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依(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江苏省苏州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信息化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在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与信息技术完成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几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途径,希望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性格非常“跳脱”,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全程的保证注意力的集中,遇到外界的干扰或被其他事物吸引,很容易就转移了注意力。以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时间内大多都只进行说教式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核心主体进行教学。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模,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自己放在了教学的中心位置,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了解,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国教育体系长期的处在应试环境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缺乏创新;而在教学方法上如果形成了习惯,教师就会一直沿用这种教学方法。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自己放在了教学中的核心位置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没有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没有留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成绩是教师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大部分的教师有意无意地认为只要自己讲解的内容多,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自然就会取得好的成绩。但实际上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提升,还会下降;教师也没有进行自我的反省,依然采用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性、太过陈旧,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学在内容上比较单一,教材的更新换代比较慢。如果教师仅仅教授语文教材上的内容,就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只对简单地语文内容产生兴趣,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渴望。但目前教材还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内容上缺乏改革创新,而教师在教学上更是缺乏创新式,只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却忽视了语文教学内容应该具备的对学生情感、个人品质的塑造作用,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因此无法完全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语文知识的特点是生字多、字形结构比较复杂,小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一定的难度。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语文教学起步晚、发展慢的问题,帮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输入法进行资料的搜索、文章的阅读,以及对知识点和学习的感想的记录。
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可以为语文教学提高充足教学素材,这些素材富有丰富的活力,非常便于小学生自主快捷的获取,教师借助它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查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能够提高课堂的氛围感,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学习课堂,教师结合实际的语文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语文教学的课件,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进行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重的年龄解读,对任何的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走,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让文字内容转换为视频形式,可以制作成动画形式,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下室参与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燕子》这一课的内容时,可以先制作出关于春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以直观的视觉作品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特征,再引导学生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看到的燕子,去思考一下燕子的飞行特征等,然后进行文章内容的教学。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理解文字内容,明白作者写作的目的,加深对课外的印象。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不能只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拼音和识字是重点,学生往往容易记不住拼音的发音,汉字也容易搞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拼音识字的教学强化,利用多媒体增加拼音识字教学的趣味性,逐步引导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改善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拼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式的视频演示,将拼音教学内容融合进去,让学生通过动画视频、图片、音频等掌握拼音的外形特征、发音特征等,学习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多下载一些拼音学习软件,多练习拼音的发音,跟着软件练习口语发音,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低年级语文学习中,拼音和识字是主要的学习内容,但教师也不能忽略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的发音更加标准和规范。多媒体的利用还能为学生提供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融合语文课程,不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教师也不是单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学生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以在网上搜索学习资料;教师可以在网上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以此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可以留出课后作业,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自己先搜集圆明园相关的学习资料、图片,先进行分析和整理,在上课时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再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提升了学习效果。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综合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教师要进行阶梯式的阅读教学设置,先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好学习技能,唤醒小学生的情,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海底世界》的阅读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底中的奇异景色,配合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激发出学生多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唤醒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加入一定的句式如“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展开说话写话教学,让学生巩固词语和句式的运用,理解文章的构段方法。
具体方法为: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以短视频的形式,为学生播放海底世界相关的短片,要求学生找出视频中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段落,一边读课文一边回想视频,积累较佳的词语和语句,在培养学生阅读思考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字的鉴赏能力。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海底世界中的动物图片,如乌贼、贝类、深水鱼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海底世界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最喜欢哪部分景色?”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和朗读。上述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解析问题,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我感受。教师要适时增加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局域网,开展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平台来拓展小学生的视野,为小学生自主分析文章提供帮助。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撑打造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小学生自主的进行话题探讨,如文章中的语句、采用的描写手法等。师生协调合作进行阅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资源,打破课本的局限,开展一些演讲故事活动。比如让学生以“草船借箭知识知多少”为主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和整理。小学生自行借助网络平台查找、搜索、整理、组织资源,将“草船借箭”的相关知识悄无声息地内化吸收,增加了文本阅读的深度、广度。
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教师采用统一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但是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对知识学得比较快,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理想。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进而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开展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时,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着文章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创新元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进度做好合理的安排,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学习空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要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主动选择,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比较重视,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要将课堂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去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大自然的启示》一课的学习中,教师用可以搜集资料和图片,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向学生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大自然的景象进行探讨,深入了解一些自然景象预示的含义,然后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技巧,还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起了学习的信心。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识字是让小学生对汉字的读音、字形和含义系统地进行学习,每一个汉字,从读音、字形到含义,都有规律,主要体现在形声、象形等不同类型的汉字构造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刺激小学生的感官,借助视觉、听觉等加深小学生对汉字的印象,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帮助小学生掌握所学的汉字。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汉字图像化,用生动的声音为学生搭建有声有色的识字情境,激发小学对汉字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拍手歌》一课时,在进行识字教学时针对“猛”“锦”字的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小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动画,将两个字读音及部首的由来展示出来,用画图软件画出一只彩色花纹的鸡和一只健壮的狗,在动画中注明:“猛”本意为“头胎犬”,引申意义为健壮的犬;“锦”本意是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鸡是一种头上有金色冠毛、背部为暗绿色、颈部为橙黄色的鸟。利用这些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含义,并通过部首的学习完成知识拓展,加深对该字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