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林, 詹 杰, 赵 文, 丁珊珊, 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州 350122)
《望诊遵经》[1]系清末新安医家汪宏所著。他强调中医诊法的重要性,认为“行医之道,无非诊治二途。望闻问切者,诊法也;针灸药石者,治法也。将欲治之,必先诊之,诊为治之先也”。作为一部全面论述中医望诊的诊断学专著,《望诊遵经》在中医诊断学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以色诊内容最为丰富,甚有学者认为该书是色诊理论的巅峰之作[2]。“色为气血之所荣,面为气血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著,莫显于面”[3]。面色,作为一种中观表征参数,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区分与识别、风险评估与干预效果评价具有显著意义。面部色诊对落实“五辨”(辨证、辨症、辨病、辨人与辨机)中医诊断思维的应用,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后续确立治法、遣方用药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本文试从面色深浅浓淡的辨识、面色兼杂组合的辨识、面色部位划分的辨识、面色动态变化的辨识等方面展开论述,阐明《望诊遵经》面部色诊理论的丰富内涵,解析实际操作中的具体问题,以期对中医临证有所裨益。
中医面部色诊主要诊察颜面部色调与光泽。《灵枢·五色》明确将五色分属于五脏,即“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为中医色诊理论奠定基础。汪宏继承《黄帝内经》色诊理论,并对颜面部五色深浅浓淡加以辨识,系统归纳其临床意义。《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言:“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青、赤、黄、白、黑5种面色,能直观反映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状态。同时,提出“色之浅淡者为虚,色之深浓者为实”[1]10“色浅淡者谓之微,色深浓者谓之甚。微者,正气虚;甚者,邪气实”[1]7的基本论断,结合颜面部区域划分进一步阐释:“色见于脏部者,其色深浓,当为脏气有余之病,其色浅淡,当为脏气不足之病。见于腑部者,其色深浓,当为腑气有余之病,其色浅淡,当为腑气不足之病”[1]6,明确通过辨识面色深浅浓淡,可初步判定病证虚实,有益于指导临床诊断。如“满面色红而气盛者,实热也。面色微赤,或隐或见者,虚热也”[1]32,只有诊断准确无误,治疗才能取效。
任何色调,不论深浓亦或浅淡,均需与光泽明亮度辨识相结合,方可全面、规范、准确地诊断中医病证。《望诊遵经·色以润泽为本》云:“色以润泽为本,盖润泽者,血气之荣光明者……夫光明润泽者,气也,青赤黄白黑者,色也,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合言之,而气色之见不可离,分论之,而气色之辨不可混”,既不能将辨气与辨色截然分开,也不可将辨别色调与辨识光泽混为一谈并互相替代。“气者色之变,色者气之常,气因色而其理始明,色因气而其义乃著”[1]7。正是由于气色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因此“分言之,则精微之道显”;而在实际面色诊察过程中,则需“合观之,则病症之变彰”。姚荷生根据颜面部光泽程度不同,将面色简洁、精当地划分为含蓄明润的平人之正色、暴露明润的病中之生色与暴露枯晦的病中死色等三类[4],对认识整体病势具有极大帮助。全面考虑面部色调及明亮度,能够预先把握疾病预后转归的变化趋势,提高中医诊断的预判性。正如汪宏所谓:“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
值得注意的是,面色深浅容易受到诸如地域、气候、情绪、饮食等非病理因素影响。因此,在辨识面色深浅浓淡时,要全面考虑包括患者年龄、体质、面部整体色调、面色异常出现及持续时间等多方面因素,色症合参,综合分析,不可盲目比附,更不可似是而非,“纵然仿佛分虚实,只在依稀想象中”。
无论生理状态还是病理状态,青、赤、黄、白、黑5种面色常以2种或2种以上色调兼杂、组合显现。因此,汪宏主张“五色交错合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瓜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认为“其青赤黄白黑虽不同,要皆有血色之赤,以间乎其中焉”[1]19,表明其已关注面色兼杂现象。
作为亚洲人种,黄色是其面部主要肤色。在生理状态下,脏腑气血津液充盛,血脉丰盈,体内精微物质运行输布畅达。因此,亚洲人群的正常面色表现为红黄相间,明亮光泽,是红黄两色间见。疾病在发生、发展、转化、传变等病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外在表现,从各个侧面反映了病变的本质[5]。当人体脏腑气血津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多种面色亦可同时显现。汪宏根据五行生克,将异常面色兼杂组合分为“色之相生者”与“色之相克者”两大类。“色之相生者”是按照五行相生规律而兼杂,具体可见“青赤间见,赤黄间见,黄白间见,白黑间见,黑青间见”[1]20。“色之相克者”,则依据五行相克秩序而归纳,包含“青黄间见,黄黑间见,黑赤间见,赤白间见,白青间见”[1]20。
临证诊察发现,颜面部不同面色兼杂显现时,需结合光泽度的辨识进一步判断病势轻重、预后吉凶。“凡相生者顺,相克者逆,然皆各有浅深,则亦各有虚实,是必察其泽夭,而后决其成败。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救疗”[1]21。足以见得光泽度在辨识兼杂面色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面部不同区域与内在脏腑组织有着密切关联性。面部不同区域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相应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灵枢·五色》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深刻揭示了面部区域划分背后所蕴含的脏腑定位规律,能够据此准确辨别病位所在。
汪宏继承《灵枢·五色》面部脏腑分属体系,并创造性地提出“明堂六部”划分,即内外、上下与左右。“六部者,中央脏腑之部为内,四旁肢节之部为外,横分之为上下,竖分之为左右也”。“察其何部何色,而断其何脏何腑也。举凡皮肉血脉筋骨,亦以气色部位分之”。色见于何部,病变即发生在何处,化繁琐冗杂为简洁明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人的生命是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下,系统整体状态变化的时序连续过程[6]。而面色同样是处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平衡状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表明人体有病颜色首先会发生变化[7]。随着疾病的发展、演变,病程迁延日久,人体精气不断耗伤,面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病邪褪去,正气渐复,面部色泽又会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可以根据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提前测知病势的变化、预后转归,同时也能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客观指标。
辨识颜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应包含色质与部位两方面内涵。《望诊遵经·相气十法提纲》所载望色十法,注重辨识颜面部皮肤的色质,具体分为浮沉、清浊、微甚、散抟与泽夭等动态信息,进而判定疾病病性、病位、病程、病势及预后。浮沉指代表里病位,“初浮而后沉者,病自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清浊提示阴阳病性,“自清而浊,阳病人阴,自浊而清,阴病转阳”。微甚表示病证虚实,“自微而甚,则先虚而后实;自甚而微,则先实而后虚”。散抟辨别病程长短与病势轻重,“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泽夭测定病情预后,“将夭而渐泽者,精神复盛,先泽而渐夭者,血气益衰”。
此外,辨识面色的动态变化还应注意面色部位的变化情况。汪宏在“明堂六部”划分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六部动态变化的诊断学意义,可获得病证的病位、病性、病势等基本病理信息。病色从外部走内部,提示病位由表传里入脏腑,病势由轻转重;反之则病位从脏腑出外达表,病情由危转安。病色在上部见于阳病,在下部见于阴病,阳病自上走下为重,自下走上为轻;阴病自下走上为重,自上走下为轻。性别不同,病色左右部位的病理含义也不尽相同。“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自左走右为从,自右走左为逆,女子自右走左为从,自左走右为逆”。根据异常面色出现部位的先后顺序,有时甚至可直接作出中医诊断。如《素问·刺热篇》所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依据面赤在颜面部不同区域的分部顺序情况,可对五脏热病进一步作出详细诊断。
在人体生、长、壮、老、已不同生命阶段,随着机体脏腑功能自然衰退、气血津液日渐耗竭,所呈现的面色同样会发生变化,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内在脏腑功能异常并产生病理变化。此外,不同季节气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所表现出来的面色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有外国学者[8]研究表明,无论是哪个种族,男性的肤色均深于女性,这与遗传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一方面是由于皮肤纹理和血供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同,接触阳光的程度不同。宫爱民等[9]观察发现,面色与年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面色变化曲线随着年龄的变化有线性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面色逐渐变黄。刘文兰[10]等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人体脏腑气血津液发生改变,表现于外的面部色泽也会相应发生轻微变化。《望诊遵经》明确指出,面部色诊应与四时五方、老少居养以及气质体态相参,如此方可做出整体、动态、准确的中医临床诊断。
《难经·六十一难》云:“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古人将望诊作为四诊之首,明确强调望色诊病在中医诊察病证方法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医面诊来说,同一种面色可代表多种病理意义,而相同的病理变化却能出现不同的面色情况,病色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会出现同病异色、异病同色现象。同时,在实际临床实践过程中,面部色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医家对色调、光泽的认知结果与程度是不相同的,目前较难做到完全客观化。在一定程度上,这会影响中医面部色诊辨识结果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应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医面部色诊的重要作用及局限性,认真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
《望诊遵经》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与参考。汪宏重视面色诊察,认为“脏腑之情蕴奥,安可粗心;气色之道精深,不容率意”。其在辨识面色的深浅浓淡、兼杂组合、部位划分以及动态变化等方面,补充完善了面部望诊理论与运用方法,使中医面部色诊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临证时我们要排除其他非病理因素的干扰,灵活、机动地进行颜面部色泽辨识,坚持四诊合参,全面、准确、规范地采集病情资料综合考虑,方能提高临床病证辨识的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