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张田玉
当前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已经有大量文献资料可供参考,但从政治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则比较少。根据政治心理学的观点,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是由其所处的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以及思想文化环境共同影响的①。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数量较多且身份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何通过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完成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塑造,进而影响其政治态度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根据勒庞的群体心理学理论,结合有关中国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强烈、主体意识薄弱、具有逆反倾向。
从众心理体现为大学生在进行政治参与的过程中盲目跟风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个人在融入集体时放弃自己的个性,凭借法不责众的心理,利用群体中情绪的传染与暗示使得群体中的个人被同化后丧失自我的一种表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圈较为稳定,如果个体表现得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在一段长期稳定的时间内都会保持着这种特殊状态,而作为群体中的“异类”往往需要面对更多的评判,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往往会出于恐惧心理压抑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青春期的过渡时期,安稳与张扬两种心理相互博弈并趋向安稳,如果“异类”展示出与众不同之后不能得到良好的正面回馈,那么就会加剧大学生地从众心理,将自己乔装成普通的样子以实现自我保护。这种从众心理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加以引导,往往会使大学生陷入毫无思考能力、人云亦云的境地,从而导致其对政治参与无能为力,最终会使之形成冷漠的政治态度。
主体意识谈薄是指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缺乏主人翁意识,缺少参与热情从而呈现出的一种被动迟缓的状态。这种心理可以看作是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实质上是群体心理中去个性化特征的体现。根据金巴尔多的去个性化实验结果,当个人存在于群体中会产生无责任的倾向。即个人存在于群体之中,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基于群体而产生的,他人对个人的认知也是基于群体而产生的,因此,由于“我”身处群体之中,那么“我”是“我”的同时也可以是“你”“她”“他”。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个人本应该完成的事情被视为大学生群体所需完成的事项,进而会理所当然地将自身的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当群体中大部分人都以这种心态进行政治参与就会出现主体意识淡薄的问题。这种主体意识淡薄的倾向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加以引导,往往会导致大学生责任感缺失,难以投入到政治参与之中。
非理性是指群体成员处于无意识境界,受情绪化支配②,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的缺失。针对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状况的非理性倾向来说就是其缺少对应该参与什么样的政治活动、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问题、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判断和回答。在过去发生的多起有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事件中,该群体的非理性倾向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以爱国主义的政治参与和情感表达为例,大学生非理性倾向有以下三个特点:
(1)极端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极端的爱国主义态度占据了一大部分,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往往表现为认同即全盘接受,批评则意味着彻底否定。这种零和博弈的爱国思想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为不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与发展的新生力量,应该培养国家视野和国际眼光,秉承开放的理念,充分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弘扬中华文化积累宝贵的经验。一味地拒绝和批判只会让自己故步自封,难以创造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和产品。
(2)狭隘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包容团结的伟大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兼收并蓄、合作共赢,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以及多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部分大学生仍然在广泛提倡“命运共同体”观念的今天保持着狭隘的思想,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与全世界各民族的团结协作割裂,只许本国人爱本国而不许他国人爱他国。这种狭隘的民族观与爱国情感不仅影响了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中国青年的政治形象,更是对国家声誉的侵害,使得国家形象受到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3)随意性。大学生群体尽管在生理年龄上大多已被界定为成年,但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形成自洽的价值体系,容易受到多种观念的冲击,甚至会同时认同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比如在抗疫过程中,同学们对相对封闭的管理既表示理解和认可,同时也有声音反映自己被“限制了自由”。这种政治心理上的随意性极易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如果不能够对这种情绪进行良好的引导,那么其危害是显而易见且难以控制的。
政治认知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对党的认知停留在表层、不深入上。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6》调查显示,大学生入党动机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追求理想和信念(28.8%),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23.2%),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有信心(14.2%),增强就业竞争力(13.7%),寻求政治荣誉感(9.6%),谋求仕途发展(6.1%)③。可见,功利化是当今大学生入党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了解,这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需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通过更加深入的教育提高政治意识,以完善政治认知。
某高校大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发表辱国言论、女学生疫情期间为逃避隔离从大巴车跳车逃跑……这些个人行为的背后是大学生群体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态度消极的一种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交流日趋便利,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西方消极有害文化的侵袭,使得其尚不坚定的政治立场受到其他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片面感知导致大学生将想象中的“理想国”与西方国家所提倡的伪民主与伪自由相提并论,并将其奉为自己真正追寻的政治目标。而这种倾向由于其自身政治立场尚不坚定,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
通过对选拔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评奖评优以及参与政治选举等活动中大学生参与人数及积极性的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政治冷淡倾向,主要体现为参与活动不积极、不主动,专业学习得过且过,人际交往交流冷淡,对时事政治以及热点新闻缺乏讨论的热情和关注的动力等。这些行为甚至被定义为“佛系”,从而引发一股热潮,并迅速拥有一批追随者。这种低政治参与度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会形成广泛性的政治冷漠,不利于国家政治体制的长期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也不利于其融入社会找寻自身政治定位,从而获得人生成就感和价值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因此,应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群体在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影响,实现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及政治态度的塑造。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国内相关理论,对于国外的优秀理论也应该向大学生群体传授。因为只有通过广泛的理论学习才能够拓宽大学生群体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激发其学习理论的兴趣。大学生群体非理性的政治心理倾向的矫正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学习理论是其提高自身判断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知识的储备足够多且见识到的理论足够广的时候,对于自己认同的价值就会更加坚定,对于不同价值取向引导下的理论也会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这就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稳定的政治态度,从而实现高效的政治参与。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大局观念,自觉积极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热血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文明建设中。
除此之外,爱国主义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融入大学生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要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学以致用。通过“看、说、做、行”等潜移默化地开展“接地气”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情怀渗透到青年大学生的血液中,把爱国种子埋进每个青年大学生的心灵深处。
根据克特·W·巴克的观点,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对改变被说服者的政治态度劝说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拓宽大学生群体的参与渠道,使其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来。
第一,充分利用网络渠道,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社交等多方面活动不可或缺的伙伴。同时,当前信息的共享交流大多通过网络完成,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大学生群体,对时事热点的把握也能更加及时。同时,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能够帮助其在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其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将个人从大学生群体中独立出来,激发其独立思考的兴趣。
第二,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丰富学习的内容。大学不仅是学生理论学习的场所,更是同学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成长交流的舞台,同学们可以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举行辩论比赛、演讲表演、参观博物馆、游学等活动,进行更加生动有趣的爱国主义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将个人与群体剥离开来,为大学生独立思考、观点交流提供健康的交流平台。同学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政治态度的塑造。
美国学者爱德华提出的刺激理论是说人们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会倾向于价值高的选项。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使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提高其政治参与的热情。这种正向激励机制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还能有效避免政治冷漠现象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激励机制并不能长期应用于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要通过短期的激励激发大学生群体的热情,实现对爱国主义认知的升华,从而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情,继而形成积极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态度。
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情感价值观,不仅是完善大学生对于各种政治现象的心理反应,更是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
大学是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大学生是一群刚刚成年的青年人,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建设国家和社会的重担,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外界消极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功利主义极有可能会导致其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大学生活中更应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在中华大地上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同时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水到渠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因而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年群体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复杂的政治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政治态度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及政治态度塑造的可行性方案。但是当前研究还停留在较为浅薄的层面,没有深入探析爱国主义教育在其政治心理、政治态度的塑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理论应用也较为生涩,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完善相关内容。
注释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01-304.
②季乃礼,政治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175.
③陈飞.高校大学生政治态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八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9):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