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卫生事件背景下老年人被“边缘化”现象的研究
——基于智能手机使用状况与反馈

2022-12-27 20:21:1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枢锐顾佳雯曹文君
区域治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边缘化智能手机年轻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张枢锐,顾佳雯,曹文君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我们习惯于出入公共场所出示自己的健康码和行程码,虽然有些繁琐,但是却给了我们一份安稳的生活。但是,有这样一部分群体,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仍然以传统的生活方式融入这个智能化的时代,或许在很多年轻人眼中,这些人的行为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可是这样的群体也有自己的苦衷,在更加智能化的社会,反而使得他们觉得不方便,生活中处处受限,他们也似乎与充满高科技的社会逐渐背离。本论文通过研究年轻人对于老年人使用电子产品是否具有一定影响以及老年人自身对使用电子产品的想法,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搜索原始数据,通过模型的建立进行比较分析验证,找到其相关性,更好帮助老年人拥抱科技,推动了社会的科技化及高速发展。

一、背景调查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需要得到的帮助和被解决的问题日益增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是弊大于利,反而使得他们逐渐陷入被“边缘化”的困境。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左右的老年人对现在的智能化消费品不满意,老年人在智能时代被边缘化这一问题也随着时间显露出来。心理学家把老年人对科技的排斥和恐惧心态称为“科技恐惧症”。一方面,新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自身知识能力逐渐落后。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了2.48亿,老龄化水平约达到了17.17%,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加剧,老人的数量更为庞大,这个问题也会逐渐放大。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社会群体,智能化时代更应该多关注老人。因此,缓解老人智能化时代“边缘化”的窘境,是当今社会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和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江苏两地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群体进行调查。此次问卷共填写275份,老年人问卷共110份、年轻人问卷共165份。其中,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率约为100%。

二、影响因素

(一)老年人群使用智能手机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60%的老年人表示使用电子产品,但也有40%的老年人表示不使用电子产品。尽管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整体较低,但城市中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要相对较高。因此,相对农村居住的老人,城市居住的老人更愿意尝试使用智能手机。95.45%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没有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必要,34.54%的老年人认为不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困扰,大多数老年人对于手机功能的使用仅限于电话短信(97.27%)、微信聊天(42.73%)、健康码出示(41.82%)等较为日常的应用,这与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整体水平较低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二)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1.老年人被“边缘化”现象与其自身有关

(1)受教育程度

调研结果表明,66.36%的老人(包括城市老人与农村老人)的最高受教育程度是小学及以下,25.45%的老人最高受教育程度是初中,25.45%的老人最高受教育程度是高中(含技校、职高、中专),最高受教育程度是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者为0。受教育程度可以从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遇到哪些困难等问题反映出来。第一点,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用途主要为电话、短信、拍照等基础功能,比例为97.27%,使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的比例为42.73%,使用微信挂号、健康码、网上预约等的比例为41.82%,使用抖音、快手、爱奇艺等视频软件的比例为11.82%,使用淘宝、京东类购物软件的比例为7.27%,使用今日头条等新闻类软件的比例为5.45%,使用手机用于其他用途的比例为2.73%。第二点,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使用时遇到的困难。60.87%的老年人称在出示健康码时遇到过困难,56.52%的老年人称在网上预约挂号时遇到过困难,52.17%的老年人称在网上预约买票时遇到过困难,39.13%的老年人称在公共交通出行时遇到过困难,13.04%的老人称在点外卖和其他方面遇到过困难。显然,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与老年人被“边缘化”现象有关。

(2)心理因素

第一,生理条件弱化与焦虑、回避心理。对于“老年人为什么不用互联网”这一问题,学界曾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功能老化,视觉、听觉等感知器官的退化和认知功能的衰退是影响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和网络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86.67%的年轻人认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时会碰到功能太多,老年人理解不了的问题,66.06%的年轻人认为老年人会遇到屏幕太小的问题,56.36%的年轻人认为没有人教老年人,53.33%的人认为老人不识字是一大问题,还有8.48%的人认为老年人会遇到其他问题。第二,除了个体生理功能衰退外,对于智能产品、互联网本身的焦虑、回避心理以及群体压迫感也使得老年人较少在公共场所运用智能设备。调查研究表明,95.45%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认为没有学习的必要,22.73%的老年人认为学习困难,2.27%的老年人担心网络诈骗。此外,99.09%的老年人认为应该保留人工服务,0.91%的老年人认为不应该保留人工服务,这也体现了老年人传统的思维模式,习惯于享受人工服务。

2.老年人被“边缘化”现象与年轻人有关

(1)居住类型

调查研究表明,54.55%的老年人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45.45%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其中,54.55%的子女每天回家,22.73%的子女每月回一趟家,14.55%的子女每周回一趟家,2.73%的子女每2-3天回一趟家,0.91%为其他选项。年轻人总喜欢接触新事物,对年轻人来说,新事物代表了一种新的和大胆的意识,这是与狭隘的教条主义相对立的意识。关于新事物的意思是他们反对那些过时的东西,希望赋予其能反映新事物的形式、方法和风格。青年是变迁的一个因素,同时也是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总是趋向于新事物,趋向于进步。所以,当老年人与年轻人居住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更容易接触到新事物,被“边缘化”的可能性越小。

(2)年轻人的空余时间问题

调查研究表明,64.24%的年轻人教会了老年人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21.82%的年轻人有充足的时间教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13.94%的人没有时间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除此之外,84.85%的老年人是通过家人的教导而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15.15%的老年人是从其他渠道学会使用的智能手机,而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同龄人学习到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为0。因此,我们不难推断出,当年轻人有更多时间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时,老年人被“边缘化”的程度就会降低。

3.老年人被“边缘化”现象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城市信息化程度普遍比农村高, 城市中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人也更多。在这种环境下,城市户口的老年人更早也更多地接触到信息化。我们发现,在卫生事件反复的大背景下,老年人口众多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某村,老年人在进入银行办理相关事务、乘坐城际大巴、乘坐公共交通等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据许多老年人反馈,在银行门口,每一个老年人都要求出示其本人健康码、行程码,没有的自行前往打印店进行彩色打印。且不说老年人有没有、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这一行为不符合新时代人们所倡导的人性化,甚至会加剧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恐惧心理。反观上海市松江区,服务着实让人赞叹。虽然说在这里也存在许多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状况,但是整体情况要好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某村。即使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相关工作人员也不会强制要求他们打印健康码、行程码,而是登记姓名、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就可以进入了。在本次调查研究中,45.45%的老年人来自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54.55%的老年人来自上海市松江区,通过讨论研究,我们感受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某村90%的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仅有10%的老年人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且其使用智能手机的目的大多为去外地时出示健康码,操作时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经调查发现,因其活动范围(仅限于该村)和出行方式(多采用电动自行车),该村村民认为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意义。反观上海市松江区的老年人,70%的老年人都会使用智能手机,且其使用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出示健康码,还会用于公共交通出行、医院预约挂号、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等满足生活需要的活动,并且部分老年人的操作熟练程度不亚于年轻人。由此可见,越发达的地区,老年人被“边缘化”程度越低,而在较落后地区,老年人被“边缘化”的程度更高。

三、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化社会的建议

回望过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化即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代名词,各种造福于人类的高科技产品运用实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高速的智能化发展让老年人不仅没有享受到智能养老生活的便利,甚至被严重打击了自信心。在现在全民抗疫的情况下,老年人也面临着打不开健康码、出行困难的局面。在未来,智能化已成必然,老年人该如何跟上社会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研究小组提出以下建议,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化社会。

(一)可开发老年版简单化软件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使用手机具有困难,如健康码、网上预约购票、医院挂号等,都是需要进行多个步骤才能操作,老年人对于这些操作表示困难,相反,简单的打电话并不会困扰大部分老年人,这反映出老年人对于简单化软件的需求。对于开发软件的年轻人来说,应考虑到老年人的操作困难,推出老年人版本的简单化软件,让老年人更加容易上手。另外,老年人大多视力不是很好,所以设计的软件应具备护眼模式,并且字体加大加粗,让老年人更加清楚地识别软件,保护好老年人的眼睛。

(二)年轻人应成为老年人与新时代的黏合剂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更加愿意通过家人来教他们学习智能手机,或者说更愿意家人来帮他们融入智能化时代。但现在年轻人对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教导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只会教一点点或者不教,间接导致了老年人与智能化时代的脱节。年轻人更应该肩负起老年人与智能化时代的桥梁责任,多多陪伴老年人,教老年人接触智能化产品,使老年人不再排斥智能化产品,融入智能化时代。

(三)社区教育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有些家庭中,家人并不能时时陪伴在老年人身边,所以社区对于老年人的作用必不可少。社区应调研走访,掌握社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基本情况,对于家中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并化解。同时也可以在社区开展老年人拥抱智能化的讲座及课堂,帮助老年人接触智能化设备,并且教会他们,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同时,还可开设智能互助平台,使老年人足不出户便可以把困难告诉社区工作者,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帮助老年人。

(四)加强网络诈骗管理

老年人由于岁数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自我判断能力下降等因素,是诈骗犯最爱下手的目标,因此老年人在诈骗中损失也颇多。对于老年人来说,网络诈骗也将成为他们进入智能化时代的一道巨大门槛。在现代社会,网络诈骗的方式多种多样、防不胜防,杜绝网络诈骗的方式就是加强反诈管理,将诈骗电话尽可能隔绝,并在老年人接到诈骗电话后,及时有警察或网络安全员去提醒这是诈骗电话。同时要帮老年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更好地保护好老年人网络财产安全。

(五)人工服务应更加完善

现在社会中的人工服务并不能完美地解决老年人的问题。首先,服务人员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应多一点耐心,进行培训,不能为了利益而对老年人态度不友善或者坑骗老年人,让老年人办理业务更加复杂,浪费老年人的时间。其次,服务人员应仔细倾听老年人的需求,对于老年人的要求及时作出回复。同时也希望老年人在办事的时候,身边多有年轻人陪伴,使办事效率更加高效。

四、结束语

智能手机的出现和使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此次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群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适应状况较好。同时,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接受程度还受到自身、家庭内部年轻人群体、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相关。所以,应该不断加强老年人智能设备的研究开发力度,简化页面设计,提高使用便捷度。年轻人应该大力支持并且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从而更好地拉近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一定程度上的摩擦。在当前突发卫生事件反复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不断上升,行程码、健康码等无一不依赖于智能手机,也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对于老年群体的“科技关怀”,实质上是一种人文关怀,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同时提升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边缘化智能手机年轻人
智能手机是座矿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意林(2020年19期)2020-11-06 04:05:35
智能手机脸
英语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趣味(语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智族GQ(2017年1期)2017-09-13 04:35:16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能源(2016年2期)2016-12-01 05:10:26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文学自由谈(2016年3期)2016-06-15 13:00:51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