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浩
根据笔者曾经对各地高校老年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以及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对71所高校老年大学的调查数据,笔者认为,历经近40年改革发展,我国高校老年教育已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各地高校老年大学的办学工作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已经成为我国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形成了规模可观的高校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从1984年10月与1985年4月北京师大老年大学和厦门大学老年大学先后成立算起,我国普通高校举办老年教育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全国约有100余所高校成立了老年大学。根据有关方面对其中71所高校老年大学所做的统计,仅2019年秋季,这些学校在校学员已有9万余人次,平均每所学校在校老年学员1281人次。其中,5000与4000人次以上的学校各有2所,3000与2000人次以上的各有3所,1000人次以上的有13所,500人次以上的有20所。近几年,这些数据还在不断递增。由此可见,高校老年教育目前不仅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还具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规模。
(二)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高校老年教育体系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71所高校老年大学目前都拥有一定面积且相对固定的教学场所。其中,教学场所面积5000平方米和3000平方米以上的各有5所与4所,教学场所面积2000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各有7所与13所,1000平方米以下的有41所。从现有师资队伍看,71所高校老年大学共有1500名左右任课教师。其中,有50名和30名以上教师的各有6所,有10名以上教师的有40所,有10名以下教师的有19所。同时,各高校老年大学还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富有经验的办学人员队伍。据不完全统计,71所高校老年大学现有办学人员460名左右。再从课程开设情况看,疫情前的2019年秋季,71所高校老年大学共开设了1910门左右的老年教育课程。内容涉及文史、书画、摄影、声乐、舞蹈、时装等十大类。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与传播以来,高校老年大学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课程的教学工作,满足了更多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高校老年大学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高校老年教育体系。
(三)规范办学的总体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全国各地高校老年大学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办学规模的同时,努力适应老龄社会发展形势,始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坚持规范办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高校老年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先后有上海师大老年大学和上海交大老年大学被评选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有西安交大、华南理工、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9所高校老年大学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示范老年大学”。还有一些高校老年大学已经具有相当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为促进当地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些年来,各高校老年大学还评选出一大批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
(四)积极组织开展了老年教育的社会服务工作
根据笔者调查了解,近些年来,各地高校老年大学除了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招收社区老年学员来校学习,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各项社会面服务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上海高校面向全市老年教育机构,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师资培训工作。上海师大老年大学被市有关部门确定为“上海市老年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上海交大老年大学、复旦老年大学等五所老年大学成为各专业门类的老年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五年来,市培训中心和各培训基地共举办了237期各级各类培训班,先后有23790人次的老年大学教师和办学干部等参加了培训学习。与此同时,上海、武汉、合肥等地高校老年大学承担了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与研究中心的任务。五年中,仅上海9所高校老年大学就组织开展了近百项市级老年教育理论课题的研究,有50项左右研究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此外,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与东华大学等高校老年大学还建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五年中先后组织开展了约200次“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
(五)全国高校老年教育走上了联合抱团发展之路
2014年5月,上海师大老年大学会同上海交大老年大学等发起筹建了全国高校老年大学工作委员会。该工作委员会目前约有120所成员学校,自成立以来,已先后成功组织召开了6次年会。2015年9月,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意见,上海师大和上海交大两所老年大学又筹建了全国院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并分别被推选为理事长、秘书长和副理事长单位。7年来,该联盟已发展成员学校近200所,先后成功组织召开了4次理事大会。这两个全国性的老年教育组织,在各成员学校的支持与参与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评选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考核评估高校示范老年大学和评选表彰老年教育突出贡献奖等,发挥了整合各方力量、扩大社会影响力、互相交流学习、联合抱团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40年来,全国高校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较强,走过了艰难而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经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老年教育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开放度,还是内涵建设与办学水平,乃至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了史无前例的长足进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促进全国老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结我国高校老年教育成功发展的秘诀与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顺应了我国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的发展形势,较好地满足了高校内外广大老年人的求知与求乐的需求,从而使得高校老年教育有了发展源泉与内在动力。同时,高校老年教育也搭乘了我国40余年改革开放的快车,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使其持续发展有了客观可能与外部条件。因此,我国高校老年教育现今的发展与成效,既是老龄化社会的产物,又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二,得益于国家和相关省、市、区党委与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和有利形势,得益于各地有关工作部门,以及各承办高校党政领导自始至终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使得各高校老年大学有了比较宽松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正是在各承办高校和各方面力量实实在在的扶持与帮助下,高校老年教育得以顺利成长、发展起来。
第三,各高校老年大学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老龄工作与教育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服从服务于全社会老年教育发展,以及各高校老龄工作的大局,始终遵循了非营利、公益性的老年教育办学原则,坚持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的方针,努力紧跟新时代的前进步伐,不断探索在高校母体中兴办老年教育的发展规律。
第四,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各种特有的优势,积极发展老年教育的办学规模,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求知与求乐、规模与质量、普及与提高、教师与学员、软件与硬件、校内与校外”等方面的关系,不断加强课程教材、师资队伍、校园文化与场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心全意服务于广大老年学员,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知识学习、素质提升、思想引领、社交结友、交流展示、康乐养老的六大平台。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努力调动广大教师的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认真施教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广大学员的热情参与、刻苦学习、老有所为的热情。
第六,各高校老年大学的领导班子和办学团队始终保持了勇于担当、奋发进取、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和各有关方面的重视、支持与帮助,千方百计地筹划使更多的公共资源为老年教育共享共用。这是推动高校老年大学不断发展提升,乃至办好一所老年大学的关键所在。
在过去的近40年中,我国高校老年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各项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为促进全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有一些高校老年大学已经在全国和当地具有了相当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但从实际发展看,高校老年教育仍存在不少瓶颈与困难。
(一)从教育部到各省、市、自治区,再到各地高校党政领导,对发展高校老年教育的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办高校老年教育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全国现有普通高校约2688所,而开办老年大学的仅有120所左右,占比不到4.5%。上海共64所高校,只有9所开办了老年大学,占比仅为14%,而且20多年来未增加一所。由此可见,高校老年教育发展非常缓慢。
(二)已创办的全国120所左右高校老年大学,绝大多数是为满足本校离退休教职工学习需求而兴办的。因此,社会开放度很低,发展规模普遍较小,办学立意不高,办学理念不清晰,办学特色也不明显。而且各地区、各高校老年大学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相当数量的高校老年教育的社会供给能力还相当薄弱。
(三)高校老年大学在课程、师资与管理等方面的内涵建设普遍较差,缺乏规范化的办学与标准化的管理,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总的办学水平不高,综合实力与应变能力还不强。特别是身处高等学校的各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以致对全社会老年教育应有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不显著。
(四)各高校内部老年教育的定位始终不明确,管理体制与机制不顺畅、不完善。绝大多数高校老年大学依附于离退休工作部门,没有正式的名分与建制,缺乏独立办学与开拓发展的空间与条件,处于人为发展和人情运作的边缘化状态,由此导致高校老年大学普遍存在编制、师资、场地与经费等没落实或不到位的情况。
(五)高校老年大学外部的生态环境不理想。从教育部到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高校老年教育的改革发展,至今未见有专门的刚性文件下达。对于已创办的各地高校老年大学,未能将其纳入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予以区域内的统一管理。对于各高校老年大学长期存在的诸多困难与问题,更是缺乏实际的支持。
(一)全面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主要精神
2021年11月18日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老龄事业发展纳入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把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对我国新时代老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一个指导和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健康、持久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该文件的第十条,从党和国家的层面,首次对我国老年教育发展问题作了全面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其中,对于高校老年教育在新时期改革发展具有特别指导意义的,主要有这样几点:1.文件明确要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终身教育体系。2.要促进老年教育发展,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3.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与课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4.要编写老年教育相关教材。5.创新机制,努力推动高校等举办的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
1.建议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由教育部牵头研究,制定我国新时期老年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统筹推动全国老年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这个老年教育新的五年规划中,要特别强调高校兴办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对于积极应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促进全国2.6亿多老年群体“老有所学”与“老有所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该规划应对高校老年教育予以明确定位,提出新时期全国高校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2.要在全国高等教育界深入组织开展学习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加强对高校兴办老年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明确高等学校在发展我国老年教育事业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使命,不断提高各高校党政领导对举办和办好老年教育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他们发展老年教育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建议教育部加强对高校老年教育的统筹与管理,可适时召开全国高等学校老年教育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隆重表彰先进单位与个人,动员与部署新时期高校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并出台加强与扶持高校老年教育的配套文件。
3.作为高校老年教育的两个专业协作组织,高校老年大学工作委员会与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应认真学习与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紧紧围绕着高校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这个中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包括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成员队伍、努力坚持两个组织的年会制度、组织开展更多富有特色的交流互动活动、推进高校示范老年大学的创建与评选,以及加强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推广等,引导和促进全国各地高校老年教育工作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老年教育的服务对象是离退休的老年人群,这一群体规模庞大,与之相关的老年教育事业正发展为一项前景广阔的朝阳事业。因此,高校老年教育任重道远,前途无量。面对新时期老年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高校老年教育应当坚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为全国老年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为此,笔者建议在全国高校老年教育系统组织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一)办学规模增量计划
高等学校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历史文化、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乃至校园环境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老年教育应当成为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阵地。各地党委、政府要从全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加强各项建设投入与工作力度,切实做大做强现有的120余所高校老年大学。今后五年,争取在大幅提高办学开放度的基础上,让全国现有高校老年大学招生规模实现50%的增长,平均每校在册学员达2000人次以上。与此同时,要经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兴办老年大学的占比要比目前的4.5%翻两番,争取达到18%。
(二)办学水平提升计划
高校老年大学要主动适应全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地方老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局。要努力满足广大老年朋友求知求乐的需求,切实为他们搭建好知识学习、素质提升、思想引领、社交结友、交流展示、康乐养老六大平台。在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要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发挥高校优势,优化课程结构,彰显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各高校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在持续提升各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同时,争取有更多的高校老年大学被评选为省、市、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示范老年大学”。
(三)课程建设加强计划
专业课程是实现老年大学办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手段,也是老年学员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渠道。因此,全国各高校老年大学要把课程建设放到全部办学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紧紧依托高校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老年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并大力加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按需设课”与“引领设课”、传统课程与创新课程、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关系。同时,还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培育与发展为导向。争取在几年内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学制长短不一、教学层次丰富的老年教育课程新体系。
(四)师资建设强化计划
教师是老年教育课程教学的承担者与责任者,是办好一所老年大学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在今后几年中,全国各高校老年大学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始终将其列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思想素质高、师德师风好、学术造诣深、教学能力强”的师资要求,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且学科齐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可参照上海市已实行多年的办法,在各省、市、自治区试行老年教育兼职教师注册制,进一步加大对高校老年大学各类师资培训与考核的力度。还要通过建立健全教师上岗聘任制度、设立老年教育名师工作室,以及大力表彰优秀教师等,努力促进全国高校老年教育整体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基础设施改善计划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同时具备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的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办学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国各高校老年大学要从现代化高水平老年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巩固各高校现有场所设施的基础之上,花大力气,投重资金,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教学场地不足和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的问题。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错峰使用,资源共享”原则,在各高校党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进一步扩大老年大学的办学场地面积。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校内外的支持与帮助,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的各项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要大力推进和不断提高老年教育的信息技术化程度,努力为广大老年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六)体制建制健全计划
要站在全国老年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的高度,深入组织开展高校老年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各地高校老年大学长期存在的体制、建制、编制与经费等方面的发展障碍。要积极进行相关的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将已经创办的120余所高校老年大学真正纳入各母体学校的办学体制内,使各高校老年大学的办学有切实的名分与“户口”,真正有体制、建制、编制与经费的保障。建议将各高校老年大学确定为校内相对独立的直属单位,并在学校离退休工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办学。也可以借鉴上海等省市区级层面多所学校合署办学的经验,积极探索将高校老年大学纳入各高校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的路子。在保持老年教育非营利性与公益性属性的前提下,试行“统一领导,一院两制,资源共享,互相促进”的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