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叙事方式的哲学思考

2022-12-27 15:57曹孟勤
关键词:普遍性文明生态

曹孟勤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成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关乎中国人民发展的命运,也关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命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极大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已成为必然,具有不可阻挡之势,并将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然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彰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却是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在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加剧和国际话语权争夺激烈的态势下,如果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叙事方式不妥当,极有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忧虑和恐惧,进而拒斥和抹黑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我国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探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合理切入点和恰当叙事方式迫在眉睫。

一、以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方式走向世界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被全世界各民族认同、借鉴和接受,具有世界历史性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只有进入到人类文明序列当中,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才能够对其他国家或民族产生影响,在国际社会当中赢得广泛尊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明能够纳入人类文明序列当中,意味着该国家、该民族的文明有益于整个人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类文明是各国家、各民族优秀文明的总和,总是不断淘汰落后、野蛮的东西,吸收各国、各民族不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不断迈进。那些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国家和民族,那些增进整个人类福祉、促进人类获得自由解放的国家和民族,就能够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话语权。当然,人类文明的出现是伴随着各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而完成的,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人类文明打破了狭隘的地域界限,实现了全球化和普遍化。近现代西方社会所形成的现代性工业文明能够以人类文明的姿态横霸全球,关键在于现代性工业文明开辟了世界历史进程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并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在一轮又一轮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支撑下,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震撼了全世界,促使人类文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即使是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闻名于世的马克思,也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5页。“资本开辟了世界历史,人类文明打上了资本的烙印;西方开辟了世界历史,西方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基本底色。世界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西方文明超越地理边界而获得普遍性的历史。”(2)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哲学研究》2022年第3期,第5-15页。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的现代性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超越西方现代性人类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已成为必然。目前,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我们正在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如果我们相信,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越大,越是能够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道理,那么,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时,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贡献越大,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就越是能够引领生态文明的发展,获得广泛的生态文明建设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生态奇迹,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必定能够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并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然而,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存在两个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以“厉害了我的国”的形式向国际社会展现大中国形象,二是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更多展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贡献上。研究生态文明的这两种倾向有可能会妨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如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不能够指向共同价值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类文明,就难以在国际社会中产生普遍影响。人类文明代表着普遍的世界历史价值,是被各国、各民族普遍认同的对象,应当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上世界的切入点。就此而言,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保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就需要改变呈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叙事方式,以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声音,提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模式。尤其是从如何走出现代性人类文明困境、提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理论认识与实践对策,对于取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赢得中国生态话语权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实际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为人类文明发展积极履行了广泛的义务,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中拥有话语权,则是中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之后应当且必然享有的权利。尽了义务、做出贡献,就应当享有权利,这是普遍而基本的国际正义法则。在国际社会的文化、文明交流中,普遍默认的规则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交换: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享有权利;享有了权利,就一定要尽义务。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区分为四种:一是既无权利、又无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只存在于没有理性的人之中;二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关系,这才是人与人的基本关系;三是只有义务而无权利的关系,这种关系只存在于奴隶身上;四是只有权利而无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只存在于上帝或神之中。康德认为只有第二类关系,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的关系“才是一种真正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8页。康德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分析是一种本体论层面的分析,揭示了权利义务关系的普遍本质和基本原则。基于此,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认定:“一个人负有多少义务,就享有多少权利;他享有多少权利,也就负有多少义务。”(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72-173页。马克思同样赞成这一基本原则并提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2页。既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统一的,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履行了义务就应当享有权利,享有了权利就必须承担义务,那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即履行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义务,就理所应当享有话语权利,否则就违反了国际社会交往的正义原则,或者说违反了本体论的道德要求,这将被国际正义所不耻。从历史事实来看,当今美国之所以能够制约西欧各国,除了美国霸权之外,更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为欧洲许多国家做出了援助性贡献。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也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指美国对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战后经济援助的计划,以达到欧洲重建的目的。该计划从1947年7月正式实施,持续4年之久。美国向西欧各国总共提供了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6)顾关福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1页。正是马歇尔的援助计划,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如果在国际交往中单纯地谋求权利,彰显霸气和蛮横,而不承担和履行义务,最后对权利的追求也会化为虚无。

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前提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确确实实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贡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十八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众多的生态保护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实施了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制定了最为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开创了节约型社会和绿色生活方式,等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取得了西方社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所取得的成果,创造了人间奇迹,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理念,建构了新理论,探索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和新道路,提供了新型实践模式,走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型文明发展道路。例如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及塞罕坝林场建设、山西右玉治沙造林,河长制、山长制、林长制等新型实践方式,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经验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性道路和全新选择,对发达国家也有借鉴价值。

深入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理论与实践贡献,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向国际社会表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理论,提供了哪些新实践,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能够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普遍接受,进而得到国际社会环境保护运动的广泛遵循,如此才能够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如果我们能够用普遍性说服力量,用强大的事实性力量,证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确实走在世界的前列,具有明显的示范性效应,那么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取得国际生态文明建设话语权,将是一件不可避免和不可阻挡的事情。所谓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本质意义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遵循,成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文明正是不断吸收新文明而持续进步的,世界历史也是不断接纳新成果而不断超越以往的,那些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赞赏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是领先的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中心的国家和民族。人类文明的成果不是强迫他人接受的,而是被他人自觉认可的,只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真理的方式证明为世界做出了贡献,谋求了全人类的福祉,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必然无疑。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国际社会中某些政客出于意识形态的狭隘心理,抹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但是我们相信,乌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真理的传播是不会被几个政客所阻碍的,就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实践成果,不得不被世界各国广泛承认一样。

二、以普遍性话语的方式走向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现实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然而,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更多地局限在国内,对整个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产生的影响不甚广泛和深远。很多研究成果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未能引领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大国和强国,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党中央以前所未有之力度所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还不相匹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经验更多地是当作政治资源,视其为批判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西方工业文明进行控告和解构,而没有将其当作普遍性的理论资源,缺乏对新兴生态文明本身加以系统性的理论建构,导致我国生态文明研究众多成果无法走出国门,无法与国际社会环境保护理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由此产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想走向世界,充分彰显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还必须增强普遍性的人类文明视域,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思想看作是一种普遍性的理论资源,在哲学层面上展开深入的理论研究,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与对话。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必然能够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前提条件是:国际社会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理论。中国作为大国和强国,在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不仅需要经济实力,也需要理论实力和理论影响力。

所谓从哲学层面展开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是指探究生态文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和方法论,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能够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普遍性本质,生态文明建设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和基本伦理原则,以学理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真理性追求。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其自身必定包含能够为自己奠基的、根本不同于现代性人类文明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和方法论。因此,阐释清楚生态文明的普遍本质、原初根据和终极目的,证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整个世界的普遍适用性及其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以普遍道理和世界意义的方式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的普遍本质表达的是生态文明的普遍适用性,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那样,能够在世界上畅行无阻,适用于不同文化和不同国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要想走向世界,就需要以这种普遍性的姿态、能够代表世界历史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如此才能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遵循。例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提出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必须在普遍性道理上证明这条道路是合理的,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世界历史的向度表明:人类文明经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农业文明虽然没有使自然环境遭受根本性破坏,但相当多的人连基本的生活要求都达不到满足,劳动负担沉重;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虽然将人从沉重的劳动负担中解放了出来,更多满足了人的欲求,有些人甚至过着奢侈的生活,但这种获得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吸收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合理价值,祛除其不合理性,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文明因对自然的征服力有限,人的生活虽然比较困难,但却没有从总体上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工业文明虽因强大的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极大改善了人的物质生活,却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则是既让人生活愉悦,亦让自然环境欣欣向荣,“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51页。,由此证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历史向合理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际社会交往和交流过程中,我们不否认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但我们也要看到以理服人的可能性。尤其是理论研究,说理讲理成为其基本要求。从哲学向度上研究生态文明的普遍本质,目的在于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法则、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的历史必然性,运用普遍性的真理力量去说服世人接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和思想。人们可以反对和抗拒霸权,但难以反对和抗拒普遍性真理。

由对普遍本质揭示所形成的普遍性知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限制而属于全人类,往往能够从地方性发端而上升为世界历史。所谓言必称古希腊,无非是说源自古希腊的地方性知识由于其包含了丰富的普遍性,从而流传至今。强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要关注普遍性知识,无非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理论融合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之中,成为普遍的世界历史中的一颗明珠。普遍性知识本身就意味着能够被世人普遍接受的知识,其具有脱域性质,不专属于特定个人、特定民族和特定文化,而属于全人类。牛顿定律一旦被牛顿研究出来,就不再属于牛顿本人,也不再属于英国或大不列颠民族,而被全世界的人们所共享。我们不否认知识的多元性、文化的差异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知识和文化存在着共享性。正是知识的普遍性和共享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出现,加速了民族史上升为世界史。拒不接受普遍性知识的民族,将不可避免地被世界边缘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仅仅是地方性知识,还是一种普遍性知识,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国情,设定自己所应当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与特殊相结合的普遍性辩证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大同世界,具有最普遍的世界意义。就此而言,完全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实际上是不全面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具有全人类的文明价值。工业文明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将人类生存置于危险的境地,超越工业文明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许,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就此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代表人类文明选择,代表普遍的世界历史性。因此,揭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蕴含的普遍性理论意义,必然需要我们从人类文明这一普遍化视域出发,建构起生态文明的普遍性知识,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的合理选择。

以讲普遍性道理的方式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向世界,前提是承认人是理性存在物,人能够运用理性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客观公正地交流思想和看法,讲普遍道理是达成共识的基本手段。虽然理性未必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是真正解决问题不得不依靠理性。理性是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概念清晰、推理严谨、论证和证明合乎逻辑,成为思想交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合乎理智被认为是正常的,合乎根据被认为是应当的,有价值的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有证据的被认为是可信的。古希腊人提出,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足见合乎理性是多么地重要。尽管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主义,认为根本不存在统一和一致的真理,每一种文化所创造的杰作仅仅属于而且也只能属于它自己,对所有文化普遍有效的一种公共伦理道德概念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运用一个单一的绝对标准……来评判任何一个时代的成就,不仅是非历史的、时代倒错的,而且它建立在一种谬误的基础上,亦即假定存在永恒的标准。”(8)[英]以赛亚·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69-70页。但是,后现代主义仍然是以理性的方式讲出了一种普遍性道理,那就是文化、文明的多元性,使得普遍一致性意见很难出现和存在。后现代主义对普遍性原则的否定也很难站得住脚,当代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就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猛烈批判,他认为通过交往理性或交往理论可以在不同意见之间达成一种普遍共识。可见,无论是主张存在普遍真理,还是反对存在普遍真理,前提是都要运用理性,讲出其中的普遍道理。

理性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思考和论证的逻辑性,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普遍性话语的方式走向世界,还需要注重叙事方式合乎逻辑性。普遍性道理具有说服性力量,关键在于普遍性话语本身蕴含着逻辑性。“一切思想清楚明白的原因都只是逻辑,合乎逻辑就能清楚明白,不合逻辑就不能清楚明白,一切思想都不能例外,这就是逻辑的力量。”(9)张志伟:《是与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0页。也就是说,思想表达合乎逻辑形式则具有普遍性真理力量,不合乎逻辑形式则难以达成说服人的效果。逻辑清晰度是思想清晰度和道理清晰度的具体呈现。按照分析哲学创始人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的说法,逻辑是思想的清晰图像,符合逻辑规则的语言,才能够清晰地表达思想。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开始,就已经开始强调话语的逻辑性,重视概念清楚、判断准确和推理的严格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逻辑的重视程度并不像西方文化那样,导致中国的言说总是多义,让人去揣摩其中的真义,从而限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播。进行国际化的思想交流必须遵循思想交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把话说清楚,把意思表达准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遵循话语表达的逻辑性。逻辑的同一性和辩证性能够使事实图像清晰起来,保证思想富有道理性。如果国际思想交流,不遵循逻辑原则,人们就无法避免思想的歧义,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甚至使语言交往都陷入困境。分析哲学的维也纳学派就把没有按照逻辑提出的问题,视为无意义的问题;将不按照逻辑说话的人看成是哑巴,可以置之不理。

以普遍性话语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是要尽量避免单纯用特殊方式、用个案方式证明我们的成功经验。虽然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与个别,以普遍性话语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必然不能脱离成功案例,但仅仅用案例说话而不诉诸其中的普遍性道理,同样不能取得说服人的效果。如果仅用个案来证明某种理论和思想具有真理性的话,人们同样可以拿出反例证明其理论和思想的无效性。因为生活是具体的、丰富多样的,其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矛盾,仅用个案论证问题,无法回避和克服矛盾和反例。即使是具体指认了许多国家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也无法证明所有乌鸦都是黑色的,因为在澳洲就存在着白色乌鸦。强调话语表达方式要合乎逻辑性和普遍性,是要避免说了很多话说的却是废话的现象,被他人置之不理。当今一些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甚至一些网络红人,为了表达所谓的爱国“激情”,写出的文章和说出的话根本不顾及逻辑,甚至背叛逻辑而成为笑料。缺乏清晰的逻辑图像,即缺乏普遍性道理,根本达不到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世界、并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效果。无逻辑、无理由、无理性的观点和命题是不会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不能走向世界、进入人类文明序列、成为普遍的世界历史,中国就无法在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中拥有话语权,更遑论引领人类文明发展。

三、以创新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式走向世界

人类文明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从人类文明的形态来说,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所以能够各领风骚数千年、数百年,是因为渔猎文明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相对于渔猎文明、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都具有创新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曾经如日中天的西方现代性工业文明已经陷入深刻危机,当今人类文明正站在何去何从、是生存还是毁灭的十字路口上:是任自然环境继续恶化下去,还是优先解决环境问题?是美国优先,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优先?是全球化优先还是逆全球化优先?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肆虐的情况下,是个人主义自由优先,还是确认全球道德责任优先?这些都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做出认真的回答。也就是说,工业文明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迫切需要创新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用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替代工业文明,以引领人类文明走出现代性工业文明的生存困境,确保人类文明继续行进在正确道路上。工业文明是以人本主义和征服自然为本体论基础,全面构建起现代性社会,那么,超越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应当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本体论基础,全面构建起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力求消解工业文明的原始创伤和成本外部化等逻辑,代表着“新生产力文明”和“新发展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对文明形态的自觉选择。(10)付清松、李丽:《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相遇与交互式建构》,《探索》2019年第4期,第5-12页。我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和制度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正好回应了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重大问题,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命运给出了中国应对之策。尤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改变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格局,必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如果我们能够从创新人类文明发展形态这一向度上,充分论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性、生态文明来临的必然性,无疑有益于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世界。

生态文明并不是因自然生态本身而产生的文明,而是人类创造了美丽和谐的自然世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而生成的文明。正如万俊人一直强调的,人类“改造”自然的观念应当变为“改善”自然,使得自然界向着美丽美好状态存在,这才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到底走向何方?西方社会开出的药方有三个:一是回到前工业文明,建构低欲望社会,维持经济的零增长;二是进入“怎么都行”的后现代社会,主张碎片化和地方主义;三是运用绿色技术修补工业文明的缺陷,继续行走在工业文明的现代性道路上。回到前工业文明,降低人们对物质产品的欲求,无疑剥夺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妨碍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忽视了农业文明带来的的生态环境问题”(11)陈永森:《罪魁祸首还是必经之路?——工业文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39-47页。;进入“怎么都行”的后工业文明,必然导致怎么都不行;运用绿色技术继续推动现代性工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忽视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质变和飞跃。工业文明的危机实际上根本不是什么文明的漏洞和缺陷问题,而是自身与自然界不可克服的矛盾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与设计,显然比西方社会影响较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更具合理性,直接创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翻版,而是按照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生成的新版。我国所建设的生态文明超越了“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零和博弈论”,构建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新道路,还创新发展了人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能够进入世界历史,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则上不是靠霸权强行推进的,而是由于其创新了人类文明发展成果而被世界各国人们自觉认同和接受的结果。在世界上不乏这样一些现象:那些文明落后的民族打败了文明较高的民族,结果是文明落后的民族却被文明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落后民族的统治者自觉接受了被统治民族的先进文明。即使是近代西方列强在向东方殖民的过程中,西方列强的某些先进文明被殖民地的人们所接受,而殖民地的某些先进文明也被西方列强所接受。马克思曾指出:“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83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先进文明、较高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创新发展,其必然被其他国家和民族借鉴和吸收。从科学技术革命向度来说,近现代的蒸汽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文明成果,能够迅速而广泛地普及到全世界,根本所在是其先进性广泛惠及了人类。以近代开始的哲学思潮为例,英国率先实现了古希腊本体论哲学向近现代认识论哲学的转型,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启蒙口号的提出,使得16世纪的英国成为近代哲学研究的中心,助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8世纪的法国开启了启蒙哲学,其彻底的、战斗性的唯物主义精神超越了英国哲学,保证了哲学研究的中心从英国转向法国,加速法国崛起。19世纪德国哲学开始综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出现了康德的批判哲学,以及黑格尔的辩证哲学,德国由此开始引领近代哲学潮流,并开始强大起来。进入20世纪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步入哲学潮流的前列,哲学研究由此从认识论移位到人的行动和信念上,“有用的就是真理”发展为一种哲学时髦,并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繁荣。尽管哲学理论之间充满着批判精神,类似于黑格尔所谓的厮杀战场,但每一次哲学思潮的出现,都带来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深化和进步,创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规律来看,创新了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便能够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而成为普遍的世界历史。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出许多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例如,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略,内在蕴含着一种新型世界观,即公平正义、共生共荣地看待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自人类诞生并拥有自我意识以来,探索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设计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历代人锲而不舍的追求。古代人的宇宙本体论将宇宙凌驾于人之上,近现代人本主义世界观则颠倒过来将人凌驾于宇宙之上,无论是人匍匐在自然脚下,还是人成为自然的主人,所建构的宇宙秩序均属于主奴式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观的先进性,在于超越了古代宇宙本体论和近现代人本主义世界观,将人摆置于自然世界之中。人在自然世界之中,自然世界必然在人之中,人与自然世界由此构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生命共同体中,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与自然世界的平等正义秩序得以形成,共生共在、共美共荣成为目的性必然。再比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无疑为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指南。西方社会一般认为,生态危机的发生是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之外并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于是将人类经济活动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并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一致,被视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本之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则直接将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美丽化身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本身,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美丽本身作为生产力,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达到生态效益统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目的。显而易见,这比西方社会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案更为先进和彻底。西方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还是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视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则将两个系统合二为一,最大化地减少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形态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最后必须一提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先进性。生态危机的发生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生态美好、生态在未来不再受到系统性伤害是人类的共同命运。然而,生态美好的实现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事情,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共同事情,并且一定是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休戚与共的文明,通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够得以完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宣示了合作优先于竞争,全球化优先于唯我独大,全球责任优先于个人自由主义,其完全不同于工业文明之谋划和进路,亦不同于冷战思维,因而属于创新性文明成果。

创新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是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站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创新人类文明发展宣示着所创造的东西具有先进性,符合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内在欲求和期许。无论是形态上先进,还是成果上先进,由于其合乎人类利益和需求、代表着人类不断解放和自由而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创新发展不是重复他人已有的东西,重复性本身不是创新发展,也不能代表先进性。因此,阐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时,不仅需要把握普遍本质,阐明普遍道理,还需要论证清楚其创新性,到底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和领先于现有的各种环境保护理论和环境保护思潮。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成果之所以还未能在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理论界缺乏理论创新,更多地是追随和模仿国外的理论研究,不能对国外的某些理论发起挑战,提出我们自己独创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哲学研究追求的是真理,反对的是迷信,理论研究的创新本质是将对真理性追求现实化为新理论的创立。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始源于其自身不断地新陈代谢、吐故纳新。就此而言,改变追随和模仿国外绿色发展理论研究方式,创新性地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国际环境保护运动提供先进理论和先进实践,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走向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前行的,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了人类文明发展,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就能够叙述人类文明的历史。

猜你喜欢
普遍性文明生态
何不炳烛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体内的塑料微粒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性与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