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逆袭的人

2022-12-26 11:29陈白丁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顺路红榜传媒大学

陈白丁

有这样一些人,也许你也遇到过,平时成绩平平无奇,却在高考时实现了逆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人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是我一个好朋友“面筋”的经历。

当年我们经常一起回家,但他有“两个家”,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而我家在东边,所以能不能顺路要看概率。如果我们顺路,他一定要在路口拐弯处绿色小吃车那儿买一份烤面筋,美其名曰“今天烤面筋,明天考北京”。但我一直不忍心提醒他,他想上北京的学校,就他的成绩而言,恐怕是天方夜谭。

4月我们二模,清明节前放榜。大家围在小小的告示牌前等贴榜的老师。一个年级总共300多人,考前200名就能上榜。榜来了,每个人都急迫地在红色蜡光纸上搜寻自己的名字。面筋看了好几圈也没找到自己期待的“榜上有名”。

清明假期回来,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嬉皮笑脸了,也不下课挤到教室后面聊天,一个人坐在那儿,有时候看书,有时候发呆。那天他路上没买烤面筋,一直陪我走到我家楼下。一路上他就问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学的?”先问数学,再问英语,接着问语文,最后问地理、历史和政治。我俩坐在楼下的石凳上聊到门房大爷的《新闻联播》片头曲响起,他才跟我挥手告别。

面筋一反常态地努力。早上遇见他,手里拿着单词卡背单词;到学校早读,用“爆读法”狂读文言实词;课间在抄错题,叫他出来聊天也不出来;午休去食堂吃饭,中午回教室自习;晚上放学我再没见他买过烤面筋,用他的话说——“戒了”。

“戒了”烤面筋快一个月后,面筋如愿以偿登上了红榜。遗憾的是那次我们班成绩特别好,他的班级排名几乎没什么进步,却登上了红榜的倒数第二位。面筋不高兴也不难过,一脸认真地说:“离中传远着呢。”我问他:“你现在几点睡觉?”他说:“不知道,凌晨三点代多吧。”他又补充:“我爸打完麻将回来就睡。”就这样,面筋又坚持了一个月,中间联考已经是班里二三十名,语文甚至考了全班第二。

高考前一天,看考场回来的路上我遇到了面筋。他问:“你说我能考上吗?”我跟他说别想这些,考就是了。面筋拉我提前一站下了公交车,说是要去买烤面筋。我问他,不是戒了吗?他笑着说:“最后一次了。”

下过雨的夏天傍晚,老板从车下的袋子里拿出两串面筋,把铁板烧热,面筋发出细细的咝咝声。雨水和泥土的气味混杂着烤面筋的豆腥味、油香味以及很快扑面而来的辣酱的味道,就像三年的高中生涯,五味杂陈,又倏忽而逝。“好了,小伙子,拿着,高考加油!”老板说。

晚上,面筋给我发短信,说他拉肚子了。我当时蒙了,他吃了这么多年烤面筋,从来没坏过肚子,偏偏高考前吃坏了。我不知该怎么办,让他要么去医院,要么就在家先吃药观察,也不知道那个晚上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翌日,高考。两天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整个人都像被肾上腺素吊着,罩在一种紧张和興奋的情绪之中。考完回家发短信问面筋考得怎么样,他没回我。

后来,我在学校碰到了面筋,他精神饱满,兴奋但又有点克制地说:“中传有戏了。”后来放榜,我看到他的名字后面赫然写着“中国传媒大学”。那年他运气很好,报的专业虽然在全国是热门,但在我们省乏人问津,结果如愿坐在了第一志愿的幸运快车上。面筋的“逆袭”是多么不可思议——从倒数第五,还不够一本线,到班里第十,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高考结束后很久,我调侃他:“你还吃烤面筋吗?”他严肃地说:“不吃了,这辈子都不吃了。”

杨子江//摘自知乎日报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稻荷前/图

猜你喜欢
顺路红榜传媒大学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只是顺路
孙翌飞作品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红榜
2015过亿影片小红榜这些电影榜上有名
Profitez de la lenteur de la vie
摇车窗
嘿,搭个便车好吗?
万顺路浦南运河桥施工关键工序要点探讨