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技术快速迭代更替与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导致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多,且对其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更是达到2.5以上。顺势应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几天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我认为这就是要建设“技能友好型”社会,为此,起码要做到重视技能、善待技工、支持职教这三点。
第一,重视技能。这里说的“技能”特指操作技能,是个人用手等人体器官作用于机器(工具)的一种把握、操作能力,是人的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协调配合完成某种活动的综合体现。例如,焊工使用焊枪完成焊接作业,钳工以锉刀、刮刀、小型钻床等工具进行装配和维修,车工使用车床加工零部件等。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与个体生活质量,诸如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对接、高速动车组平稳奔驰、4 500米载人潜水器的顺利下潜、中国空间站的建设、高质量家用电器等等,都离不开技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技能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第二,善待技工。这里说的“技工”是指掌握技能的工人,技能只有被人掌握才能焕发出强大的能量。技能人才队伍的结构往往是金字塔型的,金字塔的底部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往上依次是普通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是指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工作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及其以上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一名高技能人才的出现,离不开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壮大,如果年轻人都不愿当工人,技能人才的涌现就是空中楼阁。善待技工首先是政府要出台政策缩小产业工人所在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提高普通工人的工资收入,让年轻人愿意当工人;其次是企业应尽快完善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打通行政岗位职务序列和专业技术技能职务的横向转换通道,强化技能贡献。还要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提倡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薪酬分配方式,工资收入采用岗位薪酬+绩效薪酬+能力薪酬的组合,使技能等级越高,收入就越多。除了职称晋升、待遇提升外,各种表彰、荣誉、奖励也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技能人才倾斜。在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中,有373名产业工人,占比40.1%,全国总工会还单列了35个奖章、3个先锋号名额,用于表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者。凡此种种,就是要让当了普通工人的年轻人愿意努力成为高技能人才。
第三,支持职教。职教不是万能的,但建设技能人才队伍没有职教是万万不能的。首先,要构建以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主体、行业企业为主导、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政府要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支持建设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网络学习平台等,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其次,要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加大经费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切实保障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技能友好型”社会不是人人都要学(操作)技能的社会,而是只要你愿意学就能学得会技能、学会了技能绝不会让你白学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