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王伟
“南鱼北育、南鱼北养”“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走进日照东港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养殖车间观光走廊两侧,密密麻麻的美国红鱼、东星斑、珍珠龙胆石斑、鲈鱼等国内外高档海洋水产品种,在池中欢快地游来游去。观光走廊与养殖区完全隔离,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可供游客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
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以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为样板,不断深化区属国企改革,着力打造示范园区,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全力推动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渔业种业芯片”卡脖子难题。园区成功入选首批“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荣获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园、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山东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示范基地、日照市2021 年度乡村振兴示范企业等殊荣。
“室内循环水养殖车间可以对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溶氧、水温、循环水设备等实行自动化管理。”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工作人员能够远程实时监测水质和循环水设备运行,对养殖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以往,日照涛雒镇沿海区域100 多处养殖大棚和虾池,地下水过度开采,养殖尾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给近海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为解决近海养殖污染问题,实现渔业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提升,东港区通过“退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构建现代渔业养殖核心示范区,合理规划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科学布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区、海珍品暂养区、生态化池塘养殖区、休闲渔业区等六大功能区;同时,融合当地海洋文化、渔文化等配套建设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功能区,成功开发了现代化、示范化渔业养殖新模式。
园区聘请一流设计单位进行规划,引进国内先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生态池塘化养殖标准,建设涵盖缸式高密度暂养区、多宝鱼频控制红心等多功能养殖车间,有效解决传统养殖模式地下水浪费严重、尾水排放不达标、近海污染等难题。目前,已完成450 亩生态化池塘改造和30000 万平方米循环养殖建设。
通过“智慧”管控,创新园区集中供水、集中供热、集中废水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集约化、信息化、自动化养殖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品种养殖向高附加值珍惜品种养殖、苗种繁育转型,水温控制、水质管理补充、饵料喂养等全智能化自动管理,成功打造出渔业养殖种业“芯片”,突破养殖“卡脖子”难题,养殖水源利用率比以往提高30 多倍,单位水体产量提高3 倍以上,成为日照市积极响应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一个养殖池需要40m3水,按传统养殖模式,一天更换6 遍水,用掉240m3水。而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每天只需添加5%~10%的新水。一池水经过过滤、消毒杀菌、生物净化、调温、增氧等环节后循环使用,极大降低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体面源污染。
长期以来,近海渔业养殖业存在创新不强、成果转化率低、研发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为此,东港区通过内部水循环方式,创新养殖、繁育和产出三大模式,有效推动了渔业发展的华丽转变。根据园区实际,联合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建“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现代渔业产业园合作研发基地”,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技术、循环水处理系统设备节能降耗,实现名贵海水鱼类高密度养殖、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无害化排放、循环水系统智慧管控等技术方面的攻关,成功开发出“海水鱼循环水育苗系统构建与应用”项目,实现了生态、高效养殖。
创新繁育模式。针对不同鱼类苗种培育特征,成功研发工业化育苗系统与配套技术工艺,通过精准调控水温、溶氧等各项指标,不断推进多个石斑鱼品种的培育。同时,园区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能够承载的鱼量大约为每立方米50 公斤,是传统养殖模式的3 ~5 倍,从而实现了海水鱼苗种业的高效生产。
创新研发产出。园区建设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具备水质分析、鱼病检测、健康养殖和工厂化苗种繁育研究功能,拥有分光光度计、酶标仪、PCR 仪等先进实验仪器,配合高效研发团队,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开展石斑鱼投喂策略和日常代谢节律研究、河豚投喂策略研究、对虾良种繁育。成功研究出繁育中国对虾无节幼体10亿多尾,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目前,园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共有360 个养殖池,放养石斑鱼、真鲷、黄姑鱼、河豚等高附加值品种鱼,单位水体产量将增加3 倍以上。循环水养殖面积达15000 平方米,投放石斑鱼20 多万尾,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0 万元。
“生态兴渔”是深入持续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海洋强省的有力举措。东港区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按照“人员设备专业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日常管理智慧化”的工作思路,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养殖模式,打造环境友好型养殖样板,在日照地区率先引入石斑鱼进行养殖,开创了“南鱼北育、南鱼北养”新模式,填补了当地海水工厂和养殖石斑鱼空白,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提升了生态效益。
探索绿色养殖。园区开发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利用虾蟹贝的生物协同作用,合理运用池塘养殖空间,发展虾蟹贝池塘立体养殖,提高了池塘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首创日照地区池塘石斑鱼、海参轮养模式,实现池塘全年不间断养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成为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的典范。项目被评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同时,园区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研发工厂化循环水海水鱼养殖,整合、优化智能化转股微滤机、蛋白分离器、生物滤池等设施设备的水处理方式,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海水鱼耗氧水平、投喂频率、最佳摄食量等开展持续研究和攻关。单位水体产量提升到30 公斤以上,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比传统工厂化养殖模式节水30 倍以上,打造了生态、高效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实现了产业降本增效、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