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研究

2022-12-28 13:59朱志高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业绩评价管理

朱志高

(湖南省娄底市水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娄底 417000)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使得各行各业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更高质量的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方式,以提高生产与经营水平,强化核心竞争力。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及相关财务工作进行科学性的管理手段,能够发挥筹划、控制与引导作用,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精准的管理策略。业绩评价作为企业整体控制与反馈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依据评价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合理的预算有利于业绩评价工作的开展,合理的业绩评价又能提高预算执行水平,将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促进企业把舵发展方向,深化内部控制与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程度。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全员对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认识不足

近些年,我国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各行各业迎来发展的春天,使得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受以往发展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将发展核心放在资源扩张和抢占市场份额上,没有重视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特别是部分企业没有深刻认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没有给予相关工作高度重视,使得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在企业经营发展中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作用价值。比如,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时效性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只是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先进企业的预算管理内容和业绩评价事项,或者针对某些工作做简单的规划与调整,使得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层层阻力。二是部分管理者没有学习预算管理知识,缺乏前瞻性的预算意识,片面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一种简单的资金管理模式。虽然通过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且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理想效果。特别是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负面作用,造成诸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因而不敢“冒险””。三是员工不支持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他们片面地认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是对岗位工作的一种束缚。尤其是在经营效果不理想时,企业实施紧绷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策略,就会引发员工的反抗情绪,甚至滋生出各种消极怠工的行为。

2.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逐步成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不可忽视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说,为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功能和效用,必须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系,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但就现实来说,我国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和实施业绩评价的起步较晚,对相关管理技术的研究尚有不足,特别是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系建设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企业发挥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质量的“绊脚石”,难以满足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特别是部分企业只重视扩张外部市场资源,忽视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保障支持,导致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建设滞后,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制度,导致各部门沟通壁垒严重,操作步骤不规范,降低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质效性。比如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相背离,预算部门得不到领导的鼎力支持,工作难度极大。加之缺乏成熟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过于随意、松散,致使预算执行效果越来越差。再比如相应的考核结果缺失公平性、合理性及透明性,进一步打击了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完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制度体系,势必会让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成为没有实际作用的“空壳子”。

3.监管管理不到位,预算考核不合理

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展,离不开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监督。但就现实来说,部分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时,并没有集合自身发展情况调整监控内容,也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专人进行监督、管理与指导,导致各部门及人员轻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甚至让一些基层员工养成了不良的工作习惯,给一些身居要职的管理者以公谋私的机会。虽然部分企业积极学习新思想,引进先进的监管技术,但由于监管手段单一、滞后,且监督轻视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一旦发生风险,难以在第一时间遏制风险扩大化,进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此外,很多企业存在预算考核不合理的情况。就现实来说,很多企业的预算考核侧重于财务指标,考评方式过于单一,考评结果不能反映出企业真实的预算实施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算考核制度的建立没有考虑到其他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非财务目标。即便有,相应的考核内容也不够清晰、明确,且考核人员仍由财务人员组成。财务人员作为考核对象,他们有了考评权利,极易滋生公报私仇、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等行为,严重不利于构建公平的考核环境,并且极易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二是预算考核没有采用动静态相结合的考评方法,而且考评过于严苛,缺乏柔性,不仅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容易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辞职的想法,进而造成人才流失。

4.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有待提升

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现建构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建设工程,需要依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品格好,且责任心重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促进企业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必须走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之路,这就对相关的管理和评价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职位多是由有资历的财务人员兼任,且岗位工作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这些有资历的财务人员退休或因故停职,企业才会考虑引进专业的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人才,这就使得企业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人才流动性差。相对来说,这些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的思想先进、法制意识强,以及业务能力好,且他们习惯利用老一套的方法办事,进一步阻碍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优化升级进度。加之这些管理人员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浸染,可能会在岗位工作上玩弄权术,进而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腐败行为。此外,上文提到了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建设滞后,弱化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之基层员工本身对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有较强的抵制心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基层员工的思想意识、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但就现实来说,部分企业没有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及时开展更高水准的培训学习活动,使得基层员工素质和能力发展滞缓,不能为企业预算管理提供良好保障。

三、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措施

1.提高全员对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认识

加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是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不仅要求企业给予这两项工作实施高度重视,还要能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深刻认识这两项工作的重要作用。首先,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这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无论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上,还是思想宣传和行为活动方面上,企业都不能含糊、怠慢,要保证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建设与企业当前发展相契合。比如企业结合精准预算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投加资金完善和优化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创新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模式,以提高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的质效性。其次,领导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必须从大局出发,主动学习关于内部控制与管理的新思想、新知识及新技术,快速形成加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前瞻性思维。特别是立足于时代发展趋势和企业改革要求,深刻了解和认识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内容,包括预算管理的功能,业绩评价的效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等,从而为开展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领导作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建设的带头人,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和强化责任意识,使中间管理者及基层员工能够在自身的带动下,提高对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的认识,从而促进各部门及人员团结一致,围绕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和创造个人价值而努力奋斗,更好地完成相应的预算和评价目标。再次,中间管理人员作为预算和评价的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特别是要重视贯彻领导的会议精神,并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精准落实各项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制度建设工作,确保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符合企业当前的发展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中间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当前预算管理及业绩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基层员工作为预算执行的落实者和业绩评价的主体对象,必须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企业和自身的利益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反抗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而是要从集体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上进心、责任心及使命感,努力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及新技术,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开展的预算和评价工作,以及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唯有如此,才能在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自身的理想。

2.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

自改革开放和打开国门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后逐步开阔视野思维,并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方面加大了研究力度,但基于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匮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趋势,结合以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继续探寻提高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水平的方案,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作用价值,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企业必须树立“合作共赢”的新思维,摒弃“闭门造车”的传统观念,积极加强与其他其他的交流合作。企业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优势,并借助这些优势加强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及新技术的学习。比如借由线上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积极学习这些企业在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并从中提炼适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策略,为本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制度建设积累智慧和打好铺垫。同时,企业应当学会分享,在吸收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将自身总结的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企业进行学习和研究,从而共同提高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质量和效果,一起构建良性的竞争环境。由此可以实现“集他人之长长于己”,快速破除本企业在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上的瓶颈,切实提高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质量和效果。其次,企业应当把握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精髓,积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深刻思考融合现代化技术、预算管理系统与业绩评价体系的办法,实现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高度统一。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深刻认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不是简单地借助现代化技术构建的新型管理模式,也不是片面地调动全员参与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工作。需要依托一套完善的考评指标,更加适应的考评内容和方法,让每一个预算人员都能在预算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作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预算管理系统,以及统一软件应用标准,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围绕预算管理系统的功能规划所需人员的岗位权责、工作制度、人员素质发展及能力构建等内容。依托更加明晰的工作权责,结合公平、公正、透明的业绩评价方式,合理选拔和任用预算人员,使更适合预算的人才走向工作岗位,进而解决当前预算人员不足或预算人员冗余的情况。最后,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构建与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科学的预算方案设定制度。比如要求预算人员从预算内容中找寻企业发展规律,通过参考上一年度、上一季度,乃至上一个月的预算内容,分析预算方法是否合理,并在此基础上充实和调整预算编制内容。结合近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可行性强的预算操作方案。二是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和惩处制度。上文提到各部门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配合”“消极怠工”等行为,而为了保证整体预算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明晰各部门的权责,明确各岗位工作的职责与义务,依托严格的监督与考核的方式,结合部门业绩和个人业绩评价结果,对部门及人员没有及时完成预算任务的行为进行追责、问责,从而对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把关,提高各部门及人员的交流协作意识。

3.健全监管机制,提高工作执行力

在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制度体系后,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监管工作,将提高工作执行力作为重点,才能确保各项制度要求得到精准落实。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企业应当树立全员监督和管理意识,以此构建“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监管局面,避免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情况的发生。针对预算管理方面的监督,企业应当在强化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相对应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机制,在最大限度上发现和弥补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当增加人力、物力及财力,加强预算监督技术的研究力度,及时设置完整的监督要点和调整监督执行策略。特别是在各个预算管理环节上,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充分发挥人和技术的作用,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比如出现资金风险问题时,监督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上级领导如实汇报情况,并与相关管理部门交涉,快速制定风险管制方案,以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风险扩大化,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在特殊时期,企业还要重视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设计全面监督、重点监督、特殊监督等岗位,合理组织人手开展监督工作。针对业绩考核方面的监督,企业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文提到当前企业的业绩评价人员主要由财务人员组成,这些财务人员本身也是考核对象,他们一旦有了考核权利,势必对业绩评价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系最为密切,其业务内容直接反映着各部门的经济发展情况,所以让财务人员参与业绩评价工作也是不二选择。但为了避免员工产生消极工作情绪,防止员工敌视业绩考核工作,企业应当加强业绩评价监督机制建设。为了保证业绩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科学性,企业应当从其他部门中选出一至两名的监督人员参与业绩评价监督工作,以此制衡财务部门在业绩评价考核中存在的“一家独大”的情况,不给财务人员玩弄权术和以权谋私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业绩评价考核和监督人员的时候,不能只侧重于学历、资历和经验的考察,还要关注考核和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业务能力。通过考核上任的考核和监督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权力,同时也要得到被考核者监督。

4.做好引才、育才及用才工作

21世纪是人才和技术竞争的时代,谁拥有素质高和能力强的人才,谁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谁就能跑赢整个行业。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发展亦是如此。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作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其岗位上的管理人员的思想品格、道德水平及业务能力都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为了提高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质量与效果,企业必须做好相对应的引才、育才及用才工作。首先,企业必须摒弃以往的引才观,深刻认识引进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让管理人才流动起来,才能解决当前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中存在的思维固化,工作方式老套、管理执行力差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投加资金,加强管理岗位招聘工作。比如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在网上开辟新的招聘渠道。通过结合企业当前发展情况和自身经济条件,在智联招聘网、58同城网、赶集网等招聘网站上,公布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人员招聘信息,包括岗位薪资待遇、岗位晋升空间、企业文化制度等,以及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任职门槛,以此吸引符合基本要求的人才来企业应聘管理工作。再依托完善成熟的选拔机制,实现优中选优,使企业快速聘用到素质更高、能力更强、品格更好的管理人才,以此带动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其次,企业应深刻认识基层员工在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基层员工作为预算管理的执行者和业绩评价的主体对象,其思想觉悟、道德情操、业务能力更是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层。也就是说,提高基层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等同于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动力。因此,企业必须做好育才工作,依托更多次数、更高层次的培训学习活动,引导基层员工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以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环境,创造个人价值。比如企业可以加强与高职学校的合作,组织基层员工深入校园学习岗位技能应用的理论知识;也可以聘请业界大师来企业进行指导,教授最新的思想和工作技能等。基层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上进心、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自身业务水平,更利于提高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能片面地利用惩处制度规范员工学习,不能忽视激励制度的作用,以免员工失去学习热情,产生抵触情绪,这反而更易造成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所以,企业应当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关注员工的需求,体谅员工的不足,依托宽松的学习环境和适当的考核方法,让员工愿意接受考核,从自身的角度上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最后,企业在完善引才和育才工作的基础上,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用才上。只有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将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企业合理引入“能者上不能者下”的用人理念,给予所有通过培训和业绩考核,且思想觉悟高的员工提供晋升为管理者的机会,以此激发员工的上进意识,构建良好的竞争环境。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现任预算和评价管理者的工作意识,还能带动全员提高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企业应当提高全员对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认识,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做好引才、育才及用才工作,才能切实提高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工作水平,使二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价值,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业绩评价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