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路径探讨

2022-12-28 13:18陈紫燕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营国有企业制度

陈紫燕

(南宁市东沟岭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国有企业承载着至关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情况下,国有企业也随之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应该如何作出反应,进而促进自身发展,是其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效应对挑战的方式,就是做好自身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以期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保证自身能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针对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情况,国家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规定国有企业内部必须严格控制贪污、行贿的不良作风,时刻牢记风险防范,并不断优化内部的评价标准,进而达到其内部结构要合理、体系要完善、制度要衔接有序等目标,从而充分保障国有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组织建设中,内部控制是高效且有力的运行机制,但要完全发挥出内部控制作用,就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将内部控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内部控制的高效运行,不仅能实现稳定运营,还能有效避免处理财务报表的不良行为。长期以来,很多国有企业虽然也按要求实施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并且按照制度化的模式进行管理,但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比较陈旧,跟不上改革的速度,所以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没有更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国有企业想要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节奏,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其内容要包括企业目标、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监控等多个方面,实现各业务的统筹化处理,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效实现战略目标

国有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与落实,将业务部、统计部、财务会计部等多个相关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作中的信息沟通,保证各个部门能够紧密联系,发挥出企业的整体经营作用,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国有企业通过实现各部门职能的有效结合,能够统筹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制定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战略发展方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

2.保障财务信息质量

国有企业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保证财务部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也可以实现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采集、记录、汇总,使得整个财务信息的处理过程得到有效监管。在财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就能准确呈现出来,同时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快速得到解决。

3.维护企业财产安全

国有企业建立起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以其为基础实施内部控制,可有效监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各种物资的采购和验收等环节,随时确保采购物资的安全与完整,减少国有企业物资的财产损失,从源头上杜绝国有企业可能出现的私自挪用和浪费等情况,也最大程度上防止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损失的行为出现。

4.切实防范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持久且稳定的发展,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对业务活动的各项风险进行预判和控制。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下,加强内部风险防范,从而控制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通过实施内部控制,经营活动项目中的风险能得到有效评估,而经营过程中薄弱环节也能得到管理和控制,并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从而保障各项业务的高效运营。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控制环境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要对内控制度建设给予更多的关注。国有企业过去的管理模式是以生产为中心,追求最大产量,以获得长远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以生产为重,经营为辅,更加看重项目开发,而并非自身的内部管理工作。当市场机制引入之后,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将生产作为未来的发展导向,在注重效益提升的同时,将原本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型管理。其次,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需要在项目规范运作和完善治理结构的前提之下进行。最后,明确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国有企业要重视对不相容岗位职责的划分,如果相关职务都由一个人承担,那么错误出现并被掩盖的可能性就会一直存在。国有企业的会计记录和财产保管、业务经办和会计记录等这些工作都是不相容职务,国有企业要懂得对职务如何进行清楚划分,才能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供保障。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也是国有企业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市场环境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国有企业要让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风险管理是不能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风险管理是否做好,直接关系着财政资金价值是否能获得增值。就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来看,针对风险评估的相关制度建设并不健全。其主要原因,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知仅停留在形式上,并没有有效落实;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有限,对风险的种类认识不清,对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缺乏深入剖析,故当风险出现之后,很难进行有效应对。同时,国有企业应对风险的预案覆盖面不够全,针对突发问题往往不能给出有效的应急处理。另外,国有企业的分析监控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即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管理体系还是沿用旧的模式。

3.信息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基本实现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管理的目的,国有企业亦是如此。实现管理和运营的信息化,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国有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将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完善。但是在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时,国有企业会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规划出合理的信息系统,使得信息资源得不到最有效的处理,导致重复劳动,管理效率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开发不太符合企业动态化的要求,信息系统并不能实现对企业发展的有效管理,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很难被察觉出来,使得企业管理者在做决定时不能给出最有效的决策。此外,当信息系统建立起来之后,还需要在安全保障下长期运行,但部分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并不到位,使企业一直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其核心竞争力也难以有效提升。

4.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机制主要包括内外两个部分。一方面,内部监督一直是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在国家财政部门的监督下,一般会建立相关的内部监督机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内部监督机构并不是一个单独部门,而是企业其他部门的附属“职责”,内部监督没有独立性,导致国有企业的控制监督工作相对不够高效。在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不能发挥的前提下,内部控制管理就会出现滞后,企业也很难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外部监督也是内部控制监督能否有效进行的要素之一。受企业委托,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进行有效审计。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往往会将重点放在财务报表的审计上,相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审计不够重视。

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路径

1.优化控制环境

要做到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环境优化,需要从企业人员入手,通过培训让其具备内部控制意识,并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发挥带头作用,不仅严格遵守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而且按照制度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要科学建设起组织机构,优化各个部门人才,促使部门人才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不让内部人才身兼多职,严格把控人员的工作质量。国有企业内控环境的另一个组成要素是内部人员的专业能力。作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基础,内部人员的综合能力是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一直重视的工作。通过选拔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对他们的专业提出更高要求,将入职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促使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获得整体上的素质提升。除了提高入职员工的能力要求之外,国有企业还要加强对已有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做到企业的内部高效培训,还应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将其奖励给企业的优秀员工。当接受培训的员工回到企业之后,要求他们加强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指导,将所学知识真正发挥到企业的经营环节中,与管理层一起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每位工作人员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最大程度上体现出人员岗位价值。

2.制定维护程序

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需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起来,让制度在信息化结合下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更具时代感,与市场发展需求相一致。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借助于先进技术,让内部控制始终能发挥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作用。国有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内部控制维护工作,把人力资源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内部控制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将人力资源引入信息系统设计中,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控制。简而言之,企业的战略管理要与人员管理整合起来,从而制定出内部控制的维护程序。随着该系统的运行,内部控制在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能更加明显,通过系统的指导和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更贴切企业发展的需求和规划。此外,内部控制制度还应该包括人员的招聘和人才的培训工作,将其纳入系统管理之中,强化企业的用人制度,从而保证国有企业在实现内部控制高效运行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3.建设监督机制

监督体系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对业务过程和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在经营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对任何企图扭曲内部控制制度的冲动行为起到控制作用。监督体系除了监督企业的运行之外,还包含了风险预警体系、系统考核制度、内部审计体系等多项工作的相关内容。比如,内部审核体系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组成之一,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经济的再监督,改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促使其能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内部审计体系也对内部监督的有效机制加以强化,将原本内部审核的工作重点从纠错转向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处理,并且评估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建立完善。为了让国有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工作更加高效,还能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国有企业除在内部设立相关部门之外,还要健全外部的监督机制。通过选择信誉度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处理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如果在监督环节发现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就要给出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和影响程度。当会计师事务所认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就应当给出整改方案,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经营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4.加强风险控制

国有企业要实现战略发展目标,除了加强内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之外,还要做好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以夯实内部法务管理的基础,也能让企业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具体而言,企业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打造自身内部的专属文化,确保风险防范机制能有效运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要不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做到对风险防范环节的监督,增强内部管理的规范性,让风险管控能渗透到各项经营业务之中,对导致经营业务风险产生的因素加以严格控制,在控制风险过程中逐渐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保证企业实现长远高效运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对国有企业提出的要求,不仅在提升业绩指标上,还要能实现战略目标,最大化挖掘发展潜能,始终保证在市场上有核心的竞争力。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注重建立内部控制相关各类管理机制之外,还要以风险防范为方向,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高效建立,同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建立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风险,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经营国有企业制度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