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索*

2022-12-28 08:29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彭竹秦名连李楠柯
区域治理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支部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彭竹,秦名连,李楠柯

“三会一课”制度作为我们党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良传统,不仅是广大党员同志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高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认识的基础平台和重要载体,还是基层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抓手,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

一、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化的现实需求

“三会一课”是我们党在百年筚路蓝缕的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衡量党的基层组织运行状况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情况的重要标尺。从党员个人层面来说,“三会一课”规范化,可以提供党员思想觉悟提升的重要养分,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合格党员教育深入党员内心,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自觉地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看,“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可以使基层党组织的重大决议得到充分有效的探讨,统一思想,做出部署。同时,支部会议的定期开展,对于党内民主的发扬,坦然面对批评、监督,有总结经验、查缺补漏的重要作用。因此将“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化坚持落实到基层,直接关系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

从“三会一课”的历史发展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1847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要求支部以及同盟盟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召开会议。此后,列宁也曾指出党员应该遵循党内组织纪律,积极参加党内活动,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严格按照马列主义建党学说进行党内组织生活的开展,并结合中国实际,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的会议制度。就算在险境重生的革命战争时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现实的挑战仍然遵循党章,尽可能地将党的会议制度规范化、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党课开展推动党的教育管理落细落实。正是在坚定地理想信念支撑下,在无数英烈的浴血奋战中,在有组织有纪律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才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但是,富起来之后还面临着强起来的历史任务。在经济高速发展后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多重影响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而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管理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建党初期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九千多万人的中国第一大党,庞大的成员数量、行业部门职责的细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党内规范化建设及党员教育管理难度愈发突出,面临的时代考验愈加艰巨,因此作为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抓手的“三会一课”规范化探索很有必要。

二、剖析“三会一课”规范化的时代考验

“三会一课”的规范化对于党内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时代的发展使得“三会一课”规范化的难度大大提升。面对“三会一课”规范化的时代困境,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进行自我革命。

(一)社会环境带来的价值观念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在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不断调整,人们的生产生活观念也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深刻变化。在“三会一课”的执行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党员自身利益的实现日趋多元、与党组织的联系趋于弱化,党员对于组织的信赖感和依存感逐渐降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堡垒作用,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比如,高校基层党支部中的教师基本都具备了较高的学历水平,有着比较充沛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而科研和教学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高校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自然占据了高校教师的工作重心,相应的与基层党支部的沟通交流相对较少;与高校基层党支部相对的,知识程度较低的农村基层党支部而言,党员的知识水平大幅降低,虽然没有过多的脑力劳动占据生活,但是忙于生计的身体劳动却占据了他们的时间、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对于基层党组织的认可和信赖较弱;而处在企业中的基层党员同志,部分深受市场经济、市场竞争价值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成败与否全靠自己的心态,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

这些现象都充分表明,我们不得不正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得不直面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局限于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党员多样化思维的需求。不可否认,作为党员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确实需要具备先锋模范作用,确实需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但是这都是对于党员个人的要求。立足“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时代问题,切实地意识到,基层党组织重任在肩,基层党组织同志必须强化服务理念,为党员同志提供实实在在的思想引领、觉悟提升甚至是更多的政治关怀。

(二)党支部对于“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建设力度薄弱

从组织形式层面来看,基层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开展存在会议形式较为单一,党课内容较为枯燥的问题。在会议、党课学习过程中,支部多以宣读文件和传达精神为主,基本遵循“书记一人说、党员泛泛听”的单一、枯燥的说教形式。部分基层党支部在组织“三会一课”时如果缺乏引起共鸣的议题,较难吸引党员同志的关注度。甚至出现内容随意、按部就班宣读文件的现象时,党员同志的关注度、获得感又会进一步降低,循环往复,使得“三会一课”最终沦为纸上谈兵的空洞说教形式。此外,部分基层党支部虽然也在积极开展外出实践学习活动,但是可能外出考察学习也存在为实践而实践、为外出而外出的情况,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甚至可能导致学习目标过高,学习过程繁琐,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思想上不重视,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可能导致“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从组织效果层面来看,“三会一课”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缺乏常态化状态,要么不开,要么随意开,要么开设主题没有得到强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三会一课”的规范教育作用。此外,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监督管控力度不强,支部联系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较少,群众、甚至是一般党员同志对党支部工作了解不深等情况。具体在实际的组织生活中,体现为基层党组织检查考核力度薄弱、考核结果与党员自身实际利益关联不大,在组织生活会中,没有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会议效果。这不仅是党员自身的因素,同时也是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缺乏,会议制度执行权威性缺乏的影响。“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化效果达不到预期,不仅不利于组织党员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议入脑入心,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导致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的淡化。

(三)支部党员主体性作用有待增强

截至2021年6月,共产党员网统计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从1921年中共一大上的五十多名党员至2021年的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对于我们确保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出巨大挑战,对于我们党的教育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三会一课”作为党员管理平台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愈发严峻。

从支部书记、支委委员工作角度来看,一方面机关党务工作缺乏吸引力。对于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党务工作者的职位待遇机制和相应的考核奖励激励较为薄弱,并且,支部成员普遍存在一岗双职的情况,不仅面临行政考核、部门考核的双重压力,同时,在业务与党务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时间分配冲突。另一方面,基层党支部书记职位荣誉感较弱,吸引力不强,所以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日常工作中,工作重心普遍向业务倾斜,对于支部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对于普通的年轻党务工作者而言,虽然可做支委参与党务工作,但是普遍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基本素养,在教育管理资历的历练上还有待提升。

从支部普通党员同志角度来说,对“三会一课”制度认同不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待提升。虽然,客观上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形式主义、“三会一课”的会议决议功能不足,管理松懈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确实削弱了党员的获得感、认同感,削弱了党员对党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党员拒绝参加支部“三会一课”活动、拒绝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拒绝遵守基层党组织纪律的原因和借口。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从思想觉悟上进行提升,更要从实际工作中、日常行为规范中加以体现,把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

三、提高“三会一课”规范化的发展效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需要从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开始,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地强化、夯实党的建设基础,使“三会一课”规范化成为建设常态,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党员同志常学、长效的扎实平台。

(1)从顶层设计入手巩固管理地位。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巨轮不会因为谋项任务的停滞而停滞,作为生活于社会实际中的,实事求是的党员干部,需要积极适应时代变革,努力探索“三会一课”教育管理的新形式、组织生活的新模式,做好基层党支部的顶层设计,从内容取材的创新上寻找突破口,进而加强党员同志的管理教育、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走势。

因此,在“三会一课”的实施过程中,基层党委要着重加强“三会一课”内容的顶层设计,从教育内容入手,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借鉴学习实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切实增强党员同志参与“三会一课”的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比如,在议题的选取、党课内容制定及主题实践活动时,结合时代,提升吸引力、增强针对性。充分利用能够感染人、吸引人的案例进行鼓舞、动员广大党员,激发教育管理的吸引力和党员同志的向心力。甚至可以联系退休老党员、优秀党员进行以身示教,以与党员同志们联系紧密的身边人、身边事作为教育案例激发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深入贯彻在教育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深化教育的理念。为此要做好支部基层调研,认真听取普通党员同志的意见、建议,考虑他们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把党员的义务履行跟党员的合法权益保障结合起来,不仅要求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同时基层党组织也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关怀作用,切实维护和保护好党员的合法权益,深化服务意识、强化管理地位。

(2)从制度建设入手改善管理方式。改善“三会一课”固定、刻板的教育形式,在常态化“三会一课”的同时,增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生动有趣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贯穿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比如采用“套会”形式,在召开党员大会的同时召开职工大会,既提高了效率,也加强了党员同志与普通群众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激发党员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或者可以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开展“三会一课”。在落实“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为了会议而开的会议,规范化只是一种形式,但不是目的。“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教育管理党员同志,所以尊重党员同志的生活逻辑,地点、距离不是问题,只要能够充分进行探讨,一定程度的线上会议或许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从效果上,立足考核评议机制,科学、全面的评价党员,强化民主测评评议结果的运用。在考核评议中,对党员同志的工作表现做出客观的考核评价,达到教育管理目的。与此同时,对经过评议得出结果需要加以强化,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相关奖励基金的设立,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合格党员进行鼓励,不合格党员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谈话,作出相应的处罚。全方位、多角度改善管理方式。

(3)从基层调研入手提高管理能力。好的制度是要建立在受众接受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三会一课”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在坚持原则不动摇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还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真正使“三会一课”规范化落地生根,达到教育管理目的。

为此,在基层党组织发展力量壮大后,可以考虑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和激励保障机制。比如根据基层党支部党员职业构成情况,调研党员同志参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的痛点、难点,进行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教育管理目标、重点和要求,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把制度刚性与人性柔性结合起来,把简便易行与务求实效结合起来。对贫困党员重帮助、对富裕党员重引导、对老党员重关心、对年轻党员要重培养、对支部班子成员重提高、对后进党员重转化、对流动党员重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效果。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简单粗暴地以纪律要求党员,“三会一课”制度纪律性固然重要,作为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先锋引领作用也很重要。但现实的问题是,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如何在兼具纪律性的同时立足自身,立足实际,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断自我革命,切实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从顶层设计入手巩固管理地位,从制度建设入手改善管理方式,从基层调研入手提高管理能力,切实推动“三会一课”规范化的科学发展或许可以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基层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夯实我们党的领导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开路先锋。

猜你喜欢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加强和改进“三会一课”,哪些原则不能丟
“三会一课”: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必修课”
“三会一课”制度的渊源与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