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生活之比较分析*
——广州和赣州为例

2022-12-27 20:21赣南师范大学钟艳群
区域治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赣州广州空间

赣南师范大学 钟艳群

在现代化、城市化背景下,对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具有差异的两座城市进行比较,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相互借鉴和参考的现实意义。结合城市化背景,城市居民能够通过参与公共生活,产生良性的互动与联合,从公共生活的角度分析城市融入的过程,有利于后续研究继续探究个体如何从私人走向公共领域的过程,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城市发展与公共性的相关研究

由于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流动的、陌生的人们流向城市,人们突破原来的社会关系,在城市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往。城市的公共交往为人们在多元的城市生活中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身份认同提供了机会。我国古代城市如唐长安城与北宋汴梁城的发展,既有市场空间也有活动空间,市民公共生活丰富。进入现代社会兴建的公园、上海步行公共空间等,是功能混合、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公共空间。

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发展公共性。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凸显,急需通过创新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以实现户籍制度价值重建与权利回归。正如吴予敏所言,“中国的城市化包含了畸形的非城非农化”,城市中的“社会鸿沟”不完全靠社会和经济发展来克服,还需通过发展公共性来弥合。因此在城市融入问题、缓解城市社会不平等方面,建设“可沟通城市”的任务显得迫切。

二、公共生活

作为“社会”的人,为满足个人的需求需走出私人的生活空间,实现与他人和社会的关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公共生活。相对于私人生活来说,公共生活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当个体因为满足私欲而走出私人领域,与其他个体在公共空间进行公共交往并达成共识,其共识维护了公共利益,他们超越了个体的私,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中满足个人的私,这既形成了公共生活,也意味着公共性的内涵。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场所即公共空间中进行自由而平等的交往,包括讨论、辩论及交流的过程。

城市公共文化与城市公共活动、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同地域的城市文化具有差异性,同一地域的城市公共文化也具有层次差异性,城市与城市的公共文化又会构成更广泛的公共文化。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城市间的差异性,又要关注城市间的共同性。

三、广州城市公共生活现状

(一)外生型、多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广州的城市历史发展对当代的城市空间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广州城市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的对外贸易地位,广州城市的空间受贸易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而产生了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这对当代广州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广州自秦汉至明清两千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近代,广州由于其独特的口岸位置而成为中西经济文化冲突的地方,同时也孕育了中国近代新思想和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在城市空间建设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城市发展机制转变,广州城市出现了多元化的空间形态格局,形成了六种空间形态类别。广州中心城区涵括范围广,城镇化速度快,形成了“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

当代广州城市公共空间既继承了开放性的特征,也具有丰富性特征。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城市空间格局为框架,结合城市特色,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国内外。广州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现出该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既凸显了广州城市自然景观特点,又激发了城市人文活力,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又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公共生活品质。一方面,密集便捷的城市交通线是面向城市内部,盘活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脉络,提高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内在开放性。广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贯通城市各个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广州的开放性公共空间数量和类型丰富多元,总面积宽广,满足了大量外来人口的需求。

广州市还注重对附属占地公共空间的老旧小区进行利用与改造。至今年9月,广州已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666个。广州城市城区公共空间不但讲究向外打造公共空间,也在内部已有的旧公共空间中寻求发展,焕新公共空间。从这两方面共同扩大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融合式的城市公共文化

广州的城市公共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依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形成的具有共享性和群众性的公共文化。二是当代城市公共文化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影响。三是具有时尚特征的城市青年文化。综观广州的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特性,可见其多元融合和时尚活力的特点。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公共文化形成的基础。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让全体广州城市居民均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具有共享性、群众性的文化。如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建设。广州城市城区公共空间不但讲究向外打造公共空间,也在内部已有的旧公共空间中寻求发展,焕新公共空间。

当地传统文化推动城市公共文化内涵的发展。城市传统文化孕育了城市生命力,保留了城市记忆,传承与弘扬城市传统文化是城市居民感受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广州地处岭南,是古代历史上的流放之地,自古就具有浓厚的移民文化,广州亦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岭南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混合体,而该多元性特征对广州的城市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州传统文化包含有广府文化、妈祖文化、西关建筑文化等,可见广州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的特点,各种地区性文化交融荟萃,多彩多样,相互影响。当代广州外来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公共文化也有助于广州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此外,还包括时尚活力的城市青年文化广州人口基数大,青年人口多。青年是城市的新兴生命力,关注城市青年文化是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全球化发展迅速,加之广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广州青年文化包罗万象。广州城市青年文化是城市亚文化,既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又具有集群性和边缘性,他们满怀好奇心且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学习和吸纳,乐于尝试新的文化形式。正因为广州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以及多元,城市青年才能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更多青年个体加入,形成文化认同。

(三)丰富的城市公共活动

广州的城市公共活动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多种组织主体和多样公共活动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城市生活,公共活动的不同组织主体可分为政府的、社会的、半社会半政府的。

首先,是以政府官方力量组织的城市公共活动,主要包括志愿者活动、官方文旅活动。广州市的志愿者活动非常丰富,且模式成熟,既有校外的也有校内的。官方文旅活动包括广州市政府文旅部登记举行的展览活动,既有线上活动也有线下活动,既有长期活动也有短期活动,既有学术讲座又有音乐美术,既有由政府组织承办也有文旅商融承办的活动。

其次是社会组织力量,是指非官方力量的民间力量。经过注册或未注册的民间团体组织的活动均在本研究范围内,包括居民自发组织以及“民+商”自发组织。广州市居民自发组织的公共活动是指城市个体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将位于同一城市且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的活动。“民+商”自发组织的公共活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家作为城市居民,为便于其他作为消费者的城市居民组队或分享信息而建立的相应的线上交流平台组织的活动,同时也有利于商品的销售。

最后是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共同组织的公共活动。如Y文化沙龙的读书会是广州图书馆和Y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公益阅读项目。这些活动并非免费的纯公益公共活动,活动会收取少量的费用以维持运作。一方面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平台的运作。

四、赣州城市公共生活现状

(一)内生型、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公共空间

赣州仍保有较完整的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注重融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赣州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成像发展差异较大和因地制宜的特点。

回顾赣州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变迁,有利于了解和分析当代赣州城市的公共空间。赣州古代城市萌发于赣南地区,亦称虔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赣州古代城市成为当时中原文化南下,与南方岭南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唐宋的虔州实现了从“山城”向“江城”的城市定位转变,人口增长,客家人大量迁入。明清时期,赣州古代城市格局几乎沿袭了宋代的坊市城市空间格局。近代,赣州城市出现了代表西方文明的大教堂——赣州大公路天主堂和南康天主教堂,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宾谷馆和曾家药店。现代赣州城市的发展开始于1919年,突破了传统的城市框架,从“龟城”形态走了出来,赣州城市在商业、工业和文化上的功能分区更加明显,中心城区规划充分利用了中心城区的地理走势和历史文化资源,不但注重人文,还注重产业和绿化的发展。

当代赣州城市公共空间的总体结构为“三山五水八廊”“两核三轴五心”。前者是融入赣州市的山水资源打造公共开放空间,后者连接了赣州城市公共中心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设计规划中还指定了三条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轴线,将赣州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历史印记凸显出来。赣州市在附属占地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也融合了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如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二)焕新式的城市公共文化

赣州的城市公共文化注重红色文化和宋城文化的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散发着古城的历史韵味。利用现有的城市文化资源,激活城市文化活力,树立城市文化自信心,体现在城市文化宣传、城市公共活动主题和城市空间建筑等方面。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根据《2020年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全市有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19个、博物馆22个、文物藏品7.32万件(套)等。

源远流长的城市传统文化是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的基石。赣州城市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其特有的城市文化。城市公共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基石,当地传统文化是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州市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为宋代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在城市公共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注重这三大文化资源的宣传与传承,形成了赣州宋代文化、族群文化与革命精神相互交融的公共文化环境。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注重融合文化,赣州的居民共同传播和传承赣州的公共文化。比如,以郁孤台街区为核心打造的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既是赣州居民闲暇常去的公共场所,也是赣州旅客旅游的必经之地。赣州还有一群热爱汉服文化的年轻人,他们乐于通过穿戴汉民族传统服饰,以提醒人们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他们常出现在郁孤台、古城墙、八镜台等具有古代文化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节日,经常在郁孤台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公共场所会举办活动。

(三)待兴的城市公共活动

赣州城市公共活动形式较为丰富,不同组织主体的活动具有差异性。差异性体现在目前政府组织的公共活动在丰富性上优于社会和半政府半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公共活动呈现发展态势。

以政府官方力量组织的城市公共活动主要包括志愿者活动、官方文旅活动。志愿活动中,赣州政府作为红色革命地区,官方组织一直以来重视文化的宣传与发展。以赣州青年志愿者队伍为例,龙南县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最为成熟。但是赣州市目前的志愿活动也存在以下问题:志愿者团队间的不和谐,个人主义较重;志愿者志愿概念缺失,管理有一定难度。官方文旅活动是赣州市政府文旅部登记举行的展览活动。2021年1月至11月,赣州官方文旅活动以长短期的主题展览和科普为主,主要为线下形式,内容的主题性突出,以红色文化为主,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展览和知识普及的模式。

其次是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的城市公共活动。包括居民自发组织的以及“民+商”自发组织的。赣州居民从城市个体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利用关系网的传播建立了微信群聊形式的线上社会组织,如羽毛球爱好群。组织的规则具有平民化特点,依赖人际关系网的传播。组织的流程为线上信息发布、线下组队活动。“民+商”组织的活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家,为便于其他作为消费者的城市居民组队或分享信息而组织的活动,另一种是商家以赞助的形式举办的活动,如GMY举办的2020年第三届汉服年会,赞助单位包括各种汉服馆。

最后是社会和政府力量共同推动、开展的公共活动。如赣州L社工机构开展的志愿者培训项目,由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的部分内容依靠政府的支持,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机构人员认为,政府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五、比较与分析

(一)广州和赣州城市公共生活的不同点

发达的城市经济、充足的就业岗位会吸引农村人口的流入,城市经济基础对城市个体异质性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城市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人口,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问题滋生。随着城市人群的聚集,城市广泛的社会交往就会逐渐形成。政府政策解决城市问题,既要保证城市居民广泛的社会性交往,又要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见城市经济、人口异质性以及地方政府政策,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广州和赣州在城市经济、人口异质性以及地方政府政策上具有差异性。广州是一线城市,赣州是三线城市,广州流入人口多,赣州流出人口少。那么,这三个因素分别对广州和赣州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文化和公共活动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二)广州和赣州城市公共生活的共同点

首先,城市公共生活内涵的一致性。从对城市公共生活的理解出发可知,其城市居民所共有、共享的城市生活,通过对公共文化、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三方面的探究,可见无论是广州还是赣州,公共文化、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三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城市公共生活。城市的经济、人口异质性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方针是影响城市公共生活的主要因素。

其次,创新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方向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强大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广州和赣州深度挖掘和融合当地传统文化有利于贴近生活,形成城市认同感。最后,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城市公共生活的一致性。2020年上半年爆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低了城市公共活动的频率。疫情防控措施下,很多公共活动停办,公共场所关闭,城市居民的方式转为线上参与,但是线上参与度低于线下。广州和赣州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相近,却在经济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两座城市的公共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两座城市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期实现“广东经验”与“江西经验”的互通。

猜你喜欢
赣州广州空间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空间是什么?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赣州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创享空间
多彩广州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