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营造小学生班级阅读文化的实践

2022-12-27 19:56李婷婷吉林省榆树市城发乡中心小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营造习惯阶段

■ 李婷婷(吉林省榆树市城发乡中心小学校)

小学阶段营造班级阅读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又是娱乐身心、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语文水平、开发智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主要手段之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比较共同进步,因此营造班级阅读文化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能力至关重要。

一、小学阶段阅读现状

小学阶段学生受年龄段影响,阅读行为应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小学一、二年级的低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识字量和认知理解能力有限,主要进行绘本和拼读书籍的阅读活动。第二阶段为小学三、四年级的中年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认知能力,可以进行课外延伸的阅读活动。第三阶段为小学五六年级的高年级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进行一些名著和美文的阅读学习。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教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阅读任务,大部分教师从进行课文学习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小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没有良好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很,难对阅读产生兴趣并进行自主阅读活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很多学生在课后需要大量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导致课后时间更加紧张,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和爱好后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阅读,往往只能完成教师安排的拓展阅读作业。

很多小学生难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由于年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不够到位,认为阅读仅仅是语文学习的辅助工具,因此对阅读重视度不够,给予的时间也不多。

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阅读的重要性,也开展了多种阅读活动,但由于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观念,导致阅读活动大多流于表面,学生难以真正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很多学校开展了读后感比拼等活动,但伴随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不断发展,学生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找到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需要深入阅读即可以完成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没有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对活动理解有误,单纯的以比赛心态完成读后感而失去了举办阅读活动的意义。

现阶段小学阅读素材多种多样,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难在阅读初级阶段自主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小学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的阅读材料也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通过不同阶段的不同阅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营造班级阅读文化的意义

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阅读行为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进行自主阅读。

良好的阅读文化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可以娱乐身心并发展个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课后娱乐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阅读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形式满足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需求,低年级学生可以进行绘本阅读,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进行小说和童话等材料的阅读,阅读可以促使学生接触不同层面的知识,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促进学生身心个性全面发展大有助益。

良好的阅读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阅读人物传记和介绍英雄人物的、读物,可以使学生在心中树立榜样的形象,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认识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推动作用。

良好的阅读文化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好胜心强并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特点。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文化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数量有积极推动效果,通过加大阅读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延伸活动,而课外阅读则是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课内阅读活动主要培养了理解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强调的是对生字词的学习。而课外阅读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让学生可以根据不同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知识。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遣词造句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有助益。

良好的阅读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良好的阅读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字语言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阅读材料中还包含了作者传递的精神内涵和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对各个学科有全新的了解,并促进提升深入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营造班级阅读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重要性。根据阅读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学生可以展开不同的阅读活动,并在阅读活动中形成良性竞争。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增加阅读数量并提高阅读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从而深刻感受到阅读的益处和给自身带来的变化,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

三、营造班级阅读文化的手段

1.设立读书角落,营造良好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环境,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阅读角或图书角,针对班级内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书籍供学生阅读。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从众心理很强,容易受到班级内同学的影响,因此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营造良好阅读文化的首要条件。

由于小学生自主选择合适阅读材料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理解能力的阅读材料。很多学生会在课间选择图书角的书籍开展阅读活动,并对阅读材料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趣,从而自觉地在课后继续完成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部分学生的阅读行为又可以营造整个班级中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全体同学共同参与阅读。

寻找共同话题是学生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相同绘本或相同图书是发掘共同话题的最佳方法,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与同学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并融入同学群体的有效方式之一。

2.设立阅读目标,促进良性竞争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教师就要督促自主进行阅读。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阅读目标,并进行阅读质量和阅读数量的评比,通过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心,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竞争,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或小组阅读的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在课后可以给学生安排合理的阅读目标。教师可以不局限于具体阅读材料,而是要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行选择阅读材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进行打分,并对全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比,通过光荣榜等形式表彰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最优秀的“阅读小达人”,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文化。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好胜心强、不甘人后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学生较为喜爱的卡通人物或书籍作为奖励,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心理,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

3.培养阅读习惯,营造阅读文化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建设阅读文化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质量大打折扣,更难以形成班级阅读文化。因此,要营造阅读文化,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坚持的动力,教师要在学生阅读的初级阶段以激发兴趣为主安排阅读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长期通过竞赛、评比等形式帮助学生坚持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短文故事或绘本童话等文章开始阅读,坚持每日阅读打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步加深阅读难度、拓展阅读范围,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化素养,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

4.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觉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阅读兴趣是影响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小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生主要利用课后时间在家里进行拓展阅读,但大部分家长不擅长为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很多家长也难以认识到阅读兴趣的重要性,或者认为小学阶段学生应阅读散文诗歌、国学名著等,对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和科幻题材故事嗤之以鼻。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强迫学生阅读不符合自身年龄特点或兴趣爱好的书籍,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阅读观念,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合适书籍,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通过逐步加深阅读难度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

5.传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所不可或缺的。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缺乏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的学习,因此难以通过阅读获得提高和进步,长此以往,严重打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从而使学生热爱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泛读、精读和熟读等不同方法,将阅读效果最大化,感受到阅读的意义,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具体而言,针对较为词汇较为简单、内容浅显易懂的故事或童话,学生可以采取泛读的方式,重点是提高捕捉文章信息和内涵的能力;针对词汇优美的散文、诗歌,学生可以采取精读和摘抄记录等方式,扩大词汇储备,重点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针对富有深刻内涵的国学名著等书籍,学生可以采取熟读并完成读书笔记的方式,通过反复多次阅读领会文章内涵,重点是获得思想上的提高和进步。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授拼图阅读法、快速阅读法、标记阅读法等,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以拼图阅读法为例,现阶段拼图阅读法主要应用于英语阅读课程中,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拼图阅读法引导学生进行长篇文章的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拼图阅读法是将文章分为若干部分,并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每个组的成员负责阅读文章中的特定部分,在完成阅读后,各个组阅读同一部分的成员汇集于同一专业组,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在交流学习后回到原来小组,再与成员进行分享交流。拼图阅读法是小学阶段学生阅读长篇文章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该阅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阅读方式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

6.转变教师、家长观念,发挥榜样力量

教师和家长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级内形成优秀的阅读文化。

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应在校内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并通过家校互动的方式让家长认识到榜样的重要性,让家长在家中陪伴学生共同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比如,可以引用飞花令等方式,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在营造良好阅读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家长能够认识到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但忽视了环境和陪伴对学生的影响;很多家长在忙于一日工作后懒于进行阅读学习,反倒是热衷于游戏或观看短视频等娱乐活动。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弱但模仿能力很强,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学生也会对手机电脑等多媒体终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依赖性,对于较为困难且单调的阅读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榜样和陪伴的作用,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学习。调查研究表明,家庭阅读氛围浓厚的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较强,后期发展较好,因此家长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学生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环境基础。

《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清楚地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日常活动和教学活动中要积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通过营造班级阅读文化的方式促进学生提高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进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营造习惯阶段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上课好习惯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