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波,肖玉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
一、前言
2021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强调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自主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实施知识产权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同年10月9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要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理工科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和课程,大力培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并进一步明确要面向科技型企业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再次在国家战略上得到强化,同时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规模、层次和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从2003年开始知识产权专业被教育部作为法学特设本科专业列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序列后,至今已有100所高校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累计培养专门知识产权人才近20万人,形成了较具特色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但传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也暴露出教学观念、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和职业能力等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急需观念重塑和课程体系更新换代;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学科也需要主动介入新科技革命,在保护与运用中催生新的人才需求与育人体系。在此背景下,借鉴新文科的理念与思路,加强“文管法理”的交叉渗透,加快知识产权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一条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所需求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途径,是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复合型不足、时代性不强、特色化不明、实践性不够等问题的有效路径。
社会需求决定专业内涵,只有明确了专业内涵才能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1]。新时代赋予知识产权事业新使命,新使命呼唤知识产权学科新担当,新担当渴求知识产权人才新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职匹配的复合性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和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人才支撑。这种使命和角色作用是由新时期知识产权的作用和功能决定的。
知识产权制度本质属性就是保护创新成果、激励创新投资、促进成果转化运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知识“定价”,给创新“赋权”,让知识产权“快车道”加速“纸变钱”,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关键。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强度保护、高效率管理与高价值运用,不仅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的需要,更是塑造法制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快速突破和产业变革加快升级的历史机遇期,回应新技术、新经济、新形势对知识产权制度变革提出的挑战,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培养知识产权高素质人才,才能提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增强知识产权高强度保护,开展知识产权高效率管理,推动知识产权高价值运用。服务强国战略是知识产权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也是知识产权事业服务强国战略的基础工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资源驱动—资本驱动—技术驱动—知识驱动”的增强版模式,打通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激励创新更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更广范围转化,促进创新更多市场认可,提高知识产权经济贡献,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指标,企业研发工程师和专利工程师的人员配置比例要达到100∶1,全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需求将超过80万人,但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人才总量还不大,每年进入社会的知识产权毕业生基本维持在2.6万人左右。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严重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数量需求,人才培养规模以及知识产权发展对人才的刚需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动。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普遍采取了“传统法学+少量知识产权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模式,主要培养知识产权法治化人才,就业主要面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但当前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已超越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正从政府管理类向社会职业化转型、从法治化人才向技术型人才转型、从专业单一型向复合应用型转型。当前知识产权人才具备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能力需求。这就要求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知识产权法治化培养的专业束缚,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创新为着力点,立足法治化、突出国际化、强调科技化,通过人文精神提升、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技术介入,培养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适应需求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集群,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多样化、层次化、精细化需求。知识产权行业发展、职业变化以及岗位适应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向,要求其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学科融通、专业复合,人才更加适应行业岗位多样化的柔性。
综上所述,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建立与最新科技相融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需要以专业型知识产权人才为基础支撑,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以复合性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为新的定位转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应从服务国家战略和知识产权事业以及满足行业岗位需求上予以回应:知识产权人才要立足法治化、突出国际化、强调科技化,培养具多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知识背景,满足知识产权产业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我国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培养自2003年开始已近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的精细化分工持续推动职业结构变迁和职业分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发展、创新经济纵深推进,催生了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涌现出大量新的细分岗位,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的特征。知识产权事业新发展、新需求也迫切要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增强知识产权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知识产权产业链中的创意、研发、保护、管理、服务、运营等各环节,需要培养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人才,整体上呈现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多样化、人才素质的复合化、人才定位的实务化的特征[2]。但长期以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偏重于知识产权法治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政府的职能转变、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机关人员的逐渐饱和,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生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司法系统就业的人数已十分有限,其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素养也难以满足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人才多样化、科技化、国际化的要求。
随着新兴科技快速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革新推动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进行新的定位与转型,知识产权已从单纯的法学学科逐渐扩充为集法律、经济、管理、技术等多学科融合、高度集成的新兴学科,要将相关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创新形成独特能力,需要知识产权人才能充分理解创新活动的专业内涵,具有技术适应能力和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当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沿袭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学理论的讲授,科技化与工程化体现不足,特别是以工程内容为基础的理工类学科涉及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导致大部分专利人才来自于转岗的技术研发人员,供给侧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的单一性与需求侧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复合性出现严重错位[3],与行业对既懂技术又善管理,既知法务又会外语素养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知识产权专业属于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无论是知识产权的确权与保护,还是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营,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实务能力以及复合能力要求都很高,需要熟练处理各类知识产权实务问题。然而,当前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受法学专业思维影响较大,侧重法治思维缺乏技术功底,侧重理论传授、缺乏实务培养,侧重成绩考核、缺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人才综合素养与市场需求的能力匹配度不高,人才专业能力与专利岗位所需知识结构不符,需要克服重理论偏学术传统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
新文科是应世界技术与产业发展新变革、社会发展新需求所提出,其强调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通过人文精神提升、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技术介入,创新传统文科建设模式与实践范式,为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针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认为新文科能够有效应对知识产权人才发展中遇到的知识结构单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同时提出以新文科建设思想为指导、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学科为基础,以工法结合为特色,以职业适应为目标,学科融合、专业交叉,培养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亲产业”(亲产业定位在应用,定性在产业,定向在地方,定点在实践)知识产权人才思路,走应变、创新、融合、协同、全人的建设路径。
高校可充分借鉴重庆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理工科院校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典型做法和经验,突破传统知识产权法学人才培养、单一学科推进的思维模式,实现法学教育拓维增效,大幅融合理工科的逻辑思维与工程内容,以工程学科背景、法学治理素养、多学科融合、众专业交叉、职业岗位适应为核心,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手段,探索基于产教融合政行企校研(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协同育人机制,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分类分层培养(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型、支持创造型、产权保护型、管理运用型、中介服务型),构建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大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4],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和专业素质,能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提供科技成果保护、发掘知识产权市场价值、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熟悉知识产权贸易规则的专门人才,实现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定向。
重新定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需从五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一是更新教育理念,重点关注学科融合、专业交叉,分层次、重交叉、建平台、聚合力,培养“亲产业”知识产权人才;二是区分人才类型,围绕支持创新型、产权保护型、运营管理型、中介服务型四类人才培养,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差异化的课程群建设;三是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在知识复合、能力适应、素质提升三递进上构建更契合现代知识产权需求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课堂有效度、社会适应度和能力达成度;四是建立“政校企用创”资源汇聚新模式,实现高校与政府、行业及企业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为共同服务和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提供强有力资源保障;五是构建多元联动、深度参与的“八共协作”新机制,推动产业链、平台链、人才链和教育链相融合,实现学校专业、企业实业、学生就业、行业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打破学科边界,破除专业藩篱,回应科技与人文学科的割裂逻辑,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向行业需求创新传统知识产权专业建设体系、研究范式及培养模式,从重教轻学转向教学研做并重,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从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的应用,打造衔接工程学科知识、强化法学模块知识,筑牢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为一体的“三元复合”理论课程,促进多学科交叉与知识深度融合。同时优化人才培养多元融合方式,将多元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主体融合、学科类型融合、课程内容融合、学习过程融合、教学方式融合模式嵌入整个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
在资源协同上,探索人才产教融合培养与政府、企业、产业、职业契合模式。搭建以政校、校校、校企、校内“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教科资源整合体系,推动科研平台政府批、教学课程校际选、实习实训校外享、教学人员校内聘,最大限度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高校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资源互补、共赢,为共同服务和培养“亲产业”知识产权人才提供强有力资源保障。在机制协同上,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发挥高校教学部门、政府知识产权部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等五个团队的作用,提升政校、校校、政企、校内多方主体的参与动力,构筑共商培养方案、共定课程大纲、共担课堂教学、共导学生课程设计、共带实习实训、共育师资队伍、共建基地平台、共评培养质量等“八共”为抓手的多元联动、深度参与、协作培养的生态合作体系[3]。
实施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强国等国家战略,必须培养思想境界好、政治觉悟强、道德素养优、专业水平高的人才,这就既要让课程教学契合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要求,更要紧密符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定位。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将课程思政贯穿和落实到教学每个环节中,对开设的课程做好总体部署、统筹规划,细化实施,做到课堂生动、知识有趣、讲课有料、教育有效。具体包括:做好所有开设课程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素质拓展的起承转合,系统构建教学大纲的思政元素嵌入点;结合人才类型分层次有针对性把学科资源、教学内容转化为爱国主义、职业道德、法治思维、创新精神和辩证思维等多个思政元素,增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自信、专业自信、体系自信、文化自信;通过理论教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学术竞赛及专业实习等手段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在实习实训环节,以生产项目驱动“做中学”、以科研项目驱动“研中悟”、以学科竞赛驱动“悟中创”,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同力同心、同向同行提升学生知识产权复合型实务性素养,引导学生做知识产权专业的忠诚信仰者、模范执行者、优秀实践者,形成知识产权专业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综上所述,解决好当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应加快推进多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建构新文科视角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满足现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索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密切融合、协同推进育人机制,培养具有理工背景的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