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悦铭 牛玉宏 林 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1]。作为国家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供给源头,是科技成果创新与转移转化的重要枢纽,是医学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2]。通过建设发展,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任务,在解决国家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重大和关键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案,为卫生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结合上海市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建设成效,认清形势、谋求规划、制定措施,为提升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产出标志性成果、培育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目前,上海市已建有14个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复旦大学的有9个,其中有6个设立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依托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有4个,分别设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个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根据研究方向,应用基础类重点实验室9个、转化应用类4个、政策研究类1个。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上海有4个重点实验室获得“优秀”,占全国优秀类的比例为21%;其余10个为良好类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作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强调和突出重点实验室在上海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和核心地位,从发展思路、能力建设和科研任务等方面给予指导和规范化监管。根据上海医学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个别重点实验室立项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和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获得行政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作为依托单位,学校层面成立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从制度、经费、人才、研究平台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国内外合作交流的条件;依托建设医院是支撑和保障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主体,在人力资源、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实验室空间等硬件和环境条件等方面提供切实的资源保障。重点实验室建设各方各司其职、理顺关系,形成了和谐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在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上较好地形成合力。
建立并不断完善有利于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运行机制,在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科研功能、考核办法等进行组织、实施、管理与评价,提高重点实验室整体效能。部分重点实验室推行临床学术型课题组长(PI)负责制,仪器采购和经费支出等方面由课题组长负责,保障领军人才科研活动顺利开展;一些重点实验室所在医院设立院内基金对从事科研和教学人员提供津贴及成果奖励,并设立带薪科研假期,鼓励带薪脱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加强专职科研人员队伍培养力度,通过制定重点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每年选派优秀人才出国交流学习,了解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进而激发灵感,促成诸多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3]。复旦大学通过设立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优秀的国内外高层次访问学者来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有效提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水平;实行对外开放的工作机制,通过设置开放课题支持兄弟单位与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对课题负责人提供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上的支持。各重点实验室均严格按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认真落实各项建设任务,实现建设目标。依托单位每年进行考核评估,并以此调整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资源配置。
各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重点关注国家重大问题和政策需求,明确自身功能定位与研究方向,围绕其重点领域、重点方法进行攻关,以问题为导向,整合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同时,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突出基础研究对临床疾病诊治的作用。部分重点实验室加强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技术标准与规范,如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建立糖尿病风险有效评估方案,制定运用并且推广国际公认、国家认可的临床诊疗指南;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编制卫生技术评估规范指南,为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工作的科学、规范开展提供示范与指导。
作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重点实验室需要具有自身鲜明的文化烙印,从工作环境、学术氛围、学术精神等不同层面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各重点实验室注重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高度重视优质文化氛围的营造,以科学家精神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志向,导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科研榜样,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培育奋斗进取的精神品格[4]。引导重点实验室做科研诚信的表率,推动建立容错机制,注重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增强重点实验室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加强规范化管理,由依托单位提供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目前,各重点实验室运行和发展已显现良好态势,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有3位为两院院士,占比21.4%;实验室固定人员中,博士学位人数最多,占比91.7%,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分别占比4.7%和3.6%;职称方面,以正高级为主,占比71.2%,副高级和中级及以下分别占比18.7%和10.1%。2018-2020年,各重点实验室共入选厅局级以上人才培养计划46人次。其中,以省部级人才计划为主,占比58.7%,国家级人才计划占比21.7%。国家级人才计划主要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近3年,实验室共培养研究生1 205人,培养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博士研究生655人,硕士研究生550人,已逐渐成为吸引、培养、稳定及孕育科技人才的摇篮[5]。
近3年,各重点实验室科研水平逐渐提高,科研能力逐渐增强,科学研究发展迅速[6]。新增和在研的科研经费年平均3.15亿元;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0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最多,占比66.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项目居第二,占比6.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占比2.6%。这说明当前重点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仍主要依赖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方面,各重点实验室发表SCI论文1 446篇,年平均增长9.8%。科研项目奖励方面,重点实验室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获得省部级奖励11项,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专利方面,共申请专利78项,年平均增长33.3%,授权的专利共107项,年平均增长11.8%。
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2018-2019年,各实验室共参加国内会议497人次,参加国际会议220人次,出国留学、讲学及进修64人次,专家学者来访251人次。与2018年相比,2019年学术交流人数均显著增长。重点实验室通过交流研讨、高级访问学者制度等,为开展深度合作创造更多机会,努力搭建多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团队成员具有国际视野,始终充满创新活力[7],进而提升实验室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有87个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已建14个。已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整体建设规划的实验室应强化统筹部署,凝聚学科特色与优势力量,优化组织模式,实行多方保障。而对有潜力申请成为新一批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的单位,应重视前瞻布局研究,加强前期培育并保持稳定的前期投入和支持,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等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支持,共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是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部委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补充和后备力量,应以区域布局与专业布局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家卫生重大需求,从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领域)中选取评估优秀的实验室进行重点培育,为争取新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
目前,上海市已有多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同时受到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等学科建设计划支持,促进了多个优势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下一步需要对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学科方向布局进行梳理、调整,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突出重点,谋划在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转化应用类重点实验室;按照疾病领域建设,兼顾平台专科、共性技术、公共卫生等,鼓励建立疾病预防新措施、诊治新方法,探索疾病发病致病新机制,鼓励学科交叉和前沿技术研发转化;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面向重大需求,关注新兴交叉学科,促进领域、区域均衡发展,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领域基础研究方面做好长远规划布局,搭建好基础和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
重点实验室要提升科研生产力、影响力,离不开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的科研团队。对于高层次领军人才,应树立国际化理念,把吸引、聚集世界一流人才作为重要任务[7],探索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培养本地实验室带头人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以实验室带头人为核心,培养和凝聚一批学术骨干和青年拔尖人才,打造具有创新意识、领先水平和标志性影响的科研团队[8]。加强科学实验技术支撑队伍建设,稳定一批高水平实验技术人员。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从人事聘用,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为创新团队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从事不同性质科学活动的人员采用分类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团队人员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国内同行业重点实验室在评估中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而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重点实验室的竞争目标应是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我国科学技术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努力。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应助推组建长三角重点实验室联盟,可按照交叉领域以及相同或相近领域两种模式组建创新联盟[9],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重点实验室。希望通过联盟的组织和引导,共同提出前瞻性基础研究方向,协同开展共性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促进科学资源开放共享,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