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诗教观对高中古诗教学的启示研究

2022-12-28 11:48李忠东
文教资料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古诗高中语文诗歌

李忠东

(广西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一、“兴观群怨”诗教观内涵解读

1949年,“语文”首次以课程名称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在中国古代并无“语文”这一说法,古人秉承的“诗教”与“文教”与当代的语文教育基本相近。孔子确立了诗教性质,并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古代诗教课程是以孔孟儒学的育人标准,以《诗》的审美趣味,净化美化学习者的品德情操与历练涵养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的母语教育实践过程。[1]《诗》即《诗经》,孔子倡导学习《诗》中的处世之道、圣人之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并在积极的诗歌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言语能力。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兴”即《诗经》六义中的赋、比、兴,包括诗的艺术手法;“观”即学诗、采诗中培养观察力和认识力;“群”即倡导在学诗中积极交流与沟通,以提高合群意识,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怨”即借学诗表达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培养人在交流沟通中的方法、态度。

二、“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

现代语文教学推崇语文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上与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实践过程与教育功能上有所契合。“兴观群怨”诗教观对高中古诗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高中古诗教学应当摄取并焕发其积极教育意义,辨析并明确古诗教学价值,优化古诗教学程序,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兴”:提高联想力、表现力

“兴”即《诗经》六艺中的赋、比、兴,指诗的表现手法,倡导在学习情境中培养学习者的联想力与表现力。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习者在语文学习中提升与发展思维品质,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联想力和想象力,通过对情境的感悟,在感悟诗歌艺术手法的过程中,内化诗歌的情境美、语言美、建筑美,以此达到提高表现力的目的。阅读联想力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探求诗歌意蕴,获得审美体验的手段,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调动形象思维,在学习情境中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基于文本细读,发挥联想力与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初感悟与体验。表现力则要求学生在文本细读与理解中,在情境熏陶与感染下,获得文学阅读体验的同时,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力与表现力,如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写作文学短评。[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阅读联想力,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会运用阅读想象力,以获得阅读体验,感受文学的语言、形象、情感美,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

(二)“观”:培养观察力、认识力

“观”即学诗和采诗中培养观察力和认识力。古人写诗在写作缘由上或借景抒情,或借古讽今,或直抒胸臆,或缘事而起,在选材上包罗万象,同时古人善用诗来针砭时弊,记录生活,议论政事,情感交流,因此读诗、采诗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与认识力。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感知,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认识达到这一目标。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收编的古诗既有先秦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品如《静女》,也有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的代表作,也有明清的代表作。教材收录了题材广泛的古诗,有借诗歌表达对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短歌行》(曹操),有通过描写歌女悲惨身世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感叹和自身失意的、感慨的《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也有反映战士共御强敌的《无衣》。高中古诗学习方式多样,既有精读课,也有略读课,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古诗词诵读”板块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积累。学生通过对古诗中的典型意象、人物形象、社会民俗、政治制度等有深入地认识了解,可以提高观察力和认识力,丰富阅读积累,提升阅读感知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古诗教学中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对人物形象特点、写作背景、典型意象、情感主题等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认识力。

(三)“群”:锻炼合群性、社会性

“群”即倡导在学诗中积极交流与沟通,以提高合群意识,培养交流沟通的能力。孔子提倡一个人不仅要和贤才交朋友,还要通过读诗广交朋友,由此可见孔子对“群”的高度推崇。随着时代的变革,“诗教”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诗经》,演变到现代语文教学,“群”则可以理解为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与社会互动,在学习共同体之间进行表达与交流,习得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意识,锻炼其合群性与社会性。当代语文教学同样也积极倡导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掌握表达与交流的要领,习得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意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高中语文学习分成18个学习任务群,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围绕语言和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科学论著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4]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合群性和社会性的培养,在古诗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巧设合作学习环节,适时引导,促进学生彼此协作共处。

(四)“怨”:涵养交际力、价值观

“怨”即借学诗表达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培养人在交流沟通中的方法、态度。儒家倡导人际和谐观,要求在人际交往中,遵循“和仁礼中”的道德准则,以仁爱之心与人交往,以礼规范自己的行为,交流方式恰到好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古人的交际礼俗沿用至今。当代语文教育同样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能够根据语言情境和交流对象,文明得体地表达与交流。同时,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悟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净化美好心灵,涵养思想品德。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明确提出要求师生结合具体作品,学习有理有据地发表意见,阐发主张。可见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交际力和价值观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当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明晰单元教学培养交际力中的哪方面,结合课文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方法,涵养价值观。

三、“兴观群怨”诗教观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一)“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提倡通过《诗》的表现手法,创设适合学习者抒发情感、体悟诗情的情境。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要求语文课堂注重情境创设,沟通诗歌内容与学习者情感体验的关系。创设情境以导入新课,有助于引导学习者在学习诗歌之初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缓其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导入新课。现以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氓》为例做简要分析。

《氓》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诗歌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讲述了与男子从相识相恋,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心路历程,其感情经历从初相识的喜欢,到沉溺爱情,再到冷静决绝,展现了旧社会男尊女卑的婚恋观,体现了女子敢于反抗世俗的勇敢形象。《氓》的教学重点之一即明晰故事发展脉络,感悟人物情感。该诗以四言形式展开叙述,出现较多古今异义词与多音字,字面意思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在初读环节把握诗歌故事发展脉络,体悟诗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氓》的故事小短片,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故事情境中,以第三视角去了解这一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并在短片中穿插配乐诵读的片段,以此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发展脉络有所了解,感受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导向性地阅读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导入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该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并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再次明晰故事发展脉络,让学生体会和感受诗歌的情感,最后通过课堂提问引导以复述该故事情节。

(二)“观”:观察体认,研读文本

“观”即观察体认,要求学习者通过学《诗》去领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和掌握体悟、观察事物的方法,并提倡通过采诗和写诗拓展人文视野,丰富人生经验,积累古诗常识。现代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主动感悟与交流,通过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在研读文本的时候深入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文章主旨、艺术特色等,丰富文学积累,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与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形式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感受与理解文学形象,在研读中提高阅读感知力与阅读理解力,形成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理解。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做案例研讨。

《归园田居(其一)》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该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6]该单元语文要素切合“观”的要求。作者陶渊明在诗中阐述从哪里归田园,为何归田园,归何处田园,描述归田园后的闲适生活,展现内心对世俗的厌恶情感,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基于“观”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可以将诗歌的创作缘由作为教学切入点,并在释义的过程中重点讲解重点字词,如尘网、樊笼、羁鸟、旧林等词,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在深入研读文本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题眼进行导向性解读,结合多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从哪里归”“为何归”“归向何处”“归后的结果如何”。例如在分析“归向何处”这一问题时,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展示“方宅”“草屋”“村庄”“炊烟”等图片,引导学生感悟与体察这些图片所体现出的闲适生活,丰富他们对文学意象的感知与理解能力。

(三)“群”: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诗可以群,即通过诗的交流和沟通功能帮助人们达到群体和谐的状态。[7]“合作交流,深入探究”不仅是“群”的教育追求,也是当代语文教育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更是我国育人目标的要求之一。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当代语文教育提倡教师应当组织与开展合作研究环节,提升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交流技能,鼓励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协助,共同探讨,交流讨论,展示交流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文本特点,基于学情,巧设问题探讨环节,引导学生在合作探讨中激发问题意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分享、沟通和协作。以《蜀相》为例做案例研讨。

《蜀相》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该诗作者借诸葛亮功业未就而身先死来感慨自己壮志难酬而鬓已先斑白,表达了位卑而未敢忘忧国,胸怀祖国、心系百姓的忧国忧民之情。该课文的重难点之一为体悟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与敬佩之情,把握杜甫忧国之思与爱民之心。在处理课文重难点之时,教师可巧设问题,启发并组织学生思考“对于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情绪,从哪里可以看出?”接着再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尾联的英雄是指谁,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是这样的?作者对诸葛亮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从诸葛亮和杜甫二者在人生抱负、遭遇、命运结局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入和课堂合作探究,解决课文的重难点问题,明确杜甫与诸葛亮有相似的人生遭遇和命运结局,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借诸葛亮功业未就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忧国忧民之心。该教学环节较好地处理了教学重难点,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怨”:得体表达,德育启迪

“怨”即得体表达,通过学习《诗》获得表情达意的能力与方法,要求学生在学《诗》的过程中对文学形象和背景进行针砭时弊,能够做到观点鲜明,辩证看待,情感直白,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怨”对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够根据语言环境与交流对象,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同时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时,坚定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表达交流中客观分析与客观表达,做到得体表达,直白明了。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染,在教学中注重发挥语文德育的重要性,涵养学生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古代叙事长诗,讲述了一桩爱情悲剧,人物形象鲜明,有软弱妥协的焦仲卿,善良、温柔、勤奋的刘兰芝,也有性情暴戾、趋炎附势的刘兄,更有刚愎、蛮横的焦母,同时诗歌还对当时的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进行了批判。学生对于爱情诗的学习容易代入个人情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与点评时容易主观,或过于悲愤与偏激。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一首古诗时,应当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客观评价人物,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理性辨析。此外,在学习其他古诗的时候,教师也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客观评价,涵养品行。讲授《短歌行》则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曹操功业未就的原因,学习曹操树立雄心壮志。讲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权势的蔑视。讲授《氓》时,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辩证看待古代男尊女卑的婚恋观,培养良好的婚恋观。

四、结语

古诗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增进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修养和文化品位。“兴观群怨”诗教观在时代的流变中依旧具有当代教育意义,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诗歌内容,基于当代语文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在古诗教学中融入“兴观群怨”诗教观,传承和革新古代教育理念,焕发其当代教育价值,建构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程。

猜你喜欢
古诗高中语文诗歌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歌岛·八面来风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