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三十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历程与趋势

2022-12-27 12:08刘宇
东疆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对华韩国

刘宇

韩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1992年8月建交后,两国政府签署了贸易协定、民间投资保护协定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件。地理位置的比邻,文化习俗的相近,睦邻友好的历史关系,使得两国人民更容易交流,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对华投资的国家中,韩国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巨大的内需市场是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选择因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以及安定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包括韩国在内的众多国外企业来华投资。韩国对华投资之所以发展迅速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相邻、产业技术发展阶段的互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政府一贯坚持的吸引外资的良好政策。韩国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中韩建交三十年之际,研究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发展轨迹、变动趋势并提出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韩国对华投资三十年发展历程

中韩建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取得了瞩目的发展,经贸关系更是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建交之前,韩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意愿非常强烈,但羁绊于政治因素无法进行。1985年,韩国企业开始通过中国香港等第三方对中国进行少量尝试性间接投资。建交后,对华投资增长迅速,但也经历跌宕起伏(参见图1)。

表1 1992-2021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情况一览表(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①数据来源:本文数据除了另标明出处以外,均来自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数据库 https://stats.koreaexim.go.k r/sub/totalStatistics.do[引用日期:2022.01.20]。: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数据库,仅含韩国对中国大陆投资数据。

(一)1992年至2001年:对华投资快速启动,尝试性投资特点明显

1992年至2001年是中韩建交第一个十年。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始引进外资,囿于尚未建立外交关系,韩国无法向中国直接投资,错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对华投资的好时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中韩关系的全面改善,促进了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增加。从图2可以看到,建交当年仅有1.38亿美元的投资,次年便翻了一番,达2.91亿美元,至1996年更是达到第一个十年的高峰10.45亿美元。此后两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华投资有所放缓,1999年一度降至3.57亿美元,同比降幅48.4%,但2000年和2001年又恢复了快速增长势头。建交后的第一个十年,韩国对华投资累计64.27亿美元,年平均投资6.42亿美元,占韩国对外总投资金额的17.21%。

从区域来看,这一时期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北京市、辽宁省,后逐渐向天津市、江苏省和上海市等地区扩展,原因是该地区距离韩国较近,交通发达,运输便利。投资形态主要以独资为主,投资目的大部分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以及开发中国国内市场为首选。

从行业来看,以制造业为主,占总投资的70%,其中主要包括家具制造、金属加工产品、服装、服饰、纤维制品、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技术含量较低。1996年后,产业的技术含量有所提升,汽车及拖车制造、电气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始大批进入。除制造业以外,紧随其后的有批发零售、酒店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从投资主体来看,1996年以前中小企业是投资主力,之后大企业异军突起。

(二)2002年至2011年:对华投资高速发展,产业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2002年至2011年是中韩建交第二个十年。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敞开了大门。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根据WTO的协定框架和入世谈判时的承诺,放宽了投资领域,提高了服务产业市场准入率;二是改善了投资环境,根据WTO规则对已有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修改与完善。在历史机遇面前,韩国企业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的力度。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2年投资金额达11.59亿,同比增长了68.9%,之后的5年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如图3所示,到2007年创下了第二个十年的高峰,达57.03亿美元。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投资一度陷入低谷,2010年复苏,金额达37.2亿美元。建交后的第二个十年,韩国对华投资累计316.68亿美元,年平均投资31.7亿美元,占韩国对外总投资金额的19.89%。

从区域来看,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有从北向南移的倾向,对江苏的投资力度超过了山东,对北京、上海等中国核心城市的投资金额也不断增加,向广东、四川等华南地区的投资有所增长。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工业基础好,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效率高,是韩国企业对华投资逐渐向南推进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投资形态仍然以独资为主,从行业来看,虽然以制造业为主,但汽车及拖车、电气装备、电子零部件、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开始大批进入。除了制造业之外,对金融保险、批发零售、酒店餐饮、房地产业等的投资大幅攀升。从投资主体看,三星、现代、LG等大企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中小企业紧随其后,形成了区域聚集现象。

(三)2012年至2021年:对华投资稳中有降,投资目的地开始转移

2012年至2021年是中韩建交第三个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经济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新常态,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韩两国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彼此间的依存度增加,竞争不断加剧。顺应两国经贸合作的需要,2012年启动了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2013年创造了对华投资的小高峰,达52.21亿美元(参见图4)。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受2016年“萨德”事件的影响,韩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转移。[1](152)文在寅政府上台后对破裂的中韩关系进行了积极修复,2019年对华投资58.54亿美元,创出韩国对华投资最高峰。建交后的第三个十年,韩国对华投资累计406.9亿美元,年平均投资40.7亿美元,占韩国对外总投资金额的9.6%。

从区域来看,这一时期韩国对江苏的投资力度遥遥领先,之后依次为广东、北京、山东、上海,对内陆地区陕西的投资有所增加。中国沿海地区城市人工成本连年上升,与韩国本土相比优势逐渐缩小,加上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提高对陕西等地的投资是明智的选择。以独资为主的投资形态仍然没有改变,这是韩国企业为保护知识产权、减少与当地企业的摩擦所采取的一贯做法。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仍然是重点,但对运输、仓储、技术服务、医疗保健、信息通讯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中电子零部件、计算机、影像设备和通信设备占比最大,化学制品紧随其后,医疗、精密光学仪器明显增多,投资产业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从投资主体来看,大企业依然占主导地位。

二、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特点与发展趋势

韩国是发达经济体,但在20世纪50年代却是规模较小的农业国家。前总统朴正熙在60年代提出“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使韩国经济得以腾飞。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国际贸易壁垒严重,国际间贸易受到极大限制。在此背景下,韩国对外投资的目的是扩大出口,旨在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最初韩国对外投资的重点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希望通过对当地投资,绕开贸易壁垒,扩大出口。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激烈的竞争中,韩国遇到资源稀缺、人工上涨、竞争力下降的困境,而中韩建交为韩国直接投资提供了良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十分迅猛,1992-2021的三十年间累计对华投资787.9亿美元,占韩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2.7%,韩国对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相关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 投资动机从利用廉价劳动力转为开拓中国内需市场

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后来扩大到工业电子、汽车等高科技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逐年下降,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迫在眉睫。中韩建交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成本低廉,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绝对优势。为了重新获得国际竞争力,继续维持高利润,韩国将失去竞争力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这是当初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2](115)

数据来源①数据来源: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数据库 https://stats.koreaexim.go.kr/sub/totalStatistics.do。[引用日期:2022.01.20]:作者根据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数据库绘制。

韩国对华投资的主要动因有三;一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二是促进出口;三是开拓中国市场。从图5可以看出,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投资,以2007年为分界点,前扬后抑,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而日渐消退。韩国推崇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深得人心,大企业把扩大出口作为己任,以促进出口为目的的对华投资占绝大多数。中国在地理位置上与韩国相邻,许多企业把中国当成理想的加工基地,将零部件出口到中国,加工成品销往第三国,既能节约运输成本,又能扩大出口。2001年后以开拓中国市场为目的的投资成为主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购买力迅速增强,觊觎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韩国企业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最重要动因。

(二) 投资区域从渤海湾转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又一个明显特征是投资区域较为集中。建交后的第一个十年,投资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地区的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和东北地区,其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这些地区距离韩国比较近,可以节约运输和出差成本。第二,上述地区是中国朝鲜族的聚集区,便于语言交流与沟通。第三,山东省对引进韩国企业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大大调动了其投资的积极性。第四,广东、福建等最早开放地区,在中韩建交之前就已被日资、港资、台资企业抢占,土地租赁和人工成本也比较高。因此,中韩建交后的第一个十年,渤海湾地区成为韩企在华投资的主要区域。

然而,中国改革开放使得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经济增长日新月异,是中国先进实体经济的引领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遥遥领先,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制造业基础好,人才济济,陆海空交通发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也是世界各国投资集中的区域,因此韩企投资的重心也随之逐渐向南转移。2015年李克强总理访韩期间,《中国商务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关于在自贸区框架下开展产业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确定在中国的山东烟台、江苏盐城以及广东惠州和韩国的新万金项目地区建设中韩产业园,[3]并就提供各种政策优惠达成一致。政策支持也是韩企南移的因素之一。

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韩国对华投资区域的变化,本文遴选了投资金额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山东、江苏和广东省作为观察蓝本进行比较。如图6所示,2005年之前对山东的投资一直领先,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牵连,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也受到一定冲击,对区域的选择发生很大变化,从此对山东的投资步入低谷。

2007年开始,对江苏的投资明显增加,达16.98亿美元,之后数年一路飙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2020年创历史新高,达26.53亿美元,占韩国对华投资总额的58.8%。对广东的投资从2013年起渐入佳境,超过山东成为对华投资第二大目标区域。特别是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韩国投资广东增添了强大信心,当年投资达11.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在对其他区域投资金额减少的情况下,对广东的投资仍成阳线,为8.33亿美元,占当年对华投资总额的26.36%。建交后的第三个十年,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投资成为韩国对华投资的主流。另外,由于近年来沿海地区的人工成本不断增长,韩企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有所增加。

(三) 制造业投资位居榜首,服务业投资占比逐渐增加

从投资的产业来看,韩国对制造业投资占比最大,三十年共投资631.54亿美元,占对华投资总额的80.15%。韩国长期以来把制造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建交之初,韩国的部分企业为规避国内的激烈竞争,纷纷将制造业工厂搬迁到中国,也正与当时中国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方向相契合。因此,韩国在华投资制造业多与两国国情因素分不开。在制造业当中,以投资金额较大的行业来看,建交后第一个十年主要以纺织、服装、电子零部件、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加工等为主;第二个十年产业技术含量有所提升,电子产品、汽车、橡胶制品、化工产品是这一时期的主产业;到了第三个十年,技术含量大幅提升,电子产品、计算机、通讯装备已占绝对优势,仅2013年就达32亿美元,占当年对华投资总额的61.3%。

韩国对华投资行业布局非常不均衡(参见图7)。除了制造业之外,其他行业的投资相对有限,即使是排行第二位的金融保险行业,也仅仅是制造业投资额的1/8。韩国对中国金融保险业的投资始于1993年,发展较为缓慢,截止到2021年共计投资50.8亿美元,占三十年对华投资总额的6.45%。位居第三位的是批发零售业,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截止到2021年共计投资38.08亿美元,占对华投资总额的4.83%。之后依次为房地产业(16.45亿美元)、建设业(8.5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技术服务业2016年进入中国市场,截止到2021年累计投资7.96亿美元。上述投资虽然金额不大,但标志着中韩自贸协定签订后,韩国对中国投资领域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四) 中小企业快速让位,大企业成为对华直接投资主力

建交第一个十年,韩国对华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不断开放,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三星、现代、LG等大企业在对中国投资环境研判之后,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如图8所示,2007年大企业投资金额达到39.55亿美元,是中小企业投资金额的2.7倍。从2007年开始,韩国中小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金额呈下降趋势,2021年不足2007年的1/4。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中小企业在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为继。大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虽然也有起伏,但明显好于中小企业。

近二十年,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韩国大企业为开发中国市场而进行的投资居多,仅2019年投资额就达48.6亿美元,是1992年的88倍。韩国大企业为把在中国的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得更长,加强了对营销、物流、研发、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投资力度,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前沿产业基地”。

(五) 对华直接投资规模呈下降趋势,向其他国家转移

2001年前,韩国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人工费用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对华投资出现了新的动向。目前韩国对外投资排在前三位的是美国、中国、越南。

如图9所示,1992年到2007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2007年投资额57.03亿美元,达历史最高峰,中国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第一大国。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又伴随中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调整,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占比开始下调,而对美国投资比重开始上升。从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2002-2006年期间,韩国对华投资额占总投资的30%左右,而从2015年以后占比不足10%。相反近五年对美国的投资占比年平均达到3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另外,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人力成本相对低的越南,韩国对华投资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三、进一步吸引韩国对华投资的建议

30年来,中韩两国形成了相对稳固的贸易关系,发展态势良好。1992年两国签订《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韩国对华投资成绩斐然。但是,在投资规模、投资区域以及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不仅需要自身调整与改善,同时也需要我国从相关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为进一步扩大韩企对华投资,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两国政治互信

中韩两国建交至今,政治关系总体向好,稳固的政治关系是两国经贸交往的基石。然而2016年韩国决定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THAAD),使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蒙上了阴影,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乐天集团的抵制,也波及到了一些在华韩企。部分韩国媒体把韩企在华遭遇的困境归咎为中国政府的刻意打压,实际上始作俑者是韩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政经分开”和“先美后中”战略。从表1中不难发现,2017年韩国对华投资额同比减少6.5%。从此事件中得出,双边经贸关系和文化交往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政治互信、民心相通的基础上。文在寅总统上任后,为挽回中韩两国几乎降到冰点的关系,于2017年12月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为中韩关系的恢复付出了巨大努力。尽管如此,中韩经贸关系仍今不如昔。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互信是两国经贸交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为此,两国政府部门之间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协商机制,每年定期举办高层对话;地方政府之间、行业协会之间每年应有1-2次的深度交流,搭建沟通的平台,妥善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着中韩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出现一些龃龉在所难免,关键应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维护友好合作关系,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建立积极协调机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共赢。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意愿对于中韩双方未来经贸合作发展举足轻重。

(二)优化韩企对华投资的产业结构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并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了这一规划纲要草案。《建议》明确指出,我国的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4]我们应以十四五规划为导向,向韩方积极宣传我国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正向高端科技产业转移,包括互联网、通讯装备在内的计算机相关产业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投资比例也呈增加态势。中国与韩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互补性,从韩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及我国对外资的需求看,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双方应努力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引导韩国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高科技产业和基础产业是中国目前大力推进的投资产业,也是韩国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这些领域的引进力度,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这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韩企对华投资多元化

多年来韩企对华投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占对华投资总额的80.15%,金融保险、批发零售业的投资微乎其微,投资行业布局极其单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服务业和流通领域的门槛已经降低,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有着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我国在“十四五”规划第12条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4]

韩国的主要大型企业已全部进入中国,尽管目前制造业的投资是主要的投资方向,但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5](64)为了进一步推动和扩大韩企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我国应根据发展需要,为韩企进入健康、保险、银行、通讯、仓储、物流、房地产、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发展机遇,促进韩企对华投资行业的多元化。

(四)鼓励韩企投资中西部、东北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区域社会基础条件完善,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近年来,韩国对华投资的重点区域逐渐向南转移,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和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已成为韩国在中国最重要的投资区域,经贸往来十分密切。但该区域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力资源比较优势逐渐下降,投资企业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激烈竞争。

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6](876)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点推进的项目,为中韩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韩国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很少,不到投资总额的5%,对东北地区的投资也不比从前。这些地区产业结构亟需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也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亟待开发,政府层面提供了较多的优惠政策。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引导韩国企业对该地区投资,对于以利用低廉劳动力为主要目的的韩资企业来说,这不仅可以避免在投资密集地区因过度竞争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可以抢先占领内陆地区的市场,同时也可以使韩企对华投资地区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五)鼓励韩企实施本土化战略

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实施当地化策略。[7]中韩两国虽然同属于东方文化圈,在传统文化、习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制度、价值观上却存在很大差异。韩国企业在中国绝大多数采取独资经营方式,不仅是因为担心知识产权的流失,也考虑跟合作方产生矛盾,因此与当地社会有距离感。目前韩资企业在中国本土化率很低,具体表现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大部分从韩国国内进口,一是因为对原材料和零件质量要求较高;二是因为中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即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品后再出口时的退税。[8](86)另外,韩企的管理层均从本国派遣,中国当地职员晋升的机会较少,离职率较高,对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为此,韩资企业有必要实施本土化战略。首先,应实行人力资源的本土化,人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应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方式培养本地员工,发挥员工参与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积极性。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争取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应该摒弃将中国视作生产基地的短期目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原材料、零部件的本土购买比例,与中国的相关企业搭建可信赖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长期的供求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四、结语

本文以1992-2021年30年间韩国对华投资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韩国在华投资的历程、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中韩建交第一个十年,韩国对华投资快速启动,以寻求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中小企业是这一时期的主力,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居多,投资金额不大,技术水平较低,区域集中在地理位置最近的渤海湾一带,尝试性投资特征明显。第二个十年,对华投资高速发展,大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对华投资的主力,产业技术含量明显提升,汽车制造、电气装备制造、电子零部件、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占比最大,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投资逐渐增多,以进入中国市场为目的的投资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动因,对华投资在韩国投资总额的比例这一时期达到高峰。第三个十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虽然中韩两国签订了自贸协定,但由于“萨德”事件的严重影响,加之人工、土地、环境成本快速上升,税收优惠减少,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占韩国对外投资的比例不足10%。但技术含量大幅提升,化学制品、医疗、精密光学仪器明显增多,同时对运输、仓储、技术服务、医疗保健、信息通讯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增速较快。

韩国对华投资三十年的道路并不平坦。每达到一个高峰都与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密不可分;每出现一个低谷都受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危机所左右。近年来,韩国对华投资占比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一是中美经贸摩擦使得韩企在华投资发展的意愿受到掣肘,美国对原产地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同样影响到韩国在华生产的产品对美出口。二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越南,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成本低,吸引外商的优惠政策力度大,又能绕开美国对来自中国制造的产品关税封锁。因此,韩国把投资的目光转向美国和越南。

但是,中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有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且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任何国家无法比拟。我们应坚定信心,以经济发展蓝图为导向,夯实中韩两国政治互信,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优化韩企对华投资的产业结构,促进投资行业的多元化,鼓励投资中西部、东北地区,从政策上予以支持,适当加大优惠力度,鼓励韩企与我国相关企业搭建坚实的供应链和价值链,推动其本土化战略的实施。通过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共赢。韩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韩国作为世界发达经济体之一,两国应携手共进,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对华韩国
韩国“第一步”
本期导读
聚焦韩国大选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减少44.8%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美行业协会众声反对白宫新的对华关税威胁
致力于对华友好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