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佩,王思怡,文凌莺,张华
(湖南文理学院 芙蓉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罗马浴场的早期形态受其重视农业的社会风貌影响,较为朴素,其形式主要是简单的私人洗浴。罗马人民重视洗浴与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罗马处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候干旱。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罗马曾遭遇的一场入侵:“他们在那片热带地区向南行进了约一千英里,但炎热的气候很快击退了这批侵略者,保住了那些居住在荒野地区中从不好战的土著人。”[1]由此可知,罗马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十分艰苦的。艰苦的环境致使辛苦劳作的人们在繁重的劳动后,通过洗浴的方式去除一天的辛劳。但此时期的洗浴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只是草草构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环。罗马浴场在一个自然的社会条件与风俗中发端,前期具有简单与淳朴的气息,存在于人们简单的自然劳动之后。中后期的浴场却在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下变得极为复杂与繁琐,这种复杂与繁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改造了原本淳朴的罗马人民。
随着罗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罗马的社会文化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学者戴永珊在其著作中记录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状:“在公元1世纪,罗马贵族和平民过着富裕的生活,战争使财富源源流入,人们争相营造宅第、别墅,用大理石砌起来的宅第布局宽畅舒展。”[2]由此可知,此时期社会逐渐注重建筑的发展。罗马人前期仿效希腊人的沐浴活动,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众多文献可知,罗马人向希腊人学习的内容远远不止浴场文化。英国学者理查德·迈尔斯(Richard Myers)在其著作中曾谈道:“继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希腊化国王们已经向我们展示并证明了如何开发自己的国际魅力。图书馆、戏剧院、体育场、博物馆,这些希腊特有的构件让每一个操希腊语的人都成了‘都会客’,即‘世界公民’。不过在即将来临的数个世纪里,做一位罗马公民将会胜过做‘世界公民’。”[3]此论可知,罗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希腊已有的文化,并在基础上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就罗马的浴场文化而言,它将浴场与其他的文化载体相联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组成了专属于罗马的“文化综合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输水管道开始建设,为浴场供应源源不断的水源。此后,随着加热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输水管道提供的水源又被用来加热以供给浴场。由此促进了罗马浴场在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
罗马帝国早期,罗马浴场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罗马人而言浴场不仅仅是清洁身体的地方,也是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娱乐场所。
2.1.1 统治者的支持
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兴建了许多公共浴场,但皇家浴场的诞生才将罗马浴场文化推向顶峰。罗马共和国后期,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小农与手工业者破产后多成为自由民。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稳定,笼络这些自由民支持自己的政权,开始加大力度建设娱乐设施,安顿失业的自由民。从某一方面来说,浴场的兴盛是罗马皇帝用来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之一。
罗马帝国奥古斯都至君士坦丁时期,共兴建皇家公共浴场11 座,如图拉真浴场、卡拉卡拉浴场、戴克里先浴场等。皇家浴场以富丽堂皇著称,如著名的卡拉卡拉浴场,占地近13 万m2,可供2 300 人同时沐浴,且娱乐设施更加完善。
2.1.2 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备
浴场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水”的利用。早在公元前4世纪,罗马人已经开始修建水道引水。公元前19年开通的维哥水道是供应阿格里帕浴场用水的专用水道。仅有供水设施不足以支撑罗马浴场的发展,因此,罗马不仅有发达的供水系统,还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人就修建了下水道,距今有2 500年的历史,当时古罗马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这条直通台伯河的地下水道,可处理全城的污水[4]。随着浴场文化的发展,罗马的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罗马帝国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为罗马浴场提供了快速生长的土壤,使得洗浴成为全罗马人的活动及文化标识。
2.1.3 享乐之风盛行
帝国时期,浴场文化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当时奴隶主阶级追求享乐的风气,洗浴成为上层社会必不可少的活动。不只有帝王可以修建公共建筑,各地的豪门大家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财力兴建属于自己的大型建筑,以满足自己的享乐需求。罗马平民在历经多年战争后身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战后,人们突然从压抑的环境中释放出来,推动了“一种浅薄的唯物主义精神和庸俗的享乐主义精神”[5]的传播。罗马贵族阶级逐渐沉溺于享乐,这种风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下层居民蔓延。
鼎盛时期的罗马浴场发展成为集洗浴、健身、图书馆等为一体的建筑群,它们不仅占地面积广,而且在这里可以享受多种活动形式带来的乐趣,浴场内部装饰也无不透露着华丽的气息。这时的浴场不仅是保持个人卫生的洗浴场所,还是一个具备休闲、社会活动、交际等多重功能的公共场所,是一个由不同功用的建筑合成的建筑群,反映了罗马文化、建筑发展一体化的特殊模式,是罗马文化的代名词,也是人们开展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的社会场所。
罗马帝国后期,享乐之风从贵族逐渐蔓延到社会各阶层,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充斥在罗马社会的各个角落。
随着罗马浴场功能的日渐丰富,贵族耽于享乐,他们整天在浴场玩乐,不问政事。官场腐败,奢靡之风盛行,加速了罗马社会财富的消耗,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败。骑士阶级大多长期泡在浴池,无心训练,长此以往军队战斗力下降;公职人员拿着贪污所得的金钱去浴场享受,尸位素餐。罗马的普通公民上行下效,在浴场里消磨时光,“每个人都坐在一起交流故事和揩油”[6]。
罗马浴场的发展逐渐偏离预设轨道,就像精神鸦片,不断消耗人们的精神,人们被带入纵欲的深渊,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前文已对罗马浴场文化的综合体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节主要论述如何参照罗马浴场文化综合体的形式,来打造一种适合我国社区文化发展的经济圈。社区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中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社区人民文化素养的提高,为社区的长足发展输入经久不衰的文化营养液。罗马浴场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综合体与我们打造社区经济文化圈的蓝图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它们的形式和服务的人群。
从形式上来看,罗马浴场文化综合体集洗浴、图书馆、健身房、餐厅等社会活动为一体,创新了罗马人民社会活动的形式,为罗马人民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便利,进而丰富了罗马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笔者蓝图中的社区经济文化圈,借鉴罗马浴场文化综合体的形式,将分散的社会文化区域加以整合,形成一个社区文化经济因素荟萃的中心,无疑是对罗马浴场文化综合体的一种本土化创新。从服务人群来看,罗马浴场文化综合体为罗马各阶层人民提供了文化、经济活动;笔者蓝图中的社区经济文化圈,也作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载体,在人们的社交活动、文化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现状是文化区域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发展形式。这样分散的文化局面必然不利于社区文化的综合发展,我们的目的是改变社区、城镇文化设施分散的局面,打造专属于中国社区文化的经济圈。笔者将从选址、构成要素、主导力量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经济文化圈的建设构想。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体建设的重要因素在于选址。选址自古以来就是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就在于区域基建的选址。笔者基于文化载体的特殊形式,对打造经济文化圈的选址进行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设想。以街道为单位,将三个社区划为一个文化圈,选择一个相对距离最适宜的地域来进行基建。此外,选址地域应避开发展最紧凑的商圈,避免经济文化圈与原有经济圈产生重合。筛选打造经济文化圈的地域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原有的文化基建基础;二是人口密集度。考虑这两个因素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文化圈的高效发展。如果原有的文化基建项目较为集中,就不用再给社区增加重复的文化设施;如果区域的人口密集度不能使区域文化发展建设产生最优化的效果,增加这一基建项目也是徒劳无益。
综上,笔者认为打造适合我们本土的经济文化圈,应该考虑到本社区发展的现实状况。综合考察,避轻就重选出适合社区经济文化圈发展的地域。
社区经济文化圈的用意在于将原本分散的经济个体加以综合,更好地促进社区人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相比较于简单的文化、经济要素,社区文化经济圈多了一层含义。因此,我们要从该综合体的性质角度出发,来进行考量。
社区经济文化圈的构成要素是多样的,涉及餐饮、娱乐、休闲、运动、教育等各个方面。我们要借助罗马浴场文化综合体的形式,将这些不同领域的要素加以综合。同时,对这些构成要素的分类组合提出较为合理的设想。我们的文化综合体要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对文化与经济产业不加排斥。同时,也应秉持择优综合的原则,对其构成加以筛选,促进经济文化圈的最优发展。
文化圈的建设除了合理的选址与广泛的构成要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优秀商户的招标。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辅之以中央调控的准则,该文为经济文化圈的招商提供了以下三个方案。
3.3.1 吸引商户
当地政府拟定一份招商文件,点名经济文化圈的构成要素及发展方向,并发表或召开招商新闻发布会,以吸引相关商户进驻。政府对有意愿进驻的商户进行统计归纳,便于后期考察。如湖南省发表的《湖南省202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共收录了400 多个项目,总投入1.8 亿,积极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对接洽谈,实现了合作共赢[7]。
3.3.2 网络投票及线下调查,了解民意
经济文化圈的建设主要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提供集高质量社会活动于一体的活动场所,人民的选择是我们招商的重要标准。因此,应采取网络投票与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网络投票主要面向青年人,线下调查更利于了解周边社区老年人的想法。该活动可以由当地社区发起,调查人民对意向商户的看法,时长15 天。网络投票主要投放在社区微信公众号,并辅之以线下宣传,以便征集更多的民意。线下调查可招募志愿者在社区内进行统一采集,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段对不同楼区的居民进行调查,保障高效无障碍地完成任务。最后,由政府及社区对两项调查结果合并分析,并将民意征集结果进行公示。
3.3.3 政府考察
经济文化圈的建设不仅要考虑人民的选择,还要对入选商户进行考察。政府需考察商户的信用现状与后续发展。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银行、税务局等众多机构,了解相关商户的在资金调动及纳税等方面的表现,选择不偷税漏税、不偷工减料、按时缴纳相关款项与信用良好的商户;另一方面,政府需对相关商户的后续发展进行评估,选择后续发展稳定的商家,将利益最大化。评定完成后,政府通知入标商户进行入驻准备,并进行公示。
政府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方案对商户进行筛选考察,打好基础,推动经济文化圈的建成与发展。
文化综合体的发展与经济圈的打造,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且积极的影响。对于公民而言,不出社区就可满足各种需求,大大节约了他们的时间成本。而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经济文化圈中都有与其社会生活需求相符合的活动要素。如为学生提供安静的自习室,为年轻人提供自我提升的读书室,为老年人提供散步的公园、跳舞的广场等。
经济文化圈可以很好地将健身、读书、社交、团建等功能集于一体。在文化上,能够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传承优秀文化,加快实现文化强国;在经济上,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家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