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吴冠斌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从国家的战略角度或者现实民生的角度来说,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实情况是,在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中,一直存在着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近年来,为了实现“人民满意、教育强市”的目标,承德市政府将“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列为十项民生实事之首,加大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记者: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承德市将校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点,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成军: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的存在恰恰揭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示,指出广大教师要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坚守“四个相统一”,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等等。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其中许多都指出了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举措,释放了重视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鲜明导向。但是,通过对标先进地区,跳出承德看教育,我们看到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都把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推动区域教育改革的重要先手棋和办学治校的关键引擎,这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关切,2020年5月,承德市教育局制定实施了《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但是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部分教师仍存在着业务知识陈旧、管理理念滞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欠缺等问题。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把促进校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其作为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的主攻重点和关键抓手。
记者:在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中,承德市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王成军: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们观念上同向、政策上倾斜、经费上保障,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生动局面。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在确保承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地落细的基础上,我市又出台了《承德市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专门提出了“建立校长后备队伍人才库”“强化校长教师队伍培训,市、县级财政设立专项培训经费”“推进三名一强工程(名师、名校长、名校和最强教研组)”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二是创设有效载体。2020年10月,我市出台了《中小学全员“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聚焦校级领导、教学中层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3个层面,以“434”主要任务为抓手,以教师学生成长、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和有效课堂建设为重点,推动全员参与的“练兵比武”活动扎实深入有效开展,在全市营造了比学赶超、奋楫争先的浓厚氛围。三是注重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三名一强”工程。2021年,以承德市委、市政府名义隆重评选命名承德名校长10名、名师50名、名校16所、优秀教研组20个。以他们为骨干和依托,组建了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30个,制定了《承德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名师工作室的定位、职责和组织形式,采取“主持人+核心成员+培养学员”模式,直接辐射带动近300名教师共同进步;建成了16个校长协作体,以及一大批教研协作体、学科教师精英团队,直接示范带动全市至少107所学校、115个教研组、1700多名教师整体提升。四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自2021年起,我市依托承德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名师线上培训平台,精选全市范围内各学科、各学段的名师、优秀教师,录制、上传优质的课堂教学实录、专题讲座视频,供全市教师观摩学习。这些视频和资料是主讲教师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提炼,接地气,可操作性强,同时,由于线上平台打破了地域和时空限制,可以反复研究,此举深受教师的欢迎。截至2021年底,共计录课190节,4.6万名教师从中受益。五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现状,承德市政府根据《关于深入推进教育扶贫“三提两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实施公费定向培养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从2019年起每年培养200名,由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负责招收培养,从源头上改善乡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六是探索“UG-S”教师教育新模式。由承德市政府搭建平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与全市各县(市、区)合作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实验区,遴选部分中小学校为基地校,三方在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无缝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21年8月,《中国教育报》以《一场共赢的教师教育变革》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记者:承德市在加快校长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今后在这方面有哪些打算?
王成军:虽然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市在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校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还达不到党委政府的要求和老百姓的期待,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比如,特岗教师、乡村教师等群体培训的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新入职、新转岗教师的成长速度较慢,教师培训的模式、方式和手段还需要持续改革创新,等等。下一步,我们要在坚持好的做法、巩固以往成果的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按照研训一体化要求,整合师训、教研、电教等研训资源,优化教师研训中心职能,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问题,提升教师培训工作质效。二是持续实施“名师引领、资源共享、全员提高、均衡互补”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将“三名一强”工程引向深入,继续培育选树名师、名校长、名校和优秀教研组,大力加强骨干梯队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在用好名师线上培训平台等资源的同时,积极搭建企业微信点播和直播授课两个培训系统,着力构建即时、开放、优质、丰富的智能学习活动空间,打造“互联网+”教师培训新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校长教师培训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