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峰
直观体验指的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感性认识,让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脑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儿童时期最早发育的是和语言、感官有关的区域,而负责逻辑思维的前额皮层则成熟得较晚。因此,利用直观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是开展科学“真探究”的前提。
科学探究往往从问题的提出开始。只有那些能引发学生思考,且学生内心深处渴望解决的科学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换言之,科学问题一定是基于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提出的。那些基础性的直观体验,如推、拉、按等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体验活动,便是引导他们理解问题的有效途径。
科学概念的建构,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会涉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或者不易观察、不易测量的内容。学生只有通过对大量感性认识的整理与分析,将其转化为理性的证据,才能归纳、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实现概念的建构。比如,学生在初次接触“力”“能量”等比较抽象、不易解释的科学概念时,无法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是物体做功能力的大小。传统教学试图通过车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力,通过快速运动的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能量。这表面上是在联系生活实际唤醒旧知,实际上用的仍是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现象,其本质仍是以抽象的现象解释抽象的概念。事实上,教师只需带领学生开展推一推、拉一拉、敲一敲、弹一弹等直观体验活动,即可充实学生对“力”和“能量”的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提出的探究问题显然更有价值。
有时,探究的难点源于个人主观感受的不充分。比如学生在研究杠杆时,“省力”一词是难点。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省力”体验活动(如图1):先在塑料瓶上放一根筷子,一头挂有重物,另一头让学生用手指按住;然后移动筷子,让学生感受手指上力的变化,以简单按压的方式建立起“省力”和“不省力”的直观体验;最后再带领学生对省力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
图1
基础性直观体验活动本身难度不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却能使学生充分感知事物,从而击破探究难点。这些活动更强调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赋予事物意义,而这种理解往往决定了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提出问题的有效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对科学家研究工作的一种仿真。二者在本质上都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但因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不同,这种探究活动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学生的探究活动从现实出发,以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推理,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特征的认知;(2)学生的科学探究有着自我中心化的倾向;(3)学生的科学探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搜集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决定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方法,使探究过程有的放矢;二是为后续的信息处理、结论得出提供事实依据。因此,证据本身的真实性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科学事实证据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以感觉、知觉、直觉、表象形式描述出来的外在经验知识”。充分的全过程体验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获取科学事实证据。
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为例,仅通过食物品尝和角色扮演来让学生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只能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基于表面现象的推测,而对于食物在口腔里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转变,各个结构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学生的认知是不充分的。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分别咀嚼5下、10下、20下……直至食物即将被吞下。同时让他们边咀嚼,边观察食物的具体变化,感受每一次咀嚼具体是哪些结构在起作用。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基础上,逐步发现食物在口腔里的具体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学生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都在直观体验中进行,所获得的科学事实就是他们的亲身体验与感受。这样的体验和感受真实且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搜集的证据也更有深度、更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思考才是真正有价值,且符合学生内心需求和科学探究要求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尽可能亲身经历全过程,并通过深层次的体验获取认知上的满足以及内心的感悟。
随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科学思维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还带有具体形象性,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发生思维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开放性直观体验,是指在一个较容易的任务驱动下,通过积累直观体验而点燃更多思维火花的体验性活动。思维会随着体验发生改变,学习是一个源于体验,并随着学习者体验的不断改变,修正所获得观念的持续过程。开放性直观体验活动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以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磁铁能吸引什么》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学习任务,让各小组在教室里寻找尽可能多的铁制品,把它们贴在设有强磁的黑板上。寻找铁制品本身没有多大难度,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也比较有限。但就是这么一个开放性活动,给了学生充分感知磁性的机会,让他们在自由尝试和体验中点燃了不同维度的思维火花。
生1:水笔的头是铁制品,笔身不是铁制的,不能被吸引。
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1:描述物体的材料时,我们需要精准到具体的部分。
生2:我用钥匙试了一下,发现钥匙不能被吸引。
师:这说明什么?
生2:有时候,光靠感觉去判断物体的材料是不准确的,还需要用实验验证。
生3:我觉得凳脚也是铁制的,但不能被吸到黑板上。
生4:我刚刚用手掂过凳子,发现凳子很重,黑板上的磁铁磁性不够。
生5:这说明磁性是有强弱的。
……
体验学习是一种强调学习过程的非结果本位学习方式。库伯认为,传统理性主义教育方法只关注行为的结果,与之相比,体验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开放性直观体验虽然没有明确的结果指向,但对活动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开发学生潜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体验,积累不同的认知,在研讨中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教师则通过开放性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从自己积累的感性认识中发现新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课堂结束≠探究结束。人类认识自然世界、发现自然规律的脚步从未停止,课堂中的科学探究亦是如此。科学探究没有终点,本质上这是由一个探究推动下一个探究的不断延续的过程。前一个科学探究产生的直观体验,能够激发下一个科学探究的欲望。
学生对自身充分体验过的项目往往带有强烈的主动性和认知感受。正是这种主动性和认知感受给学生带来了强大的探究动力,使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自己开展的探究项目中的问题,在思维提升、能力发展、情感培养方面也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以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改良后的可乐瓶收集空气,经准确测量得知,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25颗绿豆、15根回形针、175粒米粒的质量。这一探究结论事实上推动了下一个探究活动的开始。此时,教师只要再让学生把质量相同的空气、绿豆、回形针、米粒放在一起掂一掂、比一比,学生借助直观的感受、体验就会发现:相同质量的物质,空气掂起来明显感觉更轻;空气的体积明显要比其他三者大很多。这样,学生的思考就将从“空气质量”的探究逐步延伸到对“空气密度”的探究。当然,“密度”的探究不是本课的学习范围,可以留到课后或是下一堂课。到时,学生再带着这个延续性直观体验去思考“为什么上一节课我们会觉得空气没有质量”,课堂学习不断向科学本质推进。
延续性直观体验既是对前一个科学探究结论的有效总结,也是提出下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的感性基础。前一个探究的结论即下一个探究的起点。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直观体验是学生把握自然规律、获取科学信息的一种动态化的感性认知活动。它可以发生在探究前的问题提出阶段、探究过程的证据搜集阶段、研讨时的思维碰撞阶段和得出结论后的探究延伸阶段。总之,直观体验可以贯穿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是开展科学“真探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