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课程绽放“生态文明之光”
——以“助力‘碳中和’,一起向未来”主题班会为例

2022-12-27 03:14磊缪晓英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足迹排放量助力

□贺 磊缪晓英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生态文明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将绿色生态教育融入相关课程,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环保知识,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在“助力‘碳中和’,一起向未来”主题班会上,笔者以“双碳”目标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互动游戏等方式,在德育课程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让德育课程点燃“生态文明之光”。

一、引入“双碳”目标,点燃“生态文明之光”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也是我国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做出的承诺。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其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在一次主题班会上,笔者以“双碳”目标作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然而,“碳中和”等环保专业术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此感到陌生,出现了畏难情绪,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不够。对此,笔者借助热点话题,巧妙创设情境,结合学生喜欢的事物,使课堂贴近他们的生活。熟悉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片段1】

师(出示图片):瞧,可爱的“江南忆”组合是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对于杭州亚运会,你了解多少呢?

学生畅所欲言。

师:是的,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目标是打造首个“碳中和”亚运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碳中和”吗?

大部分学生表示听说过“碳中和”,但无法完整地表述具体的内容。

教师出示相关新闻: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师:节能减排是“碳中和”的重要部分。2020年,我国正式向世界递交了中国减排的时间表,提出了“双碳”目标。你觉得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目标呢?

生1: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生2:为了提高环境质量。

师: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不言而喻,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双碳”目标是我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郑重承诺。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入手,逐渐引入“双碳”目标,揭示了本节主题班会的教学主旨。学生了解了“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背景及缘由,意识到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的状态中,由此加深了对生态文明世界观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的思路得到了拓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二、助力“双碳”目标,点亮“生态文明之光”

对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之一。以往的德育课常常会从环境问题或具体现象入手,让学生先进行感知,再进行思考,课堂突出了情感教学,弱化了知识目标。本节主题班会课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在科普“环保专业术语”和渗透“生态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双碳”目标融入闯关式互动游戏中。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链接实际生活,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环保理念,强化环保意识。这样的课堂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课堂效果明显。

【教学片段2】

师:今天,我们将和“江南忆”一起,开展一场助力“碳中和”的闯关游戏,让我们在游戏中赢取“碳币”,争做“低碳小达人”!

第一关:找找“碳足迹”,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碳排放”

师:大自然中,有一种足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就是“碳足迹”。“碳足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衣、食、住、行等(板贴:衣食住行)。请选择你最感兴趣或了解得最多的一方面来说一说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汇总,如表1。

表1 “碳足迹”整理表

第二关:算算碳排放量,感悟碳排放的“威力”

师:有关碳排放的计算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各种事物的碳排放转化量都不一样。请你做一名小小的“碳排放管理师”,计算在“住”这一栏目中的家庭碳排放总量,完成表格填空(如表2)。

表2 “我家___月的家庭碳排放量”统计表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自己家一个月的碳排放量。

师:如果一个同学的家庭月平均碳排放量为200千克,那么他们家一年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呢?我们班40个同学的家庭年碳排放量是多少呢?(学生进行计算)经过刚刚的计算,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光是一个家庭,每年的碳排放量就非常大。

师:是啊,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么大的碳排放量会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哪些危害呢?

生1: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生2:会让我们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教师小结并带领学生观看环保微课《碳排放超量有多可怕》。

第三关:支支小妙招,助力减碳有方法

师:大量的碳排放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低碳行动刻不容缓。让我们想一想小妙招,助力“碳中和”。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衣、食、住、行和其他中的某一方面,想一想有针对性的小妙招并写下来。看看哪组的小妙招最实用。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出示与低碳行动相关的图片,将小妙招贴到黑板上(如表3)。

表3 减碳“小妙招”

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同学们,我们不光可以自己参与减碳行动,还可以邀请我们的家人、朋友一起参与。

本节主题班会从学生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及“其他”这五个方面入手,通过“找找‘碳足迹’、算算碳排放量、支支小妙招”三个闯关活动,将抽象的“碳足迹”和“碳排放”变得具体形象,带领学生深入情境,使“双碳”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地。

三、践行“双碳”目标,绽放“生态文明之光”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然资源的消耗者和污染物的制造者,但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生态文明教育观念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绿色的生活习惯。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延伸活动时需要“无缝”对接学生当下的生活,以一个个基于学生实际的、“小而趣、新而实”的活动,引领学生分阶段达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落实,也便于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教学片段3】

师:助力“碳中和”,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到2060年,你们一定是“碳中和”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让我们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用行动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迎接美好的未来。请大家选择自己生活中碳排放量比较大的一个方面,制订“双碳”目标,开展为期21天的“减碳打卡行动”。成功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领取碳币(出示碳币)。让我们一起携手,喊响我们的口号——助力“碳中和”,一起向未来!(板贴)

下课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教育的结束,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使他们真正走向绿色生活的基础。21天“减碳打卡行动”从小处着手,从一个环保小习惯的养成入手。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其中。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的“减碳行动”,指导学生用动态记录的方式持续开展减污降碳行动,把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课后评价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目标是实现知行合一。

课堂最终要走向生活。对学生环保习惯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从意识渗透到促进行动落实的过程。主题班会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手段,能够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足迹排放量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成长足迹
足迹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