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萍
记叙文写作考验着学生驾驭语言的水平、情感表达的能力。但学生的记叙文成品,常存在如下问题:记流水账式或人物模糊、情节生硬、情感干瘪。其中的原因,既有教师教学的笼统、流于表面,也有学生的不善思考、不会运用所学方法。因此,将思维可视化工具引入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将写作时内隐的思维过程外显化,不仅能帮助教师教得深刻,而且能帮助学生学得牢靠。综合已有的文献资料可知,目前思维可视化工具在作文中的运用研究多立足于议论文,且多着眼于议论文写作宏观方面的运用,如写作方法、语言运用、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迁移等,缺乏其在不同文体、不同版块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故本文选取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三大思维可视化工具,以记叙文人物刻画之动作描写为例来探寻高中记叙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聚焦记叙文写作的动作描写,不难发现动词的选择是“精髓”,决定着动作描写的“成败”。故“如何精选动词”是教学的重难点。初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优秀小说就是我们学习动作描写的范本。再者带着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为此,本文以朱自清的《背影》(节选)和施耐庵《水浒传》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为范例进行研究。
首先,明了动词的选取角度。譬如上文提及的《背影》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都明白写得好,动词用得妙。但自己一动笔就脑袋空空,或无从下笔或随意拼凑动词。那么,精准的动词是如何选出来的呢,又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筛选呢?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关于“动词”的解释:“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再结合动作发出的肢体部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动词的选取:①聚焦动作发出的肢体部位:头、眼、耳、鼻、嘴、手、脚、腿等。②聚焦动作本身:甄别动词的精准指向性;若同样精准,则优选相对陌生化表达的动词;为了更好地表达效果,可加副词来修饰。③聚焦动作的存在状态:情节决定动词的状态。依据情节来选定即时动作、长时动作还是趋向动作,并通过动词的精准选择来呈现情节的发展变化。④聚焦动词的本质及外延属性:选取的动词要考虑远近、轻重、快慢、褒贬、情感及心理变化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选择出更熨帖的动词、让人物“动”起来。
其次,初步感知选用动词的精准性。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大体可以选出恰当的动词。但所选的动词是否真的恰当、精准,还需要进一步感知和评判。以《背影》为例,将“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经典的动作描写片段中的动词划出来,初步感知文段中动词描写的成功,即对情节的有效推进、对人物的传神塑造、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示例1:“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读完文段,一位全力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子间的真情也令人感慨。由此,可初步判定其选用的这些动词是妥帖的。
再次,赏析并判定选用动词的精准性。上一步是感性认知,这一步则是理性判定。那么,该如何理性判定选用动词是否精准呢?
方法一:“就词论词”,赏析词本身的妙处。
示例2:“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以“探身”“攀着”“缩”这三个动词为例,借助圆圈图来发散思维,进行联想与想象,天马行空般赏析其妙处。“探身”意为“向前或向外伸出身子”,文中“慢慢探身下去”,即可知道父亲是弯着腰的;再进一步联想,父亲弯腰慢慢行动,既因身子胖,也因对这里不熟悉,那么一种试探性的意味就有了;且试探的过程中父亲内心也应是充满了忐忑,但他仍要坚持去,是因为内心对儿子深沉的爱(思维过程见图1)。这样一步步联想,就把“探身”这一词的妙处赏析到位了。同样,“攀着”本义就是“用手抓”、“攀附着向上爬”,由此可想到父亲爬月台时双手并用,再加上父亲身子很胖,读者不难联想到父亲爬月台时的艰辛(思维过程见图2);“缩”则形象地写出父亲想要爬上月台时全身尤其是双脚努力向上的样子,让人瞬间联想想到“引体向上”那一画面(思维过程见图3)。这三个动词将一位肥胖的父亲、一位一心为了儿子不顾自己“行动不便”的父亲写活了。每一位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父爱。这就是朱自清先生选用动词的成功之处。
图1:“探身”圆圈图
图2:“攀着”圆圈图
图3:“缩”圆圈图
方法二:对比评析,引入别的动词来作比较,找出差异,辨析优劣。通过品析每组动词间的细微差异,辨析动词的优劣,进而判定选用动词是否精准。
同样以“探身”“攀着”“缩”这三个动词为例,分别引入“半蹲”“抓着”“扭”三个动词与之作比较。借助双气泡图来直观呈现每组动词间的异同,进而准确评析其优劣。第一组“探身”与“半蹲”二者都是身子前倾,双腿弯曲,都写出了身体的变化,但前者多了点试探性的意味,后者则完全是动作的实写。选用前者,既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动作,也写出了其当下真实的心理状态,更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父爱——对孩子的爱,可以让父亲克服身体不适、心理不适,勇往直前。而这层深意是“半蹲”无法表达出来的。由此判定“探身”这个动词用得好(思维过程见图4)。第二组“攀着”与“抓着”都有紧握之意,但“攀”还有攀爬、依附、向上之意,读者由这个动词不但可以感受“父亲”爬月台的艰辛,更可以感知他深层的主观意愿——迫切想要赶紧爬上去为儿子买橘子。第二层意蕴是“抓着”不具备的。由此判定“攀着”这个动词用得好(思维过程见图5)。第三组“缩”与“扭”两个词都很有画面感,都描摹出了身体变形之状。但“缩”是身体缩成一团,是变小;“扭”是身体歪斜,是变曲。再结合上下文来看,前文是“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____ ”,后文是“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原画面,运用生活常识与逻辑思维可知,要想表达一种全身努力向上的状态,两脚也应该是尽可能离地,在半空中利用惯性往上蹭。因此“缩”比“扭”更符合文意与常识。由此判定“缩”这个动词用得好(思维过程见图6)。
图4:“探身”与“半蹲”对比 双气泡图
图5:“攀着”与“抓着”对比 双气泡图
图6:“缩”与“扭”对比 双气泡图
最后,关照动词的多重维度。要确保选用动词的精准性,除了要深挖细究动词本身的妙处,还需要回归文本,检验其与上下文是否衔接紧密、自然贴切,是否符合生活常识与逻辑。毕竟我们是要完成一篇优秀的记叙文,而不仅仅是甄选动词。因此最终选用哪个动词,不仅与其自身的表现力有关,还与其在文章中的位置、承载的情感有关。只有都符合了,才算是选准了动词。
单靠选用的几个精妙动词,不足以将笔下的人物成功写活。若想写就一篇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的记叙文,还需要在情节上下功夫。很多同学的情节描写就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究其原因,是不知怎样详细展开情节。而要想将情节写得细腻生动,需用好动作描写,要学会一步步拆解动作,将动作放慢。即将过去三言两语的情节像放电影般,一帧一帧地慢慢播放。借助流程图,可以具体详细地呈现动作拆解过程,将情节展开的思维过程表现出来。
以《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情节为例,借助流程图一步步呈现情节拆解过程。先将“父亲买橘子”行为拆解为两大类:去和回。去时,需想清楚他为何要去,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如何去,五官及肢体如何前后相继运转,经历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到达后是怎样的心情等。每一阶段的过程都细细拆解,将内容详细补充出来;回来亦如是(思维过程详见图7)。为避免重复,可换词或换角度描写其动作。“橘子”这一物象,可重点描述其本身,也可作为纽带描述由它引起的“父亲”与“我”的情感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的前后表征详细写出。如此“步步小心”,细腻落笔,情节描述得不详尽都难!
图7:“父亲买橘子”流程图
学会精选动词、放慢动作,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写活人物、写好动作描写、写就优秀的记叙文,还需要向其他技法“借力”。
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经典片段:“说着,一拳打在郑屠户鼻子上,就好像开了个油盐铺,酸甜苦辣都冒出来了。郑屠户手里的刀也扔到一边,嘴里大叫:‘打得好。’鲁达说:‘还敢应声,没打够你。’照准眼上又是一拳,这次好像开了个染坊,红的黑的紫的都冒了出来。这回郑屠户开始求饶了,鲁达说:‘你不求饶,硬到底洒家就不打你了,求饶还打。’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次就像开了个乐器铺,锣鼓铙钹一齐响。”这个文段充分调动了各种感觉,既有味觉感知“酸甜苦辣”,又有视觉印象“红黑紫染坊”,还有听觉感知“锣鼓铙钹”。
片段中同时用到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的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鲁提辖“三拳”的威力。如果去掉,这段描写就干巴巴,缺了具体感知,读者难以“走进文本”,情绪调动不足。
因此,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几段成功的动作描写不仅要有精准的动词,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技法,如多感官调动,五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并用。在具体描写过程中,还需加入修辞等手法来增强文本可读性,强化人物形象。在修改润色的过程中,可借助气泡图来查验、完善。具体操作如下:对照着气泡图(见图8)中的要素,一一检验自己写就(构思)的段落中有没有按照这些步骤思考、有没有运用这些技巧。如果有,继续下一步的写作;如果没有,则重新思考哪处可以增加内容,运用技巧,从而使得文段更有可读性。
图8:“润色文章”气泡图
综上所述,借助圆圈图、气泡图、流程图可实现动作描写时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将动词选用的角度、不同动作的优劣对比、情节慢动作回放、运用其他技法来润色文章等方面的思考过程直观呈现出来,对记叙文写作的高效教与学都有所裨益。当然,除此之外,一篇优秀记叙文的写成就还需要其他方法的“加持”,后续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