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亚坤
乡村振兴要在人兴上下功夫。人兴则业兴,业兴则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政治论断,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为新时代进一步更加有效有力地推进我国“三农”发展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政策驱动力,同时也为广大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了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五大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才振兴至关重要,人才振兴说到底是农民主体关系振兴,而青年群体是振兴农民主体关系的一个重要突破口[1],青年群体可谓人才振兴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思路,本文将重点关注青年群体参与乡村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逻辑、现实样态与未来趋向。
一段时间以来,青年群体作为乡村社会主体普遍缺位于乡村建设。绝大多数乡村青壮年迫于生计压力不得不离乡进城去寻找就业获利的一片天地,广大乡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空心化侵蚀进而呈现缓慢发展之势乃至衰败之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老人农业等现象几乎无处不在,青年群体更多是在农忙季节,或在节假日(尤其是传统节日)回到乡村,使得乡村出现短暂的人丁兴旺,复而又归于寂寞之状。这种长期的间歇性“离乡—返乡”图景,促发我们对青年之于乡村的行动逻辑以及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现实可能性加以反察。青年群体之所以缺位于乡村建设工作,个中原因或许是多种多样,但主要还不是青年个人的原因,而是更具有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的各种要素使然,这些结构性要素与青年个体的意愿、选择能力、行动逻辑相互促成,终究演变为多重的生成性困境,我们重点关注其中三个方面的表现,权且归结为三种力。
所谓推力,特指乡村某个阶段一时无法充分有效满足青年群体的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进而促发青年群体向外求生存谋发展的推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转变,中国广大乡村尤其是贫困、落后、边远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员外流现象,大批劳动力尤其是广大青壮年群体年复一年地选择离开村庄,或是成群结伴或是只身前往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择业就业甚至创业,而留在乡村的大部分人是老人、妇女、儿童等。之所以发生人员外流现象,是因为农村就业资源极为匮乏,广大农村青年找不到合适的谋生出路,甚至都难以养家糊口,更遑论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此种推力之形成固然由于农村社会落后于城市社会,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农村的主要业态是农业,小农户经营依然是我国当前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一方面小农户的长期大量存在具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2],另一方面这种小农户经营方式回报率低,不足以养活过多的劳动力,且难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品交换的各种需求。根据我们在广东部分农村调研走访,仍以务农为主业的农民普遍反映说,纯粹靠种田获得的收入,是不足以养活整个家庭的,而且务农还面临着各种自然风险。即便是常住在村的青年农民就近选择打工所获的工资也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一年到头所剩无几,因为农村的消费水平其实也不比城镇低多少,但收入却比城市低不少。当然,我们看到,全国农村状况因地因事而异,部分地区的农村建设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尽管较之于城市发展水平依然是有待提高的,但其农民收入已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此外,农村青年群体的各方面需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因而农村对青年群体的向外推力的大小时不时也会发生着改变,实际上也正是此种推力的动态改变过程进一步体现出当代农村青年群体的行动逻辑及其转折。
所谓吸力,特指城市某个阶段能够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生存发展机会并具备满足其多方面需求的条件,进而对青年群体形成巨大吸引力。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不断吸引着广大农村青年向城市地带流动形成向心运动,因为就其直接现实的意义来说,城市能够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满足其更多的生活需求,以及进行更多元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和条件。结果就是乡村青年往往集结在城市乃至城郊地区,也即是说,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是他们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城市的发展进步,农村青壮年向城流动的趋势在延续。目前,乡村建设已提上了日程,其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城市对农村青年的巨大吸力。有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城乡处于重组阶段[3]。这个阶段城乡发展之间依然有巨大的不平衡。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4]。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乡村人口不断在减少,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在提高,这再一次说明了城镇对乡村青年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这是一个总体趋势,一时是难以改变的,城市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不过,我们也应进一步看到,城市对广大农村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在我国城乡之间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以及青年群体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都会呈现出差别,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城市发展本身也会遇到空间的阈限和资源紧张等问题,为此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进一步发展,如产业转型升级、人口数量控制等。而城市的各种变化或调整对农村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外,农村青年群体在不同阶段也会对城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期待。
所谓习惯力,即是指部分农村青年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生活样态而不愿意或不再习惯回到乡村。总的来看,有相当部分农村青年通过创业就业或升学等各种方式已经在城市稳定就业生活,以至成家立业,业已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习惯了城市周遭社区生活环境,还形成了稳定的朋友圈和事业圈甚至趣味圈,以及家人的生活圈,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成为原先陌生城市的熟悉人,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当中,特别是青年群体的子女们已然成为了城市人。青年群体对曾出生并度过少年时期的乡村的认同期待已经大大不同于他们的父辈,更何况他们的子女们对爷辈父辈生养地乡村的认同感就更低了。此外,留守乡村的老人定期不定期地进城照看孙辈,也平添了青年一代习惯于城市地带奋斗的原动力。这种习惯力的改变一般会出现较之于现状更好的获利和发展机遇,以及更高层次的觉悟才有可能发生。这是当前我国城乡关系重组的一个重要表现,它表明不能再以回村还是进城这种简单的二元行动逻辑来标定部分青年的行动路线,同时也表明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人群生活样态多重交织的复杂情况。城市和农村之间已经由原来的二元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城乡交叠,这也为未来的城乡交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要而言之,就现实而言,青年群体缺位乡村建设是普遍存在的,缺位在不同区域、不同乡村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这依赖于乡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原有优劣势。青年群体离乡进城是一个已成事实、历史趋势并形成群体惯性,这种情况可能一时难以逆转。不过,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迫切需要青年的积极参与,推动乡村建设从青年被迫“离乡”导致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向青年积极“返乡”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富集化、农民青年化的时代转型[5]。因此,乡村自然而言构成了多向合力的焦点,合力既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主观性。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毫无疑问要针对青年缺位乡村建设的各种原因做深层次的剖析,既要看到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要看到改变缺位现象更需要各方面的合力和助力,所以要尽可能从结构层面改变各种生成性困境以释放和满足青年群体的主体潜力与需求。
长远地看,“乡村振兴”是化解乡村衰退困境的新型发展理念和模式[6]。考察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状况,其长期缺位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一时难以改变又必须加以改变的现实。但是,青年缺位是复杂现实的一部分,同样在复杂现实当中,还一直存在着青年群体补位乡村建设工作的现象,补位也是一个不可否认又可以深化的现实。因为,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乡村青年群体的知识、视野和各方面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当中,已经并将继续出现青年群体尤其是农村青年以各种可能的灵活方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在乡村振兴工作当中。青年补位乡村建设事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即部分青年农民选择在村择业就业创业,直接参与乡村建设,其身份往往是多重的,其活动区域往往是在村和镇、乡村和城市之间往返穿梭。他们一方面已对村情有着多维多层次的了解,另一方面对各种社会信息或商机能及时捕捉。这部分青年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会不同程度地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有研究者分析指出,在中国广大农村,有部分青壮年农民因为不能或不愿进城而留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想方设法从农业中增加获利机会。因此可能获得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这样的青壮年农民就是当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自生自发的“中坚农民”。其占比一般只有农户总数的10%,但却十分重要。他们往往耕种适度规模的土地,提供农机服务,传播农业技术。很多村干部也来自“中坚农民”[7]。这部分中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消费习惯、信息传播能力、人群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处理原则都会对农村新文化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另有部分农村青年,主要从事商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工作,他们也是农村中的活跃分子,他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事务,对乡村日常生产生活的运作有一定助力,在一定程度上为方便村民日常生活做出了贡献。当然,他们也从乡村建设当中就业获利。无论如何,在村创业就业的青年人,能够并且已经为乡村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部分进城的青年农民凭借个人能力和把握机遇已经取得了体面的城市生活,他们有时间有能力反哺家乡,兼之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乡村生活方式和慢生活的理念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8]。另有部分青年农民在城市打工仅能维持生存甚至长期挣扎在生存线上,这种生存择业困境使得他们倾向于返乡就业。加上近些年党和政府对青年农民返乡创业的激励政策,部分农村青年选择返乡创业。农村电商业成为大量返乡青年创业就业的首选。乡村农产品电商平台、电商服务站点、物流快递运输服务业、特色农产品种植销售网络等方面快速发展起来。根据有关统计,到2018年,全国农村网店数量达到了1200万家,带动就业人数3500万人,实现1.68万亿元的网店总零售额,这1200万家农村网店,有一半以上是由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主导[9]。还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农民采取灵活的就业方式,经常往返城乡之间,也属于乡村中较为活跃的青年群体,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乡村建设有关工作当中,农村发展已经出现一些新动力、新态势和新机遇。返乡创业就业的青年群体,一方面能够在活动空间上往返城乡,活跃乡村,另一方面能在信息传播、文化建设等方面为农村带来新的讯息,这对促进乡村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工作。乡村公益是乡村振兴事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以公益形式出钱出力出谋划策促进乡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是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表现。通过发动村民特别是乡村青年参与乡村公益活动十分有助于提升青年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在现时的广大乡村,各种公益活动形式多样,助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在乡村公路、寺庙修建,公共文化广场和祠堂等公共工程修建,捐赠中小学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家庭等公共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见青年人的身影。有研究者曾考察福建莆田孙村的中青年人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公益事业参与情况,发现中青年村民通过“爱家乡”微信群募捐,滚动筹集了一百多万元的善款,陆续完成了该村的桥梁加固拓宽、水渠护栏、村道硬化、路灯照明等一系列公益项目[10]。青年群体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主体作用,但由于不同村情、不同事项和青年群体不同阶段的经济能力差别,这个以新媒体技术推进乡村公益的案例能否走出自身,实现更多推广价值是很值得讨论的,但这个案例至少说明了,青年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反哺家乡是可能的,方式是灵活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它还更进一步表明,乡村公共事业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其中,青年群体是能够扮演而且已经起到关键的组织动员作用。乡村公益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乡村社会整合,树立积极正面的乡村文化导向,并给乡村带来切切实实的变化。
基于我们在广东省一些镇村的多次调研发现,在大部分乡村基层组织中,都有青年群体参与到乡村建设事业当中。这得益于已有相关政策专门支持青年群体服务基层组织。首先,他们中间有些是在村的青年村民,他们要么是前面所述的“中坚农民”,要么是因各种原因不得不留在乡村的青年人,他们中大部分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并对村情较为熟悉,同时对所在乡村具有相当的认同感,因而在工作中很接地气,很有责任感和公平公正意识。其次,国家选派大学生村官,助力“三农”事业。特别是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大学生村官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中央有关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管理、培训、考核、选拔、流动等均作出明确规定,逐步建立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学生村官不仅对乡村振兴事业大有裨益,而且对党政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干部聘任的助理人员,也一般是青年人,这部分青年人对所驻村的相关工作都十分熟悉,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中,这部分青年人可以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总的来说,基层组织鼓励青年参与其中,有利于活跃并提升自身的组织力,有利于建立老中青的干部梯队进行传帮带,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乡村发展不仅仅是显在的物质性的活动,而且还包括一系列隐在的文化性的活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诸种变化,乡村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并非以简单的在村或离村作为区分,而是会以各种可能和适当的方式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因为村庄本身是青年村民生养之地,是乡愁的深深处。青年村民还会以关心、支持、资源链接、村民服务等多种间接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在村直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相比,这些多元方式的参与更可称之为补位,即补充原来因为离开乡村实在域而不能直接为家乡服务的缺位现象,这种补位既非常现实,又具有充足的正向积极意义。
前述关于青年群体补位乡村振兴事业的多种方式的分析,一方面表明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实务担当,即部分农村青年业已以多种灵活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潜力,即可能也必然通过乡村振兴事业就位到农村这片天地当中。之所以会出现青年群体补位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发达的通信网络以及交通运输业极大地便利了社会交往:高科技网络通信便利了青年与乡村实现直接沟通,比如通过视频电话、微信群等;便捷交通缩短了青年返乡的时间,比如通过搭乘高铁,或自驾车返乡等。总而言之,多种交通工具的便利化为一些青年农民既能够回村做事情,又能够继续在镇上或城市中生活提供了实际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会群体多元化、信息多样化、交往高频运作,拓宽了农村青年的视野,升华了青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但不限于对美丽乡村的期待,使得青年对新时代乡村有更为深厚的认知。青年补位乡村振兴是非常值得关注和鼓励。随着补位现象的大量出现,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就位之势最终也会出现。
应当承认的是,尽管缺位是现实,补位是一种改进,但就位更可称之为一种理想型。所谓就位,就是青年群体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事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是以乡村振兴事业为事业,以乡村作为人生活动的主要区域。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青年们对美好乡村、美好家乡也有着热切的期盼。对在外地的青年来说,美丽乡村就是一个又远又近、又陌生又熟悉的地方,是情感寄托的一个节点,也是人生归途的一个港湾。
自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和青年人才培养问题。2018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1]要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根据这一《意见》,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进一步重申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调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12]着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2019年3月,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这是共青团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青年人才培育、青年工作无疑是关键的切入点。2020年11月3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优先发展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由此可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大力支持各种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当中,这对青年群体来说也是一个以各种方式响应并参与国家发展大战略的大好机会。为此我们综合上述相关分析,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基层组织可以深度发挥对青年群体的宣传、说服、鼓励、支持等各项功能,并能够为返乡创业就业青年提供信息服务、资源对接等多种支持。在我们的农村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碰到了技术、场地、市场和人员等问题,创业积极性受挫,亟需扶助,所以农村基层组织要更好更多地发挥这些作用,以帮助创业青年扎根安心,便于他们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更直接的贡献。此外,基层组织还可通过打造老中青群体的阶梯形队伍结构来促进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笔者曾参与到粤西北地区的农村扶贫资产评估调研活动,在与驻村干部的沟通过程当中发现,上级领导和老干部对资历尚浅的青年干部去管理数额较大的集体资产均表示担心,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扶持和指导青年干部开展有关工作。因此,农村基层建设不仅要注意搭建不同的年龄层结构,而且更要注意发挥不同年龄层之间的协调监督作用,以使青年干部健康成长。
乡村振兴工作的直接空间不仅仅是在乡村本身,同时也可以是一个超越乡村之外的县域范围。县域经济能够整合多种乡村资源,并进一步形成更大经营规模,由此可以吸引更多乡村青年投入其中。“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13]。除了政策上指引外,尤其是随着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时的青年群体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来克服县域和乡村之间的空间距离,他们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县城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带来的各种便利和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兼顾乡村事务,往返在县城和村庄之间,充当着城市和农村之间多方面交流的中介。因此,以县域统筹乡村振兴诸项工作,有助于满足和促进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识意愿。
青年群体之所以离乡离家远走他乡,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创业获利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其后代有更好的发展条件。为此,在政策上要寻求现实可能路径调整相关社会资源,整合社会配置,提升服务品质,吸引青年回乡。为此,要有一系列补贴资助项目,开展资源对接服务等,尽可能调研青年群体所关注的事项并设法营造和配套,满足青年群体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此外,乡村产业振兴和公益事业可以双向并举,激励和促进青年支持乡村公益事业,营造广大青年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舆论氛围。
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是多元的。乡村青年有些是回到乡村直接参与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当中;有些可能是回到县域当中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有些可能是通过微信等通信网络在不同程度地关注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另外,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身份也是多种的,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驻村干部及其相关辅助人员,有的是普通青年村民,有的是企业创办者,有的可能是物流快递的从业者等。因此,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是多元的,参与的程度也会是不同的。青年灵活多元的参与方式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更多路径,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可能有利于乡村发展的途径、方式和做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典型示范案例不可或缺。无论是以县域、镇域,还是村域为单位,都应挖掘、培育少数社会责任心强、其自身已颇具发展潜力的青年个体,并争取通过各种可能路径,鼓励和支持优秀青年村民参与乡村社会公益,并为之服务乡村、回馈乡村牵线搭桥,这样有利于树立其社会声望,产生社会影响力。已有的案例如广东西部的某些农村发展表明,返乡青年能够带动更多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并且他们能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活力、有干劲的青年群体大大地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要重点关注、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致富带头人,使之对乡村其他青年产生同辈群体示范作用。另外,要尽可能地推动乡村青年群体内部的沟通交流,比如建立和运营村集体人员的微信交流群,推动村务村情线上公开,发布先进典型案例,发挥并扩大关键少数的示范和互助作用,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
不难想象,不断丰富并提升青年就位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也是系统性的工程,这个工程至少需要青年主体参与数量的增加、时间的累积、各种条件的铺设以及多种政策的鼓励和引领。只有当青年个体多样化需求、青年群体工作生活样态和国家有关乡村政策实施之间高度契合的时候,方可造就出理想的就位参与状态。
以要言之,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青年群体参与到这一个重要战略当中,也即从缺位状态中解脱出来,深化补位工作、缩短补位流程,进一步加快就位节奏和理想状态的实现乃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要工作之一。前所分述的缺位之力、补位之状和就位之势,或许还称不上是巨细靡遗之考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谓之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三重奏,或者说是观察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三个侧面,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似有时间顺序又存在叠加交叉。这是因为,乡村社会是高度复杂的总体性现实,这个整体是不均衡、不充分、非系统的。缺位、补位乃至就位都是复杂现实总体的一部分,问题的核心在于何者何时何处占据着主导地位。事实上,这三者常常变动不居互相交错,它们的动态演进或分布紧紧地脉连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关系以及农村社会结构等多种要素。
乡村兴则国家兴。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大战略,青年群体参与这一战略的时间是长期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方式肯定也是灵活多元的。因为现时代的各种条件已经使这种参与迥异于纯粹的返乡在村形式,而更多是在城市农村之间活跃往返,所以各种复杂且现实的形式相互交织着,甚至还会出现更多类似“兼职”的形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现象。青年是现实的,也是未来的。足以称道的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群体与青年工作。新时代制定实施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便是一个明证。“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14]。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要是少了青年群体的广泛参与几乎无法想象,这一群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各项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和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