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军 邢亮 王震宇 王娟 咸跃
(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02)
体育产业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和内容之一,走进新时代,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山东省作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新兴体育业态发展的重要高地,在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下,体育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离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差距。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的关键阶段。本文在全面分析山东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基础上,探索山东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以此为加快推动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山东省体育发展总体保持上升态势,山东省体育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1980.79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466.55亿元,增长了1.25倍;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606.74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968.5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06%,远高同期GDP增速,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达到1.45%,对山东省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显著提升,逐渐成为支柱性的经济增长点。
截至2019年,山东省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25578家,规模以上体育制造企业达到237家,限额以上体育产品批发零售企业72家,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数45.1万,31家体育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体育产业户数和注册资本在山东省十大高成长行业统计均列第二位。
成立山东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山东省体育及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国家体育用品竞技器材检测实验室、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省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入选省级“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体。组建胶东经济圈体育协同发展联盟、沿黄九市体育产业协作联盟,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以及黄河沿线、大运河沿线体育产业区域协作取得积极进展。
山东省出台各类体育产业政策、规划、发展报告30余项,制定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十项措施,归口发布21项体育地方标准。设立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山东省体育惠民消费券。完成山东省体育产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和首次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启动山东省体育产业重点行业监测。国家体育总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订 《共同推进体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山东创建国家高端体育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近年来,山东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体育产业规模、结构、效益距离高质量发展还有明显差距,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山东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要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后疫情时代人民群众主动健康意识整体重塑,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更加迫切;健康山东、体育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持续推进,体育产业将深度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服务国家、省重大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体育产业新变革,加速体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体育产业发展创新动力更加强劲。
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体育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本体业态总体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够完善;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受到制约;体育产业区域关联度和互补性不足,协同协调联动发展合力尚未形成;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创新平台、金融服务、行业统计等尚难适应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体育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水平,加快推动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体育商贸、体育会展、体育文创、体育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体育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大企业技术更迭、工艺优化、装备升级力度,支持智能体育制造产业园、工业园建设,引导上下游体育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配套集聚优势,拉长增厚产业链条,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加快推进体育制造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体卫融合,进一步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进体教融合,完善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积极引入专业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培训机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参与青少年体育培训。加强体旅融合,制定山东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快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精品线路和赛事。
(3)培育数字体育产业。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出台推动数字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体育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打造数字体育经济生态。加快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培育智能运动、在线健身、网络赛事、线上培训、沉浸式观赛等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拓宽数字体育服务应用场景。推进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流程重塑、组织结构优化、商业模式变革有机结合。
(1)培育骨干体育企业。
逐步组建省、市级体育产业集团,强化平台支撑、政策集成和要素保障,培育若干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领航体育企业、独角兽体育企业、体育类上市公司。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联合重组,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连锁发展,提高体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2)扶持中小微体育企业。
设立体育创业基金,支持体育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建设。鼓励中小微体育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产业联盟等方式为龙头企业提供产业链精准配套服务,全面提升供应链协同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引导中小微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梯次培育体育产业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完善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制度,多措并举降低中小微体育企业经营成本。
(3)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发展。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公开竞争方式承接群众体育建设、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技能培训等政府采购项目。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办运动队,支持组队参加国际、全国和省市各类体育赛事。加快培育民办非营利社会体育俱乐部,鼓励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优先优惠向承担青少年体育培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社会体育俱乐部开放。
(1)提升体育场地设施品质。
以体育公园、足球场地、城乡社区健身中心、多功能健身场地等设施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推动场地设施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馆,推广智能健身路径、智能健身驿站、智能步道,依托体育场馆、商业购物中心、体育小镇、运动营地等载体,建设一批融体育、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业态融合互动、功能复合多元、运行高效集约、辐射示范作用强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2)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供给。
聚焦职业、青少年、商业和群众性赛事的多层次赛事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赛事市场化运作水平和品牌价值。加强与国内外各类社团组织、协会、知名体育公司合作,持续引进一批国际国内顶级赛事和单项体育赛事。加强体育赛事文化植入,重点布局一批联动跨域自主品牌赛事活动。推进办赛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建立品牌赛事评估体系和认证制度,提升体育赛事品牌和服务城市价值。实施精品赛事培育工程,以打造百年精品赛事为培育目标,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精品赛事。
(3)做大做强运动项目产业。
加快推进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围绕运动项目产业链全景图稳链、强链、补链、延链,以多层次、多样化运动项目赛事体系为牵引,拓展场地供给、健身服务、赛事开发、技能培训、传媒信息、装备制造等项目产品,做大规模,做优配套,实现产业关联发展。实施户外运动产业振兴工程,重点布局水上、山地户外、冰雪、航空、马拉松、马术、汽摩等引领性强的时尚运动项目。发展以运动项目为核心内容的电竞产业,激发运动参与热情。
(1)完善体育消费政策。
制定刺激体育消费系列措施,以发放体育消费券、现金补贴、免费开放场馆设施等方式,开展体育消费月、体育惠民周等体育消费主题活动,引导体育消费需求释放。健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政策,支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学校体育场馆。支持开发新型体育消费金融支持和服务模式,创新体育消费信贷产品,提高体育消费便利化水平。
(2)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推进传统运动空间向“功能+场景+体验”的沉浸式体育消费空间转变。推广24小时自助智慧健身房,创新发展体育新零售、体育“宅经济”,推动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有机融合,培育发展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举办国际顶级帆船、赛车、电竞等赛事,扩大体育高端消费。繁荣发展夜间体育经济,打造夜间体育消费集聚区。
(1)深化“放管服”改革。
持续推进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理清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经济发展职能边界,完善和优化体育产业政策,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单项体育协会承接运动项目管理,行业标准制定认定,专业技能培训等职能,持续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进程,激发体育市场活力。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努力找准场馆公益性与运作市场化的平衡点。推动水域、空域、森林等自然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依法依规开放。
(2)加强体育市场监管。
推动建立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协作联动工作机制,补齐监管短板,提升产业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协同职能部门完善体育行业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监管机制,探索实施履约保证保险、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强化预收资金安全保障。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体育企业信息公示制度,强化体育企业信息归集机制,健全信用约束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探索设立体育消费纠纷巡回法庭,为群众提供维护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便捷途径和渠道。实施体育及用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
(1)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引导体育企业做精做深国内市场,实现体育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打造跨境产业链。打造集商品仓储、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全国重点体育用品物流基地和采购分销中心,拓展电子商务领域,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营销。
(2)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淮河流域经济带体育产业联盟,加强与京津冀、淮河生态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的体育产业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体育产业项目和体育赛事合作,探索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吸引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国内外体育企业总部、功能性体育行业协会、国际体育会议落户山东,共同开发体育市场与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个涉及多维度多业态的产业,山东新时代体育产业必须理清思路,务实奋进,统筹建设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强化创新要素驱动,增强内生动力,扩大有效供给,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辟合作开放新格局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为中国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样板,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