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领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中国山水画是高校中国画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运用中国传统笔墨语言表达自然,架构起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及表现当下的一种方式。目前福建各高校的山水画教学,教学内容多为临摹传统,然后再将传统山水样式与陈陈相因的符号语言套用到写生中去。据考察福建当下的高校的山水画教学大都沿用此类模式。这种泛泛的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发挥艺术潜能,更不利于学生深入掌握该课程的要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其结果是学生创作的作品笔墨程式僵化,既无鲜活感也缺乏时代气息。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传统积淀是经过一代代画人巨匠观察自然、体验生活,进而创造新的皴法,新的笔墨程式而形成的。没有创造哪来的传统?山水画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造。因此,福建高校山水画教学的课程设置应更科学、理性、细致,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地型地貌特征。毫无疑问,在福建高校山水画教学中设置青绿山水画科是为最佳契合点。这既符合时代、符合本土、更符合山水画个性表达的当下需求。
中国青绿山水画在福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成条件。青绿是福建的固有色。福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丘陵、河谷、盆地地形多样,且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福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且雨量充沛。这种气候条件使福建常年保持温暖而湿润,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占66.8%,居全国第一,此地四季的色彩变化并不明显,四季常青。毛主席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诗中的“赣水苍茫闽山碧”,用“碧”字点明了福建的地貌特征。绿水青山可谓是福建的固有色,而福建地域的这种色彩特征正可为福建青绿山水画创作以及高校青绿山水画教学提供丰厚的自然资源。
除此之外,与自然环境相应的民居是福建高校青绿山水画教学必不可少的人文要素。民居不仅仅是人们遮风挡雨的居所,更是承载着人们的精神与理想的空间。“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直接构成区域的人文结构体系。文化的生成与变迁,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种种限制,限制也提供发展的机会与相应的途径。”[1]福建背山面海,境内多山,水系众多。山河将福建人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型文化区位。福建人多从中原迁徙而来,其民居既保存了中原地区的建筑特征、建筑理念,又融合了当地的地理、材料便利,因地制宜。建筑类型多种多样,风格各异,区域建筑特色十分显著。如位于福州的三坊七巷被称为明清建筑的活化石,是明清两代文豪巨贾的聚居地,其建筑多以气势恢宏、端庄典雅的大夫第、尚书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著称。徽派建筑的白墙黑瓦、石板深巷在此地演绎得淋漓尽致。风火墙鳞次栉比,从高空俯视,犹如黑色波浪,高低起伏,蔚为壮观。闽南沿海地区房屋一般相对低矮,建筑多取材于花岗岩,因其重量可以抵御台风侵袭。闽南红砖厝融合了中原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而独具一格,色彩艳丽的红砖红瓦,造型夸张的燕尾脊,显得张扬而富有装饰性;闽东、及闽北山区则以当地盛产的杉木作为其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而生活在闽西南的客家居住空间则是以稻草、泥土、红糖、糯米等为原料筑成的土楼,方圆错落、形式独特,是福建人引以为豪的民居中的瑰宝。不同的材料所构造的民居自然在造型上有所差异,这无疑也为福建的青绿山水画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自然环境资源。
福建地处东南一隅,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宋元以后水墨意笔绘画在闽地并不是压倒性地占据画坛,而是形成意笔与工笔并重的艺术生态。明清两代福建的宫廷画家数量都占据很大的比重,如在明代约103位的宫廷画家中,闽籍者便占有20席之多。福建历史上出现过吴彬、李在、林纾等山水画等名家,但这些画家尽管出生于福建却多在青年时期移居他乡,所以他们并没有形成强烈的表现闽地的画风。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乡土运动的开展,杨启舆开始着力于以青绿山水的形式表现福建地貌。其后林容生、杨挺、江松、郑征泉等延续了这一表现方式。但林容生以一种更为典型的、当代的艺术手法去表现八闽大地的山山水水。他的画风个人面貌新颖而独特,工中带写,色彩亮丽,精致而不乏抒情的笔调使他在全国画坛独树一帜。受林容生的影响,年轻一代又出现了杨玉泉、张秋桔、吴建福、陈端等的画家群体,他们大都努力探索以青绿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福建风貌与地域文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探索,福建成为青绿山水画创作大省,在全国山水画坛占有重要位置。这样的艺术生态无疑对引导学生尝试表现福建地域景观,形成个性化艺术表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通过对福建地域性山水画表现形式的学习也会让学生尝试将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知表达到作品当中,通过作品表达“我”对家乡的爱。因此,对福建地域背景下中国山水画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是践行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总之,福建地域多样的地形地貌、结构造型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民居类型和不同的地区文化,还造就了福建青绿山水画家群体的出现。“一方面,福建中国山水画画风的形成离不开地域人文景观的滋养。另一方面,福建画家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将八闽大地人文景观的‘美’典型化,在提高了人们对‘美’的认识的同时,也为勾起人们的乡愁,增强人们对乡土家园的保护意识。”[2]艺术作品可能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但可以在审美的同时提供对这个时代和生活的思考,这是艺术创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为青绿山水画改革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丰富素材。
山水画的创作内容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指的是自然的山水地貌中的山石、树木、云水等。而人文景观则指山水画中的点景,包括人物、亭台楼阁、舟楫、路桥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水画的表现的多元化,人文景观已不仅仅是点景,有时更成为主体。城市山林作为当代山水画的一种形式越来越被认可。因此,表现福建地域的山水,除了必须了解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以外,还要对当地的人文景观有所认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多维度地向学生展示福建的自然地貌和多元化的福建民居。同时可以多带学生到土楼、红砖厝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去体验生活,了解地域文化与这些当地居住空间的关系,了解民居背后的故事。还可以以“表现家乡”“我最喜欢的福建”为主题设计教学鼓励学生利用外出采风的课程或者假期回乡的机会,或者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梳理;使学生在了解福建各地区的文化、地理差异的同时实现对福建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再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福建青绿山水作品在所具有的意涵。
1.熟悉山水画史
“以图带史”进行横向比较与延展熟悉美术史是学习青绿山水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可以将班级根据不同的方向如云水、山石、树木、点景等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成员分工合作,寻找资料,撰写文字研究。通过这样的措施让学生主动去比较不同时期山水画语言与图式的演变以及当代画家是如何完成对传统的继承与变革。要求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汇总、整理并制作成课件选代表上台展示该组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师评价的依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比较山水画图像语言,而不是被动去记忆美术史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图像的学术研究能力。在对青绿山水画史教学当中还应该结合之前收集的资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本土地貌相契合的山水画类型和创作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闽籍青绿山水画家,如杨启舆、林容生等人的作品进行重点剖析。研究这些画家是如何运用青绿山水画表现福建地域风貌,研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2.线描与敷色训练
作为造型艺术,线描是中国画的基础。青绿山水画线描的练习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总结起来无非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自然。说起传统,人们首先会想到与青绿山水画相关的作品,如唐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代钱选的《山居图》……,却很少人会将水墨意笔山水作为直接的学习对象。但在山水画历史长河中,唐宋以后青绿山水画日渐衰微,水墨山水几乎独占鳌头。同是山水画学科,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只是表现手法与敷色方式的差异而已,所以在青绿山水画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线条或边缘清晰的水墨山水画家,如渐江、龚贤等人的作品作为青绿山水画的线描训练范本。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与画面转化与把控能力。在写生的白描训练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白描的方式对景写生,写生时注重结构的表达。同时,可以对学生专题训练,如通过现场或图片资料对某一种类型的树写生,要求学生以白描的方式对树形、树叶、树干进行多种类型的表达。
在敷色的训练上可以借鉴传统的敷色技法,如染、涂、冲等。但在色彩的运用上则可以更为开放和自由。传统以青绿为主色调的青绿山水画虽然亮丽,但始终过于单调,也容易雷同。在这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的视角已大大超出传统视域。西画丰富的色彩完全可以为当代青绿山水画所用。当然,国人单纯而丰富的色彩观是要保持的,否则青绿山水便会变得不中不洋了。在对学生的色彩训练中教师可以设定主题。围绕主题赋色,要求学生在白描画本上进行二至三组的色彩搭配训练。
3.构图训练
构图训练是山水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前期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传统经典作品进行变体练习。如将一副竖式的立轴通过拉伸、变形,转变为一幅内容相同的横幅作品。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必须将竖式的山石和画面空间拉伸为扁平的空间结构,这就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增减,培养学生自由造型的能力。这种变体训练的另一种方法是选取一幅古代山水画作品的局部进行拉伸变形训练。在这一练习中要求学生选取一幅古代山水画的局部,通过拉伸、变形和补充,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山水画,要求画面包括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空间关系。
在中期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自己喜欢的图片或实景写生。要求学生对同一场景作变形的构图训练,如要突出某一主题,某一主体可以对其进行夸张和强化,同时应注意黑白灰与造型的关系。
在后期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前期和中期阶段所掌握的基本技法,进行小尺幅的青绿山水画创作,要求突出表现对象的福建地域特点。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了解、认识艺术创作规律及青绿山水画对传播、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建立学生的“我”也能为家乡文化传承添砖加瓦的信心,树立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理想。
4.改变固有的教学评价模式
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形式不再只是对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临摹作品,还可以是对现当代福建青绿山水画的案例分析、实地的地域文化调研和小幅作品创作。在教学评价上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生作品掌握技法程度的高低来评定分数的高低,着眼于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注重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个体感受和个性化的绘画语言表现相结合。
法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阐述了艺术的发展取决于种族、时代与环境三大要素。[3]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等自然因素,同时也指风俗文化、社会思想等社会环境。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学习、体验与认知,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艺术创作。因此,福建艺术实践应注重其所处的本土环境,同样,福建高校艺术实践课程也要对本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基于更多的关注。否则,其课程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对于福建高校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改革,着眼于福建这一特定地域,探索该区域高校山水画课程教学的可行性,既不是撇开过去的经验只谈创新,也不是抓了创新丢了传统技法的选择,而是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当代、学术知识与地域元素的融合。而符合福建地域的山水画教学便是以青绿山水画的创作技法表现福建地域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本文对福建地域背景下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是基于福建地域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不同的地区文化,在“本土挖掘→多样融合→个性结合→建构创造”的理念指导下,探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地、西方构成元素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究继承传统艺术与传承地域文化的多种途径和有效手段。通过对历代福建画家尤其是福建山水画家在艺术上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实现对福建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再认知,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再生提供了基本途径。高校的美术教育需要承担起传承本地区美术文化的历史重任,这也是满足福建中国山水传统文化资源传承的需要。
总体来说,对福建地域背景下山水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从分析福建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创新与探索出发,结合福建的地域特点,运用图式结构、笔墨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传统青绿山水的美与家乡自然山水美的不同,去创造自己对青绿山水个性化的理解。同时通过“地区主题”式的综合美术活动,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学生在对地方文化、艺术、生活的认知、感悟、理解、探究与创造表现等综合美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福建民居文化,深入挖掘福建民居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让福建民居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创新。这种植根本土文化的美术教学,能够更好地逐渐培养教师及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对福建民居文化艺术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实现高校美术教育中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