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近年来山东卷创新题的命制趋向与考查视角

2022-12-27 08:49山东于云雁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2年1期
关键词:史料山东命题

山东 于云雁

山东省自恢复自主命题以来,2020 年和2021 年的山东卷让人耳目一新:新鲜史料多,创新题目多,呈现出强烈的先锋色彩,成为新高考地区的试验田和风向标。笔者在《例谈新高考背景下新题型的解题策略——以2019 年山东省模拟考试题为例》(《教学考试》2020 年第28 期)一文中,已经从学生解题的视角评析了2019 年12 月份的山东模拟卷。下面笔者从命题的角度,以现有的四套官方真题为依据,即2019年12月模拟卷(下文简称“试测题一”)、2020 年5 月模拟卷(下文简称“试测题二”)、2020 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为2020 年山东卷)试题和2021 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以下简称为2021 年山东卷)试题,简要分析山东卷在创新题部分的命制趋向与考查视角。

一、山东卷创新题的主要命制趋向

(一)选用一手史料,回归学科特质

通览这四套山东卷试题不难发现,其承续了十多年前重视原始史料和直面原典的命题风格,并且在创新题部分大胆改变材料呈现方式,一改流行的“碎片化”改编式的二手材料,引用大段的、鲜活的原始史料。例如先秦经典(试测题一第16 题)、清宫档案(试测题一第18 题)、《小英雄歌》(2021 年山东卷第17 题)、村支书的工作笔记(2020 年山东卷第18 题)等,均属于多字数、高密度的一手史料,有利于落实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与山东卷相比,同期其他地区的高考试题在材料选用上,存在倚重论文和著述等二手史料的现象,导致个别试题缺乏学科特色,呈现出语文化、政治化的特征。对于某些选择题,学生无需掌握学科关键知识,通过语法解析、语句分析(譬如题干与选项的“主语一致”原则)或生活常识,即可排除干扰项,锁定正确答案,这就弱化了历史测量的真实效度。而非选择题部分也有一些题目,材料形同虚设,无需细读即可作答。本质上是一道依托于教科书的问答题,学生机械地誊写“阶段特征”即可应对。

早在2007年山东省自主命题伊始,当年的八道历史选择题中就有六道题利用一手史料进行命制,如白居易的诗歌、马丁·路德的言论、1964 年周恩来的谈话、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节选等鲜活的史料。让学生在现实考场里贴近了历史现场,试卷也呈现出浓郁的学科特色。这种重视原始史料的命题趋向不断延续,命题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先前史料选用的“碎片化”问题。因此,近年来命题人在命题时利用大段史料的摘录,尽量避免真实历史语境的歧义与流失。

(二)选材贴近学生,重视生活体验

在先前的命题理念上,不论是早年主流的革命史叙事视角,还是流行一时的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和文明史观,或是近年来风头正盛的新文化史范式(如观念史、出版史、知识史等),这些理念均聚焦于命题者视角的“考什么”“如何考”,而相对忽略了答题者视角的“谁考试”“有何用”这个问题。例如,前些年在新文化史范式影响之下,地方卷先后接连出现了几道妇女史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探讨女性的结婚与离婚自由问题,旨在从女性的视角考查社会转型期的观念变迁和个体命运。这些题目在测评层面是较为成功的,从家庭生活史的视域以小见大,彰显大时代之下小人物的抗争与妥协。但是,对于尚且年幼的广大学生来说,婚姻史素材疏离于他们的生活体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作答。

近两年山东卷的亮点之一在于命题人降低姿态,试图与学生平等互动,关照青年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年龄特征。从青年史、儿童史、教育史的角度寻觅创作灵感,选材上贴近青年、贴近生活,让学生应试的过程变成学生与“同龄人”对话的过程,是山东卷创新题所独有的命制风向。典型试题有“行走的少年”一题(2020 年山东卷第17 题)和《小英雄歌》一题(2021 年山东卷第17 题)。前者试图通过三位历史人物的少年经历,激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后者则通过“风姿豪迈天骨冲”的小英雄形象,让学生在答题之余反思自身的人生抉择。

2007 至2016 年的山东卷,也曾试图在情境设置上,甄选学生熟悉的材料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19 世纪70 年代洋务时期学堂的试题(2015 年山东文综卷第16 题)、教会学校的课程类型(2007 年山东文综卷第29 题)、京师大学堂的专业设置(2013 年山东文综卷第28 题)、学生的课堂笔记(2010 年山东文综卷第11 题)等作为命题素材。这些试题都是试图贴近青年学生的日常体验和认知水平的尝试。但是这些试题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居高临下的“成人视角”,依然从属于社会选才、近代学校教育、启蒙读本等教育史或教育社会学的范畴。

笔者以2012 年和2020 年山东卷的两道试题为例,予以进一步阐释。同样以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为主题,同样涉及历史人物的青年时代,2012 年山东文综卷第28 题的第一问是“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这就强化了严复的时代印记和必然抉择,淡化了青年严复丰沛的个人经历和生存体验。而2020 年山东卷的第17 题,以“行走的少年”为主题,强调人物的“少年”身份,让学生谈谈对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等认识的理解。前者考查的重点是中国近代前期的“阶段特征”,这确实考查了关键知识,但也容易形成程序化和“填鸭式”的公式模板,参考答案基本离不开“民族危机”“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教育近代化”等词汇。实际上这种设问把生动的历史人物“脸谱化”,即历史人物失去了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心态,成为阶级利益和时代表征的代言人。

而2020 年山东卷第17 题则情感饱满,态度诚恳,充溢着正能量和“少年感”。第17 题这种半开放式的设问,也是对学生的一次严肃质问:作为“少年”,如何处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深度思考,有利于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高度考查学生真实的学科素养,也恰好彰显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要求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

(三)关注历史空间,细化《课程标准》精神

空间性和时序性是历史学的两大基本特征,传统的教学和考试重视历时性的演变过程,但对共时性的历史空间有所忽略。随着时空观念成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山东卷延续“左图右史”的学科传统,出现大量的地图类试题。这一显性的变化被敏感的一线教师捕捉到,并逐渐习惯利用历史地图,来落实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但是,如果只强调历史地图的层面,实际上就偏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窄化了时空观念的内涵。因为,历史空间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地图,地理空间除了地理分布(主要表现为地图)以外,还包括城市布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正如高黎明老师所言,广义的历史空间,包含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大类,后者又可以细分为政治空间、经济空间、军事空间和文化空间等。例如,西汉武帝时期,内朝的设置是政治空间的转移;明清时期文化重心的南移属于文化空间的变迁;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则属于经济空间的变动。因此,山东卷在利用历史地图之外,还通过经济政策与商业空间(2020 年山东卷第2 题)、唐代翰林学士权力的演进(2020 年山东卷第3 题)、17 世纪的伦敦咖啡馆(2020 年山东卷第19 题)、北宋开封的自然地理环境(2021 年山东卷第16 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足迹”(2021 年山东卷第18 题)、20 世纪60 年代末新中国的外交状况(试测题一)等诸多命题视角,落实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细化《课程标准》精神,要求学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水平二)。

除了以上三点,山东卷还存在考查历史想象、强调历史写作、重视过程性知识、强调答题逻辑等创新题的命题特点,限于篇幅,笔者不再赘述。

总之,山东卷努力践行《课程标准》要求,呈现出重视一手史料、贴近学生体验、关注历史空间等诸多命题取向。这就使得山东卷的创新题具有强烈的先锋性和厚重的历史味道,在地方卷中独树一帜。

二、对于山东卷创新题的备考建议

在分析山东卷创新题的三大命题趋势基础之上,从考试改革指挥课堂改革的视角,笔者给出以下备考建议:

(一)调整思路,与时俱进

教师在备考中要适当调整思路,结合以上命题趋势,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针对创新题出现的大段一手史料现象,一线教师应改变依赖二手史料的课堂惯性。在征引一手史料时也要考虑语境,即使摘录也要尊重史料的原意,防止任意节选,曲解原意,尽快改变当下历史课堂上史料芜杂、轻重不分的境况。因为史料本身价值具有高低之分,史料的引用不能杂乱无章,史料的摘编不能随心所欲。一线教师要善于利用传统的、典型的完整史料,借鉴语文学科的“整本书阅读”,从历史学科的“整篇史料阅读”的高度,重审史料实证的方式。例如,在复习洋务运动或洋务思想时,教师们经常征引李鸿章的“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一句话,用来论证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坚持“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是在新一轮课改视野下,教师们应该改变如此“只言片语”的引用,而是给学生呈现收录在《筹办夷务始末》(卷二十五)的全文——《同治三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实际上,通读全文后即可发现,李鸿章也并非全盘坚持“文物制度”,他提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这实际上提出了改革科举,培养实用人才。显然,只有认真阅读一手史料,才能得出这种契合史实的新鲜认知。

同样道理,一线教师也要重视学生体验和关注历史空间,上文已有详细的阐释,此处不再重复分析。

(二)调动学生,以练促学

创新题具有问题的开放性、思维的批判性、评价的多元化等诸多特征。面对创新题的挑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做到引领课堂而非“占领”课堂,鼓励学生的提问与质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多元、多维度地思考问题。既可以引入典型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也可以利用史料提出问题,这实际上已经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试题的原创能力。例如,对于《同治三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这种长篇史料,教师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史料。笔者列举以下四个问题:

1.结合材料概括李鸿章的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的哪些主张在洋务运动中并未实施。

3.这封信函对于研究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4.如果要研究洋务思想,还有哪些重要的史料?请举出一例,并指出其史料价值。

以上设问,即有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层面的问题,也重视学习过程和批判思维。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和指导,不能仅停留在公布答案要点和解析史料层面,还要关注学生的表述逻辑、学科思维和时空观念等,把历史课堂变成提高历史学科素养的讲堂和学堂。这对一线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史料山东命题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史料二则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