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陈政祥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2022 年,在中国高考大踏步改革的路上,部分地区率先迈出探索性的一步,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新高考评价体系,根据部编版新教材,采用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形式,对历史学科进行选拔性考试。面对诸多的“新”,在没有现成模式可资借鉴的形势下,如何备考?对此,笔者根据对《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部编版新教材以及往年高考命题规律的研究,提出如下备考建议。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即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中国史是世界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史的讲授绕不开世界史的大环境,只有将中国放置在世界大的坐标轴下,才能达到“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地区)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在往年的高考题中曾多次涉及此类试题,如轴心时代下的孟子和苏格拉底法制观念比较、大航海时代下的牛顿和宋应星科技对比等。梁启超曾将中国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世界之中国”表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与亚洲其他国家甚至欧美国家的竞争时代,适逢乱世,他憧憬着以西方文明浪潮的冲击为契机,中国将进入一个与世界交融并进的崭新时代。“把中国和世界作为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来看待,以考查、探究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互动、联动关系,这种考查即使聚焦于某一特定事物,也是一种立体的、系统性的研究,将呈现出网络状的社会、文化系统及其演变。”
同时,将中外大事年表放置在一起,或表格或数轴,让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识记和比较,更能强化时空观念。如明末清初史的复习可放到大航海时代下的世界视野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明清之际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特点。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农作物被大规模引进与推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灾荒问题,中国人口出现激增。同时,腾出更多土地广泛种植经济作物,进一步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以丝棉为商品发展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实现了商业上的“纳贡”,于是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为充分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方部分地区一些行业产生了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纵观全球,此时的中国处于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遗憾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晚期的中国,抑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错失了比肩世界发展的良机,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分道扬镳。而等待我们的是鸦片战争,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坚船利炮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将中国史置于同一时序的国际大格局下,中西发生空间联系,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各区域历史的横向互动与共生及其相互关系的不断强化、发展”,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在不同时空框架理解历史演进,从而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历史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堆砌,而是在既有习得基础上不断地建构主线主题,实现新旧知识的互动融合。只有用主线串起教材内容的一颗颗知识“珍珠”,才能宏观把握历史,让历史知识具有联系性、整体性,充分发挥它的学科“车辖”的角色。
就中国史而言,大的主线是从低级向高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演进发展,在这一大主线下,可以按历史阶段熟知时代特征。古代史是以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演进为主线;近代史是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主线,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开展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专制独裁,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大主线下,勾勒出知识网络体系,然后再补充知识网络体系“骨架”即历史阶段特征,最后补充“血肉”即基本史实。值得注意的是,“阶段特征是在具体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得出的;而具体史实是阶段特征的典型表现。”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掌握基本史实并串联成线,形成通史体例的知识结构,然后概括得出哪些属于历史结论,以此进行史论结合,深刻理解时代特征。如甲午中日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近代化全面展开。期间,虽然是民族资产阶级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但是无产阶级也在发展壮大,孕育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再如,中国现代史可分为六大阶段,即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徘徊前进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该阶段大线索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高考题虽然强调历史阶段时代特征,考查学生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理解历史的变化的能力,但试题并不会直接考查历史阶段时代特征,一般采用隐性考查的方式。
除了用主线串联历史,教师还可以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即“凸显历史纵向联系,即对历史发展中有前后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如根据中国历代都城的变迁,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历代都城的历史地理分布,剖析影响建都的诸多因素,指导学生撰写历代都城变迁的主题报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探究结果。开展这样的深度学习与复习,对于促进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2021 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第16 题“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主题”的优秀典例,要求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探究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层次的原因。
教材是“学生感知并掌握系统知识的开端”,它的编写是基于“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呈现高考所要考查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所以,扎实地掌握教材文本是高考的基础,到三轮复习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回扣教材。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不会直接考查教材的内容,但高考每个考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缩影,均是基于教材进行拓展的延伸考查。历史教科书是培育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达到学业质量水平的优质教学用书。回扣教材时,首先要注意对教材目录的整体把握。目录是教材内容的精准框架,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所以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应该关注目录,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目录成为学生恒久的记忆,考场上答题也是始于对目录的提取,继而才是具体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迁移运用。然后是单元导读、课标题、课时导读、课的子目,最后才是教材内容细枝末节的咀嚼。单元导读是每一个单元的引言,“具有概括性和引领性”。单元导读分成两段文字,第一段是让师生知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其实,这是教科书的编写者与读者的一个交流平台,呈现的文本是编写者千锤万凝的结晶,一方面从宏观视角界定时空、陈述史实、厘清主线、下定结论等,另一方面在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追求等。第二段则鲜明地指出了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学生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要求,这直接脱胎于《课程标准》,再次昭示着《课程标准》的指引性作用。
咀嚼教材,要遵循全方位、无死角、拉网式、地毯式的原则,做到既要动手又要动心。用醒目的笔迹采用标记的方法进行阅读,宜细不宜粗,对每个词语尤其是关键字眼、每幅地图、每张图片、每个表格,包括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辅助性栏目,都应该抱着虔诚的态度去咀嚼。咀嚼不能被动地停留在感官上,重要的是刻骨铭心,能对教材文本呈现的信息进行有效提取,琢磨语言措辞的拿捏,思考教材文本传递的主旨,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提升思维训练,这也是考试命题所追求的“关键是从何种角度对历史进行审视和解读”。徐蓝曾这样肯定对教科书的啃读,“从对历史的叙述中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涵养家国情怀”,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对考场审题与答题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的一种前置训练。
高考固然不会考到做过的原题,但是高质量的训练与高考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考查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训练是为了攀爬命题者所站立的思维制高点,错题是前行的“盲区”,消化了的错题则是攀爬中的“抓手”。
一本上乘的错题集是学生三年日积月累的整理成果,其中多是自己曾经的薄弱知识点、新颖的题型、独特的解题思维方式、钻过的牛角尖儿或答题规律性总结或小技巧语句。如材料中出现“边疆开发、人口迁移”,就要联想到民族交融、巩固国防等;出现“近代报刊”,就要联想到政治斗争武器、开启民智、关注社会等。关于中国近代史材料背景的分析,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救亡图存、西学东渐、经济结构变迁、某某政治运动推动、仁人志士倡导、国际舆论的左右”等角度进行。优秀典例如2020 年北京海淀区期中考试第24 题,要求观察阅读图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该题难度不大,但是容易遗漏要点。该题有研究者给出“结构化方式把握信息的内在关联”的解题思路,成功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误区,有效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习惯。类似典例,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整理在错题集上,并及时消化吸收。
学生在历次大型考试所积累的对自己有裨益的错题,对于查漏补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避免陷入“机械刷题”的泥潭。学生反复翻看错题集的过程就是将错题本变薄的过程,诚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错题集的作用就是帮学生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针对薄弱知识点,学生还可以重温教材,彻底吃透相应的知识点。同水平学生可以相互交换错题集审阅学习,从别人的错题中汲取教训、得到启发、警示自己,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这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基本要求,更是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功效所在。故而,高考复习除回扣教材、掌握基本史实、梳理基本线索以外,还应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尤其与中国相关、体现国家意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并将其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考查。
2021 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高考题直接聚焦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奋斗历程,加大党的领袖人物对革命和建设探索的考查,如全国甲卷第47 题邓小平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山东卷第18 题直接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足迹”为题撰写小论文;湖南卷第9 题以五四运动后新思想的传播为载体,展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并在实践中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奋斗历程……高考题的考查常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口,载体在社会,旨趣在书本,进行隐形考查。关注社会现实热点既是高考评价体系下历史学科“从现实出发,回溯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的考查要求,也是高考试题情境化所需。热点问题包括本年度国内外时政要闻的短效热点问题、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问题等。
高考材料题的解答所使用的语言除教材语言、情境材料语言,还有当下最时髦的语言——时事及政策用语即时政性语言,“官方或主流媒体对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时事的用语,尤其是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用语”,这些时政性语言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高频次出现在报纸、媒体、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诸如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等。此外,还要积极关注党的系列盛会呈现的最新理论成果,如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阐明党的百年奋斗就是围绕“一个历史主题”,经历“四个历史时期”,经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创立或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但限于课程课时、学生精力,教师可以先行针对性学习,然后指导学生开展专题复习。时政性语言有些直接是高考答题用语,而更多的则需要烙印在头脑中进行方向引领,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
教学无定法但循之有道,任何一种复习备考策略,都需要经过课堂实践检验。实践证明,只有符合教情与学情,教师精心点拨指导,学生认真研磨消化,才会博观约取,迎新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