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宏(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辽宁省辽阳市)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词发挥着耀眼的光芒。“吟咏性情,莫工于词”,宋代很多词作都表达了浓郁情怀,表达了各种超越苦难与豁达开朗的哲人情怀与坚毅高洁人格魅力。辛弃疾为“豪放派”代表,其词作上承苏轼,不受传统诗庄词媚与绮丽婉约模式束缚,在豪放旷达中表达了作者殷殷家国情怀与拳拳赤子之心。
辛弃疾因其一生经历了丰富的人生历练,创作了很多爱国题材诗词,有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其诗词具有非常丰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词一开始大多是以描写男女爱情生活为主,特点在于温婉而缠绵。到北宋时期,词的表达意向与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渐出现描述社会疾苦、国破家亡与爱国报国等现实题材为主。辛弃疾南归时,其词风格也有了改变,一大特点是军事意非常丰富。在《满江红》(汉水东流)中他这样描写:“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其中“剑”与“铗”是南宋时代军队中比较常见的武器,自然而然成为作者用来表达抗金斗志地最佳意向。辛弃疾利用军事题材作为表现意向,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使得词作具有了气势磅礴与豪迈的情感。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辛弃疾写了“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渲染部队战斗氛围,官兵们一起分享美味牛肉,乐队演奏雄伟的战歌,呈现了战场上的壮观场景。
辛弃疾是词人,也是一名军人,他满怀报国热忱,但却得不到朝廷重视,多次受到弹劾。罢官归隐时,他在自己的词作中寄托了杀敌抗金与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尽管断断续续,但政治与军事生活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创作题材,其诗词以现实主义精神为主,通过描写现实情况表达了自己满腔热血但报国无门的无奈。诗词创作过程中,他利用比兴修辞方法,直接或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惆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这样描写:“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这是作者在建康任职期间创作的,一生仕途大起大落不尽如人意,雄才伟略无法施展,楚天与长江触发了作者国愁与思乡情怀。
辛弃疾军事题材的词作中,呈阶段性而且富有变化是其情感的主要特点。年少时,作者就参加过抗金部队,《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中这样写道: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鼪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霄云,浯溪石。
作者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自信满满,希望抗击金兵,施展抱负,收复失地。这一时期,作者的词整体上是充满热情与豁达的。作者文才武略但得不到重用,却没有消沉与悲观,一直坚持希望参加仕途,对事业充满信心。
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女真统治者不断发动掠夺战争,民族矛盾激烈,而南宋朝廷却安于现状,苟且图存,不重视收复北方沦陷区域,同时残酷剥削南方人民。此种严峻社会情势下,辛弃疾非常忧虑当前形势。另外,作者亲眼经历山河破碎,虽有满腔包袱但却无用武之地,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因而,忧虑与愤懑南宋危局也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国破山河与民族陷于危难之时,辛弃疾从民族立场出发,坚持反对南北分裂,迫切想要统一祖国,深切关注社会时局。作者从小目睹金人对北方大好河山的掠夺与践踏,日夜思念与缅怀丢失的故土。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登上建康赏心亭放眼远眺,看着被金人占领的远方国土触景生情产生了很多感慨:“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深深表达了自己怀念失地的情怀。回想起自己不能奔赴战场杀敌收复失土,辛弃疾内心是多么的压抑!
辛弃疾一生非常痛恨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与不思复国,他利用自己的词作,无情而彻底地揭露并深刻批判了南宋投降派,将南宋朝廷嘲讽为“剩水残山无态度”“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用“江左沉酣求名者”讽刺朝廷奸臣,甚至辱骂头像派是阳光中畏缩的灰尘,一堆冻芋与寒瓜。这样的批判也不仅仅针对腐朽的南宋统治阶层,它适用于历史上所有没落腐朽的统治阶级。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感叹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将自己比为廉颇,将自己被奸人诽谤陷害,无法施展满腔热血与壮志豪情的悲痛情怀描写得淋漓尽致。然而,“将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当权派不了解自己,只能拍遍栏杆空看吴钩,表现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情怀,辛弃疾眼见国势风雨飘摇,却只能虚度大好年华,满腔悲愤之情。
在《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中,词人议论道:“算平戎万里,功名本事,真儒事,公知否?”体现了对仕途与世事的感慨,鼓舞抗金官兵,建功立业是自己的分内事情。求功名是个人主义,此种个人主义功名思想与忠君意识是不断变化的,而随着词人认知的提升与对现实的感受不断深刻,此种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作者夜读《史记·李将军列传》获得了很深的感慨,言词间充满抑郁不平,他不愿闲居田园,依然希望能够“短衣匹马”,再次参与抗金救国斗争。此处“功名”指李广名声大,体现了词人强烈的为人民解放的意识,不是个人主义层面的“功名”。
绍兴三十一年,辛弃疾配合南宋政府军抗金,押解叛徒张安国到建康斩首,“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名噪一时。当时这些成就是令人赞叹的。他在词作中写“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豪情壮志随处可见,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而在《摸鱼儿》(更能消)一词中,辛弃疾将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比作春象,期待永远都是春天,又用美女比喻爱国志士,蛾眉见妒,即使奸臣当道,谗惑君主。作者自比为陈皇后,对苟且偷安的佞臣发出了诅咒,表达自己悲痛国家危难之情。整首词以哀婉的情感表达了伤时忧国的情怀。
辛弃疾从小受家庭教育影响,关心国家命运,忧时忧民。爱国情怀与英雄本色是其词作的核心。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在描写梦境的基础上表达迫切想要重整山河、收复失地的希望,哪怕在梦里也一直坚持不懈。在《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中又这样写:“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拂狸愁。”对抗金战争进行了正面描写,表达了赞美英勇将士之情。而在《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中又这样写道:“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表达了希望韩元吉能够承担起收复中原失地、统一祖国的重任,表面上看是在勉励朋友,实际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劝勉,侧面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雄心,正如陆游自许“塞上长城”。辛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触动着读者的心弦。
作为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与苏轼一起称为“苏辛”,被世人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作品题材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大多以表达抗金救国与收复中原失地的爱国思想为主。辛弃疾到江西上任,路过郁孤台时创作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沉痛追怀建炎年间的艰危国事、深情萦念靖康以来国土的丢失,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作于作者刚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的时候,是有感而发地创作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作充分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体现了诗人想要如同古代英雄那样征战沙场、收复国土、报效国家的壮烈情怀,爱国思想浓郁,同时流露出作者感慨自己报国无门,为苟且偷安且萎靡不振的南宋朝廷感到愤怒。作者对朝廷非常失望,热切希望改变未来,愤怒升华为责任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也深刻体现了此种呼声。前者这样写:“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在北固亭展望大江,怀古思今,作者想到孙权与刘裕,感慨要是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取得显赫战功该多好!但奈何韩侂胄就像南朝刘义隆一样草率鲁莽,想要北伐但却不了解双方实力差距。四十三年来自己一直没有忘记南渡收复中原失地的愿望,虽然自己老了,无法成为孙权与刘裕那样的人,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最后笔锋急转:“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心中的答案肯定是“能”。
《破阵子》中,作者醉中点灯拔剑,梦醒时分,他想象着营房中号角声不断,吃着八百里的牛肉弹奏着边疆乐曲,南渡前征战沙场的峥嵘岁月涌上心头。他想象自己身骑的卢马,拉弓射箭,声如洪雷。可现实里却早已白发苍苍,无法实现梦想。词中有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能看见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还有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鬓已先斑”……无数古人的身影与辛弃疾交叉重叠,无处宣泄的使命感中,家国情怀喷薄而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已经超脱外物,充分体现了其内心的使命干,是他饱经风霜的人生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词作中爱国主义与个人悲欢凝聚而成家国情怀,本质上来看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包含了责任与使命感,不断发展成熟。这种家国情怀的形成与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南宋初年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环境联系紧密。受传统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文化影响,辛弃疾如同一般士大夫一样形成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但他不只是士大夫,也是一位将军,因而豪放成为其创作标签,带来了悲壮、激烈的风格特点。剑与血、笔与墨相交,早年的戎马生涯在辛弃疾的精神领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宋朝南渡后,辛弃疾一直得不到重用,长期赋闲令他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作,从而增强了壮志难酬以及家国难报的悲愤之情。家国情怀与报国志向分不开,但作者却没有机会实现他的志向,于是就利用文学创作抒发感情,弥补家国情怀上的失落。因此在辛词中,失意是非常重要的感情内容。同时,尽管辛弃疾内心不甘,非常愤懑,但从未放弃理想,就算在偏远农村隐居,依然担心国事,一生梦想都是收复失地、重整山河,家国情怀了辛弃疾的创作与人生。
晚年的辛弃疾曾创作《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总结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他以五十人入五万敌营,捉拿叛贼,名噪一时。他一生胸怀天下,本应征战沙场,戎马一生,但却只能无奈地在江南温柔之地北望山河,没有机会实现理想。作者每当回忆往事,伤心失意可能会比自豪更多,“把栏杆拍遍”,长叹一句“可怜白发生”,令人唏嘘不已。
可见,辛弃疾诗词并非简单的“豪放”两字能概括得尽。辛弃疾用笔作为刀剑,在尽管宦海沉浮,得不到重用,但志向却从未改变。辛词充分体现了英雄气概,不受传统影响,激情昂扬,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同时又写出了柔情万种的英雄气概,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而又独特的一笔,千载之下,读者依然能从中体会到凛然之气与磅礴之势,切身感受辛弃疾的一片赤子之心。
综上所述,辛弃疾词作中家国情怀,来源于辛弃疾对国家与人民的大爱,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归属、责任与使命感。我们在欣赏、学习稼轩词时,要着重体会作者一直坚持的家国情怀怀,深入理解其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