数已开垦的土地被地主强占,农民受地主和高利贷者剥削严重。由于生活贫穷,加之匪患,部分农民迁往他乡,而留下来的农民过着贫困不安的生活。孔宪良说,他年轻时为了讨生活,曾坐着小火车到个旧矿山上去当矿工。103 岁的李登禄说,小时候经常吃不饱肚子,为了充饥,凡是能吃的就吃,也不知是怎样熬过来的。对于这种贫困的生活,建水地区流传的一句民谣作了深刻的诠释:“建水羊街坝,风大灰尘大,雷在中间打,雨在四方下,小伙子讨不着,姑娘往外嫁。”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那种痛苦的生活已一去不复返。特别是随着绵羊冲水库的建成,因龙潭干涸而缺水的干坝子羊街又恢复了它水土肥美的本来面貌,这里又重新成为了建水的富庶之区。这几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古老的木头寨村已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木头寨全村已有9000 余亩耕地向外承包,发展葡萄、柑橘、石榴、蓝莓8000 多亩。不仅如此,村民们还可以在承包地里打工,又增加了一项收入。木头寨村村民小组长李春介绍,近年来产业的发展,极大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去年全村人均收入2.1 万元。
木头寨村的村民过上了祖祖辈辈从未想过的小康生活。木头寨村300 多年的历史变迁,是滇南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史上一份鲜活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