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莹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也是育种、产种、用种大省,是我国种业的重要力量。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一致,河南省种业发展也经历了计划经济“四自一辅”时期、改革开放“四化一供”时期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3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省种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引导保障下,从产业形成阶段(1978—1995年)、转轨发展阶段(1995—2000年)发展到了目前的产业化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40余年来河南省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制种面积达510万亩,产种约21亿公斤,市场规模居全国第一,小麦和花生种子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8%和30%,为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长期的发展,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芝麻、大豆等农作物生物育种方面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形成了郑麦、周麦、百农等系列小麦品种,郑单、浚单等系列玉米品种,郑花、远杂等系列花生品种,郑豆、周豆等系列大豆品种,豫杂、中棉等系列棉花品种,郑芝等系列芝麻品种,已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农作物品种品牌。选育出了一大批代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性农作物品种,豫麦13、郑麦9023、郑单958、浚单20、矮抗58、中棉所16、中棉所19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棉所12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等奖数量稳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此外,河南省在种质资源创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创制出小麦-黑麦种质资源周8425B、玉米自交系郑58和昌7-2等一批被省内外广泛利用的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
小麦品种郑麦9023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的广适性问题,2003—2008年连续6年收获面积位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累计种植面积3亿多亩,作为食用小麦出口新西兰,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突破”,极大地推动了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河南省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优质小麦的贸易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品种支撑,成为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及小麦生产优质化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品种,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麦品种矮抗58实现了矮秆抗倒、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性状的良好结合,自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以来,连续多年为农业部主推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达4300万亩,累计种植面积3亿多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增效170多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玉米品种郑单958先后通过国家和7省审定,作为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的里程碑,引领我国玉米育种进入高密度育种时代,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2004年至今连续18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第一位,累计推广面积9亿多亩,增产玉米500多亿公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玉米品种浚单20实现了高产、优质、抗逆等优异性状的协调改良,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曾创造了我国夏玉米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18.6公斤、万亩连片平均亩产858公斤的高产纪录,成为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玉米品种。2004年以来,浚单20连续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广泛种植于河南、内蒙古、湖南等10多个省、自治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抵御国际玉米种业快速进入黄淮海市场作出了重大贡献,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种业企业的研发能力显著提升,生产加工基地与销售网络健全,企业综合实力居全国中上游。截至目前,河南省拥有农作物持证种子企业698家,占全国7200家的9.7%,其中资产总额2亿元(含)以上的企业6家,1亿元(含)以上的企业17家;净资产2亿元以上企业4家,1亿元以上企业11家;固定资产1亿元以上企业4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14家。河南省制种面积达510万亩,产种约21亿公斤,市场规模居全国第一,小麦、花生种子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8%和30%。
河南省种业企业共有4家登陆新三板,分别是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6月22日,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拟募集资金2.65亿元,用于生物育种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秋乐种业有望成为河南首个种业上市企业。
一是种业发展生态法治环境大为改善。自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生效实施后,河南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种业法律法规,开展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新时代种业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种业的法治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全省种业管理机构依法管理、依法治种,开创了法治种业新局面,保障了种业健康发展。
二是支持种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7年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豫政办〔2017〕23号),文件指出:“支持10~20家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整合现有商业化育种力量和资源,使种业企业发展壮大为商业化育种的主力军。”同年11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豫政办〔2017〕144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河南省生物育种中心建设,吸引全球育种资源、育种人才、育种平台集聚,加强种质资源创新、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技术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制约‘四优’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加快提升河南省种养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种业高地。”2022年,河南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文件指出:“建设一批农作物、畜禽、水产等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省种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
三是品种管理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16年以来,河南省持续加快品种管理改革创新,紧密配合农业部深入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开通品种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分类评价绿色优质品种、高产稳产品种、特殊专用品种,审定了一批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的品种,有效推动河南省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8%,品种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超过43%。
四是种子管理体系得到加强。目前,河南全省市县两级种子管理服务机构数量为158个。农业主管部门对种子管理工作支持加强,种子管理体系经费总额1.1亿元左右,不断加大对种子管理人员的技术、法规、能力等培训力度,大幅提升了种子管理和公共服务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种子市场环境。
与国外跨国种业集团相比,河南省生物育种领域仍面临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新结合不紧密,尚未形成完整的育种技术创新—品种创新—产业化开发链条。由于体制机制原因,生物育种上、中、下游研究工作分属于不同的研究机构。原始创新与育种实践严重脱节,缺少工程化、实用化、规模化的现代育种技术平台,造成许多优秀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也限制了品种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商业化育种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驱动,以流程化、模块化、工业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培育市场需求的作物新品种。河南省种业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尚未建立。由于历史原因,优势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公立科研机构。受体制所限,这些科研机构相互独立,缺少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课题设置雷同,固定资产购置重复,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研发机构、推广部门和转化企业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河南省种业企业的集中度仍然不高,缺乏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种业航母”。企业自身科技资源有限,研发能力较弱,尚未成为种业创新的主体力量。
目前,生物育种产业的创新活动,大多由产业链上育种、农机制造、产品加工等环节独立或较少环节参与完成。创新型企业数量不多、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资源与创新活动“碎片化”分布,缺乏全产业链思维和协同,创新和产业脱节,创新项目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创新结果难为产业所用,创新合力尚未形成,创新效果有限。资本对农业领域的投资也局限于单体项目或相邻上下游企业的优劣,缺乏全产业链思维和布局,投资行为呈现片段化,增大了投资风险。片段化的投资必然导致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不均衡,形成产业“孤岛”。
从组织构架上破解科学研究与产业脱节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难题。建立更加科学、灵活、高效的管理运行体系,在绩效管理、人才评价、科研组织方式、成果转化等方面强化制度供给,突破现有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鼓励激励原始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管机制。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加大品种权侵权案件查处力度,建立侵权案件协查联办平台和结果通报制度。
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定位,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河南省种业整体发展。支持、鼓励省内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整合资源,高起点组建河南种业集团,打造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国际竞争力的航母型领军企业。建议选择2~3家省内龙头种业企业重点支持、重点培育,推动其尽快实现主板上市目标。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实质性合作,支持种业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攻关任务。落实相关政策,引导、鼓励高层次人才向种业企业有序流动,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创新人才,切实提升河南省种业企业的创新能力。
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是河南省建设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打造种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部署,也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科技举措。应巩固发挥河南省在小麦、玉米、花生等领域的优势,整合集聚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和种业企业的优势科技资源,统筹科研设施共享共用,优化力量布局,深化科企合作,打造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种业创新平台。
坚持全球视野,引育领军人才。面向国内外,制定实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培政策,通过全职在编、全职流动、柔性引进等方式,瞄准前沿、尖端技术,针对基因组学、基因编辑、表型精准鉴定、育种智能化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短板学科,大力引进培养一批领军人才、杰出人才和骨干人才,汇聚国内外高端种业人才,打造种业科技人才高地,为建设现代种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