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数据嵌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

2022-12-27 08:47胡佳佼王晶梅
高教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

胡佳佼,王晶梅

(大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对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强调:“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1]藉此,我们要科学研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勇于探索大数据嵌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创新路径,做好新时代的铸魂工程。

一、应然之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基本意蕴

治理是存在着权力依赖的多元主体之间的自治网络[2],是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并采取联合行动的过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治理理念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我国治理理念既沿承了中国传统的治国理政之道,也吸纳了西方治理理论的合理成分,成为实现中国梦、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有力杠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政治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对意识形态主体、内容、阵地和工作机制等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关联要素和环节进行综合治理,使之更加适应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使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高校治理效能,以达到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牢不可摧,保证其经得住各种社会思潮侵蚀以及高校师生主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种稳定状态和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理念与传统的管理思想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本质上的区别。一方面,治理是多主体的行为,管理是单一主体的行为。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主体是相关意识形态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而意识形态治理的主体除此之外,还包括广泛意义的师生群体。治理场域下,旧式的“被管”角色摆脱了依从和被动地位,转变为新式的治理主体,师生群体的主人翁意识获得提升,有益于筑牢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的群众基础,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治理的本意是服务,即通过服务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较多强调自上而下的管控和灌输,对师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相对较少。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镜,尊重人的权利、看法及建议,要求合理汲取、及时回应师生群体的合法诉求,其目标是在完善治理制度和程序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道德素养、法治思维的培育,促使学校治理行为与师生个体行为同向同频,在不断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之中增加安全感。

二、实然之举: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战略意义

伴随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已从“桃花源”走进了社会的“大熔炉”。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目标,更是人才强国战略落实的前沿阵地,将会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敌对势力愈加重视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带来“外患”,突出表现在对青年群体的价值灌输。譬如,西方诸多极具意识形态偏见的“洋”作品涌入国内,若受到青年学生的强烈追捧,或将使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置若罔闻。长此以往,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的聚居地,将面临日益严俊的考验,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面临虚无主义的潜在风险。青年学生的特性赋予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独特的战略地位。高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群体等必须深刻认识到青年群体是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力量之一,其政治素养的高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探索抵御“西化”的新方式刻不容缓。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则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到175ZB,中国将以48.6ZB的数据圈成为第一数据大国[3]。当前,基于大数据在经济金融、生物技术、文化识别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文化场域等发生了剧烈变革,大数据技术已浸润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运用大数据范式助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理论界的重大时代课题。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要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领域和重要内容。在当前中国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背景下,创新高校治理、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做大做强高校是普遍共识。现时,社会转型和经济改革战略的转变带来意识形态领域各类思潮的激烈交锋,部分高校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缺乏,对客观事物缺少正确辨析,因而极易卷入不良的政治漩涡甚至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有的高校学生标榜“自我中心主义”,强调个人主义、没有协同精神,强调主观感受、不顾客观实际,强调个人利益、无视集体利益,这都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进而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削弱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藉此,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益于培育高校师生坚定的政治信仰与思想理念,进而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满足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伴随科技革新,“大数据”成为近几年十分火热的一种技术手段与技术象征,它以高信息量、高速率、表述形式多样性以及价值巨大等特征被运用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之中,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必将赋予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新内涵。

三、创新路径:大数据嵌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

繁芜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给高校带来诸多挑战和问题,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工作不断加强改革创新。大数据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鲜明标识,其信息聚合、精确预测、资源共享等功能成为驱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科学性、精准性、时效性提升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力量,亟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度探究。

(一)数路并进塑造专业队伍,提升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

顾名思义,大数据就是在数据整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兴科学和思维方式。高校在面对高校治理当中出现的庞大数据时,往往没有办法快速得出结论,这就需要大数据技术为其提供数据基础。大数据可以快速高效地把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效率的提升。

数路并进塑造专业队伍。建设一支既具备优良的数据素养,又懂得意识形态知识的政治强、品质硬、思想活、风气正的复合型人才工作队伍,是大数据嵌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题中之义。在宏观层面,这支队伍需要具备灵敏的数据意识。数据意识是数据素养最深层次的问题[4]。大数据是一种具有体量巨大、多维复杂等独特属性的新型生产要素和依赖平台而存在的“无形”资源,高校要在海量数据中搜集、存储和输送数据,结合教学与科研实际,筛选出与意识形态相匹配且有价值的信息,重塑教育理念,引导和宣扬正确的数据态度,使正确的数据理念渗透到意识形态治理中。需要指出的是,高校党建人员作为掌握全校师生工作和思想动态的“掌舵者”,应坚持以人为镜的理念,即以其他领域治理的成败得失为经验借鉴,运用大数据资源量化治理效果,及时调整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在微观层面,这支队伍需要不断接受大数据素养教育和意识形态理论素养教育。一方面,高校各教学机构和管理部门要通力合作,制定教育规划,聚焦人才队伍的大数据素养提升。在线上,尝试搭建基于“样本=总体”这种全数据模式的大数据素养交流平台,提供给高校人员在线交流想法、讨论问题的机会,丰富其数据知识;在线下,深入渗透到学生社团、科研团队、管理小组等团队中,以收集并分析其全部数据信息,聚焦其价值诉求,培养其数据素养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运用教育优势,注重人才队伍的意识形态理论素养提升。通过开展意识形态理论素养培训来增强大数据人才的意识形态把控、创新、鉴别和引导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辨别出高校中隐含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错误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言:“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5]

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需要提升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确保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现有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活动受传统课堂模式的局限,降低了自身意识形态与学生的共鸣。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实质上为更新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提供了内在动力,是新技术与旧模式融生的桥梁。“大数据时代将要释放出的巨大价值使得我们选择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不再是一种权衡,而是通往未来的必然改变”[6]。譬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交流工具以及雨课堂、云班课、课堂派等在线课堂管理平台,对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社会敏感事件、国家的顶层设计、党的战略部署等以及产生的价值观困惑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被动听课与主动参与两种状态有机结合,并深入剖析学生的价值观困惑,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具有立体感的具体实践方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感。

(二)构建意识形态数据库,健全信息收集分析机制

大数据驱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需要经过相关信息的数据抓取、数据整合、数据画像、数据推送等多重环节,这就需要打造一个兼具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现代化数据信息系统,提高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运用的效率,为高校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采集是意识形态数据库建设的前提性工程。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信息采集愈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中,美国“好市多”公司(Costco)通过数据信息采集定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谷歌可以为关联网站排序、“领英”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可以猜出我们认识谁。此类让数据“说话”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高校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模式。一是打造具象且完备的意识形态数据库。收集高校人员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量频繁的网站、小程序、APP等各类平台发布的信息,依据访问量进行技术分析,以掌握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程度和内化程度,进一步运用数据支撑理论,因地制宜推动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二是高校应适当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展协商,给予本校学生一定的数据访问权限,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自治”“他治”与“共治”。三是汇集并存储高校信息网络中心的数据,筛选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数据信息。大数据低价值密度(Value)的鲜明特征要求高校必须科学规范地挖掘大数据的内含价值,达到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的目标。

数据信息分析。数据信息分析是意识形态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工程。异于小数据,大数据内在的混杂性决定了其通常用概率说话,而非板着“确凿无疑”的面孔。“大数据正在以复杂的格式,从不同的数据源高速地朝你奔涌而来”[7],信息分析极为重要。一是运用专业数据分析工具规整高校人员尤其是学生群体的数据信息,按照数据相关性分门别类,即实现由传统随机样本分析模式到大数据时代面面俱到的全样本分析模式的飞跃,以满足需求导向机制建立的技术要求。二是将杂乱性数据转为可分析数据,按照相关关系、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等将现存数据加以整合。三是研读数据呈现规律,研判数据发展趋向。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要发挥大数据应有的技术优势,深入挖掘和采集学生的诉求和意愿,从而根据数据反映出的规律、事实和真相,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路径。

数据信息对接。数据信息对接是意识形态数据库建设的关键工程。只有打破信息孤岛才能预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当前形势与未来趋势。数据信息对接就是使高校技术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对接,二者之间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让数据“跑”起来。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获取学生意识形态发展的实时动态和发展趋势后,需依据学生的思想需求作出具有针对性、预测性、科学性、可用性的处理对策,对于学生从网络空间中获取的不良信息,必须从法治的高度加以正确引领和严格规范,同时着力于网络意识形态普法宣传和道德自律,以提高学生的自治意识与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实现数据信息对接,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大数据的支持力度,构建合理的大数据信息管理运用制度,制定规范的数据库采集系统和处理流程。

(三)加强日常监测,打造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治理闭环

在某种意义上,意识形态反映着人们内心的“无形”世界,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无形”变成了表现人们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有形”数据。大数据这样一种辅助意识形态治理的工具,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可能。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我们知道你明天会做什么”——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大数据能够为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撑,可以对高校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敏感数据和危险信息,为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主要对象,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具有移动性、即时性和便捷性,他们频繁活跃在互联网、APP等社交平台和通讯平台,便于将其行为痕迹量化为数据痕迹。因此,要建立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既需容纳 TB 级的信息数据,又需处理PB 级、ZB 级的信息数据,这对于及时发现某些煽动性言论和过激性话语、消除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事中控制。数据本身具有可复制性、易传播的特点,大量行为在虚拟世界中发生[3],高校的信息面临安全风险。对于正在发生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高校亟需充分运用大数据的工具理性,建立高层党团领导干部和学生群体的直接“对话”和沟通机制。沟通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是化解各类群体间矛盾、提升成员间凝聚力的有力途径,要利用大数据打造合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发挥人的有声沟通和大数据无声沟通双重效用,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大数据的动态追踪优势,跟踪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依靠大数据的算法,分析其趣味、偏好以及态度,阶段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有目标性、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解决学生面临的思想困扰,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健全多元协商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事后处理。作为境外异质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场域,高校必须坚决防范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利用大数据平台整体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关注点和敏感点,以关注度、关注增幅、持续关注性为基点,并以此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事前预警机制和事后评价机制,实现高校决策流程再造。在治理过程中,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高校科学决策机制,及时把控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动向,防止高校在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过程中仅凭个别领导经验决策的做法。一方面,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模块化分析,为治理提供更为系统、精确的参考依据,推动高校决策向数据分析型转变[8];另一方面,加大对数据信息安全建设的软硬件投入,不断缩短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优化高校治理的微观学校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实—虚拟”双重治理。

猜你喜欢
信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超市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