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 王帆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中定义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涵盖了九大方面,并且可以概括为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具体工作职责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内容体系。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涉及方方面面,面对多重角色的压力,分清其职责的主次和先后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育人成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的有力措施之一就是要“着力建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从中也可以看出辅导员对学生政治引导的关键作用,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工作职责应该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重在实现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功能[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职责的定位和履行更是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成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现状是面向全国多个省份招生,生源构成复杂,学生个性多样化且思想差异较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元思潮的不断冲击,学生所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思想更是较难把握。此外,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快、思想意识斗争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思想意识工作更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和稳定,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思想意识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思想意识斗争的前沿阵地。因此,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引领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具备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具备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功能主要通过与学生的日常谈心谈话、爱国主义教育、党课团课引领、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各级学生组织规范化开展活动等渠道展开。新形势下,网络载体的普及与发展逐渐拓宽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网络思政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辅导员更多地依托QQ群、微信、微博、学校官网等网络平台建立起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此外,辅导员还承担着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心理工作、团务工作、党务工作、学生奖惩助贷工作、就业指导工作等。目前大部分高校基本都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奖惩助贷服务中心等专门服务机构,并且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辅导员对这类事务性的工作起协同指导作用,这类机构的设置也使得辅导员能够一定程度上从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可以看出辅导员实际上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是一个岗位高度复合的育人队伍[2]。他既有高校教师的身份,承担着思想价值引领的重任,大部分辅导员也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任务;同时兼有干部身份,被赋予行政管理的权力,主要是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是学生很多事务的“决策者”。这种职责定位就导致很多人会模糊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职责,甚至认为高校辅导员可以代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
高校班主任是高等教育中广泛存在的一个群体,也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班级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等最直接的一个载体,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人格塑造起重要作用[3]。高校班主任又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动力,是班级各项事务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级学生的直接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班级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班主任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班级学风建设。学习一直都是学生的主责主业,目前高校学生广泛存在的问题是学习思想的转变,受到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很多学生经过高考之后如释重负,认为大学没必要认真学习,开始放纵自己,主要表现为上课不听讲、复习靠期末突击,依赖任课老师划重点,最终导致学业成绩极不理想,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挂科率很高,严重者导致无法顺利毕业,这更是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业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学生的专业方向引导,包括所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要求、未来就业方向等,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专业有明确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现念;另一方面,大学学习和高中的本质区别是学习方法的不同,班主任要着重强调大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助力学生学业提升。二是树立先进、树立正气,引领班风建设。这项职责也是高校班主任发挥其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功能的重要载体。班风建设主要包括鼓励班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校园文体活动,引导学生遵守校园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团结友善同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鼓励班级努力建成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班主任在强抓班级整体建设的同时,对于班级个体学生的关心关注也尤为重要[4]。首先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积极作用,班主任要特别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了解学生的一些实际需求和困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好人生规划。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诸多影响,较为复杂。班主任的职责是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状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及时的解决措施。对于轻度问题,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对于较为严重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和学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形成较为联动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当然,高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有着其他职责。比如,班主任要熟悉学校学生教学与管理相关手册,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班主任会议和班主任培训,布置并落实各项具体工作;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会,指导班支委工作,着力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团队;班主任要做好所属班级的评奖评优工作,协助学生党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和推荐工作;班主任要关心班级特殊学生,包括成绩优异学生、成绩困难学生、家庭经济落后学生、受处分学生等,加强与各类特殊群体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班主任要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等。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班主任的工作是细微之处见功夫。
从角色定位角度看,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都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先行者,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上看,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直接教育和指导对象都是个性鲜明、自主意识较强、富有创新意识的当代大学生,相比于大学中其他行政老师和专业老师,他们通常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关系最近、接触最多的老师群体,更是最熟悉了解学生个性、能给予学生最直接帮助的群体。而在教育目标上,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都是坚定不移地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的,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从工作职责看,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即育才先育德,这是其他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其他各项工作也应该始终围绕德育先行。从具体工作事务上看,高校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发展、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就业创业指导等,高校班主任同样需要负责这些工作,虽然所覆盖的学生数、工作的主次不同,但是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
从身份来看,大多数高校班主任由较为年轻的专任教师担任,他们的年轻和创造力赋予了高校班主任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高校班级管理新的特色。高校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管理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通常是本院的专业教师,学生对其专业认可度高,他们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专业进行指导。课程思政在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专任教师担任的班主任就可在授课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教育和引领。高校辅导员通常来自不同学科背景,所负责管理的学生可能也并非专业对口,较难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高校班主任的这项功能也是辅导员所无法代替的。
从工作的侧重点和覆盖面来看,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具体事务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结合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各大高校的具体工作实际来看,高校辅导员数量少,一名辅导员通常被安排管理一个年级的学生,主要工作是统筹管理整个年级的党、团、学、心理、奖惩等相关工作,同时兼有暑期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公共课程的授课任务。且目前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面发展,对于年级、班级的管理侧重指导和引导作用,比如通过年级大会、集体谈话、团体活动等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专业化也更强调对于专项事务的管理,这种管理属于大“面”上的管理。高校班主任则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管理,通常人数不多,班主任更有时间和精力去点对点与每位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种管理是具体的、细致的、全面的。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更是高校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对于人的未来发展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7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求各个高校充分挖掘并整合全校的育人力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通融入人才培养的全方面、各环节。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样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力量,虽然工作的具体内容上有侧重、有区分,但是育人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全心全意为祖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当今社会“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两支队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1+1>2的协同育人优势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关键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5]。
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实际上是“面”和“线”的关系,高校辅导员统筹一个年级“面”上的学生工作,班主任则负责一个班级的具体学生工作,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和具体事务则是一个个“点”,这一个个“点”受到班主任这条“线”的指引,连在一起。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唯有这一根根“线”平稳有序,才能保证大“面”上的思政工作稳步开展。
如何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其一,在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家有关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文件的基础上,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高校关于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完善两支队伍的选拔和评价体系,做到有规可依。同时,各高校应做好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组织辅导员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生工作会议等形式不断提升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提升思想认识和高度,使其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调动他们在学生工作中的积极性,提升育人实效。其二,学校应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有保障。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当经常就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较好的沟通氛围。除了通过线上聊天工具交流外,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经常进行线下交流,及时讨论学生的实际状态,特别是了解心理异常、学业异常、家庭困难等特殊类型学生的状况。此外,高校也应积极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沙龙、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讨论会等促进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交流,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充分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便于他们今后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三,高校班主任应积极配合高校辅导员完成学生管理相关工作。各高校应积极推行“辅导员 + 班主任”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并且覆盖所有学生和班级。一名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这个年级所有班主任做到对这个辅导员负责。班主任注重对自己管辖班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关注,多方面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同时,充分发挥作为专业课老师的优势,发挥自己在学业指导、就业创业指导、科研竞赛活动等方面对学生指导的优势。辅导员应注重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同时统筹管理自己所带年级方方面面的学生工作。总之,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各司其职的同时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发挥1+1>2的协同育人优势,才能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