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慈
粥,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饮食智慧。看似不起眼的粥,其实蕴藏着许多学问,粥的做法可以千变万化,特别是有营养有疗效的药膳粥、滋补养颜的营养粥等。
中医认为粥有助补充元气、健脾养胃,甚至能养颜润肤、延年益寿,是保健养生的良方。由于粥的质感细软,容易消化是其第一营养优势,加上口感顺滑可口,能促进食欲,是病人饮食的首选,若加上适当的营养食材,粥就能为虚弱的病人补充体力。
除了病人,其实老人和小孩都适合食用粥,对他们的咀嚼不会造成太大负担。
一般人吃粥时喜欢配上腌制品,但是站在营养角度来看,鼓励加入一些健康食材,这样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粥由三部分组成,粥底、主料和辅料,通常用的粥底是白粥。
在我国,潮州人的粥多为稀中带软,米粒清楚易见,基本上仍保持了米饭的口感,一般配上佐料来进食;而广东粥则呈糊状,较为香滑顺口,煮法多将原料直接加入米饭中烹煮。
粥通常分成普通粥和花色粥两大类。普通粥即单纯地用白米熬成粥,花色粥则在普通粥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食材,不同的花色粥可有不同的保健调理功效。
粥以有甜味和咸味居多,一般会在最后才调味,这样能确保粥的味道适合自己的口味。
另外,烹煮粥时若要取得香滑细软的口感,可以在烹煮前将白米浸泡在水中半小时至1小时,然后再烹煮。
粥在中华料理中有上千种烹调法。这里就向大家介绍具备调理和保健功效的花色粥。
ABC粥:将萝卜、马铃薯和番茄等食材加入粥底中烹煮,具有维生素A、B和C等营养。
萝卜粥: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干燥、夜盲症、高血压、健胃补脾等。
菠菜粥:增强免疫力,预防口角溃疡、舌炎、助消化,有补血、活血、健脑、利五脏的功效。
胡桃粥:壮腰补肾、敛肺定喘、润肠通便。
大枣粥:补血补虚,健脾胃,改善营养不良及心悸失眠。
何首乌粥:每日服1~2 次,连服7~10 天,间隔5日后再开始下一个疗程。此粥补肝肾,益气血,可治高血脂、肝肾亏损、须发早白、头昏耳鸣、腰膝酸软、大便干结。
菊花粥:清肝明目、降低血压、可治视物昏花、鼻出血、头目眩晕。
玫瑰花粥:最好是脱水处理的小玫瑰蕾,常饮此粥可悦人容颜,皮肤细腻;还可以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胃痛,并有镇静、安抚、抗忧郁之功效。
黑芝麻粥:补肝肾,润五脏。对身体虚弱、头发早白、大便干燥、头晕目眩、贫血有很好的疗效。
山楂粥:健脾胃、散淤血、降血脂、降血压,可治胃脘胀满、腹痛泻痢、食积不化。
酸枣仁粥:安神宁心,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黑眼圈,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核桃粥:滋阴补阳、健脑、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但积热、腹泻忌食。
绿豆粥: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消肿、降脂,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
莲子粥:清热降火、养心安神,可治心烦失眠、健忘多梦,可健脾、增强智力。
扁豆粥:消暑除湿,解毒。
大米小米粥:保护胃黏膜,益气补血。
百合红枣粥:益气止汗,是治疗虚喘咳嗽的食疗佳品。
糯米莲子粥:健脾止泻,益气养心。用于体倦无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遗精淋浊。
豆豉粥:用于发汗,祛风清热,治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而见恶寒、发热、头痛、口渴。
生姜炒米粥:解表发汗,舒散风寒,止呕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稀、食欲不振、畏寒呕逆。
玉米大米粥:益肺宁心,调中和胃,可治心悸、气短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