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廉政思想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作用及启示

2022-12-27 00:02陈伟民
教育评论 2022年10期
关键词:林则徐廉政爱国

陈伟民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颇负盛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诗人,时代的开拓者和民族精神建设者。他一生严于律己、两袖清风,贫苦的生活历练了他坚韧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铸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情。虎门销烟的伟大功勋成就了林则徐这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其“清官”的名号在封建社会为百姓们所传颂,他更是以“贤人”为当年许多正直知识分子所称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1]。林则徐的廉政思想、人格魅力以及道德力量为后人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宝贵滋养。

一、林则徐廉政思想概要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他家境贫寒,幼时境遇使其较同龄人更成熟,自少“沈敏悫谨,事亲至孝”;同时对其为官之道产生深刻影响,使他更为体恤底层人民,一直保持廉政作风。对林则徐廉政思想的形成及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透视其人格、领悟其思想。

(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一生以“爱国为民”为宗旨,在40年的从政生涯中,虎门销烟是其最具标志性的政绩,但也因此被贬新疆。爱国思想已融入血脉的他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家民族,忧国忧民,将一腔热血倾注于边疆建设,以实现自己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情怀。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真实地反映出林则徐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更是其一生爱国爱民的真实写照。悠悠爱国情、永恒民族魂。林则徐用一生叙写爱国情怀。在被贬黜新疆途中,他心忧战事,在与家人和友人的信件中得知英国侵略军进占上海、镇江,遂忧心写下“惟南中又有镇江失守之信,令人滋切愤忧,不知续报何似耳”的诗篇。[2]被贬之时他已病重,但仍以一腔热血投身于边疆建设,希望早日走马入关,重新投入到抵抗英国侵略军的行列中。绵绵恤民义、万世戴民情。林则徐用自身前途和命运抒写为民请命的诗篇。在他的心中,“民”的范畴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绅民”“殷户”“大户”“业户”和“士民”,还包括“平民”“贫民”“灾民”“穷民”和“小民”等各类下层民众。[3]1833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当地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农业几乎绝收,百姓流离失所,灾民旦夕就毙。他心急如焚,毅然单衔上疏,在奏稿中详细阐述了百姓的惨状,“昼见阴霾之象,自省愆尤;宵闻风雨之声,难安寝席……褚墨之间,不禁声泪俱下”[4],请求皇帝缓征兵、放赈济民。

(二)“廉史不可为而可为”

在清朝末期官场腐败的恶劣环境中,林则徐以其清明仁恕、廉洁威严的人格品性和不畏权势、严惩贪官的作风,为世人展现出“廉史不可为而可为”的精神气节。

“出淤泥而不染”正是林则徐官德的真实体现。1838年,他作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当时,贿赂成风,钦差大臣所经之地,各地方官员极力阿谀奉承,出京官员更是明目张胆地索要贿赂。林则徐深知这种现状并痛恨至极,愤而写下一纸传牌:“……不许在各驿站索取丝毫,该州县亦不必另雇轿夫迎接。至不通车及应行水路之处,亦皆随地自雇夫船。本部堂系由外任出差,与部院大员稍异,且州县驿站之累,皆已备知,尤宜加以体恤。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5]。这便是现今流传的“五不”廉政公示。其清廉的官品和“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格品性为后世所流传。

(三)“无一事不尽心,无一事无良法”

清朝末年,鸦片流毒,在人民危难、国家危亡之时,林则徐以“无一事不尽心,无一事无良法”的态度担起为官之责,兑现爱国誓言。

科举时“露处达旦,困惫极矣,水池在大门内之右,溺毙数人”,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林则徐“一切谳牍,皆出亲裁,不肯稍有假手”,反映出其事亲之责[6],更以“粥饭水夫之类,无不躬自稽察,就号而亲尝之”抒写其尽心之责。科举阅卷,其以“自揣学疏识浅,惟细心勤阅,庶少屈抑人才”的责任心认真审阅落卷,其事必躬亲,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从未敷衍马虎过。

道光17年初,林则徐立下“立意从严,犯法之人,断无苟活之望”的承诺。采取严厉措施,逮捕重要烟犯、处决毒枭,严令英美各国烟贩限期缴出全部鸦片,销毁烟池。志在扫除烟氛、为民族除害。其真抓实干、殚精竭虑的品质和精神深深鼓舞着当地官员和百姓,为禁烟运动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鸦片战争战火燃起后,林则徐频受打压。他在被遣戌后陆续在河南、伊犁、陕西、甘肃、云贵等地任职,为官恪尽职守,践行对百姓负责的铮铮誓言。“在官无日不治事,无日不见客,亦无日不亲笔墨”,诚信与责任贯穿了其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他的一生就是实现为官之责、爱民之责的真实写照。

(四)“幸遇圣主知人之哲,又感荷明公爱士之诚”

林则徐在生活和为官历程中充满感恩情怀。在当时官场糜烂腐败的大环境下,他始终怀揣知遇之恩、父母之恩和友谊之恩,这在其书写的流放诗中可以窥探出其浓厚的感恩报德之心。

林则徐政绩卓越,深受道光帝的宠幸,并屡获升迁。但虎门销烟后,道光帝为巩固统治,却将罪责推至林则徐身上,而他却以“谪居正是君恩后,养拙刚于戍卒宜”来解释这种遭遇。“雷霆雨露总君恩”体现出林则徐对于君王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之情。在东归时,他以“漂泊天涯未死生,君恩曲贷荷戈人。衔恩正对轮台月,照见征袍老泪倾”纪恩述怀、表达知恩感恩之情。[7]

对于父母,林则徐以“亚孝子”作比,感谢父母抚育之恩。他自幼孝顺,觉察到母亲含辛茹苦,便提出为其分解生活重压。为官后,屡次提出接父母到身边奉养尽孝。母亲去世时,林则徐在乡守孝,但“不得为忠,安得为孝?”他便戴孝赴任。其感恩之情还表现在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激上。对于老师,林则徐以一句“吾师厚德,故应有此玉树芝兰也”写出了崇敬和感恩之情[8];而“此涕谁为设,多惭父老情”表达了对广东父老乡亲厚爱的感激之意。

(五)“纵许三年马生角,也须千卷束牛腰”

林则徐一生都在勤奋学习,从不停歇,尽管早已“读书破万卷”,却从不满足于已读已知。他家里挂着一副对联“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勤奋学习为贯穿其一生的品格。无论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抑或是为官的漫长岁月中,林则徐都将“读书”看成头等大事,在书本中探求真知、在行动中践行真知。

早年的林则徐苦读经史,通过传统文化典籍获得思想精髓。当官以后,他依然“寒窗苦读”,继续苦读学习,文曰“读书东观,视草两台”。在家庭经济窘迫时,林则徐以写中堂、对联和书信等来补贴家用。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贬,流放途中生了大病,全家拮据度日,变卖了很多东西,唯独留下书籍。“东壁图书府”,满载马车的书籍让很多官员看了都为之感动。[9]他博学广闻,研究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物产、文化等知识,勤读勤思勤写,《四洲志》成为其研究西方文化的心血结晶。

二、林则徐廉政思想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价值意蕴

廉洁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更是国家廉政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10]。林则徐廉政思想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强化思政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效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感召力

林则徐廉政思想所包含的爱国爱民、清廉、诚信与责任、感恩和自强不息等精神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其“廉史不可为而可为”的精神气节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官形象,树立起了崇高的公仆形象,彰显了崇高的人格魅力。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历经艰辛,不断发展壮大。作为百年大党,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以林则徐廉政思想为载体可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的感召力,促使当代青年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将廉洁为公、爱国为民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二)有效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1]。2021年3月,他在福州考察调研时也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对林则徐遗迹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当前,高校中廉洁教育活动主要以课堂说教方式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思想教育,可利用丰富的物质、文化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思想的熏陶。如林则徐故居、林则徐纪念馆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等展现了林则徐爱国为民的一生;再如电视剧、京剧等刻画出的林则徐舞台形象,彰显着他高雅的人格品质,展现着廉政思想的丰富内涵,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作用,丰富廉洁教育的吸引力。

(三)有效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示范性

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及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的“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等活动,以强烈的仪式感激起大家的共鸣,振奋了大学生的骨气士气。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对的最大威胁就是贪污腐败。将林则徐作为廉洁教育的典范,以林则徐廉政思想感召大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林则徐廉政思想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把“讲好故事”和“故事讲好”结合起来[12],激发大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使他们在思考、比较中不断模仿、学习。

(四)有效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林则徐爱国忧民、无私无畏、大义大勇,面对艰险敢拼敢闯,时刻践行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多个场合提起林则徐,赞扬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始终牢记先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让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代代相传;注重社会实践,身临其境地感受林则徐爱国爱民、清廉、诚信、责任、感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廉洁教育当中,锻炼品格、树立理想。

三、林则徐廉政思想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以林则徐清廉、诚信和负责等优良品性为感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3]加强对林则徐廉政思想的梳理和传播,使大学生通过显性的学习、体验和内在的思辨、选择、融合,深刻领悟林则徐廉政思想,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强化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

林则徐为我们叙写了一生爱国爱民的廉政思想。当代大学生应怀有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以公共利益为重,秉持为国家、人民奉献的精神。

第一,培育爱国敬业的情操。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发展的先锋,新时代的青年在和平年代中长大,但决不能丧失斗志、遗忘伤痛,要时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只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鼓舞大学生胸怀使命、团结奋进,矢志不渝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当中,成为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第二,坚持重义轻利的态度。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就是为维护整体利益而无私奉献。当前,一些西方错误思潮涌入国内,如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而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想观念仍不够成熟,树立大学生重义轻利的态度成为廉洁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

“廉史不可为而可为”,林则徐以其清明仁恕、廉洁威严的人格品性和廉洁自律的作风为世人展现出高尚的精神气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继承者,当代青年应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养成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

第一,树立自警、自律、遵纪守法的廉洁意识。大学生应加强对道德行为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的认识,依靠内心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同,自主、自觉地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第二,注重自身的行为导向,养成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廉”用来指人的品行正直,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人员,应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努力将自己的言行约束在一定的法则当中,并将崇洁尚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是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还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金钱观,展现清正廉洁的风骨。

(三)构筑诚信责任的基石

尽心求实、躬行诚勤是林则徐恪守的为人准则和处事作风。林则徐以“无一事不尽心,无一事无良法”承担起了为官之责,并坚决以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国誓言。诚信和责任成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唯有拥有诚信和责任心的大学生才能真正筑牢廉洁修养的基石。

第一,以诚信筑牢廉洁修养的基石。当前,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屡屡出现,如大学生学术造假、简历注水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利用林则徐一生践行的爱国誓言,发挥文化渗透作用,促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诚信是个人的修身之本,要求个人在对待任何人、从事任何活动时都要保持真诚和敬畏之心,做到讲究信誉、恪守信用、行为合法。第二,以责任修葺廉洁修养的基石。不可否认,部分大学生的责任观呈现出较大的情绪化、功利化倾向。以林则徐责任精神为典型,可启迪大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各种重大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从而成长为可堪当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树立知恩感恩的人生态度

林则徐在生活和为官的点滴中无不透露出“幸遇圣主知人之哲,又感荷明公爱士之诚”的感恩情怀,其深厚的感恩思想激励着每一个当代大学生。以林则徐感恩的伟大情怀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树立积极心态。积极社会心态形成于生产生活的交往和交往关系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意识和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诸多意识形态交锋激烈,这些多元的异质文化对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冲击,塑造大学生正确思想认知及价值观念的工作难度倍增。当前,部分大学生只愿留在舒适圈,追求“躺平”生活,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不利于积极心态的养成。因此,要教导大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感恩所拥有,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第二,培养对恩惠的感激之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国古典谚语,也是林则徐为我们展示的伟大情怀,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我国文化中包括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父母的敬养、对兄弟的爱护等。[15]现代社会存在的功利、利己、拜金、享乐等不良风气易使大学生陷入“危险”境地,丧失个人信念,走上腐化堕落之路。因此,要充分利用感恩教育,培育大学生感恩意识,使其锤炼自身品德修为,反哺和奉献社会。

(五)培养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

林则徐一生勤奋学习,从不停歇,这样的优秀品质使他立下了丰功伟绩,他勤奋、刻苦的崇高风范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

第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正如林则徐为我们展示的,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不仅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而且要树立坚定不移的学习信念,奉行终身学习理念。当前,部分大学生把学习看作一种短暂性的手段,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廉洁思想的培育。作为大学生,应始终怀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不仅要学习一切优秀文化思想,而且要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积极进取。第二,求真求知,自强不息。林则徐廉政学习观教育我们要刻苦钻研,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坚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探求真知,形成严谨专一的学习态度。同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对待知识,要积极探索、敢于提问,激发对真知的渴望,而不是只着眼于眼前价值。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开拓视野,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也正是我们今日应当向林则徐学习的根本点。

猜你喜欢
林则徐廉政爱国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我省试行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醒制度
杨文仁连环画《林则徐》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